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时期《晨报副刊》的办刊特色及其启示
2012-04-02张雪洁
文/张雪洁
《晨报副刊》是“五四”时期我国著名的“四大副刊”之一,在报业激烈的竞争中,孙伏园主持下的《晨报副刊》锐意革新、兼收并蓄,逐渐发展成为文艺界、学术界所瞩目的综合性新式副刊。它贴近实际,以受众需求为中心,将启蒙任务落到实处,坚持冷静、客观和理智的办刊思路,致力于向大众传播新文化思想和观念,给大众、给社会以深切的人文关怀,体现了副刊应有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主体意识。
当前,人民群众获取信息和精神享受的渠道日益多元化,副刊在公共领域的影响力及其在文化传播中扮演的角色已大不如前,认真研究并借鉴孙伏园时期的《晨报副刊》的办刊特色,对今天副刊的健康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社会启蒙,功在千秋
孙伏园(1894~1966年),字养泉,笔名伏庐、桐柏、松年等,曾参加了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并担任《国民公报》副刊的编辑。1920年7月开始主持《晨报副刊》,他锐意革新,将其办成了一种兼收并蓄,为文艺界、学术界所瞩目的综合性新式副刊。1922年5月5日,《晨报副刊》编发了“马克思纪念”专辑,开报纸副刊介绍马克思主义和俄国革命风气之先。“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几乎所有知名作家都在副刊上发表过作品或译作,国外许多著名作家、哲学家、科学家也被介绍在副刊上。孙伏园以反叛封建旧文化和建设新文化的双重姿态活跃在文坛和报坛上,名声大噪。纵观孙伏园先生的一生,副刊编辑工作贯穿始终,他也因对副刊编辑贡献颇大而被后世新闻史学界称为“副刊大王”。在他的整个副刊编辑生涯中,又以编辑《晨报副刊》时最为著名。
孙伏园主持下的《晨报副刊》在中国报纸副刊史上具有里程碑的地位。在它的影响下,对社会文化启蒙工作的积极参与已成为中国报纸副刊的一个重要传统。这个传统启示我们,一定要重视副刊与社会文化启蒙之间的内在关联,充分观照每个时代社会文化启蒙的特殊要求,实现副刊自身的文化价值。但是,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对于副刊的传统没有很好地研究,尤其对于副刊承担社会文化启蒙任务这一传统没有很好地关注和继承,这使得许多报纸副刊失去了类似于当年《晨报副刊》那样的传播影响力,有些报纸副刊的发展还走了不少弯路。
事实上,新中国成立后,思想文化领域内批判落后思想意识的启蒙工作仍需长期进行。在当今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各类竞争日益激烈,各种利益关系不断调整,人们渴望对层出不穷的新现象、新矛盾有较透彻的理解,因而这种启蒙工作应该更深刻、具体、细致地开展。而文化启蒙作用与启蒙精神是报纸副刊的重要方面,应该引起充分重视,只不过不同时代的文化启蒙有着不同的目标与内容。尤其是“五四”时期《晨报副刊》积极参与新文化传播、顺应时代要求、结合自身特点进行文化思想启蒙这一传统对当今报纸副刊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品位高尚,引导需求
《晨报副刊》在孙伏园的主持下致力于传播新文化、新思想,态度鲜明而坚决,坚持自己的追求,在“五四”时期新文化思想的传播中具有明确的导向作用。《晨报副刊》也曾有很大篇幅的自然科学、哲学、文学等方面文章的连载,这受到不少读者的指责。但《晨报副刊》并没有因为这些而改变自己的办报原则。孙伏园在“编余闲话”一栏里曾不止一次为自己辩护:“讨论学理的文章,即问题极其狭小,也不能只用数百字乃至千数字便说得圆满”,“如果希望著作者把文中意义说得格外丰富圆满,自非让他多作长篇不可”。《晨报副刊》保持副刊的独立思想,坚持冷静、客观和理智的办刊思路,以最大的包容性让它的各种撰稿人表达自己的意见和主张。同时,它从不压制批评,相反却极力组织批评,通过批评帮助大众对各种思想观念进行价值判断和选择。
应当说21世纪的副刊既需要人文精神,也需要关注社会和世道人心,以体现一张报纸的思想水准、民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而这正是“五四”时期《晨报副刊》的优秀传统和宝贵经验。今天,随着媒体竞争的日益激烈以及分众化时代的到来,综合性的文艺副刊已逐步走向分化,曾经集纳在一个版面中的内容已分化成多个版面,如读书、随笔、评说专版等。而在信息超载的今天,受众更需要权威性的分析与引导。因而副刊只有加强文化、思想批评才能在报纸中占有一席之地。另外,随着受众知识教育水平的提高,高质量的书评、影评、时评以及其他有着丰富社会隐喻的文学文本,仍有着较大的市场空间,同时也需要更专业、更具职业操守的副刊“守门人”,以避免副刊的文化、思想评判被商业逻辑所操纵。
三、经营形式灵活多样
《晨报副刊》自从扩版独立发行后,便在晨报社的支持下为文艺作品提供广泛传播的机会。很多新文学作品首先出现在出版周期最短、发行量最大的《晨报副刊》上。而报纸存在漏读、遗失一期或几期副刊的情况,每月合订出版的《晨报副刊》正好能适时地弥补这些遗憾。同时,合订本具有杂志的某些优势,能够弥补按日出版的副刊连载长篇论文与文艺作品的不足。对于某些颇有好评的作品或是关注度颇高的讨论,则用书籍的形式出版。
这样,由《晨报副刊》编织的三维立体式的现代文学传播网络基本成型,形成了推动现代文学传播的强劲合力。构成这张网络的三方都具有一些共同的适合文学作品传播的特性:它们都是以文字为符号、以机器印刷为技术支持、以晨报社遍布全国的发行机构为渠道,加上专职的编辑、记者、撰稿人与相当数量的稳定受众群,以及晨报社的经济支持,使文学作品的产生、印刷、出版、阅读完全被纳入一条不断运行的流水线。这条流水线一方面需要经济作支撑,另一方面又进一步创造新的经济效益来支撑流水线。在这个过程中,文学与现代传播技术和大众传播媒介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直至今天,这种文学产品生产向产业化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总之,《晨报副刊》的经营方式无论在当时还是以后都影响深远。
可以说,副刊是一张报纸的精神圣地、文化殿堂、情感家园和品位坐标,同时也是这张报纸立足文艺、鼓励创作、传播思想、表达情感、确立品位、彰显学识、陶冶情操、探索未知的精神桥头堡和文化制高点。随着现代社会受众的构成越来越具有立体性、复合性、交叉性,人们获取信息和精神享受的渠道日益多元化,报纸副刊已不再是茶余必读。社会功能的日渐衰退使它在公共领域的影响力及其在文化传播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作用在下降。对此,我们不能消极地将此看做是副刊读者欣赏品位的降低或者说是文学艺术的悲哀,这是群众在新的时期对文艺副刊提出的新需求。我们应该认真研究和借鉴以孙伏园先生主持下的《晨报副刊》为代表的报纸副刊的优良传统,认真分析当前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需求和欣赏心理、阅读习惯的变化,适应时代变化,积极更新内容,拓展领域,从而将副刊的高品位与通俗化、教化功能与市场效应有机统一起来,以推动报纸副刊健康发展。
[1]夏衍.关于副刊的一些想法[J].新闻业务,1962(4).
[2]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78.
[3]孙伏园.编余闲话[N].晨报副刊,1922-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