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道德经》对当代城市综合执法的现实指导意义
2012-03-23肖瑞俭
【摘要】《道德经》是我国历史文化瑰宝,全文充满管理智慧,它倡导的“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的柔性管理及“上善若水”、“圣人以百姓心为心”的思想,对当代城市综合执法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目前还无相关文献探索《道德经》在该领域的借鉴指导作用。本文站在初读《道德经》的基础上,总结道家思想的基本理念,从老子的“管理思想”角度入手,探索《道德经》对当代城市综合执法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老子道德经城市综合执法现实指导意义
中图分类号: D648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
Discussion on the Tao-Te Ching of Realistic significance to the contemporary city comprehensive law enforcement
Xiao Ruijian
【Abstract】The Tao-Te Ching are cultural treasures in our history, the full text fulls of management wisdom, The thoughts of "The nature of the tao", "Non-interference of flexible management ”and" As good as water ", "The saints to people heart to heart " that advocated have positive significance to the contemporary urban comprehensive law enforcement, there is no relevant literature to explore the Tao-Te Ching in the fields of guidance for reference. This paper stood in reading the Tao-Te Ching early, on the basis of summary of the basic idea of Taoist thought,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Lao tze's "management idea", explored the Realistic guiding significance of Tao-Te Ching for the contemporary urban comprehensive law enforcement.
【Key words】Lao tzeTao-Te ChingThe contemporary urban comprehensive law enforcementGuiding significance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作为先秦诸子百家的一家学派,在哲学思想上的成就,以及在国家管理、社会管理、人生管理等方面的许多主张,在中国历史上都有着巨大的影响。
老子的思想收录于《老子》一书中。《老子》又名《道德经》,它不仅是一部思辨哲学著作,还是一部管理哲学著作[1],《纽约时报》更将《老子》列为古今十大作品之首。该书提出的无为而治、柔性管理、上善若水、厚德载物和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以百姓心为心的思想,对我们现代化的管理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当然,《老子》一书的管理思想也有其复古保守、求静止变、认识绝对化的局限性,如现行的由肖箑父、李锦全主编的《中国哲学史》教材就认为,老子主张的是保守、复古、倒退的历史观,“老子的思想比孔丘‘信而好古,想恢复到西周还更保守,希图复古到‘结绳而用的原始时代去。”但总的来说,《老子》一书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其管理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借鉴意义。
本文着重从老子的“管理思想”角度入手,探索《道德经》对当代城市综合执法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道家思想的基本理念
《道德经》五千多字,全篇紧紧围绕“道”这个核心展开阐述,主要体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理念
1.道法自然。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对《老子》中“道”的阐述,河上公注为“道性自然,无所法也”,意思是“道是最高最先的,是天地万物的究竟根本。”[2]简而言之就是一切事物的本源及发展的客观规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里的“自然”并不是指自然界的客观事物,而是指“任何事物自身的状态或者动静的态势,即事物运动或者变化的态势、趋势。”[3]由此可以看出,这里的“自然”是事物自然而然的状态,是“是其所是”的一种没有任何人为因素的本真状态。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而“道”法的是“自然”,这是一种最高的境界,是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也是和谐的最好状态。
2.无为而治。
无为而治是老子学说中最为著名的政治理论,并由“文景之治”和“贞观之治”的历史实证而名垂史册。
老子认为“天道无为”,因此,“道法自然”的内在要求就是“无为而治”,“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让民自我完善和发展,达到“我无为而民自化”。但是,“无为”并不是指什么都不做,而是要遵循自然规律和万物的本性。老子说“无为而无不为”、“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即圣人顺任自然处事,无言默化施教。可见,无为只是一种手段,而无不为才是真正的目的。
3.上善若水。
道家对水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认为水是天下至柔之物,却可以摧毁天下之至坚,无微不至。水是无私的,它滋润万物,而却不从万物那里争取任何利益自己的东西,水与世无争,不仅面对被滋润的万物不争,面对世间的一切,他都不争。
4.以百姓心为心。
在老子的政治思想中,“民”、“百姓”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在老子眼里,民众虽然卑贱,但却是高贵的王侯赖以存在的根本,也是一个国家的根基,没有了民这个根基,居于其上的国家政权便无法存在。因而,老子指出:“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圣明的君主治理天下,没有自己固定不变的意志,而以百姓的意志为自己的意志,根据百姓的需要和心意来施政。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想为民之所想,利为民之所利,就是“以人为本”。
三、道家思想对当代城市综合执法的现实指导意义
“道”是道家思想的精髓,由“道法自然”而引申出的管理属于柔性管理。在老子的思想中,与当代城市综合执法所对应的是“社会管理”。老子认为:社会管理分为四个层次:“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显然,老子所推崇的社会管理是“太上,下知有之”。怎么才能达到城市管理的“太上,下知有之”的境界?《道德经》对当代城市综合执法工作有以下几点现实指导意义。
1.遵循道法自然,讲求无为而治。
就城市综合执法而言,究竟什么是“道”,什么是“道法自然”,学术界目前没有相关定义。笔者在总结研究自身11年的综合执法工作经验后提出:当代城市综合执法领域中的“道法自然”应该是“和谐是城市发展的内在要求。城市的需求存在多元化。多元化的城市需求之间存在矛盾的必然性。和谐的城市是多元化需求的完美融合。城市综合执法必须尊重城市发展的自身客观规律,以促进城市和谐为最终目标,在承认城市多元化需求的基础上,引导、兼顾多元化需求协调发展。”
所以,健康和谐的城市不是简单的经济繁荣,不是盲目地追求现代城市“秩序美”,而更在于承认多元化需求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更在于城市多元化需求的兼顾满足、和谐共处。因此,为推进和实现城市和谐发展,综合执法者最应该做的就是顺应城市发展的“道”,深入调研,充分了解不同层次的城市需求,承认这些需求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允许城市多元化并存,以“整体平衡观”引导多元化需求彼此兼容、协调发展。即:一个和谐的城市应该是“现代秩序美”和“小商贩吆喝的清明上河图”的完美融合。要敢于“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努力让百姓“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以“无为”达到有效的“为”,以“无为”实现和谐执法,正所谓“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避免为了某一需求而对另一需求积极执法的“有为”。
2.遵循上善若水,讲求虚极静笃。
作為身处大转型时期的城市综合执法者,要有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品质,做到“天道无亲,恒与善人”, 不争名,不争利,公正无私地服务于广大市民;要善于自我完善、自我修身,以宁静的心看待得失,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名利观,不被欲望所控制、所蒙蔽,回到虚名宁静的状态,做到“凡事之本,必先治身”、“至虚极,守静笃”。只有这样,才能如水一样清澈公正,如水一样拥有强大的摧毁力,击败执法过程中“吃拿卡要、以权谋私”等一切腐朽思想和不良行为,避免过于积极、强硬的执法,强化柔性执法,做到组织灵活化、制度非刚性化、方法情感化、影响无形化以及执法和谐化;才能从内心深处接受和热爱城市综合执法这项工作,从而强化职业荣誉感和归属感。
3.遵循以百姓心为心,讲求民本思想。
“以人为本”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因此,城市综合执法工作要牢固树立“圣人以百姓心为心”的民本思、“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的廉洁思想、“百姓皆注其耳目焉”的民主监督思想、“圣人皆孩之”的公仆思想[4]。在实际工作中关注弱势小商贩的生计问题,重视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引导广大市民彼此兼容、彼此谦让、和谐发展。
四、结语
《道德经》短短五千字,其蕴含的思想智慧是无穷尽的,对中国数千年的历史有着深远影响。正如鲁迅先生说:“不读《老子》一书,就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中国根柢全在道教”,“以此读史,有许多问题可以迎刃而解。”[5]道家所倡导的“道法自然”、“无为而治”、“上善若水”及“民本思想”在当代城市综合执法领域有着广泛、深邃的探索空间和浑厚的指导智慧。
作为当代城市综合执法者,应以“道法自然”为执法思想,深入探索、研究、尊重城市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以“无为而无不为”为城市管理方式,本着“圣人以百姓心为心”的民本思想,牢固树立“上善若水、虚极静笃”的政绩观、名利观,遵循城市多元化和谐发展的理念,不刻意、不妄为、不浮躁、不勉强地开展城市综合执法工作。
参考文献:
[1]孙以楷.老子注释三种[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2003: 7.
[2]张岱年.文化与价值[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3]谢杨举.老子“自然”概念的实质和理论[J].湖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1).
[4]麦小舟.再生的老子[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37.
[5]《鲁迅全集》第九卷,第285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作者简介:肖瑞俭 (963.9—) 职务:重庆市大渡口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局长、党组书记 本科文化学历,中共党员,先后担任成都军区空军某部高炮排排长、某部政治指导员、某部政治部宣传干事等职务,后转业到地方从事组织人事工作,现任重庆市大渡口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局长、党组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