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农村饮水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
2012-03-30周岩松
周岩松
(沈阳市乡镇供水办公室,辽宁 沈阳 110032)
1 工程建设情况
沈阳市农村饮水工程起步较早,上世纪80年代开始建设人畜饮水工程,在2004年以前,共建各类人畜饮水工程992处,总受益人口87.8万人。2004年,实施防氟改水工程,目前沈阳市共有各类防氟改水工程402处,总受益人口41.47万人。2005年,在对全市农村人口饮水安全状况普查的基础上,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经过6年建设后,沈阳市共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含对原有工程改造重建)728处,受益人口101.57万人。
截至2011年底,沈阳市共有各类农村饮水工程1509处,受益人口228万人,自来水普及率达到78.95%。
2 运行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随着农村饮水工程大规模建设逐渐接近尾声,如何使已建成的工程长期、稳定、持续的发挥效益,已成为日后农村饮水工作的重点。农村饮水工程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于用水管理体制、承包运营形式、水费计收标准等造成的。
1)工程产权不明,管理责任不清。体制是管理的基础,体制决定了管理的性质、方式和效益。现在沈阳市的农村饮水工程绝大多数不确认产权,移交村里负责管理使用,而村里是只用不管,出了故障没钱修,带病作业,最终导致工程报废。
2)工程运行中缺乏专业管理。供水工程建成后,没有委派具有一定专业水平的人员负责运行管理,造成供水系统缺乏必要养护和及时的维修,从而导致运行不良甚至瘫痪。基层管理人员素质普遍不高,对工程的运行知识十分匮乏,仅仅懂得简单的操作,出现运行故障不能及时排除,因此由于人员操作失误造成的故障时有发生。
3)工程超期服役、老化现象严重。目前,沈阳市1995年以前建成并仍在服役的农村饮水工程共有353处,涉及人口56万人。这些工程都已达到了饮水工程的报废期,长期运行造成井壁破损,漏水翻沙,水泵和管网老化严重,带病作业的现象十分普遍,严重影响供水质量,只是勉强维持使用。
4)水费收取不规范。沈阳市有相当一部分农村饮水工程实行集体统包统管,农户无偿使用,不收水费。收缴水费的也没有统一的收费标准,有的已建成工程安装水表而不使用,仍采取按户、按人收费的办法,收取的水费仅只能抵补村里供水的用电费,没有给供水工程的保养、维护留出费用。随着工程的老化,成本的提高,不改变这种局面的后果只能是现有工程瘫痪报废。
5)农民的用水观念仍有待提高。农村原有的一户一井的吃水方式可谓历史悠久,80年代农村自来水建设以来,又形成了多年吃“福利水”的观念,思想观念的陈旧,水是商品的意识淡薄,使农民认为吃水没有花钱的。如果转变为收费供水制度,会产生相当大的阻力,会发生水费拖欠,偷水等问题。
3 解决对策
农村饮水工程管理是个大难题,关键要在工程建成后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运行管理机制,使群众自觉形成饮用卫生水的良好习惯,才能不断推进农村饮水工程的发展。从农村饮水工程的涉及领域和服务群体来看,可以说管理比建设难度更大。如何解决工程管理问题,实现饮水工程的可持续利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明晰工程产权、落实工程管理主体。农村饮水工程建成后,管理责任不明确、经营利益不直接、农民吃水难稳定,是各级政府和水利部门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解决这一间题首要先对工程产权进行明晰,以“谁投资,谁所有”的原则界定农村饮水工程的产权。在界定产权的过程种,应当明确以国家投入为主的供水工程,产权应当归水利部门所有。同时落实工程管理主体,确定具体责任部门,对所承担农村饮水工程的运行、维修养护、水价监管、水质监测等方面全面履行职责,确保工程正常运行。
2)加强专业管理水平,组建专业维修队伍。各区、县(市)开发区水利部门应成立专门的农村饮水工程管护机构,并组建专业服务维修队伍负责供水工程的日常维护,管理并实时指导本地农村饮水工程的建设和运行,建立良好的工程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这样可基本避免人为原因造成的故障,保证工程能够长期、正常使用。同时定期开展饮水工程管理人员业务知识培训,提高管理水平及业务素质。通过良好的维修服务体系,使工程保持在良好的运行状态。
3)规范工程管护费用标准,保障工程长效运行。确保工程长期、稳定发挥效益,政府对工程管护的投入必不可少。根据对不同供水规模、不同类型农村饮水工程年维护费用的测算,政府应对每处工程安排工程的维修养护及水质检测经费,并纳入当年财政预算。
4)合理制定水价标准,执行水费收取制度。合理的水价是保证农村供水工程良性运行的关键。水价确定应考虑成本和合理的利润,同时也要考虑农民的承受能力,科学合理定价。因此,在不能执行全成本水价之前。要通过管理降低费用,减轻农民负担,把好事办好。可按照水法要求和“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有利于工程效益发挥”的原则,在全市农村实行“分类定价、定量供水、超额加价、阶梯水价”的用水管理办法,对生活用水执行成本水价、微利运行,对生产用水和其他用水则完全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推行定量供水、有偿供水、阶梯水价。这些做法既能保护农民群众切身利益,又保证了水费正常收取、工程良性运行和农民稳定吃水。
5)合理对工程进行规划。对今后所建的农村饮水工程,实行统一标准化施工,工程应配备必要的过滤、净化、水源保护等设施,对已建工程也要按照标准逐步进行改造,同时尽量考虑建设集中供水工程,集中供水的特点是水源可靠稳定,水质合格达标,供水质量高,是改善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需要。
6)利用科技手段,加强供水工程管理。针对工程水源距离远、管线跨度大、供水点情况不一的实际,可以引入先进的远程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农村供水系统相关数据的采集、分析和开关机泵遥控指挥的目的。另外,在收费管理上,也可以积极推广和应用智能“IC”卡预付费管理系统,交费送水,欠费停水,以增强了用户的缴费意识,提高水费的回收率,实现按表计量,百分之百收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