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市政道路工程中质量通病的预控措施及治理方法
2012-03-23张露
张露
摘要:市政道路工程经常出现一些特殊的质量通病,严重影响到市政道路工程整体质量,本文對市政道路工程中的常见质量通病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预控措施及治理方法。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质量通病;预控措施;治理方法
TU761
随着现代化步伐的加快,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今年来频繁出现的一些质量事故,如桥梁坍塌、房屋倒毁、大堤冲毁、路基沉陷等,直接影响到人们群众的声明财产安全,因此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以下是市政道路工程中常见质量通病及预控措施和质量方法:
一、路肩、边坡松软
预控措施及治理办法:
(1)填方路基分层碾压,两侧应分别有30~50cm的超宽,最后路基修整时施以削坡,不得有贴坡现象。
(2)路面完工后,所填补的路肩亏土,必须碾压或夯实,密实度达到90%以上。
二、路面平整度差
预控措施及治理办法:
(1)按照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中对路面各层要求严格控制,认真检验,首先解决底层平整度问题。
(2)面层使用摊铺机摊铺,并放准每幅两侧高程基准线,操作手控制好烫平板的预留高的稳定性。
(3)人工摊铺时,沥青混合料应卸在铁板上,不能直接倾卸在铺筑底层上。
三、路床土过湿或有“弹簧”现象的处理
1、现象:路床土层含水量超过压实最佳含水量,以致大部或局部发生弹软现象。
2、预控措施及治理方法:
(1)雨季施工土路床,要采取雨季施工措施,挖方地段,当日挖至路槽高程,应当日碾压成活,同时还要挖好排水沟;填方路段,应随摊铺随碾压,当日成活。遇雨浸湿的 土,要经晾晒或换土;
(2)路床土层避免填筑粘性较大的土;
(3)路床上碾后如出现 弹软现象,要彻底挖除,换填含水量合适的土。
四、铺砌道板与立沿石顶面衔接不平顺
1、现象:铺砌道板与立沿石顶面出现相对高差,有的局部高于立沿石,有的局部低于立沿石,一般在0.5~1.0cm之间。
2、预控措施及治理方法
(1)如果先安立沿石,要严格控制立沿石顶面高程和平顺度,当砌道板时,步道低点高程即以立沿石顶高为准向上推坡;
(2)如果先铺砌道板,也应先将立沿石轴线位置和高程控制准确,道板低点仍以这个位置的立沿石顶高程为准,在安立沿石时,立沿石顶高程即与已铺砌道板接顺。
五、铺砌道板塌边
1、现象:靠近立沿石背处的道板下沉,特别是步道端头,在路口八字道立沿石背后下沉现象较多。
2、预控措施及治理方法:凡后安立沿石部分,立沿石前立沿石背均应用小型夯具在接近最佳含水量下进行分层夯实。
六、人行道纵横缝不顺直,砖缝过大
1、现象:
(1)在纵横缝上出现10mm以上的错缝和明显弯曲;
(2)在弯道部分,也依曲线铺砌,形成外侧过宽的放射形横缝。
2、预控措施及治理方法:
(1)水泥混凝土道板,要根据路的线型和设计宽度,应事先作出铺砌方案,作好技术交底,做好测量放线;为了纵横缝的直顺,应用经纬仪做好纵向基线的测设,依据基线冲筋,筋与筋之间尺寸要准确,对角线要相等;
(2)单位工程的全段铺砌方法要按统一方案施作,不应“各自为政”;
(3)弯道部分也应该直砌,再补边。
七、路基、沟槽回填土沉陷
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是保证路面强度和稳定性的基本条件,由于城市道路的地下部分铺设了各种不同的管线,因此,其沟槽回填的密实度对道路路基的影响很大,道路路基施工中,路堤填筑和管线沟槽回填是路基施工的关键部位。
回填土压实的质量通病为超厚回填、倾斜碾压、填土不符合要求,这些均会造成回填土达不到标准要求的密实度,从而导致路基和路面结构沉陷,管体上部破裂,无筋管还可能被压扁。其中倾斜碾压会使得碾轮不能发挥最大的压实功能,坡度越大损失的压实功就越大;填土中如夹带块状物,妨碍土颗粒间相互挤紧,达不到整体密实效果,另一方面块状物支垫碾轮,产生叠砌现象,使块状物周围留下空隙,日后发生沉陷;如果回填的土层其含水量是处于饱和状态的,不可能夯实,当地下水位下降,饱和水下渗后,将造成填土下陷,从而危及路基的安全。
预控措施及治理方法:
(1)施工单位向操作者作好技术交底,使路基填方及沟槽回填土的虚铺厚度按照压路机要求而不超过有关规定;
(2)在路基总宽度内,应采用水平分层方法填筑;
(3)路基地面的横坡或纵坡陡于1:5时应做成台阶;
(4)回填沟槽分段填土时,应分层倒退留出台阶,台阶高等于压实厚度,台阶宽≥1m,对填土中的大石块要取出,对大于10cm的硬土块应打碎或取出。
八、路面混凝土开裂、起砂、蜂窝麻面
产生这类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1)水泥的安定性不稳定,混凝土在搅拌过程中水灰比过大,降低了表面强度,施工完毕一经使用磨损易起砂。
(2)在施工过程中,收抹压光时间过早或过迟,人为在混凝土表面洒干水泥或水,养护不及时或路面未达到足够的强度就施加各种荷载等引起表皮开裂或脱皮。
(3)砂、石、水泥计量错误或加水量不准、混凝土搅拌时间短,灰料拌合不均匀,石子集中振不出水泥浆。
预控措施及治理方法:
(1)严格控制水灰比,掌握好面层的抹压光时间,严禁在混凝土表面洒干水泥或水。
(2)保证施工现场有一定的水泥存量,以确保水泥安定性的稳定。
(3)模板面清理干净,脱膜剂涂刷均匀,不得漏刷,混凝土必须按操作规程浇筑,严防漏振,并应振至气泡排除为止。
九、路拱不正,路面出现波浪形
预控措施及治理方法:
(1)路床和路面基层都应用五点五线法检查控制纵、横断面高程。
(2)控制好沥青混合料面层各层的虚铺厚度,人工摊铺要采用放平砖的方法。
(3)特别应该加细控制两雨水口之间的路边高程,切勿低于下游雨水口附近高程。
十、检查井与路面衔接不顺
预控措施及治理方法:
(1)检查井周围的回填土,应从检查井废槽底开始用动力夯转圈分层夯实,遇土质不好时,井周要回填石灰土,凡不易夯打密实的部分可填筑低标号混凝土。
(2)为了使井周路面基层松散材料能够压实和保证检查井与路面衔接平顺,可在路床顶面或在石灰土基层顶面将检查井用钢板盖死,将井位用栓点法栓牢,将路面中面层以下结构同其他部位一起摊铺碾压成活后,再将检查井挖出,升至表面层高程,废槽填筑低标号混凝土,然后一并铺筑表面层。
(3)不论是新铺路还是旧路加铺面层,在升降检查井时检查井圈的升降高度要用小线仔细校核,使井圈与路面高度和纵横坡完全吻合。
十一、雨水口井周下沉或高出路面
预控措施及治理方法:
(1)在砌筑雨水井时,每砌高30cm即将井墙外废槽用小型夯具分薄层夯实。
(2)雨水口废槽和支管回填时,如路面基层属于松散材料,可在松散材料中掺拌少量水泥后予以夯实或用低标号混凝土夯实。
(3)雨水口口圈的安放,应按标准图和质量的要求,低于周围路面1~2cm,雨水口上下游顺接长度不小于1m,侧面不小于0.5m。
(4)如果碾压面层材料时,雨水口上下游有少量下沉,应注意用沥青混合料进行找补夯实。
十二、混凝土板块裂缝
预控措施及治理方法:
(1)混凝土工作缝不应赶在板块中间,应赶在胀缝处。
(2)切缝应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25%~30%时进行。
(3)对路基和基层的密实度、稳定性、均匀性应更严格要求。
(4)角隅处要注意对混凝土的震捣,必要时可加设钢筋。
十三、相临板间高差过大
预控措施及治理方法:
(1)按规范要求用模板顶高程控制路面板高程。
(2)在摊铺、振捣过程中要随时检查模板高程的变化,如有偏差及时调整。
(3)在摊铺、振捣、成活全过程中,应时刻注意与相邻已完板面高度相匹配。
(4)路基、路面基层的密实度、强度应符合规范要求。
结束语
提高市政道路工程质量必须建立在提高主体结构工程质量的基础之上。在施工过程中要努力克服各种质量通病,确保整体工程施工质量达到优良,再把施工质量做得更好,从而达到提高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