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直径炸弹复合制导律设计与仿真

2012-03-24占正勇杨蔷薇

海军航空大学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滑翔航向侧向

占正勇,杨蔷薇

(西安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西安 710065)

小直径炸弹(Small Diameter Bomb,SDB)是由美国最早提出的一种新型无动力面对称远程空地攻击武器,重量一般在100~150 kg 之间,主要用于攻击指挥控制掩体、防空设施、飞机跑道、导弹阵地等地面固定目标以及装甲车、坦克、近海小型水面舰艇等低速缓慢移动目标[1-2]。在结构上通常采用“钻石背”增升弹翼+弹身+“X”型格栅尾舵的配置方式,具有很强的滑翔能力[3]。小直径炸弹投放后,原来折叠的“钻石背”弹翼和格栅尾舵根据指令展开滑翔飞行,进入末段飞行后,按照导引指令转弯机动,实现大落角攻击。

本文从某型小直径炸弹的气动特点出发,采用倾斜转弯(Bank-to-Turn,BTT)与侧滑转弯(Skid-to- Turn,STT)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小直径炸弹的制导律设计,并通过仿真算例验证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1 SDB 气动特性

小直径炸弹由于配置“钻石背”增升弹翼,其气动特性与常规弹体有较大差异[4],某型小直径炸弹的部分气动特性如图1~4 所示。从气动特性曲线看,增加钻石背翼后:升阻比明显增大,最大值接近于8;航向静稳定度位于19%~24%之间,静稳定度太大;侧滑产生的侧力系数较小,依靠侧滑实现侧向控制的能力较低;滚转操纵效能远远低于其他两个舵面,滚转操纵效能偏低。

图2 航向静稳定度

图3 升力/侧力系数

图4 俯仰/偏航/滚转舵效能

2 SDB 复合制导律设计

2.1 典型飞行弹道分析

小直径炸弹的典型飞行弹道如图5 所示。炸弹从载机上投下以后,先不进行制导,下滑一段(AB)后,到达B 点以后开始进行无动力滑翔,控制炸弹使其在BC 段以较大的升阻比滑翔,最大限度地发挥钻石背翼增程组件的作用。滑翔增程段的距离可大可小,根据作战要求设计。当炸弹到达点C 以后,通过转弯控制,炸弹开始俯冲,对目标进行大落角攻击。因此,小直径炸弹的有控飞行弹道分为滑翔增程段和俯冲攻击段[5]。

图5 SDB 典型飞行弹道

2.2 控制构型分析

当钻石背翼展开后,充当大展弦比的主弹翼,较大的侧滑角会引起较大的斜吹滚转力矩,为减小滚转稳定控制的难度,需限制侧滑角的大小;SDB采用后缘差动舵方式,钻石背翼位于重心附近,滚转阻尼增大,滚转通道的控制能力有限,滚转角同样受到限制。

由于受侧滑角和滚转角的约束,为提高系统的侧向机动能力,在中制导滑翔增程段采用STT+BTT的并联复合制导方式,以侧滑转弯为主,利用滚转辅助的方式,提高滑翔射程;在末制导俯冲攻击段,由于BTT 的响应时间不能满足遇靶的快速性要求,并且在末段由于滚转角的存在,会使得弹体产生振荡,增大脱靶量,末段则只采用STT 方式[6-7]。

2.3 弹体数学模型

在制导律设计中采用质点数学模型,其运动方程形式[8]:

式(1)中:Y、Q、Z、G分别为升力、阻力、侧力和重力;θ、ψs、γs分别为弹道倾角、弹道偏角、倾斜角,H、Xd、Zd分别为弹体高度、前向距离和侧向距离。

2.4 复合制导律设计

考虑弹体传感器的实际配置,制导律采用实际工程中广泛使用的比例导引律进行设计。

在滑翔增程段,C 点为制导目标点,采用STT+BTT 的并联复合制导方式,纵向采用比例导引律,横向采用带侧偏约束的比例导引律,具体的制导律形式如下:

由式(4)、式(5)可见航向和横向的制导指令分为两部分,当制导律生成的期望侧向过载小于限制值时,由单独侧向机动来实现过载需求,横向指令为零;而当期望侧向过载大于限制值时,由航向机动实现侧向最大限制的过载需求,由横向运动提供剩余过载需求,通过期望滚转角指令实现。

在俯冲攻击阶段,采用独立STT 制导方式,纵向采用带终端约束的比例导引规律,实现大落角攻击[9],横航向采用带侧偏约束的比例导引律,实现对落点的要求,制导律形式如下:

式(6)、(7)中的第一项为比例导引律,后一项均为修正项,用以实现对弹道和落点的控制。由于采用独立STT 方式,期望滚转角指令均为0。

以上式中KB、KC分别为纵向、航向导航比,Kθ、KDZ分别为纵向、航向终端约束系数,、分别为俯仰、偏航视线角速度,Vms、Vmn分别为弹体纵向平面、航向平面速度,Nzlim为复合制导转换阀值,Nyc、Nzc、γsc分别为生成的法向过载、侧向过载、倾斜角制导指令。

为了减小指令切换之间引起的扰动,在指令切换时均采用切换函数进行瞬态淡化,切换函数形式:

在切换过程时间tΔ 内由指令S1转换到S2。

3 仿真验证

选用高空远界带扇面发射的弹道进行仿真验证。发射高度12 km,发射速度1 000 km/h,初始发射扇面角45º,期望射程65 km,末段攻击速度大于0.6 Ma,攻击落角绝对值大于40º,攻击迎角绝对值小于2º,落点散布CEP 小于2 m。仿真曲线如图6、图7 所示。

图 6 SDB 弹道仿真曲线

图7 SDB 姿态仿真曲线

从仿真曲线可以看出,弹道初始大扇面角发射,弹道侧向需用过载较大,STT+BTT 并联复合制导,过载一部分由侧滑角提供,另一部分由滚转后升力分量提供,此时的制导指令cNy、Nzc、γsc均有值;随着扇面角的减小,弹道对侧向需用过载也减小,当小于过载阀值时,由STT+BTT 并联复合制导转换为单纯STT 制导,弹道过载全部由侧滑角提供,此时制导指令cNy、Nzc有值,γsc指令变为0。

对弹道落点进行统计,末段攻击速度0.61 Ma,攻击落角−44.3º,攻击迎角−1.9º,落点散布CEP 为0.5 m,均满足制导设计要求。

4 结论

本文从小直径炸弹的气动特性和典型弹道分析出发,在侧滑角和滚转角均受约束的条件下,提出在中制导滑翔增程段采用STT+BTT 并联复合的制导方式,在末制导俯冲攻击段采用单纯STT 的制导方式。仿真结果表明,这种制导策略能够很好的满足制导律的设计要求,有效提高SDB 大扇面角发射的侧向机动能力。

[1] 温杰, 刘书岩. 美国空军小直径炸弹系统的技术特点[J]. 飞航导弹, 2004(10)∶31-33.

[2] 王蕾, 何煦虹. 雷锡恩公司成为SDB-2 项目主承包商[J]. 飞航导弹, 2011(3)∶10-12.

[3] 雷娟棉, 吴甲生. “钻石背”弹翼外形参数对气动特性的影响[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2006,26(16)∶945-948.

[4] LT JUDSON T BABCOCK. Mark D annapel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he free-stream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BU-39/B small diameter bomb, AIAA 2008-1663[R]. Washington D.C.∶ AIAA, 2008.

[5] 杨明, 上官垠黎. 小直径炸弹控制技术研究[J]. 战术导弹控制技术, 2006,55(4)∶7-9.

[6] JAMES R CLOUTIER, DONALD T STANBERY. Nonlinear, hybrid bank-to-turn/skid-to-turn missile autopilot design, AIAA 2009-5929[R]. Washington D.C.∶ AIAA, 2001.

[7] 罗智林, 刘藻珍, 谢晓竹. 滑翔型机载布撒器侧向并联复合控制仿真研究[J]. 系统仿真学报, 2009,21(22)∶ 7281-7286.

[8] 钱杏芳, 林瑞雄, 赵亚男. 导弹飞行力学[M].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0∶48-55.

[9] 明宝印, 高士英, 邢强.几种增大空地导弹落角的制导方式比较[J]. 弹箭与制导学报, 2011,31(6)∶41-43.

猜你喜欢

滑翔航向侧向
风浪干扰条件下舰船航向保持非线性控制系统
一起飞机自动改平侧向飘摆故障分析
军航无人机与民航航班侧向碰撞风险评估
攻天掠地的先锋武器——滑翔导弹
知坐标,明航向
一种高超声速滑翔再入在线轨迹规划算法
考虑几何限制的航向道模式设计
基于干扰观测器的船舶系统航向Backstepping 控制
乘用车侧向安全气囊性能稳定的研究
空中滑翔大比拼(下)——滑翔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