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议路桥建设中养护及管理措施

2012-03-23罗涛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2年4期
关键词:路桥养护建设

罗涛

摘要:随着广州市城区的经济飞速发展,该市区路桥建设、养护事业也蓬勃发展,文章针对市区路桥建设、养护和管理的现状,阐述了对路桥养护和建设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路桥;建设;养护;管理

中图分类号:U4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of guangzhou city, the urban road &bridge construction, maintenance business also vigorous development, the article for the urban road &bridge construction, maintenance and management present situation,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bridge maintenance and construction of some of the views.

Keywords: luqiao; Construction; Maintenance; management

0. 引 言

自古以来,筑路修桥一直是行善积德的好事,路桥的修葺一直是关乎民生的大计。进入了改革开放以后,若要富先筑路的道理为大家普遍接受,广州能成为华南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了便捷的交通,在今后,广州经济的发展同样也离不开路桥的建设和发展 到目前为止,该市的市政道路和公路建设也正朝着稳步有序的方向发展,道路网格化也初具规模,这些道路网络已为广州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现代城市发展对城市道路和公路的使用也提出了相应的更高要求,现代道路已不仅停留在道路的通行能力的满足 ,而更侧重于突出城市的面貌和环境改观的综合性功能,为此我们在道路建设和管理中提出了畅绿洁美的要求,着重建立建设和管理并重的理念,全面规划科学设计创新制度专业管理,将路桥建设和管理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1. 路桥养护工作存在的问题

1.1路桥管理部门职能不完善。由于受人员、资金及设备的影响, 对路桥病害部位不能及时检测及养护, 造成路桥带病作业, 影响了路桥的良好使用。

1.2历史原因造成的“先天不足”。在建路、桥时受资金和技术力量等因素影响, 难免存在设计、施工技术水平和施工手段等方面的问题, 施工质量存在一定的缺陷, 从而影响到路桥的使用寿命。

1.3繁重的交通运输量及大量超载车辆的运行。由于运输量的增加, 不仅导致道路的病害出现, 也加快了路桥病害的发展, 使路桥的寿命和使用状况大大降低。

1.4环境因素对路桥的危害。在风、霜、雨、雪等恶劣气候的侵蚀下以及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 使路桥在交付使用后, 会逐渐出现裂缝、破损、锈蚀、变位等现象, 由于在日常维修养护中缺乏经常性的检查,早期病害不能被及时发现而得到有效处理, 最终使得钢筋锈蚀、小裂缝发展成大裂缝、混凝土发生脱落等,正所谓“小病不治酿成大病”, 导致路桥使用寿命大大缩短, 衰老加快。

1.5在路桥的日常管养技术工作中, 因资料的不完善、欠缺等, 难以系统、完整地建立和完善路桥技术档案, 造成对路桥的经常性和定期检查不能及时进行。

2. 路桥建设方面

2.1择优聘用项目负责人。施工项目管理要求强化组织协调作用。由于工程项目在施工生产活动的单件性,一旦产生问题难以补救会造成不良后果。参与施工的人员不断在流动,组织工作量很大;施工环境在露天作业,工期长需要的资源广。整个施工活动涉及到复杂的经济关系、技术关系、法律关系、行政关系和人际关系等,故施工项目管理中的组织协调工作最为艰难、复杂、多变,这些都必须通过强化组织协调的办法才能保证工作顺利进行。其强化的关键就是优选项目负责人,选用德才兼备的项目负责人是施工企业搞好项目管理的重要条件和首要任务。项目负责人应具有独立的指挥能力和决策能力,具有一定深度的专业技术知识,具有相当广度的专业管理知识和管理技能,具有高超的领导艺术和良好的组织管理及协调能力,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现场施工阅历,还应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使之保持充沛的精力和必须的体力以适应施工艰苦环境的要求。

2.2提高施工管理中的科技含量和规范施工行为。为了提高施工管理中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和推行规范化施工,必须力求提高管理队伍的科学技术水平。首先,要加强施工质量自检人员的培训,为施工质量管理人员创造良好的学习锻炼环境,促其成才;改善施工质量自检队伍的知识结构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其二,要认真学习和掌握工程技术施工规范,严格执行施工中的质量监督程序,加强质量管理中的开工申请报告、质量验收单、中间交工证书三个主要环节的质量控制。加强管理和跟踪质量监督,扩大预先提示范围,在每个施工环节中做到人员、时间、工作三到位。其三,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做好交工验收的质量自检工作。工程完工后,交工验收质量鉴定工作尤其重要,作为施工单位应该严格按照有关标准制定质量监督实施方案,组织人员,认真检查,公正、合理、客观的评定施工质量情况,按分项、分部、分单位,对工程逐项认真评定,提出质量鉴定意见,处理好施工质量缺陷,提请交工验收。

2.3加强机械化施工水平,确保工程质量进一步提升。施工机械的配备、选择、使用和维修要合理。正确选择施工项目机械就是保证施工机械处于良好状态,减少闲置和损坏,提高使用效率及产出水平。配备机械时应综合考虑工作效率,工作质量、使用费和维修费、能源耗损费、占用操作人员和辅助人员的数量、安全性、稳定性及操作难度和灵活性。合理组织机械设备施工,加强维修管理,实行人机固定,坚持使用效益与个人利益挂钩,培养机务队伍和特种机械维修人员。

2.4施工要出精品工程。项目是展示企业形象最直接、最有代表性的窗口。从微观的角度

说,社会从项目了解企业,企业从项目走向市场。社会各界、建设单位往往通过这个窗口看企业,通过项目管理到位不到位,施工人员精神状态高不高,工程质量好不好,工程进度快不快等各方面的情况来了解和评价企业。从宏观的角度讲,每一个项目也是政府对外展示经济、文化、形象的窗口。

路桥建设的项目管理直接体现在工程施工和工地管理上。施工成本的控制,科学管理的实施,先进工艺、先进技术的运用,经济效益的获取,都必须通过创新管理来实现。在项目管理中要切实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和施工规范,力争做到项目上的一切行动要以“建精品、创名牌”、“开工必优、一次成优、全面创优”的标准要求为目标;要注重理解设计、科学组

织,立足实际,积极探索适应市场发展的道路,树立精益求精的精品意识。

3. 路桥管理方面

我们在公路网管理中一直强调“建管并举”,说明养护管理和建设管理负有同等重要的责任,如何将公路管理好养护好,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课题。

3.1坚持专业管理。

养护工作并不是道路建设的附属工程,它是路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项技术性、 理论性、知识性比较强的工作,所以养护人员必须具有较高业务水平,做出准确治理方案。这首先需要一支懂业务、懂技术、懂管理的职工队伍,针对目前情况,要达到这一点必须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来解决职工业务水平的提高。如制定各部门、各岗位用人标准,在符合标准的人员中优中选优,竞争上岗,对于在岗人员必须进行各自领域的专业培训。养护工作比较苦,越是恶劣天气的时候,越是工作的繁重阶段,夏冒酷署,冬顶严寒,每天步行几公里是常有的事情,养护事情繁多,重复性大,连续性强,涉及面广,必须培养造就一批即能当“指挥员”,也能当“战斗员”,即具有“一专多能”的人才。我们必须随时掌握最新的知识,推广应用于公路养护工作。如路面冬季修补用冷铺混合料技术,路面常温灌缝材料,冬季融雪材料等。另一方面,以往养护用人工,运输靠四轮,管理凭经验的做法已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公路养护管理的需要,因此必须培养一支反应快速、技术熟练、设备配套的机械化养护队伍,才能保證养护的及时性、快捷性、扩大养护面积,提供工作效率。

3.2坚持数字化管理、网络管理、实时监控。

在今后公路的养护管理中,可以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可视化技术、网络化等新技术的应用,与路面养护管理信息系统或路面质量评价系统一起来应用。将公路的各项要素与地理要素的空间属性联系起来,既可以从地图上的路段、桥梁、涵洞等地理要素查询得到相应对象的数字、文档、图形、图象及视频、音频信息,也可以由路段编号、桥梁编号等标识信息查询得到其空间方面的信息。对于公路养护管理中的检测结果及调查得到的路面病害等动态信

息,可运用可视化技术将数量庞大的数据拟合到地理要素上,得到直观的复合地图,一目了然地了解道路或桥梁的质量,为技术和管理人员制定养护管理方案提供全面的参考。目前的设备及管理水平还未达到这样的高度,但我们可以坚持数字化管理、网络管理、实时监控这样一个理念,逐步完善我们的工作,提升我们的公路养护管理水平。

4.结 语

随着公路里程的不断增长,公路网内的建设和管理量也越来越大,我们面前的难题也越来越多在路桥的建设中,如何完善工程监管,提高工程竣工的质量,成为竣工后整个路网建设后续管理的基础;另外,面临大量的公路网养护管理,如何能够节省养护资金而不降低养护质量,从而提高养护的投入产出比,如何从制度和管理中出效益,也是今后可持续发展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只有不断探索、研究提高公路桥梁养护工作水平的新思路、新方法, 才能充满自信, 迎接挑战, 确保公路桥梁的畅通和使用安全。

猜你喜欢

路桥养护建设
路桥工程试验检测技术要点
寒露
基坑钢支撑围护技术在路桥施工中的应用实践研究
级别分明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路桥建设及养护管理分析
浅谈公路绿色环保养护
草坪的建设与养护的方法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