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安全文化建设的思考
2012-03-29史志辉
肖 伍,史志辉
(湖北省电力公司黄龙滩水力发电厂,湖北 十堰 442000)
近些年来,实现“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已成为安全管理目标之一,这一目标也是建设安全文化的宗旨。“要我”和“我要”不只是顺序改变,更重要的是体现自主的安全管理,让安全第一的意识和理念入脑入心。但在当前,许多人对安全文化的认识还不够到位,认为挂一下标语、贴几幅宣传画、开开动员会就是在建设安全文化。这种错误思维制约了安全文化建设在基层的步伐。
1 安全文化建设必须走出3个误区
(1)误区1:安全文化就是做样子。每周一期的安全活动流于形式,班组长或安全员在活动之前不准备,活动中照本宣科,结束后记成纪录完了事。不理解安全活动的意义和宗旨,不能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来宣贯“安全第一”的宗旨,更谈不上对安全文化进行宣传。
(2)误区2:安全文化等于挂牌子。“安全活动一阵子,标语警示语挂一下子”,这是一些员工对建设安全文化的又一认识误区。安全月、安全周、春秋季安全大检查的时候,标语挂上就了事。不认真按照计划和要求查隐患、查制度、查思想,认为只要现场布置了一些警示牌、提示语,就是完成了安全文化的建设。
(3)误区3:安全文化可以捂盖子。安全稽查对于反违章、除隐患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安全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着安全稽查不全面、不彻底,发现轻微违章争一眼、闭一眼,得过且过的现象。
2 安全文化建设必须处理好3个关系
(1)“实”和“虚”的关系。安全是严格的管理,也是严谨的制度,更是全面的措施;营造安全氛围则是安全文化的一部分。如果说管理、制度、措施是务“实”,那么营造氛围就是务“虚”。把相关安全制度在工作中落实好、执行好,实现“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转变,实际上就是安全文化发挥的重要作用。
(2)“长”和“短”的关系。安全文化要在安全管理中发挥作用,必须建立长效机制。安全第一要天天讲,安全活动要周周开,时刻紧绷安全的弦。坚决杜绝短视行为,避免处理违章以罚代管的现象,要让违章的人和没有违章的人都受到教育。
(3)“知”和“行”的关系。工作许可人、工作负责人、工作监护人职责每年都要进行考试,每次都能答全。谈起安全注意事项,人人都能说出一二三;说起事故案例,个个都能记起甲乙丙丁所出的错。但是,一到具体实践的时候,有的人为了图省事,能少做就少做,把所掌握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全抛至脑后,知道的和执行的成了两张皮,让安全文化不能在基层落地生根。要坚持知行合一,“安规”怎么规定,就应该怎么执行,而且要不折不扣地执行。
安全文化建设不是一项单独的工作,也不只是存在记录上,而是要通过安全教育,营造“安全第一”的氛围,真正把“安全第一”作为生活与生产的第一需要,自觉自主地学安全、知安全、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