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信息化管理对策
2012-03-30耿晓鹏
耿晓鹏
(西安外国语大学音像教材出版社,陕西西安 710061)
1 出版社信息化管理的特点
1.1 数字化、网络化与信息化
随着全球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尤其是因特网的出现和普及,使得信息技术迅速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各个领域,也使得信息化建设成为各行业、各领域增强自身管理效率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出版业作为文化产业的一部分,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相对于其他领域,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仍然显得滞后,而且建设水平较低。为使出版社的信息化建设取得更大的发展,应充分利用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改造出版业,来加快出版业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近年来国内外的出版业已经进入了电子出版的时代,过去资料库和图书馆都将逐步被图书的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所代替。无需在书山文海中繁琐地查找文献、资料,也不需手动抄录了,所有的文稿、数据都以数字形式被检索、保存、复制、加工和传递[1]。如今编辑可以方便地查阅任意区域的资料。
出版社内部互联网能够把员工们紧密、高效且有序地组织起来。出版社管理者可通过社内的局域网,应用系统了解出版社内部所有工作的进展情况,还可依据系统对各种数据的综合分析做出合理决定,并通过该系统将上级决定迅速传达至每一个部门,甚至是每位员工。对外,出版社为有效地完成组稿、投稿、校对以及资料查证、组织书评等各项工作,通常通过国家或者国际的公用数据网,采用电子邮件等互联网通信手段来完成。即使是出版社和作者的地理位置较远,仍然可以方便地通过电脑进行沟通,完成文稿的修改、定稿、校对等各项事宜。出版社信息化建设不仅仅是一项新技术手段的应用,更是以先进的管理理念,全新的改革机制和企业文化来改变以往的管理模式,是一种管理模式的变革。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与出版社管理模式的结合,推动管理水平的提升。
1.2 多媒体化
为使杂志社接受到信息更符合实际情况,通常采用多媒体手段。通过信息压缩及还原技术把诸如文字、图像、声音以及动画等信息形式进行数字化,并用综合的形式对其加以表现出来就是多媒体。多媒体化在出版领域主要体现在以光盘和网络为媒体的电子出版物的普及,同时也体现在电子出版物的制作环境[2]。多媒体化的资料存储和检索,已成为时代的显著特征。随着多媒体时代的发展,原来的资料室里储存的资料由单一的文字和图片,逐步转变为除文字和图片外,还有声音、动画等多媒体化的资料。只要是拥有计算机的读者就可以通过网络远程检索以及编辑任何一份资料后再加工利用,然后通过光盘的形式发行或者通过网络的形式直接传递给其他读者,实现资源共享。
1.3 社会化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因为空间和行业所带来的差距已不复存在,现在的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毫无障碍,在出版社行业中社会化的特征体现得尤为明显[3]:(1)交互式的出版模式。目前出版社行业依旧保持着单向的出版模式,这是出版社行业的一种特性。随着电子出版时代的到来,原有的单向出版模式已不能满足读者对图书的需求,同时也不利于出版社掌握市场的需求,因此能够随时掌握市场需求与读者的喜好的交互式出版模式取代单向出版模式的主要原因。(2)公开组稿、审稿。随着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距离缩短,编辑可以借助网络的这一平台,通过遍及全世界的BS(电子公告牌)以及特殊兴趣小组发出邀请,轻松找到一个合适的写稿或审稿人员。(3)电子形式的图书公告。每年各家出版社均会出版新的图书,要想随时了解这些书目及其内容摘要,对于读者而言,甚至对于书店而言都较为困难。出版社可利用网络定期地、主动地发布电子图书公告及时有效地发布图书信息,避免因不能及时发布图书信息而带来的经济损失,进而提高图书的发行量。(4)在线式的图书信息服务。在信息时代,信息服务公司为人们提供着充足的信息服务。电子图书馆正是信息化时代的产物之一,其是由出版社和信息服务公司两者结合而成的,这不仅能够给出版社提供更多更合适的选题、增加出版机会,同时还可及时地为读者提供更为全面的各类图书信息服务。
2 实现出版社信息化管理的主要手段
2.1 数字信息标准化
随着国际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信息处理领域均采用计算机处理,因此实现数字信息标准化成为首要问题。标准通用语言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当文字信息,系统A处理的信息要传输给系统B,不用按照另一要求处理信息,并重新录入和排版,这样不仅方便了作者与出版社之间、出版社内部的各部门之间、出版社相互之间的信息交流,出版社与读者之间的信息交流,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信息交流,还有效地提高了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和工作效率[4]。作为出版社,总有大量的内部流通数据以及以报表形式所出现的对外上报或下达的数据。长期以来,各部门采用的系统不同,互不兼容,而且各种报表并未统一数据格式,因此造成了出版社内部管理困难的状况。依靠大型数据库可有效解决这一状况。
2.2 数据库联网
当前是计算被广泛应用的时代,因为现阶段网络技术已趋于成熟与实用化,能够为用户提供一个符合企业信息潮流应用要求的系统环境,同时随着数据库技术的发展产生了一种能够适用处理环境,支持可交互操作的客户/服务(Client/Server)的数据库(RDBMS)系统[5]。
目前部分出版与发行部门采用电脑联网,但所使用的应用软件仍旧是基于dbase、FoxPro等单机的小型数据库,由此可见,数据库技术在出版社领域的应用依然处于初级阶段。其安全性、开放性以及联机事物处理的能力较差,特别是其不支持标准的SQL和Client/Server的分布式计算模式,从而使出版社建设局域网时,较难确数据的安全性和投资浪费等状况的发生。
出版社应用的数据库系统依旧存在如下问题:(1)须符合国际RDBMS技术今后趋势,在SQL语言的基础上选用。(2)多用户联机其必须有高水准的事物处理能力,从而使系统快速响应,提高其使用价值。(3)必须有分布式的处理能力,其体系结构也必须能支持Client/Server。(4)有支持汉字的二次开发工具。(5)有较高的性价比。
目前大型数据库所提供的性能虽仍存在某些优缺点,可基本满足出版社的需求,但是其价格昂贵。所以,从这一角度考虑,微软公司的MS SQLServer是较好的选择。
2.3 建立出版社内部的局域网
出版社工作人员未来将在构建的出版社内部局域网(LAN)上完成工作。实现信息化与自动化以及硬件平台相结合是构建出版社内部局域网的前提条件,这也是出版社的一项重要投资。因此每个出版社的管理者最为关注的是如何选择网络技术及产品。
现阶段市面上出售的网络技术产品种类繁多且互不兼容,用户就有了更多不同的选择余地。出版社可以根据以下原则进行选择[6]:(1)实用性和经济效益性。研究一种系统是为了满足某种工作的需求,因此选择某种系统时,需要考虑到各部门的不同需要,如编辑部门所需10 Mbit·s-1的速度就足够了,而多媒体部门则需要更多的带宽需求。当各部门的需求均得到满足后,便可停止投资了。其解决了资金的问题,从而提高经济效益性。(2)拓展性。一种系统的研发,不仅要满足目前的需要,而且要有长远的发展。因此,在任何系统的设计上,都要留有发展需求的接口,而且在选择技术时,也需选择具有发展潜力的,以此来保证系统在未来仍可以顺利升级。(3)开放性。目前流行的网络技术当中,交换以太网同以太网相结合这一方案较为适合出版社对网络技术的需求。虽然改变了以太网,甚至包括某些和以太网采用同一工作协议的网络也均进行了变换,但以太网一直以来使用的都是交换式线路,这一线路与非同步通信方式相似。因此,这种方式也提高了较低的传输效率。
现如今的企业总是处在不断的变化当中,交换技术的成功研发,有利于企业网络系统更好地适应企业的变化,大幅地节省网络管理人员的时间,使网络修改不再需要物理更换,可以根据需求来设计逻辑网段,这一技术具有良好的高效性。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整体网络系统的成本价格日渐下降,减缓端口价格下降更为显著。因此,整个工程项目所消耗的资金变少。依据这一特点,可以看出这一技术更适合规模小、资金实力弱的出版社。总而言之,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推动了出版事业的快速发展。
3 出版社信息化网络化管理对策
虽然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给出版业带来了发展机遇,但同时也因为这种巨大的发展机会吸引来了更多的商家而使这一行业的竞争压力日益加剧。巨大的利润推动着大量的企业、商家甚至个人都积极参与到竞争当中,这种竞争已经从最初的图书的出版方面延伸至出版社的管理方面。使得出版社不仅在销售图书方面产生巨大的压力,还引起了出版社管理层的能力、素质、专业水平的相互较量。并且管理层竞争的作用逐渐要大于图书销售方面。到目前为止,可以说出版社管理层的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出版社在行业内的竞争实力。因此,高效的提高出版社的实力以及增加出版社的经济效益,可以在提高出版社管理层面的管理水平基础上进行努力。
在上世纪末期,相关技术研究人员研发出一种以数据库为核心的新技术,其是以获取或存储以及重复利用数字资产为目标。信息化管理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企业管理现代化的过程,它是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先进的管理理念相融合,转变企业生产方式、业务流程、传统管理方式和组织方式,重新整合企业内外部资源,提高企业效率和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的过程。可定义为:各种对数字化资产进行管理的方法的统称。其中,数字化资产的定义较为复杂,可以从广义和具体量方面进行阐述:从具体层面上看,数字化资产目前或将来是可以转化成现实生活中货币的一种数字内容,其具有保存价值和充分利用以及重复使用的价值。从广义的角度上讲,任何以数据形式存储的内容都可以用来当作数字化资产,这种数据形的资产在未来科学技术非常发达的时代会得到广泛的应用,以其方便、快捷、安全、保险等优点战胜了其他方式。数字化资产的定义处于动态变化当中,这是随着信息化管理技术的发展进行着变化,也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发生着改变,只要有需求,它就会发生改变以满足需求,不断满足其要求,以实现数据内容丰富、提高数据潜在价值的目标。因为这项技术的先进性、便捷性、安全性等优点,这项技术在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工作内容具有实时性,紧密跟随时代的脉搏,不断进行更新,所需资料准确无误等。这类的企业如:图书、报纸等出版社、网络节目、电视媒体等。图书、报纸等出版社所包含的数据化资产是指某些应用于出版的数据内容,其中数据含量巨大、提供的信息类服务周全,信息函盖的种类全面,包括较多数据形式的信息。
正如上述所讲,信息化管理在出版社的作用将会呈现持续增长,以循序渐进的方式来建设出版社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在吸取其他杂志社经验教训的同时还需要合理利用资源,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减少成本,有效实现利益最大化来推动出版社蓬勃发展。
4 结束语
面对国内外出版行业的竞争日渐激烈,出版社之间的竞争逐渐从过去的图书出版层面的竞争逐步转变为管理层面的竞争。针对这一现状文中分析了出版社信息化管理的特性和实现出版社信息化管理的主要方法以及出版社信息化管理的基本对策。论证了出版社信息化管理能够有效提高出版社的管理水平,使出版社利益最大化。
[1] 黎爱平,叶青萍.学报工作数据库管理初探[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3(6):87-89.
[2] 陈万寅.论高校图书馆馆办刊物的数字化[J].图书情报工作,2002(2):35-38.
[3] 王瑛,康昌发.电子出版给科技期刊编辑带来挑战[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5):72-75.
[4] 何桂华.高校学报网络化的对策思考[J].现代情报,2003(11):9-13.
[5] 张世永,刘松鹏.计算机技术及应用发展动态[J].电子科技,1998(3):8 -10.
[6] 孙宁,范威,刘建锋.校友网站建设的关键技术与应用[J].电子科技,2010,23(6):98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