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
2012-03-28程美华刘青瑞
程美华,刘青瑞,白 瑞
(东北大学学生指导服务中心,辽宁沈阳 110819)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以知识和智慧密集型为特征,依靠新的发现、发明和研究发展,其核心在于创新。创新人才作为创新活动的主体,对其的培养已成为世界各国和学界关*的焦点。高等院校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探讨创新人才的创新心理构成及其形成条件,对于高校在心理教育中有针对性地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理论综述
国内学者对创新人才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创新人才的定义及特征、应具备的心理素质、培养模式等方面,却鲜有对心理健康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的结合研究。本文拟以创新教育和创造学为理论基础,对其进行系统阐述。
1. 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核心是培养人的创新素质。心理学家林崇德认为创造性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意义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智力品质。这里既指思维过程,又指思维产品,也是思维的个性特征[1]。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是创新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学生个性和内在动机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
心理健康教育通过三方面影响创新人才的培养。第一,创新意识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心理健康水平的低下会抑制创新意识的萌发。第二,创造能力要求人具有独立、突破常规的能力,害怕、孤独感、无信心、挫折感等不良情绪会影响人的抗压能力,影响创造能力的发挥。第三,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健康人格的构造,促进创新人格的形成[2]。综上所述,高校应在创新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推进高等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改革,挖掘大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高创造性人才。
2. 创造学
创造学就是研究如何开发人创造潜力的科学。根据研究内容可划分为创造心理学、创造性思维、创造工程、教育创造学。其中创造心理学、创新性思维与心理健康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
创造心理学主要研究有利于人们产生创造活动的心理状态或心理素质,如意志、勇敢、兴趣等如何引发和影响创造[3]。通过观察、实验、测评、访谈等心理学方法,对影响学生创新性的心理素质进行挖掘和分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计提供客观依据,使其更具客观性和科学性。目前,对创造心理学理论和量表设计的研究仍十分有限,是研究心理健康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突破点。
创造性思维主要研究创新思维的特点和本质、思维模式及训练程序、方法和结果等。美国心理学家G.华莱士认为创造性思维分为四阶段[4]。在准备期收集资料、扩展知识广度;在酝酿期对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也许长期酝酿也不能解决问题,此时只有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克服困难,进入下一阶段的创造活动;在明朗期逐步完善创新性的概念,提出解决问题的新假设;在验证期对创新性思维的产物进行验证,使原始的思想臻于完美。综上所述,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应在创造性思维的不同阶段对学生进行区别性引导,特别是在酝酿期,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突破陈规的心理素质。
二、 创新人才与创新人才的心理构成
高校要培养创新人才,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创新人才。在我国,创新人才通常被定义为: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合理的能力结构和健全的创新人格,能以创新思维打破常规,创造新成果、新技术或新方法,推动社会进步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俞国良教授认为,创新人才主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人格、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等三方面特征。这既阐述了创新人才应具备的智力因素,如创新思维,又强调了其中的非智力因素,如创新人格等。创新心理素质既体现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中,又是这两种因素高度统一的结晶。
1. 积极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一种对任何未知的问题、未知的领域不断探索,善于发现并提出问题的兴趣和欲望,是对创新价值的觉知以及由此引起的创新需要和创新动机,它是创新的重要心理素质之一。耶鲁大学心理学家斯坦伯格( R. Sternberg) 发现,个性中的兴趣和动机是人们从事创造性活动的驱力[5]。
在创新活动中,创新意识表现为对创造新事物或新观念的一种设想、意向和愿望,包括创造兴趣、创造动机和创造情感等因素。创造兴趣能够促使人们积极探求新奇事物,是开启创新活动的引线。创造动机能激发和推动人们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动力因素,比创新兴趣力度更强,方向更明确。创造情感是维持创新活动稳定进行的心理因素,只有具有正确的创造情感才能使创造成功。可见,创新意识是人类意识一种积极的、有成果性的表现形式,是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的前提,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原动力。
2. 灵活的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方式,就是“以超常规乃至反常规的眼界、视角、方法去观察、思考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问题方案、程序或重新组合已有的知识、技术、经验等,以获取创造性的思维成果,从而实现人的主体创造能力的思维方式”[6]。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其进行解析:首先,观察问题和思考问题的变通性。对事物的观察具有反常规、多视角性的特点,理解研究对象能够打破心理定式,随机应变,触类旁通。其次,解决问题方案的独特性。对事物能够有不同寻常的见解,或是重新组合已有的知识、技术和经验,或是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处理程序,思维路线是开放性、扩散性的。再次,整体思维活动的新颖性。无论是在思路的选择上、在思考的技巧上还是在思维的结论上,总有一个方面体现出新的发现或新的突破,具有开拓性、首创性、创造性思维是创新人才的创新能力的核心,是个人乃至社会都不可或缺的要素,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整体创新的基础。
3. 健全的创新人格
创新人格即具有创造性的个性品质, 是个体在创新过程中心理活动特有的动力特征, 体现了人的内在创造性思想和外在创造性行为的总和,是一个人特有的、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的创造性精神品质,对创造力有更为积极的影响。例如,有研究指出,自我实现和其他人格变量如态度、动机、价值观、自我认识和自我控制等,可以预测具有高创造性的智力超常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7]。
首先,身体的机能源于生理遗传,个体人格的形成离不开遗传生物基础,身体的遗传因素是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其次,在后天的学习、生活实践中形成的理想、信念、意志和价值观因素, 决定着主体创新活动的方向和目的,它们共同作用, 排除来自外界和自身因素的干扰。创新往往是一种艰难的开创性活动,这期间的困难和挫折不可避免,唯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强的意志品质才能支撑创新活动的顺利进行,因此意志是创新人才不可缺少的一种精神素质。由此可见,创新人才的心理素质,是指人们从事创新活动时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它的结构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维的,是包含复杂构造的多种心理因素的总和。它是个人在先天基础上,在后天的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在创新活动中呈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品质。
综上所述,大学生创新心理素质中包含了三个系统:动力系统、维持系统和调节系统。创新意识作为动力系统是创新活动的开启因素,表现在创新个体对事情的好奇心和欲为性;创新思维作为维持系统是完成创新活动的有力支撑,具体表现在发散性、开放性、多边性和整合性;创新人格则是调节系统,检查、修正、调整着创造性活动的过程,表现在个体身上,主要是乐观、自信、反思和容忍性上。三者的互动与统一,构成了创新人才基础的心理素质。
三、 心理健康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关联性
对于心理健康与创新能力相关性(正相关或负相关)的讨论由来已久。因为基于的理论以及考察事实的角度的差异,导致不同结论的出现,例如,从精神分析角度看心理健康与创造力是负相关的,而从人本主义角度看心理健康与创造力是正相关。本文只从心理健康理论的角度分析。目前学术界的多数学者也基本形成了一致的看法,即将适应与发展作为评判心理健康与否的两个维度,尤其*重发展维度,认为心理健康与创造力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心理健康为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挥提供必要的认知、人格等心理条件;同时创新能力也是现代人心理健康的重要表现和基本内容,并进一步促进认知、个性及适应性等心理品质的发展。“只有那些具有高自尊的个体才能获得高水平的创造力。”[8]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使大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丰富的精神世界,使其正确认识和处理创新过程中的成功和挫折、理想和现实等矛盾,从而为培养创新人才提供内在的支持和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在创造力个性的培养、完善健康人格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
1. 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激活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创新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而创新需要则是产生创新意识的前提。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较低层次需求的匮乏,会直接阻碍个体更高层次需求的产生和增强,而这种更高层次的需求,恰恰是创新精神的源动力。心理健康水平的低下,完全可能抑制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萌发。需求满足的程度与心理健康的程度有确定的联系,人们创造性的发挥,可以说是自我实现需求被激励时所表现的特征,是其能力发挥的最佳状态。由此可见,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其旨在为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提供一个支持性的环境。由于人的需要多种多样,心理健康的状况也因人而异,这样创新精神与创新意识的表现形式也势必多样化。
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采取系统的课堂讲解、具体实践指导、组织一系列活动与游戏等多种形式,帮助大学生个体正确认识自我价值,认识现实,克服自卑感,培养个体对创新活动的正确认知,激发个体对事物的兴趣与欲望,树立造福人类的价值观,稳定创新目标,激活创新需要,激发创新欲望,树立创新信念。
2. 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发展创新思维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德认为,创新思维本质上是由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组成的。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心理健康教育将理论教育、实践教育、技能教育有机结合,将心理辅导、健康教育、技能训练等融为一体,以其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促进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首先,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辩证的聚合思维的形成。心理健康教育启发个体全面观察和把握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对外界事物进行多角度、多层次、整体性地理解,帮助学生依据已有的信息,运用各种设想,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打破习惯惰性、思维定式的束缚,朝着问题解决的方向,求得最佳方案和结果。
其次,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批判的发散思维的形成。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灵活多样,引导个体从不同角度分析、思考现实问题,帮助大学生打开心智枷锁,培养求异思维与求同思维。既能培养解放与张扬的个性,又能提高个体思维的灵活性与批判性。
3. 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创新人格的塑造
创新人格的形成既有先天的遗传,又有后天的塑造,是在个人、家庭与社会共同作用下逐步形成的。其中,学校作为“修正人格的工厂”,进行的系统的教学教育活动,尤其是侧重非智力教育的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培养积极稳定的个性品质。积极稳定的个性品质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获得的本质力量的表现。心理健康教育从帮助个体释放心理压力入手,帮助个体消除烦躁的内心冲突,缓解深层次的心理危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个体创新人格的形成。
其次,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培养良好的情绪心理。心理健康教育通过社会情绪学习活动等形式,增强自我调节和控制情绪的能力,使学生经常保持愉快、满意、开朗的心境,保持冷静的头脑,维持创新能力。
最后,心理健康教育能帮助个体增强社会适应力,帮助建立协调的人际关系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能力能反映人与社会的协调程度,使自己的思想、行为跟上时代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要求。创新人格和心理健康之间是相互作用的关系、相互促进的关系。健全的创新人格促进个体心理自主和谐的健康发展,个体心理健康更是有助于创新人格的形成。
可见,健康心理是创新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心理条件,健康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促进创新性人才的快速成长。
四、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促进创新人才培养
1. 完善心理健康课堂教育,培养创新人才
创新能力的形成和提升,首先要经由一个外部知识内化的过程,大学的课程教学就起到“转化”的桥梁作用。目前来看,各大高校的教育实践中,课堂教学仍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是创新人才心理素质培养的主渠道。师生关系始终是教育改革的核心, 更是营造课堂心理环境的关键因素。罗杰斯认为,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心理学研究揭示,身心自由是创新潜能实现的基本条件,而身心的自由又来源于宽松、自由的环境。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利用和改进,可以保证创新心理素质培养的普遍性与实效性。
首先,在教学内容方面,可以在已有的心理测评健康教育课程中加入学习与创新心理素质、创造力开发、创造心理学、青年心理学等专门讲授创新心理素质培养的章节,利用现有教学资源,节约教育成本。
其次,在教学方式方面,要打破这种“教师讲,学生听,满堂灌,照单收”[9]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作为学生学习和科技创新活动的指导者,营造民主、宽松的创新氛围,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为主动的学习者,构建适于创新心理素质发展的教学环境。
2. 开展课外素质拓展活动,培养创新人才
大学生的创新心理素质是在各种社会实践中形成、发展和表现出来的,有目的地举行各种课外活动,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营造浓厚的创新心理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自我体验和实践活动中开发创新心理潜能,帮助学生克服创新心理障碍,克服自卑心理、从众心理,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首先,建立大学生心理测评系统,帮助学生作出科学的自我评估。创新人才自我塑造的第一步,就是科学地评估自己。高校心理健康教研中心可以利用互联网的便捷性和普遍应用性,建立网络心理测评系统,另外配备专职教师对网上测评的结果进行解释分析。
其次,举办有关创新的讲座,发挥名人效应和榜样作用。组织邀请一些相关的国内外知名专家,通过讲述亲历的创新活动的经验和心得,促使大学生重新审视自我,找准定位。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唤起学生的创新兴趣,激发创新热情,指引创新方向,启发和挖掘大学生丰富的创造潜能。
再次,有效利用学生社团开展创新活动。学生社团立足于高校,团结着一大批兴趣相同的爱好者,他们拥有很强的个性意识和人际交往意识。学生和会员参加社团活动,不仅是对个人乐群性的训练与提高,对自我人格的完善、潜力的挖掘、自我认识和发展、创造性培养及综合能力的提高也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最后,与其他专业建立联合创新实践基地。心理健康教育对创新活动可以起到一个心理调节,创意激发的作用,在实践中与相关专业结合,才能较好地完成创新活动。学校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有计划地投入资金,增设教学设施,包括校园网、多媒体教室、创新教育基地等,为教学、科研和创新教育活动提供物质基础,还要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为创新教育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3. 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培养创新人才
首先,完善政策支持。高校各级领导应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在现阶段,部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已濒临危险的边缘,如不重视,后果将不堪设想。在制定教学政策和计划时,给予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政策导向和方针支持。
其次,加强创新型教师队伍的培养。教师的创新能力决定创新教育的效果。所谓创新型教师就是“指具有较高创新素质,并且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富有创造性,能够最大限度提高师生创新素质的教师”[10]。高校应该把对教育和科研的投资视为最重要的战略性投资,积极创造条件,通过培训或提供交流和考察的机会,开展创新型教师的培养和培训工作,同时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使广大教师乐于从事这项工作,从而培养和造就更多适合时代的高素质创造性人才。
再次,通过心理教育课程和活动的合理设置,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的规模化教育和创新人文环境的形成。规模化教育过程中个性的发展与创新思维的培养是包括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在内的世界一流大学共同探索的课题。例如,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在各个不同的专业领域之中,通过设立合理的课程编排,学生自由选择课程,可以形成不同的课程组合、知识结构与创新意识。通过制度安排来鼓励和保障学生自我探索,融入人性化与人文关怀,*重个性化与多元文化发展。
所以,高校要把心理健康教育和创新人才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课堂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咨询,心理健康活动,加强训练等形式,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大学创新教育的组成部分,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以及创新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林崇德. 创造性人才·创造性教育·创造性学习[J]. 中国教育学刊, 2000(1):5.
[2] 俞国良. 创新教育理念中的心理健康教育[J]. 教育科学研究, 2002(1):41-43.
[3] 庄寿强,戎志毅. 普通创造学[M]. 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1997.
[4] 宗文举,石凤妍,詹启生. 现代心理学理论与实践[M].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5.
[5] Sternberg R J. Successful Intelligence[M]. New York:Simon & Schuster, 1996.
[6] 王经伦. 实现现代化的创新思维方式及其类型[J]. 广东社会科学, 2002(3):38.
[7] Feist G J, Barron F X. Predicting Creativity from Early to Late Adulthood:Intellect, Potential and Personality[J].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2003(2):62-88.
[8] Yau C. An Essential Interrelationship: Healthy Self-esteem and Productive Creativity[J]. The Journal of Creative Behavior, 1991,25(2):154-161.
[9] 岳晓东.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之我见[J]. 高等教育研究, 2004,25(1):90.
[10] 许义文. 教师创新素质初探[J]. 教育探索, 200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