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电工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方法研究
2012-03-30马长华朱伟兴李凤祥
马长华,朱伟兴,黄 丽,李凤祥
(江苏大学电气信息工程学院,江苏镇江 212013)
电工学是高等学校非电类理工科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程,主要研究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的理论和应用,包含了“电路理论”、“电机学”、“电气控制技术”、“可编程序控制器”、“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工测量”和“安全用电”等课程的主要内容。电工学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要求都很高,具有学时少、概念多、知识面广、综合性强等特点,内容抽象且难以理解。电工学教学中,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教学质量值得我们每一位相关老师不断地思考和研究。
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学生有了兴趣,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作为教师应牢牢抓住这一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永远是最好的老师,尤其是第一次课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电工学的兴趣。有学生反映电工学课程学了没多大用,以后的工作中用得不多。这与教学过程中,只求学生学习知识点,不重视和了解业界的发展水平、不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有关。因此在每学期的第一堂课,教师不应当急于讲书本知识,而是先举大量实例说明电工学与大家生活是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我们开始课程学习前,通过引入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用电技术,说明电是无处不在的。大学生几乎都有自己的手机、MP4等新型的电子产品,教师就可以从这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电子产品入手,寻找相关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到电工学就在我们的生活里。同时还可以举出一些生活实例,例如,让学生思考为什么现在提倡用节能灯?微波炉电机是单相电机还是三相电机?手机电路是电力电路还是信号电路?手机电池的电压又是多少?晚上七八点钟的日光灯为什么较暗而到深夜较亮?为什么教室里的日光灯一只不亮而其它的还能正常发光?教室里的日光灯为什么会发出白光等一连串的问题。
生活实例的引入,能把抽象难懂的电工理论变得具体生动,使学生感到学有所用,最终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让学生对电工学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真正产生学习兴趣。因此,如何上好第一节课就变得尤为重要。
2 优化课程教学内容
由于电工学课程课时少而内容多,理论阐述的内容抽象难懂,会使学生觉得枯燥乏味,逐渐失去学习兴趣,很难达到开设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因此,优化电工学课程教学内容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对教学内容的优化选取应遵循以下原则:对于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组成的内容,要继承下来,比如电路基本理论和基本定理;要把电工学科前沿的、新知识及新技术、新产品及时介绍给学生,使引进的新内容与当前发展的新技术水平相适应,如可编程控制器、仿真软件等,让他们更好地了解将来社会的需要。淘汰过时陈旧的知识、删除不实用、偏难的内容、删去与专业无关的内容、避免与其他教学交叉知识的重复。
电工学的授课对象是非电类专业学生,其内容必须为后续专业课程服务,其基本理论,以必要够用为度。减少数理论证,以掌握概念,突出应用培养技能为教学重点。又因为开设电工学的专业众多,不同专业知识结构不同,所以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应根据专业要求有选择性的进行增减教学内容,侧重点也应该有所不同。上课时多联系一些与本专业相关的实践案例,特别是应该结合实例讲授概念与原理的应用,这样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电工学知识在本专业领域的作用和意义,有效地提高学生对本课程的关注程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实际教学中还应与专业课教师进行专门的研究讨论来最终确定教学的内容,这样既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知识重复,又为后续专业课程做了充分的准备。
3 改进课堂教学方法
(1)角色互换教学
为了增进师生彼此的交流,应该在学习基础上适量安排一些内容,教师组织学生自己挑选其中的内容在课堂上讲解,充当“老师”的角色,而教师可以在一旁听课,做适当的记录充当“学生”。当学生讲解完毕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所讲的内容提出一些问题让大家进行交流和提问。这样既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又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口头表达能力,而且教师也可以了解学生学习的思路和他们容易接受的学习方法,这对教师以后的教学会有很大帮助。但是这种教学方法要求较高,教师可以在实际的教学中自己把握。
(2)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同时也扩大了课堂教学的“时空”,切实减轻学生负担,很好地解决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时间增加而总课时相对减少的矛盾,更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比如在介绍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时,可以先给学生放一段详细介绍电动机结构的视频,然后利用多媒体用动画的方式来介绍电动机的工作原理,使学生能够有较强的感官认识,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使用多媒体课件时必须注意与传统板书教学方法相结合,板书有多媒体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些重点和难点知识在应用多媒体技术呈现的过程中必须通过板书进行归纳和解析,尤其在讲解到一些理论知识时,由于其严密的逻辑推理,通过板书便于学生跟上教师的教学思路,以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如果没有板书,学生一堂课下来可能是前面学后面忘,特别是对于幻灯片转换频率比较高的情况。
(3)课堂设问
讲课过程中问题的设计对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至关重要。记得有位教育专家说过:能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的课,算好课;能够在课堂上唤起学生也生问、发问、提问的课,算更好的课;能够唤起学生提问,居然被学生的问题问倒了的课(教师一时答不出来了),算是最好的课(当然不是基本问题一问三不知)。
课堂上的设问不宜过多,应围绕本节课的重点或难点内容进行设计,能够引发学生深思,围绕一个问题层层“剥茧”,逐步引向深入。例如在讲变压器工作原理时,教师在展示单相变压器的示意图时提示学生:变压器的初级和次级绕组之间有无直接电的联系?等大家做出肯定的回答后,教师自然就提出问题:变压器的初级、次级绕组之间既然没有直接电的联系,彼此绝缘,那么,为什么在变压器的初级绕组输入交流电压后,次级绕组就会有交流电压输出呢?这时学生的好奇心被激活,继而教师在学生这种强烈的探知欲望的激发状态下,再予以点拨、讲解变压器的工作原理是电磁原理的运用。这样,能够体现教师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4 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为了加强对学生平时学习和考试过程的管理,规范课程成绩的评定,进一步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及学习效果,改革现有的电工学课程考核方式迫在眉睫。
为了改变现在很多学生平时不认真学习、考前突击一下的坏习惯,除了需要进行电工学课程结束后考试外,我们可以把电工学课程分成“电路理论”、“磁路”、“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等几部分,在学完一部分内容后进行一次测验,并将该测验成绩作为总成绩的一部分。这样就要求学生平时认真学习和巩固所学的内容,学生也才会学得更牢靠,不至于考完电工学后所学知识全部还给了老师。
为了使学生更好的学习电工学课程,把学到的电知识应用到所学的专业和日常生活中去,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一些“小发明、小创造”,并将这个作为课程成绩的一个加分因素。这样,一方面可以巩固课内所学的知识和初步掌握基本实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大胆设想,认真设计,精心操作,这是传统的教学无法达到的。
总之,电工学是一门基础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基础课程,内容多而学时少,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及改革课程考核方式,不仅使学生认识到电工学课程的重要性,甚至使一部分非电专业的学生对电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提高了课程教学效果,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本论文得到江苏大学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的资助。
[1] 邓力,李昌春,张莲等.《电工电子学》课程多样化教学方法探讨[J].重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4,6(6)
[2] 王玉芳.浅谈提高“电工学”教学质量的方法[J].中国电力教育,2011,15
[3] 徐萍.有关提高学生电工学学习兴趣的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1,23
[4] 姜欣欣,徐红梅.多种方法结合在《电工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