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引领产业发展,成果支撑农民增收
——重庆辣椒研究团队服务辣椒产业的回顾与思考
2012-03-22黄任中吕中华
黄任中 吕中华
科技引领产业发展,成果支撑农民增收
——重庆辣椒研究团队服务辣椒产业的回顾与思考
黄任中 吕中华
导读:重庆山区适宜发展加工型辣椒生产,重庆辣椒研究团队准确把握产业动态,瞄准产业科技需求,率先开展加工型辣椒育种研究;以品种和技术创新为着力点,以重大专项为抓手,开展前瞻性研究,以科技支撑产业升级;注重科研与生产紧密结合,加速科技推广;推进科技成果应用,支撑产业发展,切实提高了椒农收益。在今后工作中,还需进一步促进科研与生产结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加大研究资金投入与支持,提高生产水平,以更好、更持久地为重庆辣椒产业服务。
艳椒425
重庆食辣人群众多,火锅底料加工业方兴未艾,辣味较重的加工型辣椒市场需求量大,种植面积较大,2011年重庆辣椒种植规模超过3.4万hm2。加工型辣椒种植效益较高、产业链长,适宜山区发展,是山区农业产业调整的首选作物,在农业增收、农民致富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重庆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红色产业”。作为从事辣椒科研的科技工作者,重庆辣椒研究团队以服务重庆辣椒产业为己任,以科技引领产业发展、成果支撑农民增收,为重庆辣椒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1 重庆辣椒研究团队服务辣椒产业回顾
1.1 准确把握产业动态,瞄准产业科技需求
据调查,重庆常年用于火锅及底料加工、榨菜辅料加工及家庭消费的干辣椒约7.5万t,酱制、泡制辣椒约10万t,2000年种植面积仅0.16万hm2,产量仅2万余t,自产数量严重不足,干辣椒市场缺口较大,60%原料靠川、黔、豫等地供应。当时国内辣椒育种、栽培技术研究多以甜椒、鲜食辣椒为主,加工型辣椒研究相对薄弱。加工型辣椒产业科技含量不高,栽培水平较低,整体效益不高。存在良种覆盖率不高,生产用种混杂、退化严重,产量低,抗性弱,单产较低等问题。
在准确把握辣椒产业快速发展态势,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支柱产业调查研究与市场分析的基础上,我们瞄准辣椒产业科技需求,在全国率先开展加工型辣椒育种研究,使科技水平领先于产业发展,并长期坚持,促进了科技与产业的紧密结合。
1.2 开展科技创新,支撑产业升级
①以品种创新为主体,助推产业升级 在加工型辣椒新品种育种方面,经地方良种提纯复壮、新品种(系)选育、杂交种选育历程,推陈出新,为产业升级提供了物质基础,使重庆辣椒品种经历了2~3轮的更新换代。2000年,在收集、整理、鉴定地方辣椒资源的基础上,对地方优良品种进行了提纯复壮,通过海南南繁加代等形式加快其纯化步伐,2001年提供了5个地方优良品种的原原种和原种,从2003年开始进行杂交品种选育,2004年选育出以朝天148为代表的朝天系列加工型辣椒新品种 (系)5个,2006年选育出重庆第1个杂交新品种艳椒425,至2010年已选育出艳椒11号、艳椒426等艳椒系列新品种。目前,选育出的艳椒系列品种成为重庆辣椒的主栽品种,常年种植面积1.8万hm2以上,占重庆辣椒基地面积的50%以上。
②开展配套栽培技术研究,提高产业科技水平 重庆加工型辣椒产区集中在南部、东南部山区,由于该地区长期以粮食生产为主,辣椒生产者整体水平较低,技术较为缺乏,接受、掌握新技术速度较慢。我们在进行重庆辣椒栽培技术需求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以提高单位面积效益、降低生产成本、保障原料安全生产为突破口,开展加工型辣椒安全高效栽培、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先后研究集成了重庆山地辣椒集约育苗技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辣椒机械化规模化干制技术等,在产区培训并示范推广,提高了重庆辣椒整体生产水平。
③以重大项目为抓手,推进产业关键技术新突破 针对加工型辣椒产业化技术等关键技术难题,围绕优良品种选育、安全生产等技术环节,策划、组织、实施了一批具领先地位的重大项目,促进了辣椒产业关键技术突破。“加工型辣椒品种选育”被列为重庆市“十一五”良种创新工程、“干制辣椒”被列为农业部行业科技(农业)科研专项,“艳椒系列新品种产业化”被列为科技部成果转化重点项目,还实施了市级科技攻关项目“辣椒育苗关键技术研究”、星火计划项目、重庆市辣椒基地改造、产业升级项目、重庆市“科技支撑示范工程”等20余个,解决了一些生产中存在的品种、技术等主要问题,推进辣椒产业关键技术新突破。通过项目的实施,形成了重庆辣椒研究团队,提高了自身辣椒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了辣椒基地科技人才的素质,加快了农业科技在辣椒产业中的应用速度。
1.3 科研生产结合,加速科技推广
①科研与经济主战场紧密结合,面向基地开展试验研究和示范推广 在主管部门、重庆市农科院与区县政府的支持下,开展所县合作,先后建设了重庆市农科院石柱辣椒研究中心、武隆高山蔬菜所、重庆市辣椒专家大院等,利用这些区域化平台广泛开展科学研究与技术推广,把试验示范基地、成果展示基地建在区县产业重点区域,减少科研成果到生产的距离,加强了示范带动作用。
②联合企业,快速、灵活开发转化新成果 与种业企业重庆科光种苗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科光技术推广中心,与产业龙头企业石柱县富民公司等建立了合作关系,通过直接提供原种或亲本、繁育生产种等方式将自主科技成果最先应用于重庆区域。2003年,将5个提纯复壮的地方良种提供给生产原种种子企业,在当地自繁生产种;2004年,提供朝天148原种给石柱、綦江等区县,并合作建立制种基地,进行生产种繁殖;2006年,为企业提供艳椒425等成果并繁制生产种。合作开发减少了成果转化中间环节,降低了成果使用成本和种子生产成本,使辣椒科技成果遍地开花,四处挂果,实现了成果与基地的紧密联结。
③开展技术服务,促进技术落地 常年派出4名辣椒科技特派员到生产基地,开展技术服务,提升了当地辣椒产业的科技水平,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培训技术人员、种植户,培养了一批当地“土专家”队伍;二是举办“田间学校”,示范各种先进生产技术,展示辣椒新成果;三是进入辣椒加工龙头企业,指导企业生产基地建设和标准化种植,帮助企业提高辣椒生产和加工能力。
1.4 成果支撑产业,增收效果显著
①物化科技成果及技术成果的应用,支撑了重庆辣椒产业的发展,提高了辣椒产业科技水平 到2011年,重庆加工型辣椒良种覆盖率提高,达90%;667 m2用种量下降,从2000年的200 g降低到目前的40 g;辣椒平均667 m2产量提高600 kg,新品种比原主栽品种平均增产20%;年应用地膜覆盖面积1.87万hm2;生物多样性栽培技术约1.33万hm2。新品种、新技术配套,综合新技术应用率达80%。
②科技成果支撑提高了农民收益,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以2011年石柱县为例,近 8万农户种植辣椒2.04万hm2,椒农销售收入7.86亿元,户均收入达2 324元,全县农民人均增收664元,纯收益贡献率54.6%,农民收入明显增加;同时带动了辣椒加工企业的发展,延长了辣椒产业链,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仅从事辣椒销售的就达500余人,5 000余人进入辣椒加工企业就业。
2 持续服务重庆辣椒产业的思考
①农业科研必须植根于产业,才能引领产业发展 市场需求拉动重庆加工型辣椒产业的发展,而产业的发展对农业科技提出了新的需求,只有将科技创新与产业充分结合,才能带给产业以新的活力,科研与产业才能形成良性互动,相互促进。
②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促进科研与生产结合,才能充分发挥科研成果的增产增收潜力,发挥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第一生产力的作用。
③农业科研周期长,成果产业化效益较低,要为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需要科技工作者长期的坚持,更需要持续、稳定的研究资金投入与支持。
④重庆加工型辣椒生产水平仍需提高,在品种优化、轻简化技术、采后加工技术等方面仍需加强,需要开展进一步的试验研究。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干制辣椒”(200903025)
黄任中,重庆市农业科学院,重庆市九龙坡区白市驿,401329,E-mail:hrz23@yahoo.com.cn
吕中华,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2012-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