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差异观照下的景点介绍性文本英译
2012-04-01何俊
何 俊
(湖南城市学院 外国语学院,湖南 益阳 413000)
旅游是一项集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之大成的审美活动,因此景点介绍性文本的翻译不同于一般应用文,如政府公文、经贸信函合同、新闻报道评论、法律文本等,其重要特征之一是应具有美学效果,能给读者以审美感受。现有的汉语景点介绍性文本可分为描述性和说明性两种,本文探讨的描述性景点介绍文本多以散文体的形式出现,具有含蓄美、繁复美和模糊美的特点。
一、含蓄美与直观美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体现在景点介绍中为偏爱托物寄情,借景抒情,所用文字大多空灵、含蓄而深远,充满诗情画意。历史上文人骚客就留下了众多的诗词楹联、名言佳句,这不但丰富了各旅游景点自然景观的历史文化内涵,也赋予了景点介绍性文本浓郁的文学色彩和艺术美感,为广大读者喜闻乐见。汉语中描写性的景点介绍常通过引用来传达景色的优美,笔者在顺德清晖园游览时就读到了如下介绍:
“在游览了水木清华、径曲花香的清晖园后,他(郭沫若)更是压抑不住那喷涌欲出的诗情。于是笔走龙蛇,诗溢毫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便在腕底徐徐送出:‘弹指经过二五年,人来重到凤凰园。蔷薇馥郁红逾火,芒果葱茏碧入天。千顷鱼塘千顷蔗,万家桑土万家弦。缘何篁竹犹垂泪?为喜乾坤已转旋。’”文本通过引用名人诗句含蓄地表达了清晖园的迷人景观。文中精彩的描述词“笔走龙蛇”,“诗溢毫端”,“脍炙人口”等也侧面衬托出园林之美。但若全盘译出,则会给人矫揉造作之感,所以其译文省略了引用诗词,简单明了:The typical scenery of the Lingnan-style water county, like the plantain trees and sugarcanes bathing in rain and the interspersed fish ponds,had deeply impressed by the poet, who then composed a famous poem about Shunde.
汉语景点介绍性文本喜用比喻来烘托景色,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引人无尽的遐想。如在介绍张家界的奇特风景时,文本就用到了一系列形象生动的比喻:“这里三千座奇峰拔地而起,形态各异,有的似玉柱神鞭,立地顶天;有的象铜墙铁壁,巍然屹立;有的如晃板垒卵,摇摇欲坠;有的若盆景古董,玲珑剔透。”其译文则采用化隐为显的方法,直观地传达了山峰的多种形态: 3000 crags rise in various shapes---pillars, columns, walls, shaky egg stacks and potted landscapes…---conjuring up unforgettably fantastic images.[1]21
从汉语的思维角度来看,会觉得英语遣词用字过于平白简单,缺乏文采,其实英语描述注重形象的鲜明,符合客观理性,语言上追求直观之美,正如傅雷先生所言:“东方人与西方人之思想方式有基本分歧,我人重综合、重归纳、重暗示、重含蓄;西方人则重分析,细微曲折,挖掘唯恐不尽,描写唯恐不周。”
二、繁复美与简约美
在汉语景点介绍文本中常常伴有大量的对偶平行结构和连珠四字句,意在声律对仗,行文工整, 达到音、形、意皆美的效果,这与汉民族的美学思想不无关系,汉语历来有讲究四六骈体、行文用字宜双不宜单的习惯。虽然形式上复杂、内容多有重复之处,但并不影响传达,如以下描述通过七个四字表达传达了庭园之美。
庭园曲径回廊,景趣盎然。园内幽深清空,步局紧凑,步移景换;建筑物形式轻巧灵活,雅秀朴素。
原文中的形容词词组和名词词组都由意义相近的词组成,如“曲径”和“回廊”,“幽静”和“清空”,“轻巧”和“灵活”,“雅秀”和“朴素”,旨在体现庭园景色变化多端,所以其译文省译了这些华丽的措辞,表达简洁而流畅:With gardens, pavilions, verandas and natural landscape densely and harmoniously arranged together, each step through the garden reveals new sceneries.
在游览顺德书院时,笔者曾见到过如下介绍:“顺德建县后至明末,陆续增建县城凤山书院、陈村仪庵书院、梯云书院等。嘉庆至光绪年间,有县城凤山书院、梯云书院、古楼堡金峰书院、太平村鉴旁书院、小湾乡云津书院、容奇乡容山书院、马冈乡金坡书院、桂洲里村桂山书院、龙江乡儒林书院、甘竹乡观澜书院、乐从圩葛堡书院、上村乡鹤峰书院、三华乡余山书院、鳌峰书院、星槎乡星槎书院、大洲乡钟山书院、鸡洲乡西园书舍、陈村西淋书院、马齐乡敦和书院、古粉乡抱真书院等20所。”原文细致具体,描述周详,体现了顺德书院的悠久历史和庞大规模,汉语读来对仗流畅,但若将这些书院名称一一对译成英文的话,则需借用众多的拼音和注释,不但拗口难懂,也冗长繁琐,所以其译文采用简要精炼的语言概况了全段主旨:From the appearance of Shunde county to the end of Qing, there were more than 20 schools being built up one after another.
由于汉语追求四言八句,讲究工整对仗、言辞华美;而英语句式构架严整、表达思维缜密、行文注重逻辑理性,语言上忌重复累赘,追求一种简约流畅之美,因而翻译过程中,不宜过分渲染原文溢美之词,可以相应采用删繁就简的翻译原则。
三、模糊美与精确美
中国人擅形象思维,西方人擅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具有模糊性而逻辑思维具有精确性,反映在语言中就体现出了不同的美学效果。汉语中的景点介绍性文本常通过使用模糊性语言来营造意境,体现在语音、词汇上,如叠词的使用,虚拟形象名词的运用等。如介绍山东泰山天街时就有这样的描述“在此仰观俯察,天地悠悠,飘然若在仙境。”此处的叠词“悠悠”给人传达了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美,而“飘然”一词则将人带入梦幻般的境界,其译文将模糊语言精确化,逻辑清晰,句意豁然:(You) may have a feeling of walking in a “fairyland”, while strolling in the street.
而山东蓬莱阁合海亭则描述为:亭体似贝阙珠宫,睹之三生有幸;钟声似钧天广乐,闻之吉祥如意。该句形式上精致工整,声调上极富韵律。其中“贝阙珠宫”“钧天广乐”是虚拟的形象词,存在于人们的想象中,原文就是这样意境细腻,表意朦胧,正如毛荣贵先生所言“汉语对事物的描述往往具有一种朦胧美,而英语的表述多诉诸于具象的景物罗列而使之形象可感。”[2]301因此译文化虚为实,将其译为:The body of the building is shaped as a palace.It is lucky indeed to meet with extraordinary fortune.The sound of the bell likes the sounds from the heaven.Hearing it, you will feel auspicious.
国内景点介绍文本的翻译中出现的文化误解、语言累赘、表意不清等错误,都是与翻译美学本质背道而驰的。在今后的景点介绍文本翻译实践中,我们应以美学理论为指导,使译文符合读者的审美观,并以美学理论的标准对已有的译法予以观察和检验。
[1]贾文波.旅游翻译不可忽视民族审美差异[J].上海科技翻译,2003(1): 20-22.
[2]毛荣贵.翻译美学[M].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