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软实力资源与中国文化建设策略

2012-03-31

关键词:国际形象吸引力实力

滕 琳

(中国社会科学院 研究生院,北京 102488)

软实力资源与中国文化建设策略

滕 琳

(中国社会科学院 研究生院,北京 102488)

当今世界,软实力资源已是国际竞争的重要资源,它包括三方面要素:文化(在他国能够产生吸引力)、政治价值观(在他国得以真正实践)及外交政策(被视为具有合法性及道德威信)。鉴于中国面临的文化挑战日益严峻,加强软实力建设刻不容缓。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打造优秀国际形象和推动中国国际体系观,构建和谐社会是提升中国软实力的重要途径。

软实力;政治价值观;文化策略;和谐世界

一、软实力资源的内涵及其建设要素

软实力的概念最早由美国著名学者约瑟夫·奈提出,在 《软实力》一文中,他敏锐地察觉到 “权力的衡量不再依赖于资源而在于改变国家行为的能力”、他提出:软实力是通过吸引而非强迫或收买的手段来达己所愿的能力。[1]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能察觉到力量的偏向不在于双方力气的大小,而取决于一种神秘的吸引力。软实力就是这种吸引人的力量,如果一方的行为受控于一种可知而不可即的吸引力,那么软实力的巨大能力就得到了体现。

国家软实力主要来自于三种资源:文化 (在能对他国产生吸引力的地方起作用)、政治价值观(当它在海内外都能真正实践这些价值时)及外交政策 (当政策被视为具有合法性及道德威信时)。[1]由此可见,建立有全球影响力的软实力需具备以下三个要素:

其一,具备强大的文化吸引力是软实力建设的基础。文化是为社会创造意义的一系列价值观和实践的总和。如果一国文化中包含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被他国接受,那么建立在这些观念之上的政府政策亦容易为他国所认同和接受。目前美国的文化产业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承载美国价值观的电影、流行音乐、电视、快餐、时装等文化产品畅销全球,成为美国软实力的象征。目前随着信息传送手段多元化、多样性,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们视野的文化确认并强化着人们共同的规范、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正如约瑟夫·奈所言:如果文化和意识形态是吸引人的,其他国家会非常愿意的遵从。[1]

其二,政治价值观的感召力是软实力建设的重要方面。在某种政治文化影响下,社会成员存在一种基本一致的政治价值观念,它直接影响着政治行为主体的政治信念、信仰和态度。政治价值观往往通过一国的对内政策 (如民主与法制)、国际领域中的行为和外交政策表现出来,一旦该国的政治价值观得到了认同,该政府便能以榜样的力量吸引或者排斥他人,从而对他国政府政策施加强大的影响。

其三,外交政策的影响力是软实力建设的重中之重。“在构成国家权力的所有因素中,外交的素质是最重要的因素……一个国家外交素质将这些不同因素结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给予它们方向和力量,并通过给予它们一些实际权力而使他们沉睡的潜力苏醒。”[2]外交政策可以增强或者减损国家的软实力。因此,政治家在选择追求国家利益的目标时,会考虑其代表的人民的道德价值。因为民族文化对国家利益的永恒核心来讲至关重要。[2]一国政府要增强其在国际上的感召力和吸引力,通常会用战略的、长远的目光来制定对外政策,避免因追求狭隘的国家利益而导致软实力受损。

二、加强中国特色的文化建设,提升中国软实力

第一,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提升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文化软实力”的概念,并指出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达到这个目标,需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这是我国进行文化建设的基础。意识形态往往是与政权合法性相联系的,而且为其合法性提供文化基础,国民在意识形态上的认同与否直接关系到政权的稳定;二是弘扬民族文化,这是我国进行文化建设的核心。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的凝聚力、向心力是任何其他文化无法取代的,这种深厚的文化传统与强烈的文化认同在经过风雨洗礼之后更为凝练厚重。

中华文化是人类历史上唯一的源生文明,而马克思主义是经过实践检验了的科学,两者创造性的融合将大大提高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影响力,建立在统一文化认同基础上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将会大大加强中国在国际文化博弈中的地位,极大的提升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

第二,展示优秀国际形象,积极拓展文化宣传渠道。国际形象是一个国家外部公众对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与自然要素的一种综合认识与评价,是一个国家过去所作所为给国际社会留下的关于该国意志、决心和能力的印象。这种在国际上的威望是战略博弈的重要资源。随着中国经济的起飞,逐步显露出大国气象,某些西方国家心存不满,利用其话语权极力丑化中国,妄图达到削弱中国影响力的目的。破除西方妖魔化中国的企图,打造优秀的国际形象,就必须注意文化传播手段的多样性,积极拓展文化宣传渠道。

目前,政府主导的文化传播是我国进行文化软实力传播的最主要手段。近些年来,中国政府利用多边国际舞台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活动,重视多边文化合作,积极参加和举办国际性大型文化活动,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效。更值得称道的是,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向世界展示了一个现代、富足、充满活力的现代化国家的良好形象。而另一方面,民间、非政府组织在文化传播中所起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它们在进行文化传播过程的优势在于更注重“双向沟通”,交流广泛,政治色彩较小,加强非政府组织的活动能力,对文化传播有重要的补充作用。

第三,推动我国国际体系观的完善,构建和谐世界。在各国间相互依赖的程度日益加深的今天,中国要更深入地融入世界体系中,就必须以价值共识和文化认同作为国际合作基础。但由于西方牢牢掌握着话语权,利用这种“合法”的暴力妖魔化中国。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必须要与世界更坦诚的对话,在理性的沟通中达成共识。正如温家宝总理所指出的:“科学、民主、法制、自由、人权,并非资本主义所独有,而是人类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共同追求的价值观和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只是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国家,它的实现形式和途径各不相同,没有统一的模式,这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是不以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在理性沟通的基础上,中国提出在国际关系中弘扬民主、和睦、协作和共赢精神,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政策,坚持在对话交流中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求同求异,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三、结语

当代社会,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孤立的存在,跨国公司、银行和国际资本流动使整个世界连成一体。与此同时,国际上一些新的非传统安全问题诸如恐怖主义、贸易争端、气候变化、传染病传播等正日益困扰着各国的发展,并逐步被提交到各国安全发展的议程中来,面对这些复杂的问题,传统的军事手段束手无策。“今天权力的定义不再强调武力和军事占领,技术、教育和经济增长成为了国际权力中更加重要的因素,而地理、人口和原料的地位正日益下降。”[2]

如今要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就必须拥有强大的软实力资源作为支撑。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打造优秀的国际形象和推动我国国际体系观的完善是加强我国软实力建设的重要手段,这不仅符合世界文化多元发展的趋势,也使中国友好、平等、和平的国际形象进一步深入人心。

[1](美)约瑟夫·奈.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M].吴晓辉,钱程,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

[2](美)汉斯·摩根索.国家间政治——权力斗争与和平[M].徐昕,郝望,李保平,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On the Strategies of Soft Power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Culture

TENG Lin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Graduate School,Beijing102488)

Soft power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resource in current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which includes culture(the one being able to attract other countries),political value(the one being fully practiced in other countries)and foreign policies(the one with legitimacy and moral authority).With the increasingly severe cultural challenge,it is urgent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soft power.Strengthening the appeal of the socialist cultur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creating an excellent international image,propagandizing the view of international systems and construct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are important ways of promoting Chinese soft power.

soft power;political value;cultural strategies;harmonious world

G122

A

1673-1395(2012)01-0163-02

2011 11 12

滕琳(1981-),女,吉林临江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国际政治研究。

责任编辑 袁丽华 E-mail:yuanlh@yangtzeu.edu.cn

猜你喜欢

国际形象吸引力实力
见证创新实力的跃升
软实力致胜
实力抢镜
冬奥会对我国国际形象价值的提升
吸引力2
吸引力1
跟踪导练(三)4
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当务之急
国家形象建设需谨防哪些认识误区
外媒“眼”中的中国及中国国际形象的塑造:以英国每日电讯报关于中国人在英消费报道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