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大兵被诉29宗罪

2012-03-24

环球时报 2012-03-24
关键词:贝尔斯扎伊阿富汗

●本报驻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特约记者 肖磊 纪双城 青木 李珍 ●本报记者 崔杰通 ●本报特约记者 甄翔 陈一

美国当地时间23日,枪杀阿富汗平民的美国士兵贝尔斯将被军事法庭起诉,罪名多达29项。美国国防部长帕内塔甚至表示,贝尔斯可能被判处死刑。这被媒体称为是美国在向阿富汗“表决心”。不过现实是,在将凶手绳之以法的过程中,“阿富汗不会扮演任何角色”。在美国媒体上,4次被派上战场、为国家受过伤的贝尔斯依然是个被人同情的悲剧性人物。日本朝日电视台称,“蓄意谋杀”案在美国成了一场心理学、社会学和国家政策的大讨论。卡塔尔半岛电视台评论美国说,它喜欢和恶魔作战,也在做恶魔做的事。而“魔鬼”正是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日前对美国和塔利班同时使用的形容词。他22日说,阿富汗“正拿起放大镜”审视同美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建议。日本《周刊新闻》的文章说,很多人失去生命后,战争在什么也没有获得的结局中拉上帷幕,这就是美国现在的处境。

美国的两种声音:治罪和情有可原

“美国试图让阿富汗相信,他们有决心惩罚罪犯。”《洛杉矶时报》22日这样解读贝尔斯即将接受的多达29项指控:17项谋杀罪、6项试图谋杀罪以及6项严重袭击罪。美国国防部官员当天证实,被贝尔斯射杀的阿富汗村民总数为17人,比此前报道的多1人。目前,贝尔斯被单独关押在美国国防部安全级别最高的堪萨斯州莱文沃斯堡军事监狱。23日,控方将在此对他宣读指控。

但英国广播公司的报道注意到,虽然阿富汗多次声称有证据显示,不止一名美国军人参与杀戮,但贝尔斯仍是唯一被指控的人。“美军士兵在阿富汗土地上作恶,但在将凶手绳之以法过程中,阿富汗不会扮演任何角色。”美国自由派评论网站“Opednews”21日这样说。该网站的一篇文章写道,美国最突出的帝国特权就是,在他国土地上犯下罪行之后,他们不遵守美国之外的任何法律,不负任何责任。所以应该理解,为什么受害者越来越愤怒、越来越憎恨、越来越怀疑美国。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坎大哈一名受害者家属至今还守在枪击事发地,两个女儿的尸骨就埋在那里,他说希望“血债血偿”。

美国国防部长帕内塔此前曾承诺,如果军事法庭认定有罪,贝尔斯可能被判处死刑。但在美联社看来,这个可能性“不大”。因为此前的经历说明,美国军方在判定美国人、特别是美国军人的战争犯罪行为时动作缓慢,罪行之外的其他因素对判决结果影响更大。

现实情况是,自1961年以来,美军从未处决过一名该国士兵,即使被判死刑的也没有执行过。美国军方甚至可能都没有执行死刑的装备。报道这一消息的“今日俄罗斯”电视台评论说,在美国长长的暴行清单上——从二战时期的监狱大屠杀到越战期间的美莱村残杀事件——过去一个世纪牵涉美军的战争罪行中,很少有士兵被判有罪,更不要说死刑。2005年美军在伊拉克哈迪塞射杀伊平民,8名陆战队员被起诉,但美军的豁免权意味着没有一个人被判徒刑。人权观察组织华盛顿分部工作人员称,只有一个词能形容美国惩罚战争罪的表现,那就是“糟糕透顶”。

世界不少媒体注意到,美国舆论目前发出的正是这样一种声音:“贝尔斯杀了人,但情有可原。”22日,“贝尔斯4次被派往战场”成为美国媒体关注的焦点。他的律师对《纽约时报》说,贝尔斯不仅身体负过伤,心理上还因战争压力而患有“创伤性应激障碍”。日本朝日电视台评论说,“蓄意谋杀”案在美国成了一场心理学、社会学和国家政策的大讨论。杀人士兵现在声称“对于整个事件并不记得”,舆论也渲染他为国家牺牲了很多。德国《图片报》说,杀人士兵的故事正发生戏剧性变化,在美国媒体眼中,这是个“酒精、压力、经济甚至婚姻”问题,贝尔斯也是受害者。日本TBS电视台23日评论称,美国上下都在“转移话题”。

“对抗恶魔的人,要小心别让自己也变成恶魔;当你凝望深渊时,深渊也正在凝视着你。”这是十九世纪德国哲学家尼采的一句名言。卡塔尔半岛电视台引述这段话时说,美国喜欢和恶魔作战,它也在做恶魔做的事。日本《周刊新闻》23日评论称,贝尔斯被起诉看似给了阿富汗国民一个希望,但现实是还要等待一个漫长的审判周期,这不过是奥巴马在尽量减少挡在连任路上的障碍。“今日俄罗斯”电视台说,贝尔斯为何深夜扣动扳机的谜团将很可能继续无解。

23日,受害者家属代表哈吉·萨马德要求将贝尔斯送还阿富汗审判,称此举可缓解阿美间紧张关系,否则“这将是阿富汗人心中永远的痛”。塔利班发言人扎比胡拉赫·穆贾希德则直言对美国军事法庭没有信心。《法国西部》评论说,庭审在美国而非阿富汗进行,对安抚阿富汗人帮助不大,量刑无论轻重都可能引起风波。

俄罗斯要接管阿富汗未来?

“魔鬼”,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日前接见受害者家属时,用这个词将美国和塔利班相提并论。英国《泰晤士报》报道说,22日,驻阿美军司令艾伦到参议院军事委员会作证时,表现出对这个词的不满,但坚称“联军与阿富汗安全部队的关系依然牢固”。他说,美国和阿富汗近来正就2014年撤军后,双方发展长期战略伙伴关系细节进行讨论,

并期望在5月北约峰会前后签署。

但卡尔扎伊的说法是,他的政府“正拿起放大镜”审视同美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协议的建议,“最细微的条款都不会放过”。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评论说,显然两国仍处于高度紧张的关系之中。对于卡尔扎伊来说,核心问题是国家主权:喀布尔将控制该国多少军队。他对阿富汗一所军校的毕业生说:“阿富汗的安全将依赖阿富汗子弟。”美国反战网站称,士兵杀人事件“拿走”了奥巴马一些谈判筹码。

从卡尔扎伊的话里,美国应该听出点什么?《华盛顿邮报》提出这一问题。该报道说,最近通过同卡尔扎伊现任和前任助手交流了解到,并非如美国官员所说,卡尔扎伊是为了做给国内民众看,以证明自己不是傀儡。而是他认为,在反塔利班的战争中,美国制造麻烦比帮忙多,“既然美国人让他不好过,就该让美国人也不好过”。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冷泉彰彦在日本《周刊新闻》撰文说,美国现在不得不承认,攻打阿富汗是根本错误的事。很多人失去生命后,战争在什么也没有获得的结局中拉上帷幕。现在美国正处于这个阶段。

《华盛顿邮报》与美国广播公司最新的联合民调显示,60%的美国人认为,自己的国家在阿富汗战争上得不偿失。对于这个问题,共和党内持否定态度的人数首次达到一半。据统计,阿富汗战争已经花了美国5120多亿美元,造成3000多盟军士兵死亡,其中1913人是美军。

“下一个接过阿富汗接力棒的国家将是俄罗斯。”《莫斯科时报》22日报道说,俄外长拉夫罗夫日前接受阿富汗电视新闻网ToloNews记者采访时,用英语披露了俄罗斯的阿富汗计划:在喀布尔重建老的苏联文化中心,复活上世纪80年代的150多个项目。文章称,莫斯科能接手未来10年阿富汗的治安工作,俄罗斯有5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在花钱上,俄罗斯联邦预算主要来自于15家大型的能源和自然资源公司的税收,而奥巴马则不得不与1亿纳税人打交道,其中多数人今年要参与总统选举投票,而普京已经赢得了大选。

“历史是一个极好的路标,如果你阅读它的话。”《韩国时报》22日刊文说,人们不得不怀疑政治家是否读历史书,是否注意到他们自己在干什么。自从特洛伊时代以来,他们反复同本可避免的敌人交战,损毁文明。最近的错误就是入侵伊拉克,以及错误地想把阿富汗变成一个它不会变成的民主国家。美国愚蠢地认为可以做成其他国家做不成的事。《今日美国报》评论称,翻开历史书看看,我们应该知道几个世纪以来阿富汗一直在坚决反对外部势力占领。英国人没法控制阿富汗,1842年被赶走了。俄国人也一样,他们最终承认了10年阿战的错误,于1992年灰溜溜地撤走了。

战争的“本质”:为了拯救这个村庄,所以摧毁它

战争是什么?美国独立选举人网站“IVN”的文章说,阿富汗的事让这个问题再次浮出水面。对于很多人来说,战争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每天晚上在电视上播出,与大多数虚构的节目没有什么不同。美国《奥普拉杂志》专栏作家丹娜称,过去两周在阿富汗发生的事情让她想起前总统艾森豪威尔的话:“每支枪造出来,每艘军舰下水,每枚火箭发射,都是对饥饿无食者、寒冷无衣者的盗窃。”

“阿富汗与罗马帝国”,美国《赫芬顿邮报》以此为题评论说,美国的军事触角伸向全世界,就像罗马帝国将其军事霸权从巴格达扩展到英国,战争的本质从来都没有发生变化。当国防部长帕内塔最近在阿富汗从飞机上走下来时,他说:“此次事件不是第一次发生,或许也将不是最后一次。”帕内塔是在提醒公众:美军的暴力和令人不安的行为不是行为失常,而是无休无止的战争文化。民主党国会议员查尔斯·兰格尔曾是朝鲜战争老兵,他在《纽约时报》言论版发表文章说,自从实行兵役制后,我们的国家就不再担心做出开战决定后没人上战场了。

美国和平修道院良知勇气奖得主拉里·科尔本22日撰文称,贝尔斯明显失去了一切理智,或者至少失去了人性。但不管如何给这些暴行命名,他们都会提醒公众战争给人们带来什么——不但有受害者,也有行凶者。只要我们“理智”地认为那些被杀死的人“值得被杀”——因为他们是“敌人”,那就打开了潘多拉盒子,而且很难关上。文章提醒说,我们千万不要忘记战争的本质,那就是“为了拯救这个村庄,所以我们不得不摧毁它”。▲

猜你喜欢

贝尔斯扎伊阿富汗
暮年左宗棠
智珠二则
阿富汗 解暑
荷兰74岁前首相仰面摔在红毯上
玛拉拉·尤萨法扎伊的日记
阿自杀袭击频发
阿富汗让美国走开
美媒狂揭“屠村”士兵老底
奥巴马增兵阿富汗饱受争议
希拉里将参加卡尔扎伊就职典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