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夏季高温期不同覆盖物对棚内小气候、蔬菜病害发生和产量的影响

2012-03-22文范纯习再安

长江蔬菜 2012年18期
关键词:株率塑料大棚棚膜

文范纯,习再安

(湖南益阳市蔬菜科学研究所,413000)

夏季高温期不同覆盖物对棚内小气候、蔬菜病害发生和产量的影响

文范纯,习再安

(湖南益阳市蔬菜科学研究所,413000)

2011年6~8月,在益阳市4个基地,设置4个处理,对塑料大棚内温度、光照进行了3次实地测定,调查了4个处理与对照的病害发生为害情况和产量变化。温度测定结果表明,A处理降温最大,为4.5℃;D处理最低,为0.5℃;B处理增温最高,达2.5℃;C处理增温最小,为0.5℃。光照测定结果表明,2个处理都降低了棚内光照强度,其中a处理降低光照强度大,最大值为2.85万lx;b处理降低光照强度小,最大值为0.98万lx。病害调查结果表明,4个处理都明显降低3种蔬菜作物主要病害的发病株率和病情指数,其中A处理下黄瓜霜霉病的发病株率和病情指数降低最大,分别达97%,0.960。产量调查结果表明,4个处理下,3种蔬菜都增产,但增产幅度有差异,其中增产率最大的是C处理的辣椒,增产57.1%;增产率较小的是A处理的黄瓜,仅增产13.5%。同时,在夏季高温期,针对喜温且要求较强光照的蔬菜,提出了蔬菜生产实施“一片白”(塑料大棚盖棚膜)的栽培模式和塑料大棚在夏季高温期只开两头大棚门和两边通风窗的降温管理技术措施。

夏季高温期;塑料大棚;塑料拆留;盖遮阳网

随着国家“菜篮子”工程建设的强化,塑料大棚已被菜农广泛应用于蔬菜生产,这既是现代化农业的体现,也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益阳市已发展以钢架塑料大棚为主的各类骨架塑料大棚达3 000 hm2,主要用作春提早、秋延后栽培,不但解决了蔬菜矛盾,保障了市场供应,增添了供应品种,而且使广大菜农获得了较高效益。

不论哪种塑料大棚栽培蔬菜,在益阳市一般于立夏(5月5日左右)前后陆续拆下所有棚膜,一是避免薄膜受强光高温影响加速老化而缩短使用寿命;二是降低温度,以利蔬菜生长。2010年个别菜农认为棚膜拆卸费工、棚膜又不便于管理,于是在高温季节只开棚门,保留顶膜,而将裙膜卸下收藏保管,结果发现,未拆大棚顶膜的棚内蔬菜,反而生长较好,病害发生少,且产量较高。对此,我们于2011年,研究了高温季节塑料大棚不同部位的塑料薄膜拆留及覆盖遮阳网对棚内温度、光照、蔬菜作物病害发生和产量等的影响,分析了塑料大棚在高温季节实现高产优质栽培的原因,为提高塑料大棚利用率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温度调查方法

于2011年6~8月分3次实测温度,以半圆拱形钢架塑料大棚(南北向延长,长50 m,宽8 m,肩高1.6 m,脊高3 m)为对象,测定大棚正中,离地1.5m处的温度。

共设4个处理,处理A:留顶膜,拆下1.2 m高裙膜,保留两头挡膜,开两头棚门,门高1.8 m,宽1.4 m,顶膜上加盖70%遮光率的遮阳网,地点设在赫山区三益基地,蔬菜作物为黄瓜。

处理B:留顶膜、60 cm高裙膜,且在棚肩下与裙膜上口处开40 cm高窗口,用40目白色防虫网覆盖,留两头挡膜,开一头棚门,门高1.8 m,宽1.4m,地点设在赫山区风顺基地,蔬菜作物为黄瓜、辣椒。

处理C:留顶膜、两头挡膜,两头开大棚门,高1.8m,宽1.4m,留60 cm高裙膜,棚肩下与裙膜上口处开40 cm高窗口,地点设在沅江市大地农业基地,蔬菜作物为辣椒。

处理D:留顶膜、60 cm高裙膜,棚肩下与裙膜上口处开40 cm高窗口,收两头挡膜,地点设在南县八百弓乡王高基地,蔬菜作物为辣椒、豇豆。

黄瓜于2011年2月15日播种,采用地热和空气电热双加温育苗。辣椒于2010年10月20日播种,豇豆于2011年3月28日播种。

各处理对照均为各处理地点拆棚膜的露地同作物、同品种、同管理、同面积、同高度、同时间的温度测定值。

1.2 光照调查方法

采用上海市嘉定学联仪表厂提供的JD-3型光照计进行光照强度测定,取检测时最高值。共设3个处理,处理a:棚膜顶上加盖遮阳网内;处理b:大棚膜内;处理c:对照,为a、b各处理大棚外露地同一时间,分别为c1和c2。

1.3 病害和产量调查方法

分别以1.1的4个处理与已拆膜的同基地、同面积、同作物为对照进行调查比较。

①产量调查方法 每个处理分别对不同作物选择1个大棚与拆棚膜的露地同作物、同品种、同管理、同面积进行调查。按对角取5个调查点,每个点定10株作为调查对象。发病株率(%)=[(发病株数/调查株总数)]×100%。

②产量调查方法 每个处理分别对不同作物选择1个大棚与拆棚膜的露地同作物、同品种、同管理、同面积进行计产比较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圆拱塑料钢架大棚内温度的影响

由表1可知,在3个月9 d的调查中,每天4个时段的气温,A处理比棚外降低3.5~5℃,B处理比棚外升高1.5~2.5℃,C处理比棚外高0.5℃,D处理比棚外降低0.5℃。

由此可见,在夏季高温期,塑料大棚顶膜上加盖遮阳网(A处理)能较大幅度降低温度,有利于蔬菜作物的生长;B处理可提高棚内温度,最高达2.5℃,但在夏季高温条件下,温度过高不利于蔬菜作物生长;C处理提高棚内温度仅0.5℃,从理论上说,对蔬菜作物的生长影响不大;D处理棚内温度反而比棚外气温低0.5℃,从理论上讲,对蔬菜作物的生长有利。

表1 不同处理对圆拱塑料钢架大棚内温度的影响 ℃

2.2 不同处理对光照强度的影响

由表2得知,与c1处理比较,a处理的光照强度只有c1处理的38%~40%,降低了2.27万~2.85万lx,光照最强时段(11:00)棚内的光照强度只有1.5万~1.75万lx;而b处理的光照强度为c2处理的78%~80%,仅降低0.86万~0.98万lx,光照最强时段棚内的光照强度仍可达3.16万~3.71万lx。

由此可见,棚膜上盖遮阳网后,光照强度最强只有1.75万lx,不利于瓜类、豆类和茄果类蔬菜的生长;而只盖棚膜的光照强度在夏、秋季高温期,一般情况下都可达3万lx以上,有利于蔬菜作物的生长。因为瓜类、豆类和茄果类蔬菜对光照强度的要求偏高,光饱和点一般为4万lx左右。

从理论上分析,夏、秋高温季节,塑料大棚覆盖顶膜,不仅避免了强光对蔬菜作物的不利影响,而且还为瓜类、豆类和茄果类蔬菜提供了适宜光照强度,有利于上述3类蔬菜作物的生长。

2.3 不同处理对3种蔬菜主要病害的影响

①处理A和B对黄瓜主要病害的影响 从表3可知,A处理6月16日调查发现,黄瓜早疫病、霜霉病、白粉病和细菌性角斑病的发病株率分别比对照低4,99,0,66个百分点;其病情指数分别比对照低0.016,0.576,0,0.426。7月3日调查的黄瓜早疫病、霜霉病、白粉病和细菌性角斑病的发病株率分别比对照低8,97,2,78个百分点;其病情指数分别比对照低0.134,0.960,0.008,0.780。

B处理6月16日调查的黄瓜疫病、霜霉病、白粉病和细菌性角斑病的发病株率分别比对照低3,99,0,64个百分点;其病情指数分别比对照低0.012,0.486,0,0.384。7月3日调查的黄瓜早疫病、霜霉病、白粉病和细菌性角斑病的发病株率分别比对照低9,80,0,64个百分点;其病情指数分别比对照低0.096,0.828,0,0.584。

由此可见,在夏、秋高温季节,塑料大棚覆盖棚膜和棚膜上加盖遮阳网,能大幅减少黄瓜发病株率和降低病害发生程度。

表2 不同处理对光照强度的影响 万 lx

表3 处理A和B对黄瓜病害的影响

②处理B、C和D对辣椒主要病害的影响 从表4可知,B处理6月16日调查的辣椒病毒病、早疫病、炭疽病和疮痂病的发病株率分别比对照减少62,46,12,36个百分点,其病情指数分别比对照降低0.53,0.36,0.148,0.288;7月 3日调查的辣椒病毒病、早疫病、炭疽病和疮痂病的发病株率分别比对照减少62,50,34,45个百分点,其病情指数分别比对照降低0.638,0.52,0.364,0.388;8月11日调查的辣椒病毒病、早疫病、炭疽病和疮痂病的发病株率分别比对照减少75,57,96,46个百分点,其病情指数分别比对照降低0.718,0.526,0.778,0.456。

C处理6月23日调查的辣椒病毒病、早疫病、炭疽病和疮痂病的发病株率分别比对照减少54,42,16,32个百分点,其病情指数分别比对照降低0.454,0.282,0.198,0.244。7月6日调查的辣椒病毒病、早疫病、炭疽病和疮痂病的发病株率分别比对照减少62,46,34,38个百分点,其病情指数分别比对照降低0.676,0.382,0.322,0.322。在8月13日调查辣椒病毒病、早疫病、炭疽病和疮痂病的发病株率分别比对照减少76,54,88,44个百分点,其病情指数分别比对照降低0.736,0.488,0.560,0.422。

D处理6月23日调查的辣椒病毒病、早疫病、炭疽病和疮痂病的发病株率分别比对照减少46,38,18,30个百分点,其病情指数分别比对照降低0.442,0.262,0.220,0.280。7月6日调查的辣椒病毒病、早疫病、炭疽病和疮痂病的发病株率分别比对照减少60,48,34,38个百分点,其病情指数分别比对照降低0.568,0.388,0.342,0.344。8月13日调查的辣椒病毒病、早疫病、炭疽病和疮痂病的发病株率分别比对照减少76,48,92,36个百分点,其病情指数分别比对照降低0.716,0.460,0.706,0.472。

由此可见,在夏、秋高温季节,塑料大棚覆盖棚膜能大幅减少辣椒发病株率和降低病害发生程度。

表4 处理B、C和D对辣椒病害的影响

③D处理对豇豆主要病害的影响 从表5可知,D处理6月23日调查的豇豆锈病、煤霉病、根腐病和炭疽病的发病株率分别比对照减少54,32,16,13个百分点;锈病、煤霉病和炭疽病的病情指数分别比对照降低0.428,0.256,0.124;7月6日调查的豇豆锈病、煤霉病、根腐病和炭疽病的发病株率分别比对照减少84,25,19,43个百分点;锈病、煤霉病和炭疽病的病情指数分别比对照降低0.646,0.608,0.398。

表5 D处理对豇豆病害的影响

由此可见,在夏、秋高温季节,塑料大棚覆盖棚膜能大幅减少豇豆发病株率和降低病害发生程度。

④不同处理对3种蔬菜产量的影响 从表6可知,A处理与对照区相比较,黄瓜每667m2增产301 kg,增产率为13.5%。B处理与对照区相比较,黄瓜每667m2增产1 292 kg,增产率为50.2%;辣椒每667m2增产592 kg,增产率为37.7%。C处理与对照区相比较,辣椒每667 m2增产956 kg,增产率为57.1%。D处理与对照区相比较,豇豆每667m2增产633 kg,增产率为38.7%。

由此可见,在夏季高温期,塑料大棚覆盖棚膜,黄瓜、辣椒和豇豆3种蔬菜,在4个不同基地都能增产。其中A处理与B处理相比,A处理黄瓜增产幅度不大,可能是光照强度不足所致,而B处理黄瓜增产幅度较大,A处理与B处理之间的增产幅度相差36.7%;C处理与B处理相比,C处理辣椒增产幅度大,B处理辣椒增产幅度较小,可能是温度偏高所致,C处理与B处理之间的增产幅度相差19.4%。

表6 不同处理对参试蔬菜产量的影响

3 结论

在夏季高温期,塑料大棚的管理,以敞开两头棚门,开启两边40 cm高的通风窗的C处理为最佳。C处理能使棚内温度比露地温度仅高0.5℃,而光照强度降低20%左右,大幅降低病害的发生与为害程度,大幅度提高产量,同时还可减少因拆卸棚膜而导致的用工成本和保管成本,对生产喜温且要求较强光照的蔬菜作物,如黄瓜、辣椒和豇豆等,是一项一举多得的塑料大棚高效利用的技术措施。

在夏季高温期,大棚顶膜上盖遮阳网,虽能大幅度降低棚内温度,但同时也大幅度降低了光照强度,从理论上讲,对要求较强光照的蔬菜作物,如黄瓜、辣椒和豇豆等,达不到其生长所需要的光照强度饱和点,不利于高产。因此,不提倡采用。

Effects of Different Coverings on M icroclimate in Plastic Greenhouse,Disease Occurrence and Yield at High-temperature Period in Summer

WEN Fanchun,XIZai'an
(Yiyang Institute ofVegetable Sciences,Hunan 413000)

During June to August of 2011,we set up four treatments(treatment A,B,C,D)in four bases of Yiyang to investigate the temperature and light condition in the plastic greenhouse for three times,and we also investigated and compared the disease occurrence and yield of the four treatment and control.The results of temperaturemeasurement test showed that,treatment A and treatment D decreased the temperature by 4.5℃and 0.5℃,while treatment B and treatment C increased the temperature by 2.5℃ and 0.5℃ respectively.The results of the lightmeasurement test showed that,both the two treatments(treatment a,b)reduced the light intensity inside the plastic greenhouse,and treatment a and treatment b decreased the light intensity by 28 500 lx and 9 800 lx respectively.The results of the disease survey test showed that, the four treatment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the main disease incidences and main disease indexes of the three tested vegetables,and the disease incidence and disease index of downy mildew on cucumber were reduced maximum by 97% and 0.960.The results of the yield test showed that,the yields of the three tested vegetables were increased at different degree under the four treatments,and pepper possessed the highest yield increasing rate of 57.1%under the conditions of treatment C,while cucumber had the lowest increasing rate of 13.5%under the conditions of treatment A.Thus,under the high-temperature period in summer,the treatment Cwas themost suitable for the growth of thermophilic and photophilous vegetables,like cucumber,pepper and cowpea.

High-temperature period in summer;Plastic greenhouse;Covering and uncovering plastic films;Covering sunshade net

10.3865/j.issn.1001-3547.2012.18.018

益阳市物价调节基金,2011年支撑计划项目

文范纯(1955-),男,本科,高级农艺师,专业方向为蔬菜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电话:13469419353,E-mail:www.wenfanchun@126.com

2012-05-22

猜你喜欢

株率塑料大棚棚膜
河南省钢骨架塑料大棚拱架结构标准化设计研究*
基于光谱指数的流域尺度农业塑料大棚制图
2021年大通县油菜三甲害虫药效防治试验报告
澳洲坚果杂交子代开花调查分析
不同光谱条件对越冬型拱棚韭菜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的塑料大棚遥感指数构建
三化螟田间为害丛率与为害株率相关性研究及应用
2018年泰山东麓和南麓甜樱桃主产区冻害情况调查
塑料大棚
新建大棚覆盖棚膜防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