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桩基施工工艺质量控制
2012-03-23王巍
王巍
摘要:文章针对桩基施工工艺质量控制以及施工中施工后的一些注意事项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桩基;施工工艺;质量控制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pile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and construction of some matters needing attention after the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Keywords: pile foundation;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Quality control
中图分类号:TU4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桥梁工程的大规模建设,桩基础已成为其最为广泛、最为基本的基础形式,基桩的施工工艺、施工方法也在不断创新。但在实际施工中,因受一些不可预见的客观因素的影响,而使得桩基在其成桩过程中频频发生质量隐患,或多或少地对桩基的成桩质量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风险。在施工过程中,设计文件不成熟,施工图设计粗糙,施工人员资质水平及技术能力低下,这就很难保证桥梁桩基施工的准确性、严密性;另外工程监理力度小,对于施工中所出现的质量隐患没有得到及时的发现与治理,致使桥梁桩基存在质量隐患。所以要加强施工过程的控制。
一、施工工艺
1压桩机就位
选定的压桩机进场行至桩位处,按额定的总重量配置压重,调整机架垂直度,并使桩机夹持钳口中心与地面上的样桩基本对准,调平压桩机,再次校核无误,将长步履落地受力。
2吊桩喂桩
静压预制桩每节长度为14、15、16米,可以直接用压桩机的工作吊机自行吊桩喂桩,当桩被运至压桩机附近后,一般采用单点吊法起吊,用双千斤(吊绳)加小扁担(小横梁)的起吊方法使桩身竖直插入夹桩的钳口中。
3对中、调直
当预制桩被插入夹桩钳口中后,将桩徐徐下降直到桩尖离地面10cm左右处,然后夹紧桩身,微调压桩机使桩尖对准桩位,并将桩压入土中0.5~1.0米,暂停下压,从桩的两个正交侧面校正桩身垂直度,待桩身垂直度偏差小于0.5%时才可正式开压。
4压桩
为防止压桩中途间断施工,先检查有关动力设备及电源等,确定无误后,即可正式压桩。压桩是通过主机的压桩油缸冲程之力将桩压入土中,控制施压速度不超过2m/min。直至将一节桩压至离地面80~100mm时,可进行接桩或放入送桩器将桩压至设计标高。
5接桩
本工程静压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分成两节制作,分节打入,在打桩过程中进行接桩,接桩方式为电焊焊接法,焊条采用E43,接桩工艺则应严格遵守有关操作规程进行。施工时,预埋件表面要清理干净,上下节桩桩顶平整度必须小于2mm,纵轴线必须重合一致,连接件应满足设计要求。上下两节桩之间的间隙应采用厚薄适当、加工成楔形的铁片填实焊牢。焊接时,将四角点焊固定,然后对称同时焊接以减少焊接变形,第一层焊采用细焊条(Ø3.2mm)打底,确保根部焊透,第二层方可用粗焊条,焊缝必须每层检查,不应有夹渣、气孔等缺陷,焊缝要求连续饱满,焊缝厚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桩接头焊接完毕后,焊缝应在自然条件下冷却5分钟以上方可沉桩。
二、施工中注意事项
工程施工前,应先做2个以上的试验钻孔,通过检测钻孔的孔径、垂直度、孔壁稳定性和孔底沉淤等指标,用以核对所选设备、工艺方法是否符合技术要求。检测时,孔壁的稳定时间应≮12 h ,检测数目≮2 个。对一些重要工程,可视情况相应增加测径数量。
打桩前应全面检查机械各个部件及润滑情况,钢丝绳是否完好,发现问题应及时解决;检查后要进行试运转,严禁带病作业。打桩机械设备应由專人操作,并经常检查机架部分有无脱焊和螺栓松动,注意机械的运转情况,加强机械的维护保养,以保证机械正常使用。
在混凝土灌注前的一段时间里,须保证孔壁的稳定性,不能有缩颈或孔壁塌落现象发生。为保证孔底沉渣厚度达到规范的技术要求( 端承桩≤50 mm、摩擦端承桩及端承摩擦桩≤100 mm、摩擦桩≤300 mm) ,以免影响桩的承载力,钻孔到设计持力层以后,要对泥浆进行循环稀释来降低相对密度,以清除泥浆中悬浮的砂子、石渣。
吊放入孔的钢筋笼不得碰撞壁孔,不得有变形损坏。吊放后,先将钢筋笼在垂直位置上固定好,然后进行第二次清孔,检测孔底的淤泥厚度,符合规定后,于0.5h之内开始混凝土的灌注施工。
使用的隔水栓直径应与导管内径相配,同时具有良好的隔水性能,保证顺利排出。在混凝土灌注时,应加强对混凝土搅拌时间和混凝土坍落度的控制。水下混凝土必须具备良好的和易性,配合比应通过实验室确定,坍落度宜为18-22cm,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得大于导管直径和钢筋笼主筋最小净距的1/4,且应小于40mm。为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和缓凝,水下混凝土宜掺外加剂。应确保导管连接部位的密封性,导管使用前应试拼装、试压,试水压力为0.6-1.0MPa,以避免导管进水。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混凝土应缓缓倒入漏斗的导管,避免在导管内形成高压气塞。
钢筋笼初始位置应定位准确,并与孔口固定牢固。加快混凝土灌注速度,缩短灌注时间,或掺外加剂,防止混凝土顶层进入钢筋笼时流动性变小,混凝土接近笼时,控制导管埋深在1.5-2.0m。灌注混凝土过程中,应随时掌握混凝土浇注的标高及导管埋深,当混凝土埋过钢筋笼底端2-3m时,应及时将导管提至钢筋笼底端以上。导管在混凝土面的埋置深度一般宜保持在2-4m,不宜大于5m和小于1m,严禁把导管提出混凝土面。当发生钢筋笼上浮时,应立即停止灌注混凝土,并准确计算导管埋深和已浇混凝土面的标高,提升导管后再进行浇注,上浮现象即可消失。
钻进成孔后,必须认真清孔,一般是采用冲洗液清孔,冲孔时间应根据孔内沉渣情况而定,冲孔后要及时灌注混凝土,避免孔底沉渣超过规范规定。灌注混凝土前认真进行孔径测量,准确算出全孔及首次混凝土灌注量。混凝土浇注过程中,应随时控制混凝土面的标高和导管的埋深,提升导管要准确可靠,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在地下水活动较大的地段,事先要用套管或水泥进行处理,止水成功后方可灌注混凝土。灌注混凝土应从导管内灌入,要求灌注过程连续、快速,准备灌注的混凝土要足量,在灌注混凝土过程中应避免停电、停水。帮扎水泥隔水塞的铁丝,应根据首次混凝土灌入量的多少而定,严防断裂。确保导管的密封性,导管的拆卸长度应根据导管内外混凝土的上升高度而定,切勿起拔过多。
三、成品保护措施
1、混凝土预制桩达到设计强度的70%方可起吊,达到100%才能运输。桩起吊时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持平稳,保护桩身质量。
2、水平运输时,应做到桩身平稳放置,无大的振动,严禁在场地上以直接拖拉桩体方式代替装车运输。
3、桩的堆存场地应平整、坚实,垫木与吊点应保持在同一横断面平面上,且各层垫木应上下对齐,叠放层数不宜超过四层。
4、妥善保护桩基的轴线桩和水平基点桩,不得受到碰撞和扰动而造成位移。
结束语
随着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桩基础工程的质量也关系着整个建筑物的工程质量,因此,对工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严格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景建敏,桥梁桩基施工技术障碍探讨-《现代商贸工业》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