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改版中的“三变三不变”
2012-04-02王跃春
文/王跃春
作者系中国青年杂志社副社长
1923年10月,《中国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到现在已历经89个春秋,一本高龄的青年期刊,如何继承传统?又如何开拓创新?这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不继承传统,《中国青年》将失去自我;不开拓革新,《中国青年》将被时代所抛弃。我们只能在改革中谈“师古”,只能在不“弃宗”中谈创新。
与时俱进,迈出改版的步伐是这本名刊大刊的必然选择。为了能使改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我们始终坚持“师古不复旧,创新不弃宗”的指导思想,在具体操作中,围绕“三变三不变”展开。
坚持“三不变”
所谓“三不变”,指的是《中国青年》共青团中央机关刊的性质不能变;传统名刊大刊的地位不能变;“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的宗旨不能变。
共青团中央机关刊的性质不能变。自创办起,《中国青年》就具有中国共产党助手——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机关刊的性质,其主要职责是把党的和团的主张及声音及时传播出去,唤醒和武装热血青年投身于革命。建国后,其团中央机关刊的性质进一步得到明确,为新中国建设发展、为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鼓与呼。历经80多年的风雨历程,《中国青年》时刻都在发挥共青团宣传思想重要舆论阵地的作用。其共青团中央机关刊的性质既是团的最高领导机关所赋予,又为一代又一代共青团员和读者所认知。如果背离了这一性质,《中国青年》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传统名刊大刊的地位不能变。
《中国青年》是我国迄今在大陆范围内创刊时间最早、连续出版时间最长的杂志,是一本地地道道的传统大刊。恽代英、肖楚女、张太雷等我们党和团的领导人曾任《中国青年》杂志的主编。毛泽东同志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青年运动的方向》、《五四运动》、《模范乡的文化教育》等都首先发表在《中国青年》上。他还先后三次为《中国青年》题写刊名,这是绝无仅有的。他为《中国青年》题写的“军队向前进,生产长一寸,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以及“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光辉题词早已成为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许多中央领导同志都曾为《中国青年》或撰写文章,或批示题词。中国当代文化名人如郭沫若、茅盾、夏衍、艾青、臧克家、冯牧、刘白羽、魏巍、杨沫、刘绍棠、浩然、刘心武等都为《中国青年》撰写过大量文章。许多书画大家都把倾注心血的作品奉献给《中国青年》,以表达敬意。
《中国青年》近百年的办刊史已形成了较为鲜明的办刊特色,其“站在历史潮头,把握时代脉搏,贴近读者心理,满足青年需要”的办刊理念和突出的办刊特色在报刊界有相当的口碑。有人说,在我国,尤其是上几代人中,只要读过报刊的人,没有不知道《中国青年》的。
《中国青年》传统名刊大刊的地位是在历史中形成的,这为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的宗旨不能变。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青年》的表述侧重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是,从这本刊物诞生的那一刻起,“引导青年、服务青年”就一直是其办刊宗旨。“引导青年、服务青年”既是创办这本杂志的出发点,也是办好这本杂志的落脚点。
《中国青年》一直以为全国亿万青年树立楷模为己任。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国青年》树立符合时代需求的标杆,让大家学有榜样,这已成为《中国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的重要手段。邱少云、黄继光、吴敬琏、郝建秀、向秀丽、王崇伦、李瑞环、邢燕子、麦贤德、刘英俊、雷锋、张海迪、遇罗克、饶茂书,秦文贵、刘翔、向南林、李国文等都是较早地通过《中国青年》走进亿万青年读者心中,为青年朋友的奋斗前行提供了典范。毛泽东同志就是应《中国青年》编辑部之邀,欣然命笔,题写了“向雷锋同志学习”七个大字,使雷锋精神50年来传承不衰。
1980年正值我国改革开放初期,有相当多的青年人出现信仰危机,对人生价值产生怀疑。《中国青年》及时围绕人生价值这一重大人生话题,组织开展了长达7个月之久的“潘晓讨论”,这场人生观大讨论仅收到的信件就达6万余封,参与讨论的人数超过千万。通过讨论,许许多多青年人又找到了人生的目标,更重要的是,这场人生观大讨论已然成为新时期我国思想解放大潮的重要源流。
2010年,“潘晓讨论”整整30年之后,《中国青年》又推出了“人生的路啊,是不是越走越难”的大讨论。讨论结合当下多元化时代的特点,为不同观点提供舞台。持续一年多的大讨论同样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引导和服务,是《中国青年》永不放弃的宗旨,远离它,就会迷失方向。
积极推进“三变”
所谓“三变”,就是《中国青年》对读者定位要进行科学地调整改变,对杂志内容要科学地调整改变,对杂志形态要科学地调整改变。从某种意义上说,市场经济不认历史,不认曾经拥有的辉煌;市场经济不认背景,不认出身,更不认级别。我们只有认清了这点,才能变历史为财富,变压力为动力,变固守为开拓。
调整改变读者定位。“青年”是一个巨大的概念,且外延模糊。许多年以来,提到青年,人们往往以某一个年龄划界,这无可厚非。但作为一本向特定目标读者提供服务的杂志,绝不能用简单的年龄段划定对象,这在市场不断成熟、受众需求多元、阅读兴趣细分的今天显然是落伍过时的,其结果只能是丧失越来越多的老读者。
经过深刻的思考,我们认为《中国青年》的读者既不能以年龄分,也不能以界别分,应该以志趣分,即为主流青年、为社会栋梁型人才等青年人群提供信息支持。我们确定了“先锋品格,栋梁气魄”为办刊口号。
因为这样的青年群体关心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关注和积极参与改革开放的进程,他们有理想、有抱负、有追求,是青年中的优秀一族,对周边青年具有影响力和号召力,通过他们,可以辐射更广泛的青年。这样的定位使《中国青年》的目标读者更具体、更清晰,也更容易把握了。
调整改变办刊内容。定位的确立,使办刊人有了对目标读者进行深入研究的可能。我们认为《中国青年》应该光大其思想性,凸显其青年性,突出其服务性。在办刊中,杂志通过栏目设置、文章组织,达到为目标读者开阔视野、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目的。在采编工作实施中,杂志要通过梳理重要信息、解读政情,求其“高”;通过发现追踪热点的青年问题,求其“独”;通过开展青年思想讨论,求其“深”;通过指导目标读者提高能力,求其“特”。
把握市场定位,提升自有品牌,说到底就是不要“杂货铺”,办好“专卖店”。要通过努力,力争使《中国青年》成为社会各界乃至国外人士了解、认识、研究中国青年现状的窗口。
在内容调整中,《中国青年》杂志着力于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开阔视野。《中国青年》杂志紧抓国际国内重点、热点问题,有选择地做深度挖掘。如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大的经济问题、社会问题等,杂志将信息梳理后提供给目标读者,为他们开阔视野提供参考。
其次,培养能力。《中国青年》杂志重新确定的目标读者是主流青年,他们是一批有理想、有抱负、有志向的青年群体。他们需要历练多方面能力,包括学习的能力、沟通的能力、管理的能力、为人处事的能力、谈吐的能力、塑造自身形象的能力等。《中国青年》为此开设若干专栏,从历史长河中、从现实生活中提供多种多样的经验以及教训,旨在培养和提高目标读者的能力。
再次,陶冶情操。作为未来接班人的青年群体需要有较高的学养和素质,除了各类“硬”能力以外,还要具备一定的软实力。《中国青年》杂志努力通过内容的调整,使目标读者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性情,提高综合素质。
提升改变刊物形象。在报刊如林的今天,杂志的外在形象在市场竞争中日益受到重视。《中国青年》要体现高品质,其外在设计、用纸、印刷都要与时代合拍。为此,《中国青年》加大投入力度,实现全彩印刷,聘请高水平的视觉主编,使这本“机关刊”改变老面孔,具有时代气息。
当然,《中国青年》的改版是动态的,改版的路还很漫长,还有许许多多的难题尚需解决。在改版中我们认识到:洞悉继承什么,明确创新什么,是传统期刊改革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