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2-03-22冯舟
冯舟
肺癌是最常见的肺原发性恶性肿瘤,近年来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迅速上升,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carcinoma,NSCLC)约占肺癌患者的80%。紫杉醇联合铂类基础化疗药物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模式,对提高患者肺癌生存率和生存质量取得了较好的疗效[1]。本文笔者探讨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2月~2012年2月来本院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0例,均经病理证实,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40例患者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41~65岁,平均(50.68±10.16)岁;病程0.5 ~5 年,平均(3.07 ±1.32)年;Ⅲ期患者23例,Ⅳ期患者17例。对照组40例患者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39~64 岁,平均(51.27 ±10.31)岁;病程1~5年,平均(3.98 ±1.45)年;Ⅲ期患者24 例,Ⅳ期患者16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分期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方法:观察组采用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紫杉醇注射液160 mg/m2加入500毫升0.9%氯化钠溶液中静脉滴注3小时;卡铂的用量根据患者肌酐清除率来计算(按照AUC=5),加入500毫升5%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2小时。每21天滴注1次记为1个周期,共完成2个周期的治疗。对照组采用顺铂治疗,20 mg/d,加入250毫升0.9%氯化钠溶液中静脉滴注2小时;20天为1个周期,共完成2个周期。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
3.疗效评定标准:近期疗效评定标准分为完全缓解(CR):肿瘤病灶完全消失并至少维持4周以上;部分缓解(PR):肿瘤病灶两径乘积缩小25%以上,但<50%无新病灶出现;稳定(SD):肿瘤病灶两径乘积缩小<25%,或增大<25%,无新病灶出现;进展(PD):肿瘤病灶两径乘积扩大25%以上,出现新病灶[2];有效以CR+PR计算。毒副反应评定标准按照WHO毒性表现与分级标准分为0~Ⅳ度,级别越高表示毒副反应越大,本组主要总结Ⅲ级以上不良反应。
4.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 13.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数据用百分率(%)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疗程结束后观察组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77.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两组Ⅲ级以上不良反应比较:观察组主要不良反应为变态反应15例(37.5%),表现为支气管痉挛性呼吸困难、荨麻疹和低血压;骨髓抑制14例(35.0%),表现为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降低;胃肠道反应17例(42.5%),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和黏膜炎。对照组无明显毒副反应。
讨 论
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治疗主要采用化学疗法,外科治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并不起主要作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药物虽然很多,但有效率较低且很少能达到完全缓解,确诊时约2/3患者进入中晚期,失去手术机会[3]。紫杉醇类药物是目前所报道的惟一一种可以促进微管聚合和稳定已聚合微管的药物,抗肿瘤谱广泛,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具有高度活性,单药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率为21% ~26%[4]。实验研究证明细胞接触紫杉醇后会积累大量的微管,干扰了细胞的各种功能,特别是使细胞分裂停止于有丝分裂期,从而阻断癌细胞的分裂,其主要作用机制是只结合到聚合的微管上,不与未聚合的微管蛋白二聚体反应,从而抑制肿瘤细胞有丝分裂和增值,保持微管蛋白稳定[5-6]。应用紫杉醇治疗开始时应慎重慢滴,并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本研究对照组应用顺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可导致持续性恶心、呕吐,早期肾脏毒性,变态反应等。卡铂为第二代铂类抗肿瘤药,其生化特征、疗效与顺铂相似,但毒性相对较低,在常规剂量下,对肝、肾、心脏功能无明显影响。
1 宋波,张明智,陶识博,等.紫杉醇脂质体与紫杉醇治疗非小细胞肺癌 64 例疗效对比〚J〛.中国实用医刊,2011,38(6):28-30.
2 黄普文,束永前,卢凯华,等.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J〛.中国癌症杂志,2004,14(4):360-362.
3 李延鸿,朱怀军.紫杉醇治疗中国人群非小细胞肺癌的系统评价〚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10,15(1):74-81.
4 李桂花.紫杉醇联合铂类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分析〚J〛.医药论坛杂志,2008,29(20):48-49.
5 曹冬凌.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J〛.医药世界,2006,(12):71-73.
6 翟中武.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08,10(7):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