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布式

2012-03-29

电气技术与经济 2012年6期
关键词:储能分布式配电网

微电网无互联线逆变器并联系统新型相位调节法[中]/董亮 //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 36(2) -52~57

分析了微电网中无互联线逆变器并联系统的原理,提出了改进的基于相位调节的新控制方法。该方法能克服传统有功功率一无功功率(PQ)下垂控制法在稳态时输出电压频率随负载变化的问题,同时又能保证相应的动态性能。基于根轨迹法,分析了所提出方法中各控制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以及参数的具体设计步骤。同时,针对数字控制器以及相位调节法自身的特点,提出了增加调节精度和消除过零点畸变问题的解决办法。实验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智能电网下电力需求侧管理应用[中]/梁甜甜//电力自动化设备.2012, 32(5) -81~85

研究了智能电网对电力需求侧管理(PDSM)的促进作用,建立了智能电网环境下的PDSM模型。一方面,模型中通过实时销售电价动态调整负荷需求,将发电侧统一出清的上网电价融入到实时销售电价模型中,同时为保证供电方有合理的利润,对实时电价进行了修正。另一方面,提出了紧急情况下利用智能设备削减负荷的具体操作方法。建立了智能设备控制技术模型,同时大规模接入分布式储能装置作为系统的备用容量,分析了分布式储能装置控制技术模型与智能设备控制技术模型的异同。基于MATLAB仿真技术,采用IEEE 30节点系统作为算例,仿真验证了所建PDSM模型的可行性.算例结果表明,通过实时电价的调整可将日负荷率提高2.788%。在紧急情况下利用智能设备和分布式储能装置控制技术可有效减少7.22%的高峰负荷。

分布式智能电网中电源失效时的电能优化分配[中]/严勇//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 40(7) -1118~1122

构建一种分布式智能电网的总体框架模型,给出分布式发电规划与优化控制总体模式;针对分布式智能电网中的电源故障问题采用一种改进微粒群算法进行优化潮流计算,获取系统正常工作发电设备的优化功率分配方案,并基于IEEE 14-bus系统进行了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分布式光伏发电与冷热源耦合系统探讨[中]/王晨光//节能技术.2012, 30(2) -145~149

提出并探讨了一种分布式光伏发电与建筑冷热源相耦合的系统。该系统是一种具有良好节能效果的微电网系统,其通过分布式光伏电源来驱动建筑冷热源设备,充分利用了太阳能这种可再生能源,不仅保证了城市电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缓解了城市电网的用电压力,同时也降低了CO2排放量。通过该系统的研究和应用,将进一步提高光伏建筑一体化的程度。

基于多代理技术的分布式电网自愈控制策略研究[中]/刘新东//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12, (17) -145~149

为了快速切除故障并恢复供电,提出了一种基于多代理技术的分布式电网自愈控制模型。该方法按照分布式电网物理器件特性,将代理分为馈线代理和负荷开关代理两类,将自愈控制过程分为故障检测、隔离和恢复三个阶段.同时考虑负荷开关拒动、通信阻塞等问题,给出了不同阶段的处理算法。按照消息过程将系统分为六个状态,真正实现了对等的电网自愈多代理控制。该方法逻辑清晰,实现简单,为分布式电网实现自愈控制打下良好了的理论基础。

含多种分布式电源的微电网控制策略[中]/王鹤//电力自动化设备.2012, 32(5) -19~23

针对微电网的并网与孤岛运行方式以及2种运行方式之间的转换,提出了一种含多种分布式电源的微电网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中微电网中心控制器连续监测微电网和大电网的运行状态并对微电网进行统一的协调控制;对于并网运行的微电网,当检测到孤岛状态时立即切换到孤岛运行控制方式:对于孤岛运行的微电网,通过选择主调频电源实现微电网频率的无差调节,避免了下垂控制产生的频率偏差;微电网重新并网时,通过采用电压灵敏度分析方法调节并网接口处的电压幅值并监视与大电网的电压相位差,实现微电网运行方式的平稳切换。采用PSCAD/EMTDC软件对含多种分布式电源的微电网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控制策略能够维持微电网的稳定运行,并能实现微电网并网与孤岛运行方式的平稳过渡。

储能技术对未来电网发展的作用分析[中]/杨卫东//水电自动化与大坝监测.2012, 36(2) -17~20

剖析了传统电网发展模式的局限性,指出大力发展储能环节,将有望从根本上解决大规模间歇式新能源的高效综合利用,可缓解电网运行中的安全压力,增强电网自身的调控能力,有利于实现节能减排目标,且有可能使发电及用电环节相互独立。指出未来电力系统的发展将主要依赖于在电网负荷中心设立分布式的灵活储能装置和负荷调控机制,并提出了未来电力系统中发电和输电网规划、设计、建设、运行及控制的新理念。

电网二次回路分布式状态监测系统研制[中]/张富刚//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 2012, 33(3) -56~60

针对电网二次设备控制回路在运行维护中的实际问题,开发了基于虚拟仪器平台的电网二次回路分布式状态监测系统。该系统包含软件部分和硬件部分,通过硬件实时采集回路接点的状态信息,并通过逻辑判断系统对状态量进行实时分析,判断出故障点的位置,以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显示出故障点的详细信息,同时形成报表输出。

分布式光伏发电运行控制技术研究[中]/吕新良//陕西电力.2012, 40(2) -66~69

以并网型光伏发电系统运行控制技术为研究对象,对分布式光伏并网发电系统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分布武光伏发电运行控制技术,以光伏、储能和用电负荷形成微电网,可实现并网到离网,离网到并网的平滑过渡。

考虑分布式电动汽车参与电网调峰的配电网规划[中]/杨洪明//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2012, 27(1) -48~53

大量电动汽车接入网络为电力系统的经济可靠运行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含V2G功能的电动汽车充电站可利用闲置的电动汽车作为储能装置在用电高峰期将电能反馈回电网,实现电动汽车作为移动式分布储能单元参与电网的调峰,从供电公司和电动汽车充电站投资商的角度出发,以配电网规划区域电动汽车充电站投资、变电站和线路投资、网络损耗与电动汽车参与电网调峰所增加的附加费用之和最小为目标,建立考虑电动汽车参与电网调峰的配电网规划数学模型,并以配电网经济可靠运行的各种限制为约束条件,实现配电网络的合理规划.最后通过算例分析结果证明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利用内点法优化三相不平衡分布式电网的理论算法研究[中]/刘新东//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12, (2) -66~69

目前分布式电网的潮流优化算法主要面对三相功率平衡系统,对于三相不平衡系统进行分析的算法介绍较少.文中利用内点法,结合美国电科院的开放式配电仿真系统分析(OpenDSS)平台,提出了三相不平衡分布式电网潮流优化算法的研究.该算法以网损和变压器三相潮流不平衡度最小为目标,以系统潮流、发电机和线路极限容量为约束,以变压器分接头和电容器投切为控制变量,建立了优化函数,利用内点法作为优化算法,以OpenDSS为计算平台.文中最后以 IEEE123测试节点和 IEEE9500测试节点为例,验证了文中算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美国分布式风力发电政策研究及启示[中]/齐放//能源技术经济.2012, 24(2) -66~69

美国的分布式风力发电起步较早,其在技术水平、市场份额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引人注目。推动美国分布式风电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是政府在支持分布式风力发电发展方面制定了一揽子政策。通过研究美国分布式风力发电的政策法规,对其经济刺激、资金援助、技术支持、电网接入及行业规范等政策进行了深入分析。美国在该领域的成功经验对促进我国分布式电源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含分布式发电的改进混合整数差分算法的配电网重构[中]/邹必昌//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2, 40(12) -25~30

提出采用改进混合整数差分算法解决含分布式发电以降低网损为目标的配电网重构的新方法。该方法将网损最小作为目标函数,通过引入加速操作和迁移操作,克服了种群规模较小时传统差分算法易早熟的问题,而且提高了全局搜索能力。同时提出以环路为基础的整数编码方法,减少了编码长度,大大提高了可行解的比例,从而进一步提高其计算效率.最后讨论了减少计算量的措施。计算结果表明,在含有分布式发电的情况下,该方法不仅可以有效地降低网损,还能够达到提高供电电压质量的目的。以IEEE33节点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分布式发电注入容量与接入位置的优化配置分析[中]/钟嘉庆//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2, 40(7) -50~55

针对配电网中引入分布式发电(Distributed Generation,DG)后对线路损耗的影响,首先对DG接入电网后,潮流的分布进行定性分析。在线损最小时,定性上确定了DG的注入容量和接入位置;然后,抽取对线损变化起决定作用的部分网络进行合理的简化等效,以线损最小为目标,分别从DG的注入容量和接入位置两方面对电网线损的影响进行了定量的理论推导,得出了分布式电源注入容量与接入位置之间关系的两个重要公式。最后与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对比结果基本吻合,验证了所推导的结论的正确性,为工程的实际运用提供了借鉴。

可再生能源分布式发电能量管理的复杂性研究[中]/曾君//控制理论与应用.2012, 29(2)

本文主要研究可再生能源分布式发电系统能量的优化与协调问题,基于系统能量管理中优化与协调控制问题的复杂性,提出采用基于Agent的建模与仿真方法进行研究。针对系统要求,以分散式发电系统的实体节点的映射封装Agent,提出了智能混合控制Agent的概念,建立了3层混合Agent的内部结构模型;并建立了以个体层、组织层和社会层构成的3层动态层级MAS体系结构,进一步辅以主导Agent和移动Agent辅助系统优化与决策,最终建立了一种新的面向再生能源的分散式发电系统能量管理的MAS宏观模型。最后应用有色Petri网对系统的优化与协调过程进行了动态模拟,验证了所提出的结构的正确性、合理性和有效性。

含分布式发电的配电网有功-无功综合优化[中]/吕清洁//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2, 40(10) -71~83

为克服配电网中风力发电机和光伏电池出力随机波动、负荷变化带来的电压变动,研究了多种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网后的电压控制问题。以分布式电源出力随机波动和负荷变化时每个时段的电压偏差和网损最小,以及尽量减少大电网向配电网输送有功为目标函数建立电压控制模型,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微型燃气轮机和燃料电池等出力稳定的分布式电源进行有功和无功综合优化,在保证电压质量的情况下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通过对IEEE33节点系统和一个实际算例系统分别进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案能在有效提高配电网电压水平的基础上提高环境效益。

分布式发电配电系统的继电保护配置方案研究[中]/王丽君//沈阳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 08(2) -109~111

分布式发电以其能源多样化、环保、节能、高效等多方面的优越性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分析了分布式发电(DG)接入配电网后对继电保护的影响及解决措施。重点讨论了10kV配电网广泛采用的电流保护在接入DG后,DG容量、接入位置对电流保护动作行为的影响,提出了在双侧电源线路上增设断路器、采用方向比较式纵联保护作为主保护、电流保护作为后备保护的保护配置方案,为完善和改进分布式发电的继电保护技术提供一定的参考。

基于微粒群算法的分布式发电优化配置[中]/严勇//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2, 32(5) -517~521

利用混沌动力学的随机性和遍历设计群体运动模式,提出一种改进的微粒群算法。以运行成本和网络损耗为目标,对分布式发电的优化选址与定容问题加以求解,获取最。的分布式电源安装位置和容量,并针对标准测试系统进行了仿真计算与分析,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使用电压—相角下垂控制的微电网控制策略设计[中]/郜登科//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 36(5) -29~34

根据微电网的特点,对微电网2种运行模式采取的不同控制策略进行设计。微电网孤岛运行时,分布式发电单元采用电压源逆变器控制,使用电压—相角下垂控制实现按预定比例分配负荷功率,该下垂控制较电压—频率下垂控制可以提供更好的频率支撑。微电网并网运行时,分布式发电单元采用PQ控制,按照功率设定值输出功率。通过设计对应电压—相角下垂控制的同步控制器实现了微电网运行模式的无缝转换。利用MATLAB/Simulink对微电网运行模式转换和微电网孤岛运行时使用的2种下垂控制进行对比仿真分析,验证了电压—相角下垂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智能电网用户端讲座第四讲间歇式能源并网技术与储能[中]/艾芊//低压电器.2012, (11)

为满足智能电网发展的需求,研究了大规模集中间歇式新能源并网技术、大容量储能技术、电力电子等设备在提高间歇式电源接人能力的应用技术基础上,结合智能配用电系统来研究分布式电源并网控制技术、电动汽车充电桩和电网的交互影响、电能质量监测和治理技术,形成智能配用电多元化的互动运营模式。最后得出适应于现代电力系统的智能电网的技术方案,满足智能电网自愈、兼容,高效利用能源的要求。

一种含分布式发电系统的三相配电网潮流直接算法[中]/李红伟//电力自动化设备.2012, 32(1) -67~71

提出一种基于道路矩阵的三相不平衡配电网潮流直接算法,该算法充分利用配电网络的结构特点,建立了节点电压与注入电流的关系矩阵,实现了潮流的直接计算。基于PV节点的特性,推导了PV节点网络的有功电流和无功电流关系,并提出了一种新的处理PV类型分布式发电的方法。将该方法引入到三相系统潮流计算中,保证了PV节点幅值为预设定值(假定无功功率没有越界)。6母线和69母线系统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简单实用,潮流计算时间短和迭代次数少,具有很好的通用性。

针对分布式发电的配电网可靠性分析[中]/高建//大观周刊.2012, (8) -141~143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客户对电能质量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电系统处于电力系统的末端,直接与用户相连,其可靠性问题是影响电能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而分布式发电(DG)是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提供清洁、高效的电能,DG并网发电将成为未来发展趋势,因此研究分布式发电对配电系统可靠性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分析了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后,DG的并网、接入、运行方式以及可靠性模型对配电网可靠性的影响。根据分布式电源的特点,建立了适用于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可靠性评估模型。同时以最大等值有效负荷为目标函数,运用解析法求解,基于最小路与区间运算相结合的配电网可靠性分析。

分布式发电及其对配电网网损的影响分析[中]/刘琳//电工电能新技术.2012, 31(3) -16~24

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后会对系统网络损耗产生重要影响。分布式电源对网损的影响与变压器及输电线路等元器件的电阻、运行台数或回数、分布式电源的并网位置、并网容量以及运行方式等密切相关。本文在一种理想条件下的简化配网模型上,推导了引入分布式电源前后的网损表达式,利用MATLAB计算分析各种因素对网损变化率的影响,得出了相应的结论,并为实际配电网中变压器选择、分布式电源的选址与定容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微电网中SOFC发电系统控制策略的研究[中]/郑文迪//电力自动化设备.2012, 32(5) -24~28

研究了按主从方式运行的微电网中,以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发电系统为主控机的控制策略。将该发电系统划分为原动机模块及接口模块两部分,探讨了功率偏差与模块间直流电压的相关性。在考虑电池利用率指标对安全运行影响的前提下,分别为DC/DC变换器以及逆变器设计了多环反馈控制器,使SOFC发电系统通过模式开关切换,在微电网联网模式下输出设定功率;在孤岛模式下作为平衡机组,输出给定电压并为微电网提供频率参考,还引入了直流电压-频率下垂特性,将主控机与负载之间的有功偏差转化为全网的频率偏差,则微电网中的一次调频机组据此调整出力,以达到改善网络暂态响应特性的目的,仿真分析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正确性。

全数字控制的锂电池储能并网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中]/侯朝勇//电力自动化设备.2012, 32(3) -125~130

设计了一种锂电池储能并网系统,以SKiiP功率模块作为主要功率器件,采用DSP- FPGA的全数字控制方式,完成锂电池储能系统的充放电功能。根据系统的特点,整个系统采取分层控制策略,并网系统能完成对锂电池储能系统的恒流/恒压充电,同时双向功率流动的变换器能向电网反馈能量以满足电网功率峰值需求。采用SVPWM技术,并在同步旋转坐标系下实现系统电流解耦控制和高功率因数运行。实验结果表明,按照所提方法设计的锂电池储能并网系统能够稳定地并网运行,整个系统结构紧凑,可靠性高。

基于NI-PXI的分布式发电数模混合仿真系统[中]/付超//电力电子技术.2012, 46(2) -57~59

分布式发电(Distributed Generation,简称DG)技术是解决未来能源和环境问题的一个重要方向。这里提出一种分布式发电数模混合仿真系统的设计方案,用于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Energy Resources,简称DERS)并网相关技术的研究。该方案采用NI-PXI为实时数字仿真平台完成分布式电源数字模型部分的实时计算,通过基于双PWM换流器的可控功率源模拟分布式电源的功率输出,作为混合仿真接口实现数字部分和物理部分之间信息交互,从而实现数/模混合实时仿真的目的。此处以双馈风力发电系统为例,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为研究分布式发电并网运行控制提供了良好、通用且便捷的实验平台。

燃气价格不确定下分布式发电的投资策略[中]/董全学//水电能源科学.2012, 30(2) -207~210

研究了天然气价格不确定性下基于实物期权模型的燃气分布式发电投资策略,概述了一次能源市场,给出了天然气价格波动模型,构建了分布式发电投资策略的实物期权模型,提出投资者可延迟投资等待价格信息,以降低投资风险,并通过算例分析了投资者的投资、扩客策略,比较了不同波动水平下直接投资和时序投资的投资阈值及适用性。结果表明,当天然气价格波动较小时直接投资较优,反之选择时序投资。

基于新型能源的分布式智能微网系统的探索研究[中]/孙丽兵//能源研究与管理. 2012, (2) -5~8

随着全球新型能源战略的不断推进,风电、光电等分布式发电技术将成为未来一种重要的电能生产方式,它与微网和智能配电网一起将改变电力系统在中低压层面的结构与运行方式。本文总结分析了分布式发电、微网以及智能电网的各自特征和发展情况,并提出了基于新型能源的分布式智能微网概念,给出分布式智能微网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关键技术,最后搭建了一个基于光电、风电及柴电补充的典型分布式智能微网系统。

面向对象的设计模式在暂态仿真中的应用[中]/雷金勇//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2012, 24(3) -35~40

分布式发电微网系统暂态过程研究需要相应仿真计算工具的支持。基于面向对象设计思想与现代软件设计架构,介绍了分布式发电微网系统暂态仿真程序TSDG的设计思想,重点介绍了工厂方法模式、适配器模式、策略模式和单例模式等面向对象设计模式在TSDG中的应用.基于面向对象设计模式开发的TSDG,实现了模块间的低耦合和模块内部的高内聚,提高了程序的可扩展性和可复用性,能够灵活应对功能需求的变化。TSDG中多种设计模式的应用和集成方法具有一定的通用性。

基于合作型协同进化遗传算法分布式发电供电恢复[中]/万强//四川电力技术. 2012, 35(3) -23~35

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系统,在发生大面积断电时,要求最快、最多的恢复失电负荷的供电。引进了合作型协同进化遗传算法采实现分布式发电条件下的供电恢复,建立了供电恢复问题的协同进化模型。采用随机生成树对染色体进行编码,完全避免了不可行解。采用高频变异的方式对染色体进行变异操作。在寻优过程中子种群间相互交换信息,使得算法尽快收敛。算例表明了协同进化遗传算法的高效性及快速性。

分布式发电效益分析及其量化模型[中]/李德泉//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2, (14) -147~151

未来传统能源将不可避免地逐渐枯竭,分布式发电(Distributed Generation,DG)成为当前新的研究热点。由于缺乏合理、有效的量化模型,DG 的效益一直未能得以充分体现。针对这种情况,分析DG 在降低线损、环境效益、延缓输配电建设、减少购电支出、提高供电可靠性、改善气候等方面的效益,并且建立DG 效益的量化评估模型。算例分析表明,DG 的合理接入能够带来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建立的模型可以定量地反映DG 接入配电网带来的效益,从而为DG 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参考依据。

基于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多目标分布式发电规划[中]/吴常胜//广东电力.2012, 25(1) -54~59

通过归一化处理和权系数选取,将以网络损耗最小、节点电压平均偏差最小、静态电压稳定裕度最大和总投资成本最小为目标的多目标分布式发电(distributed generation,DG)规划模型转化为单一目标。采用改进粒子群优化(improv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IPSO)算法进行DG规划的优化计算,为避免陷入局部最优,对惯性权重进行非线性的自适应调整,并在计算过程中引入速度变异算子和位置交叉算子,较好地克服了计算后期易陷入局部收敛的问题。将IPSO算法应用于69节点配电网测试系统,仿真结果验证了IPSO算法是有效和可行的。

基于分布式发电的油田配电网重构[中]/张凡//电力建设.2012, 33(1) -22~26

采用伴生气的油田分布式发电具有容量小、分散的特点,根据负荷控制类型在潮流计算中将其作为PQ节点进行处理。提出了一种模拟退火与免疫算法相结合的网络重构算法,通过Boltzmann模拟退火算子来进行选择操作,同时采用免疫疫苗思想,保持了种群的多样性,并提升了收敛性能。根据进化过程中易产生不可行解的特点,提出环路公共开关矩阵方法,可有效避免不可行解的产生,进一步缩小了最优解的搜索空间。验证算例表明了该重构方法的优越性,在油田电网中应用可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

分布式发电并网无缝切换控制算法设计与实现[中]/王晓寰//电网技术.2012, (7) -191~194

并网切换过程中冲击电流电压过大严重影响并网逆变器、大电网及本地负载的正常工作。为减小分布式发电并网过程对电网的冲击,提出了基于加权控制的三相逆变器并网无缝切换控制策略,解决了切换过程中存在不可控现象造成的电压电流冲击问题,给出了加权控制策略中参数的设计方法,探讨了加权系数对切换暂态的影响。该控制方法在不增加系统复杂度的前提下,实现了并网无缝切换。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基于轻型直流输电系统的分布式发电结构讨论[中]/张承字//中国科技信息.2012, (11) -154~155

以舟山群岛的新能源分布为背景,提出了以轻型直流系统为传输载体,计论了包括风电、潮流能、太阳能以及燃料电池等各种形式的分布式发电能源的构架模式,以及为了稳定该直流输电系统的直流电压而配备的能量储存装置。整个系统构成后通过轻型直流输电电缆以及直流/交流转换器与交流电网相联接。

新能源分布式发电系统储能电池综述[中]/刘胜永//电源技术.2012, 36(4) -601~605

风、光等新能源分布式发电受天气和气候的影响出现间隙性和随机性等使得发电的不稳定缺点正成为阻碍其深度发展的重要障碍。储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打破了风电、光伏发电等的接入和消纳瓶颈问题。介绍了应用于储能系统的主要化学储能电池:铅酸电池、液流电池、钠硫电池和锂电池的技术发展、组成结构和储能原理,详细对比了各种电池的性能及特点,特别对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和功率等级进行介绍,这是储能系统电池元件选择的关键,最后对储能电池的应用和发展作了展望。

分布式发电中的虚拟同步发电机技术[中]/张兴//电源学报.2012, (3) -1~12

随着分布式电源渗透率的不断提升,常规的分布式并网发电控制技术将会使得电网的稳定性问题越发严峻.虚拟同步发电机技术因其能够改善电网稳定性而成为研究的热点。首先介绍了同步发电机频率及电压控制的机理,接着介绍并分析了现有的两大类具有典型性的虚拟同步发电机技术方案及其控制原理,最后对虚拟同步发电机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无源低电压穿越检测方案分析[中]/徐亮辉//电力电子技术.2012, 46(6) -4~6

随着全国各地金太阳工程的陆续开展,光伏逆变器低电压穿越(LVRT)测试的重要性日益显著。光伏逆变器并网已成为太阳能发电的研究热点,由于分布式发电与传统发电技术有很大区别,为保障电网的稳定性,需要分布式发电设备在电网故障时不脱网。阐述了LVRT测试的基本原理及无源LVRT检测平台的参数设计,最后以250kW光伏逆变器样机为例进行实验验证,测试结果显示该无源方案可以较好地满足LVRT测试要求。

计及分布式发电的配电网潮流计算[中]/肖峰//电子质量.2012, (3)-80~83

分布式电源的并网对配电系统的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分析了几种常见的分布式电源(DG),建立潮流模型,采用前推回代法进行潮流计算。鉴于前推回代法处理PV节点的能力较弱,对PV节点进行无功补偿修正,通过在33节点配电系统算例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新型分布式并网发电仿真平台[中]/白建成//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2, (3) -130~139

介绍了一种数字仿真与实物变流器相结合的分布式并网发电研究平台。利用实时数字仿真系统(RTDS)搭建的电力系统模型,通过功率放大装置,模拟电网的接入点,并连接小功率并网变流器。该平台用于研究变流器与电网间的相互作用及相互影响,具有能模拟电网故障及变流器不同工况的功能,解决了实际电网实验困难,成本高等问题,具备非常高的灵活性和安全性。使用该平台,模拟了向电网注入有功,并通过变流器控制手段稳定并网点电压的测试,取得了与理论分析相同的结果,证明了该平台的可操作性。

微电网建管分离投资经营模式研究[中]/董军//水电能源科学.2012, 30(4) -188~191

基于当前我国微电网建设、管理现状,借鉴国外建管分离投资经营模式优势互补、风险分摊两方面的经验,分析了微电网建管分离的投资经营模式,能有效拓宽融资渠道、促进技术和管理水平创新、合理分摊各方风险、权责明确,以实现优势互补及科学提高运营效率等优势,提出了我国微电网建管分离的投资经营模式框架,明确了各参与主体及其相应的权责划分。

基于本地被动式孤岛检测技术非检测区的研究[中]/王珠峰//低压电器. 2012, (6) -28~31

通过对三种主要的本地被动式孤岛检测技术的分析,推导出测量过(欠)压/过(欠)频孤岛检测技术优劣的方法——孤岛检测技术非检测区。由非检测区分析得出,通过减小负荷品质因数和主动式孤岛检测技术相配合的方法减小或消除非检测区。仿真试验验证了理论推导的正确性。

猜你喜欢

储能分布式配电网
相变储能材料的应用
配电网自动化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储能真要起飞了?
分布式光伏热钱汹涌
分布式光伏:爆发还是徘徊
基于IEC61850的配电网数据传输保护机制
直流储能型准Z源光伏并网逆变器
配电网不止一步的跨越
基于DDS的分布式三维协同仿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