APP下载

应用型本科高校外语专业翻译课程建设探索

2012-04-02傅敬民居蓓蕾

当代外语研究 2012年2期
关键词:英语专业外语应用型

傅敬民 居蓓蕾

(上海商学院,上海,201400)

1. 引言

学习外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不同语言之间的沟通。从广义上讲,翻译即是一种跨文化、跨语际的沟通。就此而言,外语学习与翻译实践之间存在着难以割裂的关系。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它们之间的密切关系导致长期以来我国对翻译人才的培养都存在着观念上的误导,许多人认为掌握了一门外语就必然可以运用该外语进行翻译实践,外语人才自然地可以转化为翻译人才。诚然,掌握至少一门外语是翻译人才的一个必要条件,但两者之间并不存在可以自然转化的关系。从简单的常识而言,从事翻译实践至少要熟练地掌握两种语言——母语和一门外语。但学习外语却对母语的掌握有着特别的要求,翻译所需要的对翻译规律的认识以及相关翻译技巧的掌握,更是一般学习外语的人不一定完全具备的。

目前我国的外语专业无一例外地将翻译课作为必修的主干课程,大学英语也将翻译作为检验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但是,毫无疑问,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高层次专门翻译人才需求量的不断增加,或者说,随着国际化、全球化进程的加剧,社会对翻译这项沟通实践的认识不断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传统外语教学模式下的翻译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出现了脱节现象,教学翻译和翻译教学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在各方努力下,教育部于2006年批准设立翻译本科专业。200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置翻译硕士专业学位,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业化的翻译人才。截止2010年9月,已有31所高校试办翻译本科专业;2011年又有11所高校新增翻译专业。在这42所院校当中,既有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老牌985或211高校,也有江西科技师范学院、黄冈师范学院、湖南工业大学等地方性院校。而在英语专业中设置翻译方向的学校更是不胜枚举。可以说,随着翻译专业的发展,其专业的数量和规模都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无论翻译专业本科、硕士研究生或者博士研究生的办学点如何快速地增长,都无法掩盖这样一个基本的事实,即大部分高校的外语专业依然只是将翻译作为一门课程予以建设,并不是所有的外语专业都有能力或者说有必要转化为翻译专业。因此,外语专业翻译课程的建设依然是一项长期而迫切的工作。本文拟以上海商学院外语学院本科英语专业翻译课程建设为案例,梳理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外语专业翻译教学现状,探讨该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并力图提出我们的一些看法,以期抛砖引玉,邀大家共同来建设好这门课程。

2. 应用型本科院校翻译课程的定位

2.1 应用型本科院校定位

应用型本科院校是指近些年发展起来的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地方院校,其“地方性”和“应用型”特点尤为突出,可以说是隶属地方服务区域。近年来,我国高等院校发展十分迅速,新增加了许多本科院校,其中应用型本科就占了极大的比重,地方高校数量和在校生规模均占全国总数的90%以上(李小建2008:247)。应用型本科院校对自己的定位通常是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就是要培养具有实际应用能力和动手能力的人才,而不是以理论研究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重点,其占优势的专业往往是学校重点发展某一“主打专业”,其他的专业则通常为“主打专业”的辅助性专业或服务于该主打专业。以上海商学院为例,商科一直以来都是该校的强项,也是学校重点发展的学科,与商科类专业相比,以英语为代表的语言类专业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为了专业配置而设置的一片“绿叶”。而且不可否认的是,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无论在发展的外部环境还是内部条件方面都面临挑战,前面有老牌的、强势的研究型综合性大学,后面有各类高职院校。这类应用型本科高校在高等学校发展序列中处于“中间地带”,其外语专业的教学与其他综合类或者研究型高校有着不同的教学定位和教学计划,作为外语专业的主干课程——翻译,自然也有其特殊的发展要求和特点。

2.2 英语专业的翻译课程定位

作为外语专业的一门主干必修课程,翻译教学在本科外语教学应该起到怎样的作用?是帮助外语的提高,还是提高翻译能力?这个看似简单的课程定位问题,在实践中或者被忽视,或者被模糊,并没有达成相应的共识。应用型本科高校,师资力量普遍单薄,往往导致一个教师必须兼任多门专业课程,忽略了“术业有专攻”这个简单的道理。有些老师既教听力,又教精读,还要教翻译。这样全才式的老师,实在难能可贵。但在现实中,能够真正胜任各门课程的教师并不多,同时兼任多门课程更是导致教师无暇顾及不同课程的教学方法和内在规律,从而导致教学走过场,教师应付差事,学生只认学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在学完两个学期的翻译课后,面对翻译依旧茫然无措,也就不足为怪了。

实际上,国家教指委对外语专业的各门课程都已经制定了相应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按照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制定实施的英语教学大纲,对翻译课程的基本要求是:“笔译课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具备笔头翻译的基本能力。通过介绍各类文体语言的特点、汉英两种语言的对比和分析以及各种不同文体的翻译方法,使学生掌握英汉双语翻译的基本理论,掌握英汉词语、长句及各种文体的翻译技巧和英汉互译的能力。要求译文比较准确、流畅,翻译速度达到每小时250~300字。”一般来说,翻译课安排在大学三年级开设,完成翻译课学习后的学生水平应该“初步了解翻译基础理论和英、汉两种语言的异同,并掌握常用的翻译技巧,能将中等难度的英语篇章或段落译成汉语。译文忠实原文,语言通顺,速度为每小时250~300个英文单词;能将中等难度的汉语篇章或段落译成英语,速度和译文要求与英译汉相同。能担任外宾日常生活的口译。”而在学生完成全部本科学业后,其翻译能力则要求“能运用翻译的理论和技巧,将英美报刊上的文章以及文学原著译成汉语,或将我国报刊、杂志上的文章和一般文学作品译成英语,速度为每小时250~300个英文单词。译文要求忠实原意,语言流畅。能担任一般外事活动的口译。”

由此可见,本科教学阶段不能脱离本科教学的基本原则,即“打好扎实的语言基本功,注重各项语言技能的全面发展,突出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语言基本功的训练是英语教学的首要任务,必须贯穿于四年教学的全过程。在注意听、说、读、写、译各项技能全面发展的同时,更应该突出说、写、译能力的培养。”因而必须围绕“教学翻译”而不是“翻译教学”的层面来展开。“有关教学翻译或翻译教学的分界最早由加拿大翻译家让·德利尔(1988)提出”(庄智象2007:72)。“有关这一区别的主张引进我国之后,因其有助于更为深入、准确地理解翻译教学的内涵而很快引起注意,并得到了许多支持”(方梦之2011:311)。最后作为专用术语在方梦之主编的《中国译学大词典》(2011)中予以较为全面的阐释,从而使这一组概念得到更为明确的界定。该词典对“教学翻译”的界定是“指语言教学中的翻译活动,一般将其视为一种语言教学方法,亦称‘学校翻译’,以与‘职业翻译’及其教学相区别……出于语言教学的目的,教学翻译对译文的要求不同于以培养翻译能力为目的的翻译教学……教学翻译的直接目的并不是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和翻译能力,而是帮助学生了解或掌握语言知识,获得语言能力”(方梦之2011:318)。

在此之前,穆雷(1999:113)从教学目的出发将翻译教学分为三类:第一类旨在通过对比两种语言基本特点的异同来提高双语能力;第二类是为培养译员而进行的翻译教学,即真正意义上的翻译教学,其目的在于培养翻译工作者;第三类是为推行素质教育而进行的翻译教学,即对非语言专业大学生开设的翻译课,其目的在于提高双语表达能力,扩大知识面,了解多种文化及其交流的过程与特点。显然,若是按照穆雷的分法,我们无法为英语专业的翻译教学找到合适的定位,因为其中的教学内容过于庞大,在教学实践中无法完成。而罗选民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将翻译教学分为“大学翻译教学”和“专业翻译教学”两部分。大学外语教学的对象是非外语的人文社科或理工科专业的学生,专业翻译教学的对象是外语专业或翻译专业的学生。但是,正如上文所说,英语专业的翻译教学与翻译专业的教学无论是教学目标还是教学要求都是截然不同的,因此两者不宜混为一谈。

笔者认为,根据我国目前的情况,翻译教学可按照李红青、黄忠廉(2004)的建议,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纯粹作为外语教学手段的教学翻译;二是作为外语专业课的翻译教学;三是作为翻译专业课的翻译专业教学。第一层次归于教学翻译,目的是提高外语水平;第三个层次归于翻译教学,目的是培养职业译员;第二层次外语专业翻译教学,是它们之间的过渡,既是外语教学的高级课程,同时也是培养翻译人才的初级课程。

在讨论课程定位时,我们需要结合学校办学定位与课程自身的要求与特色。就专业本身来说,笔者认为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开设的英语专业,不能完全照搬其它重点院校的做法,其定位应该立足于社会对“外语+专业”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将外语人才的培养由“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化。应用型本科英语专业的定位应该是培养具有坚实的英语语言基础、较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掌握一门专业技能,能在外事、经贸、文化、教育等部门,特别是现代服务企业,从事服务与初级管理工作的应用型英语人才。应用型本科英语专业应该构建两条人才培养主线,将英语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与相关专业技能的培养融会贯通,培养对英语沟通技能的掌握。根据此理念,上海商学院英语专业以培养商务类英语人才为目标,因此其翻译课程既是一门培养学生基本翻译能力尤其是商务翻译能力的课程,同时也是一门能够帮助他们提高对英语语言的认识、提高其整体英语水平的外语教学高级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不宜过度追求理论,而应突出应用特色。

3. 课程设置

3.1 翻译课程设置所面临的问题

在讨论目前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专业翻译课程设置时,有两点情况必须考虑到:首先是课时有限。《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对新形势下我国高校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目标有明确的定位。在大纲的附录中还描述了翻译课程的设置目的。从对这门学科的定位和描述可以看出,本科英语专业的笔译课程包含三个方面的任务:(1)英汉对比研究;(2)基本翻译技巧的训练与掌握;(3)对基本翻译理论问题(特别是与英汉互译相关的理论)的了解与思索。然而,翻译研究的复杂性和翻译学科的开放性使其所涉及的领域极广。实际上,以上三个方面中,每一个方面都是一个庞大的研究体系,但翻译课只是英语专业诸多课型中的一种,分配到的时间很有限。因此大部分外语院系只能在大三第一、二学期,且每周仅有两课时,开设普通的翻译课程,即讲授英汉互译的基本理论和技巧,且素材多以文学翻译为主。对于时代性极强的应用翻译,由于课时和其他方面的原因,大部分外语院系都没有开设这门课程。

其次,与传统的985或211高校相比,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教学中面临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学生的语言基础不够扎实。无论是外语的掌握还是汉语的功底,大多不尽如人意。从外语水平来看,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多数学生,在入学阶段其外语掌握程度与老牌高校的学生相比,本身就有一定的差距。在校学习期间,部分学生由于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等原因,外语听说读写能力有时并不能完全达到专业的要求,表现在对原文理解欠佳,译文表达不符合习惯,用外语表达时语法错误很多等等。因此许多翻译课,特别是口译课,成了变相的语言课和高级口语课。不仅英语能力欠缺,不少学生的母语功底也不够扎实。在翻译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强调母语能力的培养已是学界的共识。不少高校,如复旦大学的翻译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就添加了“古汉语选读”、“多文体阅读课程”等中文课程。但是对于应用型本科的英语专业来说,要在本已十分紧张的课时中开设中文类课程基本无法实现,或者只能利用学校开设的通识类课程来进行。以上海商学院英语专业为例,目前仅在大学一、二年级各开设一学期的“大学语文”和“现代汉语”课程。但这两门课程是全校的通识课,缺乏针对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并不高,很多人仅将其当作一门不得已而学的必修课,应付了事。

3.2 翻译课程设置改革探讨

要改变目前英语专业翻译教学课时紧张的现状,单纯地增加与翻译有关的课时数虽然是一个方法,但是由于总课时数的限制,这势必将意味着要削减其他专业的课程,多少有拆东墙补西墙之嫌疑,而且若是单纯为了增加与翻译相关的课程而忽视了其他听、说、读、写等基础课程,这势必对学生英语能力的整体提高造成严重影响,不能有效地“打好扎实的语言基本功,注重各项语言技能的全面发展,突出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因此只能通过其他途径来解决。

庄智象(2007)指出,专业的各课程之间应有一定的相关性、连续性和层级性。所谓相关性就是各课程应该构成有机整体,兼顾理论与实践各层面,有助于学生在拓展知识面、提高翻译能力方面形成螺旋上升态势。所谓连续性一方面指不同年级的课程之间有一定的传承性,高年级的课程是初级阶段课程的延伸和发展;另一方面指不同课程之间应该一脉相承、互为照应,而不能各自为政、缺乏联系。所谓层级性就是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所开设课程应该符合认知规律,基础性、技能型课程应该先于探索性、理论性课程开设。

我国高校外语专业的翻译课程设置比较单一,往往是在大学三年级开设这门课程,学时一般为72课时。虽然其名称不同,或称“翻译理论与实践”,或称“翻译理论与技巧”,或简单地冠以“英汉翻译”或“翻译基础”,但实际操作上都大同小异,往往围绕某一教材,制定单一的教学计划,缺乏相关性、连续性和层级性。

目前,上海商学院英语专业在翻译课程的设置上做了一些尝试性的改革。首先是借鉴本科翻译专业的一些做法,设置多门翻译课程,即围绕“翻译理论与实践”这门专业主干课设置其他类型的翻译课程,如“商务翻译”、“高级口译”等。其次是将翻译教学与专业实践相结合,充分运用专业实践的课时来进一步加强翻译训练,使学生对翻译实践有更为强烈的感性认识。再次是运用公选课这个平台开设一些与我校整体发展相吻合的文体翻译课程,如“旅游翻译”,“法律翻译”,“广告翻译”等。另外,我校将英语专业本科设置为两个大方向:商务英语方向和翻译方向。翻译方向的开设是为了突出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发展,聚集翻译实务教学的时量,使学生学有所专,学有所长,学有所精。根据我校的发展定位及学生实际水平,翻译方向开设的课程侧重于商务应用翻译,文学翻译则是辅助性的。目前翻译类的课程包括以下基础课程和主干课程:基础笔译、翻译理论与实践I/II、应用文翻译I/II、基础口译I/II、法律翻译、名著翻译赏析等。至于文史哲笔译、政法笔译、同声传译、视译口译、同声传译等课程则并不开设,因为一方面是受课时限制,另一方面,这些课程对于学生综合素质要求甚高,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达到此类要求。如果不切实际地开设这类高级翻译课程,无疑是拔苗助长,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毋庸置疑,即便我们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水平,围绕翻译主干课开设了一些相关课程,在教学实践中依然碰到诸多问题,比如,如何处理语言提高与翻译能力培养这一矛盾?应该选用那一本教材?教师队伍如何配置?此外,设置翻译课程必须突出学校特色,我校强调以商立校,但是从翻译系列课程来看,商务翻译虽有涉及,但并不成体系,深度也有待继续挖掘。

4. 教学内容

诚如上面所述,课时紧张和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外语专业教学中遇到的普遍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如何完成教学内容并且突出各自的特点,是摆在大家面前的又一困难。选用一本公开出版的翻译教材并且按部就班地照本宣科,无疑是最省心省力的做法。目前市场上的各类翻译教材数量庞大,根据陶友兰(2008)的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正式出版的翻译教材共有1000多种。翻译教材层出不穷,有利也有弊。其优点是各种版本的教材可以相互竞争,优胜劣汰,促使编者注重教材质量;缺点是没有统编教材,难保翻译教学质量。

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在选择翻译教材时,通常都会选择以应用文体翻译为主的教材。纵观目前面向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的翻译教材,以不同类别的语料为素材的应用文体翻译教程并不多见,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有《英汉-汉英应用翻译综合教程》(方梦之、毛忠明2008)、《新编实用翻译教程(英汉互译)》(卢思源2008)和《应用翻译功能论》(贾文波2004)。这几本书不仅对应用翻译做了系统的介绍,指出适合应用翻译教学的相关理论,而且涵盖了大部分的应用文体翻译,如科技翻译、经贸翻译、法律翻译、新闻翻译、广告翻译、旅游翻译、政论翻译、公示语翻译等。但比较来说,贾文波的《应用翻译功能论》理论性更强,且缺少练习部分,因此就本科英语专业的应用翻译教学来说,《英汉-汉英应用翻译教程》更为合适。而《新编实用翻译教程(英汉互译)》从编写体系与译例引用方面来看,与《英汉-汉英应用翻译教程》较为相似。与庞大的学习需求相比,目前这种“一枝独秀”的应用翻译教材的编写显然满足不了需求。

笔者认为,各类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利用当前教育部的鼓励政策,根据各自院校特色和学生情况,编写合适的翻译教材和教学辅助材料。我校翻译课程在2008年被列为上海市重点建设课程。借助这一机会,我校在教学内容方面做了大胆的改革。首先是连续三年更换国内普遍认同的翻译教材,让教师通过不断地熟悉不同教材来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了解不同教材的特点,并从中选取、积累有益的教学素材。其次是发挥学校在商科领域的优势,实行院系间的横向合作,编写出符合我校实际的商务翻译教材。再次是从国内外权威刊物中摘取商务类的语料,让学生有充足的翻译实践资料。通过以上的努力,使得教师上课内容充分,课堂教学内容丰富,课外翻译实践资料充足。

5. 师资问题

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翻译师资并不令人满意。复旦大学翻译系何刚强教授(2010)就指出,多数翻译教师并非翻译专业出身,多数教师来自英美文学或语言学专业,对翻译的理解往往建立在文学的素养上,以个人的喜好进行评判,缺少客观、科学、严谨的译著赏析能力。教学上表现为知识单薄,观点不明确,不能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全面客观地解析翻译过程和翻译结果。其次,部分教师缺乏系统的翻译理论研究,不能用新思想、新方法、新观点潜移默化地熏陶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再次,有些教师缺乏翻译实践经历,不能形成有个人特色的翻译见解。翻译专业的教师必须自身具有相当丰富的口译或笔译实践经验或经历,善于“拳打脚踢”。何教授指出的是目前翻译专业师资建设中的共性问题,而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由于其翻译人才培养的定位是复合型人才,因此对翻译专业教师的要求是最好能够同时兼顾翻译专业与某一其他专业。而目前的实际情况却是,能够做到兼顾外语与某一专业的教师凤毛麟角,专业教师对翻译并不在行,或者翻译教师对专业问题知之甚少,这对复合型翻译人才的培养无疑是一个极大的障碍。

要解决师资问题,首先可以通过学历学位教育来提升教师的学术和教学水平,鼓励教师跨专业进修,尤其是进修符合学校办学定位的“主打”专业,这样既进一步增强了学校的专业特色,同时也可使教师自身首先成为“复合型”。其次是制定并逐步完善师资培养制度,通过与翻译公司、企业合作建立常规性、制度性的机制,鼓励教师以轮岗、挂职等方式到翻译公司和企业锻炼,以积累经验,并对翻译市场的具体要求与变化有切身的体会,从而使课堂教学有的放矢。再次是积极利用社会力量,采取高校与高校之间、高校与翻译公司之间的跨界合作,聘请其他高校的翻译教师或者翻译公司的专职译员担任兼职教师。这些兼职教师既可以开设某一门翻译课程,也可以组织系列讲座。这样的做法,一方面可以改变翻译教师不足的现状,同时还可以丰富翻译课程的内容,带动整个翻译课程建设。

方梦之.2011.中国译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何刚强.2010.切实聚焦应用,务实培育译才——应用翻译与应用翻译教学刍议[J].上海翻译(1):37-40.

李红青,黄忠廉.2004.外语专业翻译课的定位问题[J].外语与外语教学(11):22-25.

李小建.2008.依据地域特点培育地方高校的办学特色[J].高校教育研究(14):247-249.

穆雷.1999.中国翻译教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陶友兰.2008.翻译专业汉英翻译教材的建构模式新探[J].外语界(2):12-21.

庄智象.2007.我国翻译专业建设: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猜你喜欢

英语专业外语应用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论英语专业语法教学中三种思辨能力的培养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大山教你学外语
西方修辞教育传统及其对我国英语专业教育的启示
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研究
大山教你学外语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