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特色,质量
——论翻译学科和专业内涵建设
2012-04-02彭青龙
彭青龙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200241)
经过同仁们的共同努力,翻译学科和专业获得了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之一是2006年教育部把“翻译”列为“目录外专业”,并在复旦大学等三所院校进行试点;2007年,国务院学位办批准15所院校设立翻译硕士专业学位,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业化的翻译人才。截至2011年,获准试点本科翻译专业的单位达42家,试办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的高校已有158所。面对如此令人欣喜的进步,我们有理由欢呼雀跃。
然而,翻译专业的急剧扩张也带来了令人担忧的问题。仲伟合教授用“淡淡的喜悦,深深的忧虑”来形容他的心情。国务院学位办唐继卫处长也透露出一些院校存在“重申报轻建设”的倾向(平洪2011:32)。作为一线教师,我们深切地感受到翻译学科与专业建设中的种种问题,确实存在办学特色不鲜明、师资匮乏、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突出等薄弱环节,需要下大气力推进师资、科学研究、基地和人才培养等内涵建设。笔者认为内涵建设的核心是质量,必须对需求和特色进行梳理、分析,开展有针对性的内涵建设。需求是“源”,特色是“魂”,质量是“命”。只有认真处理好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才能显现内涵建设的成效。本文拟从上述三个角度,结合华东师范大学翻译学科和专业建设的思路,谈点个人看法。
1. 需求:内涵建设之“源”
谈到需求,人们自然会想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和马克思的供需平衡理论。前者反映了个体的各种需要,体现一种人本思想;后者阐明了社会经济运行中供给与需求的对立统一关系,认为需求是推动或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矛盾。这些论断对于高等学校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也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就翻译学科和专业建设而言,应该把“需求”放在战略的高度,视之为内涵建设之源。庄智象教授在《我国翻译专业建设:问题与对策》一书中认为,设立翻译专业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满足改革开放和社会对翻译专业人才目前和未来的需求,满足学习者个人的需求,满足我国翻译学科发展之需要”(2007:3-10)。这些观点一语中地,仍不过时。但令人遗憾的是,时隔五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翻译学科与专业建设仍然停留在“纸上谈兵”的层面,热衷于“经院式”人才培养模式,没有充分认识到“需求是内涵建设之源”。事实上,翻译学科和专业的兴起源于翻译实践的需求,撇开实践谈论内涵建设都是空中楼阁。换句话说,实践是检验学科和专业建设质量的唯一标准。因此,我们应该从战略的高度,以头顶天、脚踏地的态度研究需求,落实源于需求的内涵建设措施。
那么,翻译学科和专业内涵建设应该研究什么需求?它包括哪些层面?
首先,要研究国家近期和中长期人才需求态势。大多数同仁似乎对国家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不感兴趣,好像那只是政府和专家学者的事情,对自己无关紧要。实际上,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关乎每个人的当下和长远利益。国家规划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行业意味着这些领域将呼唤更多的人才,也需要更多的科研成果。研读社会经济中长期发展规划,尤其是教育部颁布的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深刻领会其内涵,是学科和专业建设的基础。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2011新华网),这对于科技信息翻译教学与研究将产生直接影响。再如,在《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实施文化走出去工程,完善支持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政策措施,支持重点主流媒体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外向型文化企业和中介机构,完善译制、推介、咨询等方面扶持机制,开拓国际文化市场。加强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和孔子学院建设,鼓励代表国家水平的各类学术团体、艺术机构在相应国际组织中发挥建设性作用,组织对外翻译优秀学术成果和文化精品”(2011新华网)。这对于翻译学界和行业都是重大的机遇,蕴含着对翻译专业人才的巨大需求。因此,承载着培养翻译专业人才重担的学科和专业必须研究这些战略的转向,并主动与之对接。
其次,要研究省、市、地区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中国地域辽阔,各省市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各个地区都形成了独特的经济发展体系和重点领域。高校作为培养人才和服务社会的重镇,必须满足本地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唯其如此,高等教育才能呈现勃勃生机。如,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上海提出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航运和贸易中心”的中长期目标,这一顶层设计实际为上海高校提出了人才培养和服务面向的要求,也为翻译学科和专业的内涵建设指明了方向。再如,地处西部内地的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化工基地,煤化工、焦化、冶金和电力是其支柱产业,山西大学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以山西省本地经济和企业的需求为基本方向,把培养掌握特色专业技术的高级笔译和口译作为培养目标”(连彩云2011:37)。这一立足区域经济的办学思想无疑是值得称道的。
再次,要研究所在地区公司企业的人才需求标准。人才培养说到底是市场说了算,是市场决定要什么,学校再生产什么样的“产品”。尽管大学有传播知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四大功能,但其根本任务是培养市场需要的合格人才。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多元的态势,这就要求高校深入政府、企业和公司做田园式调查,了解他们的用工标准和需求。如,为了顺应改革开放的需要,全国各地都成立了大量的专业翻译公司,他们迫切需要既懂实务又懂翻译的人才。那么全国有多少这样的公司和部门?高校所在省市又有多少公司在从事这方面的业务?他们到底对哪方面的人才需求量大?每年有多大的需求量?哪些是高端的需求?哪些是中低端的需求?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继而确定翻译学科和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和层次——是应用型翻译人才,还是复合型翻译人才?是专门性翻译人才,还是通用型翻译人才?是战略性翻译人才,还是拔尖创新性翻译人才……认真研究这些问题,有利于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找到适合本校翻译学科和专业内涵建设的路径。就现状而言,限于人力、物力和财力,这方面的调查研究目前依然薄弱。
最后,要研究翻译专业教师和学生的需求。翻译专业是新建专业,面临着师资短缺的局面,许多专业教师都是从英语教师“转型”而来的。他们的学术背景与翻译专业教学到底融合得怎样?有哪些方面的不适应?转型后又有哪些打算?如何为翻译专业建设服务?教师是内涵建设的主体,深入了解他们所处的困境,对于学科和专业建设十分必要。就学生而言,他们报考翻译专业的动机是什么?毕业后对翻译专业的感受如何?在校生对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师资等方面有何意见?诚然,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我们需要辩证地看待他们的意见,但他们的意见或建议基本上能够客观反映翻译专业建设的问题和薄弱环节。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和座谈会等形式对教师和学生需求进行摸底,有利于做好内涵建设的“顶层设计”和目标实现的“路线图”,有利于提高内涵建设质量。
由此可见,需求是学科和专业内涵建设之源,源于需求而设立的翻译学科和专业更是概莫能外。需求是有层次的、多样的、动态的。只要社会经济在进步,需求的定量、定性研究就会有很多“材源”,客观上也为多元化翻译人才培养提供了可能。翻译学科和专业带头人应在进行内涵建设之初,带领科研和教学团队,厘清学科和专业建设与需求之间的关系,把握市场变化的脉搏,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适合本学科和专业发展的规划,从而为学科和专业的内涵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2. 特色:内涵建设之“魂”
特色指事物所表现的独特色彩、风格等,即事物之间相比之下体现出的差异性。从历时性的角度来看,特色是发展变化的,具有时代性和动态性;从共时性角度来说,特色需要一个积淀的过程,具有延续性和相对稳定性。特色经过建设和发展,可以实现自我超越,形成自己独特的优势,成为不可替代的品牌与核心竞争力。
具体到学科和专业,特色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过挖掘、培育、建设和发展等多个环节才能形成其稳定的独特性,这对于新学科和新专业更是如此。虽然中外翻译史学研究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但正式作为一个学科和专业也只是二十世纪的事情,与文学、哲学、数学等其他学科相比,翻译还是一个新学科。在中国,翻译成为热门学科也只有二三十年的历史,正式纳入大学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也只有十多年的时间。因此,翻译学科和专业的特色建设对于多数院校来说需要从头做起。
翻译学科和专业自身特点为特色形成提供了内在条件。尽管国内学界对翻译的认识不尽一致,但其实践性和跨学科的特点是公认的。翻译首先是两种语言、两种文化之间的转换活动,换句话说,翻译的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和方法论都必须基于实践才能得到有效探究。由于翻译的文本五花八门,几乎涵盖了人类知晓的所有领域,而译者的主体性和翻译实践又各不相同,因此,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翻译研究呈现多维、多元的特征。其次,翻译是一种跨学科实践活动,是真正意义上的学科交叉。即便是相对单一的文学翻译,也会因为文本中五花八门的内容而呈现多学科的特点。而应用文体翻译,更是因为行业的多种多样,表现出文理交叉、融合的特点。这就为翻译学科和专业形成自己的研究和教学特色提供了条件。
翻译学科和专业的市场需求为特色形成提供了源泉和动力。实践证明,凡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符合学科和专业建设规律的特色就会有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仔细研读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办批准设立翻译本科专业和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试点院校名单,就会发现试点院校涉及综合类、理工类、师范类、外语类、财经类、农林类、民族类等多种类型的学校。就翻译本科专业试点院校而言,985高校有8所,占总数的19%;211高校有8所,占总数的19%。两者相加占总数的38%①。其余为部委或地方高校,计26所,占总数的62%。在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试点院校名单中,985高校有33所,占总数的21%;211高校有44所,占总数的28%。两者相加占总数的49%;部委或地方高校有81所,占总数的51%。从试点院校的区域分布来看,北京和上海的院校最多,其中北京有19所,上海有15所,其他各省市基本上都有试点院校。整体上看,社会经济较发达的省市在试点院校中占有较大的比例。按照中国高等学校的类型和层次,各个高校在确定特色方向的时候,建议考虑所在学校的类型,如财经类院校的翻译学科可考虑将商务翻译教学与研究作为大力推进的特色建设方向,理工类院校可将理科和工科的优势学科和专业作为自己翻译学科和专业建设的特色领域。985高校不妨把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领域作为自己的特色方向,211高校可把经济发展的关键领域或现代服务业视为优先建设的特色领域,地方高校可把服务地方经济作为优先发展的方向。
值得玩味的是,在42所翻译本科专业和158所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试点院校中,分别有8所和32所师范院校榜上有名。其中985高校有2所,211高校有8所,其余为地方管辖的师范院校。众所周知,这些师范类院校尽管实力各不相同,但其教育学、文学等学科都有一定的传统优势,如何结合师范类院校的特点,确立适合自身发展的特色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如,华东师范大学是国内两所试点的985师范院校之一,该校的翻译学科和专业的特色可以在教师教育、文学、文化等方面多做文章,发挥人文学科强大和教师培养培训历史悠久的传统优势。
学科和专业特色的培育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应该遵循“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的指导思想。在如今充满竞争的时代,不同院校的学科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特色建设目标与路径。对于新增学科和专业,要在“人无我有”上下功夫;对于有一定基础的学科和专业,要争取建设成为优势学科和专业;对于已经有优势的学科和专业,要力争特色创新,在更高层面发挥引领作用。
不管是特色培育、特色创优,还是特色创新,学科和专业内涵建设都要有规划和方案,并彰显出理念的先进性、目标的可行性、内容的实用性、过程的规范性、结果的示范性、管理体制和机制的创新性。
理念的先进性就是在先进办学思想的指导下,开展具有前瞻性的教学科研活动。学科和专业负责人既要考虑本学科和专业眼前的建设目标和任务,也要考虑五年、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发展规划,既要立足于现实条件,也要深刻洞察社会、尤其是行业的发展前景;既要着眼于国内现状,也要考虑国际发展趋势。就翻译学科和专业内涵建设而言,目前依然处于初级阶段,许多问题,包括理论翻译学、应用翻译学和教育翻译学的研究都需要一个量的积累,才能完成质的飞跃。如,智能机器翻译研究是一个较新的领域,它与人工翻译怎样做到相得益彰,是值得花大力气研究的方向。但这个“朝阳”领域不是所有试办院校都有条件深入研究下去的,只有那些有传统积淀和技术优势的院校方可大显身手。
目标的可行性指所确立的建设任务在一定时期内能够实现。第三批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试点培养单位出现井喷式增长,从2007年的15所、2008年的25所,一路飙升到2010的118所。我们相信国务院学位办在审批时十分慎重,大多数院校也有能力开办硕士专业学位点,但增长如此之迅速还是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也引起部分学者的担忧。申请获批的院校培养目标是否可行?有没有可行的培养方案?师资是否合格?这些都是学科和专业内涵建设应该重点考虑的。
内容的实用性指的是翻译学科建设的成果是否对专业建设起到支撑作用,是否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卓有成效。长期以来,我们的许多学科建设成果,尤其是科研成果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人才培养脱节现象严重。对于实践性很强的翻译学科来说,翻译成果,尤其是与翻译实践相关的学术成果,应该为课堂教学服务,但是相当一部分老师只顾闭门造车,阳春白雪,很少考虑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此外,还有一部分年轻老师缺乏翻译实践经验,难以承担翻译教学任务。这就需要学科和专业负责人在确立内涵建设内容的时候,树立“以学生成才为本”的思想,通过一定的机制,引导科学研究服务于人才培养的需求。
过程的规范性是指教研活动符合学科和专业建设的自身规律和教学要求。由于翻译本科和硕士专业学位还处于试点阶段,因此在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评估和测试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有些学校甚至出现因人设课、师资东拼西凑的现象。新近发布的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本科教学要求,对以上内容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对于扭转规范缺失将起到抑制作用。
结果的示范性是指学科和专业的特色建设成果对其他学科和专业有借鉴意义,能够起到辐射和带动作用。如,在学科和专业特色培育和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师教育培训、课程设置体系优化、教学改革力度和管理模式等方面为本地区、乃至全国做出卓越贡献。
翻译学科和专业的特色内涵建设因时代、区域和院校的实际情况而千差万别。一方面,要从战略上充分认识到特色对于新学科和新专业内涵建设的重要性,主动适应国家、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使“需求”与“特色”联系得更紧密;另一方面要因地制宜,培育、建设和强化特色内涵,在扶需、扶特、扶强、扶新方面落实建设措施。只有这样,翻译学科和专业特色内涵建设才能脚踏实地,稳步前进。
3. 质量:内涵建设之“命”
学科和专业内涵建设的侧重点不同,所采取的提高质量的措施也不尽相同。众所周知,学科旨在发现和创新知识,侧重人才队伍、科学研究、基地和产学研结合,其中科研成果是学科水平高低的标志。学科是专业的基础,为人才培养提供知识体系支撑;专业则更多基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培养各类专门人才,注重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等建设内容。专业是学科建设的载体,而课程是连接学科和专业的桥梁。学科和专业之间存在建设内容、目标和方法等方面的差异,但它们之间更多的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学科和专业内涵建设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人才培养质量的优劣。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这对于高等教育莫不如此。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而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是高等教育的核心工作,攸关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作为体现高等教育水平的学科和专业,承担着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任,因此搞好学科和专业内涵建设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
学科和专业建设有其自身规律和内在要求。如前所述,学科和专业内涵建设的前提是做好需求分析,凝练特色,有针对性地开展内涵建设。换句话说,需求和特色是提高内涵建设质量的必要条件,没有需求的学科和专业是没有生命力的,没有特色的学科和专业更谈不上竞争力,这是学科和专业建设的基本规律和要求。由于各个学校的层次、类型和办学目标不同,因此提高学科和专业内涵建设质量的标准、要求和路径也不尽一致。即便如此,学科和专业内涵建设有许多共性的东西,需要我们聚集现有的学科和专业资源,集中建设。
共性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翻译学科和专业内涵建设的薄弱环节上。庄智象教授对我国翻译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做了系统的分析。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他认为,“我国翻译专业师资队伍在学历、学术研究、梯队建设等方面存在一定不足,譬如学历相对较低,翻译批评、翻译教学理论等研究相对薄弱,翻译学界缺乏协作,专业进修较少等问题”(2007:177)。“就翻译课程整体设置而言,尚不够科学系统,理论与实践、国学与西学、能力培养和知识积累等方面课程的比例仍不够合理”(2007:195)。“就翻译的教学而言,存在优秀的翻译课教师数量少、教学质量有待提高、教学观念相对陈旧、教学手段单一、课堂缺乏互动等问题”(2007:196)。“就翻译评估和测试而言,测试方法单一,对测试理论的应用还不够深入系统”(2007:196)。穆雷教授“基于国内26种外语类专业期刊”的统计分析,在“2010年中国翻译研究综述”一文中指出,“普通翻译研究、应用翻译研究、翻译史研究已成为当今国内翻译研究的主流”(2011:23)。但在翻译技术研究、口译研究、语言文化对比研究和翻译管理研究等方面的成果不多。这些论著对于我们从宏观层面了解翻译学科和专业建设的现状和问题有借鉴意义。
这些共性问题无疑将有助于我们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科和专业内涵建设。由于学科和专业的内涵有所不同,加之各个院校的类型和层次各异,我们主张翻译学科和专业的内涵建设要找准问题,准确定位,开展富有成效和特色的对策性内涵建设,并在落实各项建设措施的过程中提高学科和专业建设质量。如,以文科见长的985高校、211高校和部分重点外语院校可以多开展宏观层面的跨学科研究,专业建设以培养通用翻译人才、复合型翻译人才和创新拔尖人才为主;地方高校重点开展微观层面的学科建设,专业建设着力培养应用型人才,并在相关领域卓有建树。但这并不是说院校之间有不可逾越的学科和专业界限。实践证明,每一所高校都不可能搞大而全的学科和专业建设,内涵建设应注重其可行性和有效性。
笔者所在的院校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内第一所师范类重点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经过60年的发展,目前已发展成为一所注重跨学科研究和国际化办学的综合性研究型985工程大学,其中教育学、文学、哲学、历史学等学科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教师教育是其鲜明的特色。虽然翻译学科尚未发展成为该校的优势学科,但外语学院有较强的教学与科研实力,目前已拥有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四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其中,翻译专业于1999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学位教育中既有翻译专业学士、硕士和博士,也有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是国内培养翻译专业人才的重要力量之一。基于国家战略和上海市发展的中心任务及华东师范大学的办学目标和定位,翻译学科和专业内涵建设的总体思路是:紧密结合国家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方略,依托文学、教育学、哲学等优势学科,坚持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学科和专业内涵建设的中心任务,开展以文学、文化翻译批评和翻译教学为学科特色方向的跨学科基础研究,以翻译研究项目和实践项目为抓手,发挥团队整体优势,力争在五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内,推出一批在国内相关领域有重要影响的论著和译著,传承中华文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人文素养高的通用人才和高层次专门人才,胜任在文化、教育、外事等领域的笔译、口译等跨文化交流工作。基于上述学科和专业内涵建设的定位,提出以下建设构想:
制度是基础——探索学科建设成果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学科团队成员的积极性。一是要破解翻译作品不被职称等评价体系认可的难题,探索学术成果和翻译实践成果评价的双轨制,即“研究成果为主和翻译成果为辅”的评价体系改革。译作不算学术成果是一个共性的问题,也是制约翻译人才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于中先研究员曾经撰文分析了翻译人才稀缺的三个原因,而首当其冲的是翻译成果的认定问题,并为此呼吁“‘翻译不算成果’的评定机制应该改革”(人民日报2011)。打破这一职称评价标准壁垒需要学界的共同努力。二是要完善翻译学科建设的激励机制,促进学术研究和翻译实践的均衡发展。翻译学界一个奇特的现象是从事翻译实践的不喜欢学术研究,而从事学术研究的则对翻译实践不感兴趣,即所谓的两张皮现象。通过激励机制促进理论与实践的双赢是内涵建设的重要抓手。三是要研究制定导师制下的学生翻译实践项目的质量评价标准和奖励机制,提高学生翻译实践能力。翻译质量标准是一个难题,但在一定范围内制定学生翻译成果质量标准是可行的。目前高校存在随意判定学生翻译成果质量的情况,如翻译考试的评分标准等。如何规范其标准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此外,教师指导缺席也是导致学生翻译量少且质量不高的原因之一。通过激励机制,将导师制落到实处,有利于扭转这一颓废局面。四是要制定和实施翻译专业本科和研究生教学质量标准和保证体系,规范和优化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由于翻译本科专业和硕士专业学位都处于试点阶段,因此规范教学环节、加强教学质量监控是提高人才培养水平的有力措施之一。
科研是支撑——积极推动以翻译理论与实践为核心的跨学科研究,构建和强化特色鲜明的学科方向。一是建构翻译学科研究数据库,为学科建设提供科研支撑。数据库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基础,建立包括论文、专著、译著、译文和教材等数据库,将有利于同仁更好地开展创新性研究,避免低层次的重复。二是发挥学校在哲学、教育学、文学和历史学的学科资源优势,开展哲学与翻译、文学与翻译、历史与翻译、社会学与翻译、文化与翻译等跨学科研究。虽然翻译与人文社科关系密切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但真正从学科层面论述翻译与上述学科之间的专题性和创新性研究成果仍不多见。三是实施服务“走出去”战略,开展中译外翻译研究。外译中史学研究已有丰硕成果,但中译外研究仍然很薄弱,“西强我弱”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尤其是翻译中,十分明显。在做好外译中研究的同时,要加大中译外的投入。四是以认知语言学、心理学、文化批评等理论为指导,开展普通翻译学的理论研究。翻译学界跟“西风”现象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今天西方学者谈后殖民主义翻译,我们就拿来照搬,甚至炒作;明天他们又用解构主义研究翻译,我们又跟着转向。几乎丧失了翻译学研究的“主体性”。如何从丰富的中国文化遗产和现当代研究成果中汲取营养和智慧,是摆在中国同仁面前的一个大课题。五是以影视、文学、媒体等文化翻译实践为基础,开展翻译教学研究,服务文化翻译人才培养。中国文化走出去,需要国人的集体智慧和能力,而培养文化领域的翻译人才,尤其是媒体、影视和文学等方面的专业翻译人才,是实施这一战略的前提。
教师是关键——拓宽渠道、搭建平台,进一步优化师资结构,提高学科成员的教学与科研水平。翻译学科和专业建设的好坏,翻译人才培养质量的优劣,取决于教师的水平。目前国内高校的翻译专业教师普遍存在青黄不接、理论水平与翻译实践脱节、队伍年轻经验不足等问题,而且短时期内仍然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因此,只有通过学术共同体“自救”,老中青“传帮带”,才能逐渐扭转这一不利局面。有效的做法有二:其一,对内通过学术沙龙、小型研讨会、示范课,增强团队教学与科研联合攻关能力;其二,对外开展与兄弟院校和行业的合作,实施教师教育定期培训,提高师资整体水平。
基地是平台——密切与翻译行业、出版业联系,推进翻译学科的基地建设和产学研结合。一是借助承接行业的翻译项目,建立长期稳固的实践基地。以项目的形式,开展行业与翻译专业教师、学生之间的合作,可以实现优势互补的双赢局面。二是共同举办研讨会,推动翻译学术研究与行业的紧密结合。学术界与行业界“老死不相往来”的现象十分普遍,倾听行业对翻译人才培养的要求,共同探讨产学研问题,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十分必要。三是聘请翻译行业和出版界优质人力资源做兼职教师。行业内的职业译者和管理者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把他们请进课堂做教师,是提高学生应用能力的重要一环。
能力是核心——深化以能力为核心的培养模式改革,增强语言基本功和翻译实践环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一是从增加阅读量入手,加强学生语言基本功。语言基本功是搞好翻译的前提。调查表明,阅读量严重不足是制约基本功提高的瓶颈。黄源深教授在“好的英语是‘读’出来的”一文中指出,“阅读能够冲破制约中国学生学习语言的瓶颈,带来听说读写译技能全方位的提高”(2006:64)。因此要采用目标管理、过程控制、学分和成绩核算的方法,督促学生加强这一薄弱环节。二是以导师领衔的翻译项目为抓手,实行课内外翻译实践并举,通过行业实习,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翻译专业的实践性很强,但调查发现,多数教师只在课堂内讲解翻译作业,课后学生基本被“放羊”,没有切实发挥导师制下的课外自主学习和专业实习的作用,造成了翻译训练量的不足和人才培养与行业的脱节。三是优化课程体系,强化专业特色。尽管本科阶段秉承通识教育、通才培养的理念,但专业建设要有特色鲜明的方向,并融入和体现在课程体系之中。基于华东师范大学翻译学科在文学、文化上的基础和优势,围绕培养文化翻译通才这一专业特色,开展包括文化翻译本土化在内的课程体系优化和教学内容改革,是专业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四是改进教学方法,搭建网络交流平台。翻译专业的教学方法有其独特性,采用传统的精讲多练的方法不能解决个性化的问题。除了课堂采用任务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计算机辅助教学法之外,还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延伸课堂教学平台,及时帮助学生解决翻译实践中的各种问题。五是改革教学效果测试手段,注重培养翻译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思辨能力差是外语专业学生的通病,在说、写、译的过程中表现得尤为明显。黄源深教授称之为“思辨缺席症”(1998:1)。孙有中教授更是主张“突出思辨能力培养,把英语专业教学改革引向深入”(2011:51)。其有效办法之一就是增加考试中测试思辨能力的内容和题型,督促教师和学生重视思辨能力的训练和养成。
总之,尽管翻译专业在我国还是一门新的专业,翻译学科甚至尚未进入教育部的二级学科目录,但这都无法阻止翻译学科和专业的蓬勃发展。翻译学科和专业的跨学科性、实践性决定了内涵建设的核心内容,因此,密切关注和跟踪市场的变化和需求,确立适合自身发展的学科和专业特色与实现路径,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当然这并不是说,强调需求就是忽略“素质教育”,主张完全意义上的“市场教育”。正确的做法是,根据实际办学条件,把握分寸,掌握尺度,做好有效平衡。我们认为需求是“源”,特色是“魂”,质量是“命”。有特色的质量方有生命力,有质量的特色方有竞争力。正确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翻译学科和专业的内涵建设才能真正落到实处,才能真正提高翻译人才培养的水平。
附注:
① 教育部“985工程高校”简称“985高校”,“211工程高校”简称“211高校”。985工程高校都是211工程高校,但本文所统计的数字将两者分开,即985工程高校没有算作211工程高校。
黄源深.2006.好的英语是“读”出来的[J].外语界(4):63-66.
黄源深.1998.思辨缺席[J].外语与外语教学(7):1-2.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03/16/c_121193916.htm
连彩云、荆素蓉、于婕.2011.创新翻译教学模式研究——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应用型专业翻译人才[J].中国翻译(4):37-41.
穆雷、蓝红军.2011.2010年中国翻译研究综述(3):23-28.
平洪.2011.把握机遇,积极探索,开创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新局面——全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2011年年会综述[J].中国翻译(3):31-33.
孙有中.2011.突出思辨能力培养,把英语专业教学改革引向深入[J].中国外语(3):51-60.
于中先.2011.翻译人才哪里去了?[N]人民日报.7月19日.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10/25/c_122197737.htm
仲伟合.2011.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本科教学要求[J].中国翻译(3):20-24.
庄智象.2007.我国翻译专业建设: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