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及辅导对策
2012-04-02谭晶星
谭晶星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武汉 430212)
近些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辅导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主要采用“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形式,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庞大的就业压力。其实,严峻的就业形式不单单受客观环境的影响,还受制于毕业生的就业心理因素。健康的、积极的就业心态,有助于提高就业率,缓解就业压力;相反,不健康的、消极的就业心理,只会成为就业路上的绊脚石。总体而言,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辅导现状不容乐观,缺乏有效性与实效性。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育人作用,加大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辅导力度。可见,如何加强毕业生的就业心理辅导,成为高校必须认真应对的课题。基于此,本文从特征、诱因、对策三个维度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1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心理特征分析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高校毕业生的心理状况会通过各种形式表现出来。及时理解和把握他们的心理特征,对提高就业心理水平有着很大的帮助。概括起来讲,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心理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自卑怯懦与自负高傲的心理。
在就业前,绝大多数重点高校的毕业生都会存在一种自负高傲的心态。他们认为,自身的学历层次高、专业能力强,理所应当地获取好的工作。所以,他们不能清醒地认识到当今的就业形势而盲目地追求专业对口、工作体面、薪资优厚、地理位置优越等条件,最后往往是碰壁而终。这种自负高傲的心理主要是由于毕业生缺乏对自我的正确定位所引起的。如不加以引导,容易产生恶性循环,不仅常碰壁,更会错失良机。在这种心态的影响下,会产生各种错误的认识,最终影响就业。
除了自负高傲的心态以外,还存在着一种自卑怯弱的心态。有许多高校毕业生以学校排名论成败,认为自己非“211”或“985”高校,非本科院校,认为自己的条件不够优秀,找工作肯定不如那些名校的学生好,以至于在求职过程,总是瞻前顾后、对自己的言行过于小心谨慎,而与用人单位面谈时过于紧张,甚至语无伦次,结果不甚理想,继而产生自暴自弃心理。
还有一些学生往往在求职之前踌躇满志,但在真正求职过程中一旦遇到挫折就容易引发受挫心理,进而也导致自暴自弃心理。这些学生的自信心缺乏,自我认识出现了偏差。在这种心态的影响下,他们错失了很多的就业机会,自身也陷入了就业难的困境。
1.2 寻求安逸与被动等待的心理。
在市场环境中,高校毕业生应当积极、主动地参与竞争,这是市场规律发挥作用的客观要求。可是,现实情况并非如此。有许多高校毕业生存在一种消极等待的心态,害怕参与就业竞争。所以,他们往往将希望寄托在父母身上,通过“托关系、找路子”的办法来实现就业。这种被动等待的心态会严重弱化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养成一种过分依赖他人的习惯。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综合能力与综合素质很难得到提高,这也是社会上“啃老族”盛行的根源所在。现如今,高校毕业生的社会经验比较匮乏,完全只凭借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工作,片面地追求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限制了自身的就业空间。长此以往,这部分学生会不思进取,坐享其成,自身的价值也无法体现。
1.3 盲目从众与焦虑迷茫的心理。
在大学毕业生的求职过程中,从众心理是较普遍的,如校内举行招聘会,毕业生认为只要单位给予的报酬多,地理环境优越,条件较好就行。特别是看到应聘的人多,就跟着去应聘或签协议,表现得非常盲目。在此心理影响下,毕业生择业时没有对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优势进行客观分析,分不清自己是否适合这样的工作岗位、是否有利于未来的发展。其结果是盲目地从众,随大流找一个单位,到后来要么毁约,要么就业的压力变为从业的压力。
除此之外,焦虑迷茫也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的一项显著特征。进入高校以后,许多学生会对自己的发展方向产生一种迷茫心理,在就业与考研间犹豫不决。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就业压力日益加大的情况下,如果他们得不到及时的引导或帮助,就容易产生一种习惯性的无助感,在就业上表现为消极或者被动的状况。面对着蜂拥而至的就业信息,大学生在最初的喜出望外之后,要面承受强大的心理负担,担心自己是否足够优秀,害怕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或是这个工作岗位是否能使自己的才能得到最大的发挥,等等。特别是在临近毕业的时候,如果周围的同学都找到了理想的工作,而自己的前途却还未定的情况下,这种焦虑不安的心理就表现得更为明显。对于这种心理,有必要通过心理辅导的方式加以引导,促使其身心健康发展。
2 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状态的因素
2.1 外因分析
外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劳动力供大于求且区域和结构发展不平衡。中国同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一样,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十分尖锐。企业下岗人员再就业、机构改革分流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找工作,使得城市的就业问题成为社会焦点,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区域发展差距与城乡二元结构也导致了地域的不平衡性,主要表现在 “有人没事干、有事没人干”、“事多的地方人少、人多的地方岗位少”等现象。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择业时都考虑大城市或者经济发达地区,导致很多人竞争有限的岗位、千军万马挤“独木桥”。国家人事部表明,2005年仅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4个城市就接受了15个省市10.9%的毕业生。这样一来,劳动力供给严重大于岗位需求,大学生的就业空间必然受到挤压,适合他们的岗位更是面临激烈的竞争。而广大欠发达地区和基层工作岗位却普遍缺乏人才,即使有些毕业生想去这些地方就业,但由于户籍政策、保障制度、编制数量、经费困难等因素的影响,相关福利保障往往难以落实。这就在客观上造成大学生到西部、到基层就业的空间狭小,渠道也不通畅,从而加剧了大学生就业的困难。
第二,与此同时,高校连续几年扩招势必造成高校毕业生高存量、高膨胀,给高校毕业生就业带来新的压力和难度。有的高校在招生中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不能敏锐地感知社会需求的变化,也不能与时俱进地调整和优化专业设置,专业的不平衡导致学生不能满足社会的岗位需求。还有的学校办学条件跟不上,学校也不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人才的培养完全不能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有关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计划总规模为675万人,比2010年实际招生增加了13万人,增幅约2%。据相关数据显示,2011年应届毕业生规模是本世纪初的6倍还多。毕业生数量急剧膨胀,就业竞争压力日益增加。
第三,社会对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更新滞后。许多家长认为读了大学身份就改变了,就应该“鲤鱼跳龙门”,找个好工作这才算就业,根本看不上那些基层的工作岗位,认为不够体面,导致了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就业期望过高,宁愿漂在大城市,也不愿到地方、到基层、到中小城市就业,这种“高不成低不就”的状况进一步加剧了就业难度。
2.2 内因分析
大多数毕业生缺乏就业心理准备,他们认为大学阶段过的是一种单纯而有保障的生活,学习、生活、交际、娱乐都有规律,在这样的环境里,容易萌发浪漫的情调和美好的理想,但这样的生活与现实社会存在一定的距离。这种距离往往造成大学生就业心理准备不足,具体表现为:第一,自我认知不充分。部分大学生由于自身成长条件所限造成自我认知不全面,表现为对自身气质类型、个性倾向等了解不充分,尤其对与自己个性心理特征相符合的职业取向更缺乏合理认知。一些较抢手的热门专业毕业生,面对众多的需求单位挑挑拣拣,举棋不定;一些主要面向艰苦行业专业的毕业生,虽能意识到基层和艰苦行业需要人、锻炼人,但又怕过艰苦的生活,担心将来无出头之日;一些学历层次低、专业冷门的毕业生想通过继续升学改变当前局面,却又下不得苦功夫,不能持之以恒;一些毕业生在择业中这山看着那山高,或想去这家又想着去那家是不是更好,或觉得哪一家都不理想,今天签了约明天又想毁约等等。这种择业的不稳定性和多变性,往往造成当断不断,错失良机。
第二,角色转换不充分。所谓转换角色,就需要将理想主义转变为现实主义,由大学生转变为一个现实社会的求职者。这就需要抛开不切实际的幻想、充分认识自己从而实事求是地面对“残酷”的社会现实。有些大学生过分依赖于学校及亲朋好友所给予的关心、呵护,把这些当成是社会的最终认可,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也不能充分的认识社会,更不能客观、冷静地进入求职状态,这些都给自己的就业带来了较大的心理影响。
第三,心理素质比较差,抗挫力比较缺乏。有些大学生在应聘之前,表现得十分紧张、不知所措,尤其是应聘不成功受到挫折的时候,更会觉得抑郁、情绪低落,甚至是自暴自弃。这些消极的心理因素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毕业生的就业发展。
3 对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素质的几点建议
3.1 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念
第一,提高就业思想境界,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对“轻松、有权、有面子、挣钱多”的工作趋之若鹜,对其它方面的工作则不太关心。高校应该引导大学毕业生深入了解国情,加强对学生价值观、人生观、就业观以及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帮助他们尽快转变就业观念,提高就业思想境界,树立切合实际的工作目标,鼓励他们从最基层、最基础的工作干起,主动选择到国家最需要的、能够充分发挥自己能力的地方和行业去工作,坚持在基层的工作岗位中逐步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第二,帮助大学毕业生客观看待自己,准确地自我定位。大学毕业生要在就业中保持良好的心态,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客观看待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和找准自己的位置。现在有一种认知误区:大学毕业生要找到好工作必须依靠关系或者背景。其实,很多没有“关系”和“背景”以及农村来的大学毕业生,他们中很多人的心理素质都很不错,对待工作也能够做到任劳任怨。对于用人单位来说,也正是因为看准了这些大学毕业生心理素质方面的“优势”,所以才对他们敞开了大门。在如何选择工作岗位问题上,四川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厅长张成明就提过一个观点:“大学生就业不要只想当‘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有收入就可以去做,要瞄准市场,哪里需要就去那里。”“白骨精”历来是大学毕业生向往的理想就业目标,但理想和现实之间往往是差距很大,只有脚踏实地的在现实的基础上努力,才能一步一步地实现理想。由此看来,帮助大学毕业生提高社会适应力,还应该提醒他们客观看待社会、准确看待自己。
3.2 强化大学毕业生的深度就业辅导
一是要建立一套科学的、健康的就业心理教育模式。
目前,绝大多数高校只对高年级的学生开始就业辅导课程,这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极不相符。其实,高校学生早在入学时就已经关注就业形势。当他们接触到高年级的残酷的就业现实时,他们的心理会产生微妙的变化。在以前,他们从未感受到就业难而带来的心理压力。但是,随着接触的负面的信息越来越多,他们的学习动机发生了改变,对自己的学校丧失了信心,心理状态发生了扭曲。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建立一套健康的、科学的就业心理教育模式,帮助学生正确分析就业形势。具体而言,在教育内容方面,要重视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与心理弹性的培养,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念,提高学生的职业生涯规范本领,通过自我反省、社会比较、心理测评等方式对自己的性格特点、兴趣特长、发展潜力等进入客观分析,对社会现实及发展趋势有清晰的认识,从而制定出切实可行、适合自己的就业实施方案。在教育形式方面,可以综合运用各种教育媒介,采用心理辅导与心理教育等各种形式来展开。在教育时间方面,要坚持阶段性指导与全程指导相结合,将就业指导课列入必修课,且从低年级开始设置就业指导课程,尽量了向学生灌输正确的就业意识,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相关能力,促进大学生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增强个人的就业竞争力。
二是要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就业心理辅导师资队伍。
绝大多数高校都没有设置专门的就业心理辅导部门,也缺乏专业的就业心理辅导教师。进一步讲,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辅导教师主要由辅导员或思想政治课教师来兼任。很显然,这种现状违背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辅导工作的严肃性与科学性的要求,不利于该项工作全面地展开。对此,高校必须秉着一种科学严谨的态度,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就业心理辅导师资队伍。具体而言,在实践中,要加强各部门以及各专业之间的协作,动员或选拨一批高素质的专业教师补充到高校毕业生心理辅导队伍中来。同时,高校也加大资金扶持力度,采取各种激励性的措施,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此外,针对高校学生的就业心理辅导问题,应加强对专业教师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得到正确的、科学的心理辅导和咨询。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辅导事业持续、健康、快速、稳定的发展。
[1]赵玮玮.浅谈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辅导[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8,(12).
[2]欧亚利.浅析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辅导工作[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3).
[3]史清敏,王增起.高校毕业生的择业心态与就业心理指导[J].高等教育,2009,(03).
[4]江 远,高 伟.心理素质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3,(10).
[5]晓 路.心理帮助解除“成长的烦恼”[N].中国中医药报.2004-07-01-(08).
[6]胡庆霞.大学生的心理素质问题初探[J].长江大学学报,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