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成长资料袋”评价研究

2012-03-25湖北省宜都市教学研究室特级教师陈光全

成才 2012年12期
关键词:日记道德内容

■湖北省宜都市教学研究室特级教师陈光全

学生“成长资料袋”评价研究

■湖北省宜都市教学研究室特级教师陈光全

新课程教学以质性评价为主。对学生施以质性评价的方式很多,学生“成长资料袋”评价是其中最重要也是最常用的一种。

一、“成长资料袋”评价的定义与特点

(一)“成长资料袋”评价的定义

“成长资料袋”评价,是指把学生个人的作品,系统地收集起来放在资料袋中。每过一段时间,根据所收集的内容对学生的努力、成就或进步进行评价。“成长资料袋”评价是一种典型的质性评价,是各门课程所推荐的一种新的评价方式。

(二)“成长资料袋”评价的特点

1.评价的价值取向契合新课改的精神和理念

新课改强调“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成长资料袋”评价呼应了学习方式的变革,能有效考察学生在真实、复杂情境中自主思考、积极建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表现出相当强的生机与活力。

2.评价内容的鲜活性

学生总在前行,大趋势是不断地超越自我,这就意味着反映学生成长轨迹的作品会源源不断充盈到资料袋中。因而,评价内容总是新的。评价者只须对新旧作品进行对比,就可以判断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能力方面的发展和变化。

3.评价与教学结合十分紧密

学生制作和创意的作品是由教学引发的。“成长资料袋”评价的内容与教学内容是融为一体的。借助评价,教师可以获得学生的信息;学生之间通过对资料袋中内容的比较,也可以发现和反思自身的不足。“成长资料袋”评价对进一步优化教与学具有积极的推进效应。

4.更加注重自我评价

在“成长资料袋”评价中,挑选和收集学生作品,制订评价规则、标准,总结及反馈评价情况都需要学生参与。借助“成长资料袋”评价,能够帮助学生实现自我认识、自我激励,成为自主自信的学习者。

5.评价凸显真实性

“成长资料袋”中的内容,能够展现学生学习中的成就和进步。这些成就和进步是学生在学习环境中取得的,真真切切,一目了然。因而,评价具有真实性特点。

二、“成长资料袋”评价的实施

(一)建“袋”

无“袋”,何以评价?建设“成长资料袋”,无疑是实施“成长资料袋”评价的前提条件。怎样建“袋”呢?首先,教师要说明创建“成长资料袋”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记录学生的进步轨迹,让他们掌握自己的学习过程,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以确定下一步的学习目标。其次,让学生明确他们是“成长资料袋”及其内容的创造者、收集者、选择者,从而拥有判断自己学习进步的机会,成为评价的一员。

(二)评价内容与标准

装进资料袋中的东西,一定要是学生自己的作品,其内容能反映学生的进步和变化。对学生作品的评价要制定相应的标准,这是实施“成长资料袋”评价要解决的最根本问题。有了评价标准,就能优化“成长资料袋”的结构,使评价项目相对集中,反馈结果相对明确。例如,针对学生的道德日记作品,杨老师和学生一起制定了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如表所示:

学生道德成长日记评价表

(三)评价

“成长资料袋”评价应实施多元评价,除了教师评价外,要以学生的自评为主。针对某些评价内容的需要,还可开展同学之间的互评以及请家长参与评价。例如关于道德日记的评价,雪宁写道:“我坚持每周写道德日记,记叙的都是我心中的道德思考以及对自己行为的反思。我觉得写道德日记能鞭策我成长。我对自己的评价是五星。”小梅说:“我写了道德日记,但时冷时热,在坚持上有差距,我只能评两星。”小雪率真地说:“我喜欢写道德日记,写了还真不少。但部分道德日记的内容有点空洞,未能触及内心深处的东西。今后我要把自己内心的矛盾、诉求、进步,通过道德日记这面镜子反映出来。我的评价可以得四星。”

除了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的评价外,也可以加入家长评价。例如小青的家长是这样写的:“孩子写道德日记很投入,写完后还主动念给我听。我从日记中看到了孩子的成长,感受她的心灵变得更丰富了。我对孩子的评价是五星。”

(四)分享

“成长资料袋”评价,需要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让学生彼此分享或欣赏。例如,通过对道德日记作品的展示,小进军情不自禁地说:“我看了雪宁的道德日记,很欣赏她对自我的严格要求,很欣赏她的坚持,很欣赏她的反思以及对自我心灵的剖析。我要很好地向她学习。”分享有利于学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三、提升“成长资料袋”评价效益的策略

(一)强化“成长资料袋”的评价功能

时下不少教师将“成长资料袋”主要用于学生的自我展示,这是一种偏失。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应从评价视角理解与使用“成长资料袋”。在“成长资料袋”设计前,应让学生明确从哪些方面来收集自己的作品、资料,并确立相应的评价指标。如此,才能强化“成长资料袋”的评价功能。

(二)注重“成长资料袋”的分类化、主题化

从前一段实践中不难发现,“成长资料袋”有过渡澎胀化的倾向。袋中装的东西比较庞杂,有的还掺杂有从报刊上搜集的材料,而非学生个人的作品。针对“成长资料袋”的“增肥”,有的研究者风趣地说:“脂肪太多,肌肉太少”。为了让评价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成长资料袋”可采用分类化、专题化的方法运作。具体地说,在学习的某一阶段,可聚焦一个或两个问题,让学生去收集和选择自己的作品,这样能让他们实实在在地看到个人的变化和进步,同时还可以节省时间资源,减轻学生的负担。

(三)注重拓展学生参与的深度与广度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想发挥“成长资料袋”的各种潜在优势,最大限度地凸显其效用,必须让学生以多种方式参与其中。注重拓展学生参与的广度和深度,是实施“成长资料袋”评价的关键所在。美国教育评价专家斯廷金斯特曾作了这样的类比:如果某人要去应聘,他所选择的一定是最能凸显自己优势的材料;同理,当学生明确了“成长资料袋”要评价的内容后,他们就会思考和决定选择哪些作品证明自己达成目标的程度。这个过程本身就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自主性,提升元认知能力,促进他们的可持续发展。

“成长资料袋”评价在新课改中得以广泛使用。当下,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都要认真总结使用“成长资料袋”的经验、教训、问题与不足。为了发挥“成长资料袋”的价值,一定要研究优化策略,匹配新的有效措施。特别要注重强化“成长资料袋”的评价功能,注重“成长资料袋”的分类化、主题化,注重拓展学生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如此,“成长资料袋”才能常用常新,真正成为引领学生成长不可或缺的“瑰宝”。

责任编辑 廖林

猜你喜欢

日记道德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成长日记
主要内容
里约日记
成长日记
成长日记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