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州驻防八旗生活保障初探

2012-03-31吴燕飞杨凌云

关键词:八旗福州官兵

吴燕飞 杨凌云

(辽宁大学 历史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6)

福州驻防八旗生活保障初探

吴燕飞 杨凌云

(辽宁大学 历史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6)

福州驻防八旗为维护清朝统治秩序和王朝稳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而清朝统治者也对福州驻防八旗在俸饷、住房、恩赏和抚恤等方面进行了保障,以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福州;驻防八旗;社会保障

1644年清兵入关,满蒙汉八旗兵丁离开故土,南迁到京畿近地。伴随着军事上的节节胜利,清政府开始在紧要地方分派八旗兵丁进行驻守。“存京师者为禁旅,而分镇各省者为驻防。”[1]驻防八旗是与京师八旗相对而言的。“八旗者,国家之根本也。”如何保障八旗成员的生活,成为满族统治者筹划的重点。

一、福州驻防八旗概况

福建东临大海,与台湾隔海相望,浙江、江西、广东都与其接壤,为东南之门户,具有重要的军事和政治、经济地位。清政府于福州驻兵,对内可与其他各省相互声援,对外可以巩固海防,可谓一举多得。顺治十三年,福州设立驻防,顺治十八年裁撤,后又于康熙十九年复设。福州驻防为福建最重要的军事力量,对内巩固边疆安定,对外预防外患。

所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军队调动,必须充分考虑官兵的日常生活保障。清政府对福州驻防八旗的生活从多个方面加以保障,如最基本的俸禄、恩赏、优抚以及退休后的生活保障等,以使得驻防官兵生活来源充足,无后顾之忧。这对于地方秩序的稳定乃至清王朝的统治都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

二、福州驻防八旗的基本生活保障

(一)俸饷

驻防旗人包括驻防官兵、余丁以及随他们同去驻防地的家属。俸饷作为驻防旗人最基本的生活保障,是指朝廷定期发放的俸禄。“顺治元年题准:八旗前锋、护军、领催、甲兵,每名月给饷银二两。匠役,每名月给饷银一两。”[2]这就是八旗官兵食饷的开端。清朝的俸禄,根据官位等级的不同,具有严格的发放标准。

八旗武官的俸银有正俸、养廉银、心红纸张银等名目,而协领、佐领、防御、骁骑校等除了正常的俸银,还有马乾银、月米、兵丁名粮等。清代八旗武官的俸禄标准,经历了数次变化。据《清朝文献通考》记载,顺治元年八旗都统年俸银81.6两,副都统为67.5两,各不等,岁支禄米不论品级高下均为12石。[3]到顺治十年,武官的俸银又有所提高,岁支禄米变为“每银一两给米一斛”,这个定例为后来各朝所沿袭。各地驻防将领的俸银,在大致上是相同的。但由于驻防地政治、经济条件的不同,驻防将领的岁米支领情况有很大的不同。如广州驻防将军,其岁米是以家口来计算的,一年实支176石之多[4];而荆州驻防将军,支岁米114石。除正常的俸银和岁米外,福州驻防八旗将领还有另外的补贴。自康熙二十六年起,依福州将军佟国瑶请,“照京口、广东驻防例,每年支给心红纸张银二百两”,供平日办公耗费之用。“康熙四十二年,湖广提臣俞益谟条奏:凡直隶各省武职官员,准食随丁名粮。”[5]随后,福州驻防将军、副都统等官员,可以有数目不等的养廉名粮的名额。如福州驻防将军养廉名粮一百名,副都统养廉名粮四十名。雍正五年,武职养廉开始出现,乾隆十年始议定武职养廉的定例。养廉银一般为正式俸银的数倍。福州驻防将军养廉银为1600两,约为其俸银的8.9倍。

八旗兵丁的俸饷,基本上由月饷、岁米、马乾草料及兵丁名粮等四部分组成。福州驻防兵丁俸饷如下:领催月俸3两,岁米30石;马兵月俸2两,岁米30石;匠役月俸1两,岁米24石;炮手月俸2两,岁米21石;步兵月俸1两,岁米6石。与驻防八旗将领的俸饷相比,八旗兵丁的俸饷是十分微薄的。随着人口的不断生息繁衍,一个十口之家,往往有一两个人披甲,剩下的人均闲散,全家就靠这一两个人的饷银过活,日渐穷困窘迫。不过,福州驻防兵丁的俸饷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的发展,他们的俸饷也在逐渐增加。虽然士兵俸饷微薄,生活清苦,但是他们除了披甲当兵,并没有其他的出路。所谓“盖民生有四,各执厥业,士农工商,皆得以自食其力。而旗人所藉以生计者,上则服官下则披甲”[6],就十分明晰地指出了这种情况。

(二)住房

福州驻防八旗没有设营垣,“官署兵房与民居壤地相错连,沿东门、汤门、水部门东南一带,周围计六里九分零”[5]。驻防八旗自康熙十九年复设,至康熙二十三年,分给官署兵房4745间。将军衙署25间,副都统20间,协领15间,参领12间,防御8间,骁骑校和笔帖式各6间;兵丁的住房相对较少,领催每名分房3间,马兵、步兵、匠役每名分房2间。房屋的分配,给了携家眷而来的外地驻防官兵以安身之所,可以稳定军心。

(三)恩赏及抚恤

除了正常的俸饷外,八旗士兵还有恩赏,如《福州驻防志》记载,雍正皇帝“念八旗兵丁吉凶之事费无所办,特赐福州驻防兵丁帑银二万两,存公生息,以资惠济”[5]。这些恩赏的银两多由专员经营生息,通过开设一些店铺来增加收入。如雍正八年四月,福州驻防八旗负责人领出帑银2万两,在城里开设了当铺、钱庄、布店、杂粮店等。赚得的钱,一部分用于驻防日常杂费开支,另一部分当驻防官兵遇到喜事或者丧事,就作为赏银,称为“红白事银”。各个等级所领到的红白赏银是有区别的:驻防八旗领催、马兵,红事赏银6两,白事7两;炮手、匠役、步兵,红事5两,白事6两。恩赏可以有力地支持驻防八旗的日常事务开销,减少国家的军费支出,也可以给驻防士兵一些额外的补贴,在紧要时刻可以给他们一定的支持。

驻防八旗还在官兵生活难支的时候给予他们一定的借贷,并抚恤鳏寡孤独等。如八旗病故官兵的遗孀,在京并无产业或者亲人可以依靠的,“其弟男子侄等呈请留闽就养,该旗营协、参领查明,与例相符,转呈汇咨部旗,准其留养”[5],并给予半俸半饷。八旗另立户口的官兵的遗孀,有情愿留闽守节的,该旗要出具印结,禀报左司,待查明情况后,给予半俸半饷。驻防八旗官兵不但退休后生活有所保障,如在任期间遇到不幸,其亲人家族也可以得到生活保障,这有利于八旗官兵安心为朝廷效力,尽忠职守。

三、结语

福州驻防八旗的生活保障在多个方面都有比较完善的措施,无论是俸饷、住房,还是恩赏、抚恤,都有非常具体的措施。对福州驻防八旗进行研究,对于我们了解清代驻防八旗的生活情况,以及清代的保障制度都有很大的帮助。

[1]魏源.圣武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4.

[2]额尔泰,等.八旗通志初集[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

[3]陈锋.清代军费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

[4]马协弟.驻粤八旗志[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0.

[5]马协弟.杭州八旗驻防营志略 绥远旗志 京口八旗志 福州驻防志[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

[6]贺长龄.皇朝经世文编(道光本)[M].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2.

K249

A

1673-1395(2012)01-0167-02

2011 11 19

吴燕飞(1985—),女,福建福州人,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强 琛 E-mail:qiangchen42@163.com

猜你喜欢

八旗福州官兵
我认识的几位福州女
以爱之名 和谐至美——福州十中简介之三
逐梦福州 只为“她”
寻味福州
武警四川总队组织官兵进行健康体检
海军官兵守卫在海防一线
清代八旗察哈尔对维护国家统一的贡献
八旗察哈尔的编立及其与清朝可汗间的关系
八旗之殇
朝鲜官兵高呼“捍卫金正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