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融于艺术 提升音画品质——参加2011年影视学会高清优秀作品赏析讲评交流会后的总结与思考
2012-04-02刘进
刘 进
(贵州电视台 录制部,贵州 贵阳 550002)
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为贯彻落实广电总局《关于促进高清电视发展的通知》精神,不断提高高清电视节目制作水平,加强高清电视专业队伍的培养,促进电视台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加快推进高清电视发展的步伐,于2011年10月15日至17日在浙江宁波举行高清优秀作品赏析讲评交流会,并取得圆满成功。此次活动借助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电视技术质量奖(金帆奖)获奖优秀高清专题片作品,对全国范围内广电企事业单位从业者介绍获奖作者创意、拍摄及制作的亲身体会,与同行们现场分析作品,共同分享高清专题片创作的点点滴滴。来自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中国农影、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解放军艺术制作中心、浙江广电集团、宁夏台、辽宁台和贵州台等多家媒体单位近50名知名专家及电视同行齐聚宁波电视台,对金帆奖获奖单位作品进行赏析,并展开高清制播领域的研讨。
1 身临其境体验高清视听盛宴
本次高清作品赏析会是由影视学会与宁波电视台合作,举办的首届高清作品赏析会。宁波电视台为此次会议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视听欣赏环境,在一间小巧整洁的多功能会议室内搭建了6台SONY LMD-2451W高清监视器和一套德系血统的杜比5.1环绕声解码系统。色彩艳丽层次感通透的高清曼妙场景与震撼的高保真音响效果可谓天然和一,着实让与会者身临其境的体验和分享了高清画质带来的精美视听盛宴。
赏析会首先邀请央视技术中心录制二部高工,知名专家王佩女士作题为《彰显技术优势提升影像品质》的专题演讲,就高清“金帆奖”专题片《长江》的拍摄和制作流程,全方位的阐述了高清技术的应用与艺术风格的统一,如何与节目主创人员合作,让他们理解和掌握高清技术,正确地把控前期摄像机技术参数的调整扩展影像层次,认识细节电平与图像锐度的关系、暗部区域层次与黑伽玛及主黑电平的关系、不同伽玛曲线的选择扩展动态宽容度以适应不同光比下的景物重现等内容。总的说来,前期拍摄时,重视细节、场景和光线的运用是保证影片质量的关键,对拍摄主体的构图和画面内容元素的精心设计,借助各种辅助设备表现被摄体和环境的空间感,耐心地等待自然光拍摄最佳时机,是提升画面艺术效果的手段。后期采用苹果公司的非编132.4 Mbit/s,10 bit无压缩方式采集上载,保证素材在进行数字处理时的原始码率,保留高亮度层次的质感和细节。剪辑采用高码流套片模式,底码流上载素材,低码流编辑完成工程文件,按照无压缩方式重新采集高码流素材,在时间线上套出播出版。后期合成时,画面的节奏和色彩控制是形成统一风格的关键环节,注意把控节奏的张力,字幕、角标的出屏形式也都要统一,后期调色时,使用波监观看,不要出现劣化图像质量为宜。此外,王佩女士还简要介绍了目前数字电影技术的发展格局以及SONY F35、ARRI ALEXA等数字高清电影设备的应用。
“金帆奖”获奖专题片《竹林七贤》的摄像郑海涛(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向大家介绍了该片的创作体会。《竹》剧由7人组成的摄制组,租借了1台RED ONE到安徽黄山历时10天拍摄完成,该片以徽派古建筑为背景,表现竹雕艺术家精心创作的工作场景,细腻的刻划出雕刻家精湛的技艺与文人气质,艺术风格上追求恬淡、雅致、古朴的视觉效果。在光线的运用上基本以自然光照明为主,用反光板补光,光圈统一控制在F2.8,拍摄时采用小光比,浅景深,根据景别大小更换不同的电影定焦镜头来拍摄,因而所拍画面的暗部层次丰富,影调柔和唯美,胶片感十足。画面中有不少的雨景和水滴镜头,摄像师采用100格/s来升格拍摄,后期用慢动作处理,镜头的写意感强烈,与影片的叙事情节浑然一体。总之,前期拍摄时尽量做到把想要的影调控制好,如地面反射光较强时就用泼水吸光的办法减掉高光反射;建筑物的暗部阴影曝光不够时,就利用大面积的白布遮挡天光来减小光比等措施控制暗部层次的曝光。前期拍摄工作做得细,后期编辑时基本不做调整。
北京电视台高级工程师赵宏伟向大家介绍了荣获2009年“金帆奖”高清专题类一等奖作品——《北京记忆》的制作体会,该片是北京电视台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所做的一部大型纪录片,全片的着眼点放在30年来北京社会和市民生活物质变迁的历史,以平实的视角和温婉的讲述最大限度唤起观众对过往的回忆、重温与情感共鸣。该片在选题、视角、材料选取、表现形式,以至包装宣传等采取了不同以往的创意思路,通过关注那些都曾经历,但今已淡忘的海量物质化的、民生化的生活细节,因而颇具观赏价值和文献价值。本片是北京电视台2008年的重点项目,总投资达到900多万,制作历时1年多的时间,共拍摄800多盘磁带。在前期拍摄的高峰期使用8台HDW-750P摄像机、6个组同时拍摄。为了追求最为平顺的无跳点的剪辑质感,本片所有采访均使用双机拍摄。针对节目创意需求,外拍部分使用了除维亚、飞猫以外的几乎所有辅助设备。前期拍摄分为采访组、外景组和特技组。每天外出拍摄前技术人员都要对摄像机参数进行统一调整,高光比时通过调整伽玛、黑电平等参数扩展其宽容度,并通过9 in监视器来观看图像细节;特技组利用摄像机的间歇录制功能拍摄白昼的时空变换;在设计四季交替的镜头画面时,利用“停机再拍镜头”与大洋公司的“水晶”3D软件合成实现。后期制作的流程包括粗编、精编、特效、调色、配音、音效、字幕、合成等工作环节。首先,利用对编方式剪辑出工作版,然后通过HD-SDI选用MPEG-2 300M格式上载到D3-Edit HD上,后期制作时需平衡处理主观图像感受与客观指标矛盾的难题,原则上以主观为主,参数辅助。调色工作是后期制作中占时最长的工序,因为前期有外景、采访、特效、综合4个组同时拍摄,每个组拍摄的素材在色调、亮度等方面都很难做到完全一致,这就需要在后期制作时进行统一调色,以保证画面色彩的一致性。“挖剪”和“拼剪”也是常用的剪辑技巧,这就对色彩一致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场景和镜头的一致性要一帧一帧地修正。后期非编调整对画面的校正能力是有限的,图像容易受到劣化,甚至出现噪波,因此,前期摄像机各参数调整的把握是保证画面品质的关键。总之,国家广电总局力推高/标清同播以来,各电视台都比较重视对人才的培养和题材的挖掘,无论从作品的丰富性,还是手段技法的成熟性来看,整个高清制作水平已跨进了一个精品大作丰产的时代。
浙江广电集团的王欣与张莹分别是专题片《禅茶记》和《西湖忆》编导和制作,前者曾获2009年高清专题片类“金帆奖”一等奖、最佳声音录制一等奖;后者获2010年标清专题片类“金帆奖”一等奖。她们二位分别同大家交流了这两部专题片的制作体会。《禅茶记》制作精美,文化底蕴丰厚,在历史的尘埃和禅宗的虚无中任意穿行,让观众领略到茶文化的精髓,揭秘千年茶道中许多不为所知的精彩故事,体验禅茶一味的至高境界。《禅茶记》是大型人文纪录片《浙江文化地理》(10集)《问茶记》中有关“禅茶”的精编版,在拍摄上,《禅茶记》日本部分用了一台HDW-750P摄像机,该片完全采用自然光下纯纪实的创作风格,用现代纪实的画面来说话,以记者层层深入的探访为线索,精准展示了日本茶道的“和、清、静、寂”的精髓。该片的前期拍摄涉及大量的暗部拍摄,严格考验高清摄像机在低照度下的画质。高清摄像机丰富的数字处理功能为拍摄提供了有力的保证,通过CCD伽马曲线的选择和拍摄参数的动态调整,高清摄像机可以有效地拓展图像宽容度,增加图像不同区域的亮度层次。出于对文物保护的需要,灵隐寺等庙宇殿内的拍摄受到照明的限制,不允许打灯拍摄,高深的殿堂是对高清摄像机在低照度场景再现能力的考验,在拍摄明暗反差较大的场景时,高清摄像机暗部扩展、拐点功能的参数调整,有利于改善图像的层次表现。四年磨一剑,浙江广电集团斥资千万打造的10集人文纪录片《西湖》,则以独特的视觉,采用回溯历史再现的手法向人们传递西湖人文历史的千年变迁史,逼真地再现了一个灵秀、婉约、豪迈、大气、多情的饱含厚重文化底蕴的西湖。该片的拍摄手法独特,摒弃以往风光片追求唯美的表现形式,以大景别、大画面展示西湖文化的历史底蕴与豪迈气魄。影片中大量的同机位、同景别、同景物摄取到不同景色的前提下,完成西湖旧影与当今风貌的对比;历史场景再现的画面是在浙江横店按电影拍摄的技法录制的,镜头中还大量穿插有航拍及三维动画。摄像师为获得一个雪景的延时镜头,却坚持在瑟瑟的寒风中蹲守12 h之久;为展现西湖湖面上一朵生机勃勃的荷花写意镜头,摄制组调用了1台15 m大摇臂花费一整天的时间拍摄这组镜头;摄像师为拍摄“三潭映月”之湖中之月的场景,半夜爬到“湖心亭”房顶上;三维动画中火苗的燃烧是摄像师在洗手间通过点燃宣纸后拍到的真实镜头,送入MARK通道合成的画面。诸如这些细微的拍摄创意丰富了影片的视觉元素,给行云流水似的剪辑风格赋予了灵性与生机。该片前期案头工作就足足花了2年时间,期间,主创人员扎到书堆里潜心研究几千年来的西湖人文历史并无数次的与专家学者讨论修改拍摄方案。该片导演刘郎的定位是:给观众带来人人眼中都有却心中无的陌生感的西湖之美。
宁波广电集团电视制作中心的音响师王韶峰老师交流了电视音频制作的体会,得到了与会人员的共识。从2001年以来,王老师送评的所有作品几乎拿满了“金帆奖”音频制作一等奖、二等奖奖项,他从事电视工作几十年来对电视音响制作技艺的完美追求和激情,让在场的所有人感到敬仰。他用通俗的语言概括了声音在电视艺术中情感表达的核心作用,对音响师如何从前期创意构思,建立对作品的总体感觉,整体布局,音效的取舍和对情绪、节奏的把握以及主、客观统一等环节作了深入细致的阐述。笔者有幸分享了几部由王老倾力打造的颇具震撼的获奖作品。最后王韶峰老师作了“把好一道关,处理好两个关系”的经验总结:专题片的主题是灵魂,视音频是骨与肉的关系。三个元素融为一体又富含层次的变化是电视音响的精髓。
2 技术与艺术完美结合提升影像的画质
“金帆奖”是国家广电总局每年给予电视制作单位录制技术质量的最高褒奖,体现各电视台节目制作的整体水平,因此绝大部分电视制作单位的领导都特别重视和珍惜这份荣誉。
“金帆奖”的参评作品,特别是高清专题类的评比已大大超越了单纯技术指标层面上的评比,首先高清作品主观上要具有震撼人心的人文力量,同时内容要精彩,风格要独特,形式包装感要能吸引人们眼球。其次,作品要能体现出最新的技术手段,如三维制作、延时拍摄、摇臂、轨道等。在技术与艺术的融合方面要有大胆的突破,说故事的形式、语态等方面都要有亮点。在后期制作方面,要把握好节奏,并贯穿于电视片的各要素之中。在音响合成方面,主创人员要重视同期声的采集,声音的合成要把握整个片子的和谐统一,剪辑画面时,编导要有意识地设计,给声音的表现留有足够的空间。
一部精美的高清专题片(纪录片)是由编导、前期摄像、音响、化妆、灯光、舞美和后期制作团队共同努力打造完成的,编导人员对整部片子风格的把握、题材的选择、镜头的组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节目的主创人员需要对高清技术有充分的认识才能发挥好设备在艺术创作中的技术优势,编导的创意设计才能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只有真正让技术融于艺术,使两者达到审美上的和谐统一,从而提升高清影像的品质。
3 高清电视片的评价
3.1 主观欣赏的感觉
主观评价从观赏性看题材的难易程度,创意是否新颖、构图是否完美、镜头的剪辑是否流畅、画面是否吸引人、打动人。
3.2 客观分析的差别
制作水平的评价,首先看视、音频指标是否在标准范围内;其次,看技术手段的运用是否丰富,画面的构图、光线的运用以及色彩和影调的控制是否到位。后期处理看剪辑的技巧的娴熟程度,节奏感和语感的把握,三维动画的表现形式,以及声音、音效与主题风格的统一性。
4 影响节目质量的主要因素
影响节目质量的主要因素有:
1)创意、脚本以及技术手段的实现均由编导把关,节目的质量取决于主创人员对技术的认知程度。
2)技术人员难以渗透到节目制作的各要素之中,仅帮助解决编导无法处理的技术操作问题,因而技术人员的业务能力无平台可发挥,创新能力缺失。
3)编导、摄像忙于应付节目生产,对素材的来源重视不够,甚至有些视频素材直接从网络上下载。
4)专题片的拍摄,创意、设计“粗线条”化,“游记”拍摄回来后,匆忙制作“交差”了事。
5)缺乏节目制作的规范化管理,散兵游击式的“快餐”文化,片面追求利益得失,影响制作团队的合力。
6)电视节目质量还取决于领导对文化建设的认识和投入。
以上列举出的影响节目质量的若干因素,在很多电视台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究其根本原因是缺少一个掌控节目技术质量的把关部门——节目质量技审小组。有了这个技术权威部门的把关,对节目技术质量的重视,从“自觉化”过渡到“制度化”的建设,才有可能改变节目部门与技术部门各行其道、技术与艺术脱轨的状况。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定期对节目质量进行评比奖励,促进电视台节目制作水平的提高,营造一个掌握技术,提高技艺的学习氛围,形成一个以技术应用带动节目生产的良性循环。
5 参会后的感想
短短3天的参会经历,笔者有幸在高清的视觉盛宴里孩提般吮吸着养分,和电视同行们快乐的分享着高清画质带来的震撼与愉悦,通过这几天的学习和思考,激动和兴奋充斥着大脑神经,同时,伴随而来的是彷徨与忐忑总在心底里抓狂。兴奋的是,高清时代已经到来,高清技术的应用已日渐成熟,实力较强的电视台率先步入了高清制作领域,给出了可借鉴的目标和前进的方向。感到压力的是,自身的实力和制作团队的整体业务素质与大台的差距甚远,无论是资金的投入,还是团队的节目制作能力都亟待加强,要走的路还很长,必须加倍努力才能赶上高清时代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