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命周期的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演化机理研究
2012-03-20曹娜娜刘卉青
曹娜娜,刘卉青
(1.安徽理工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安徽 淮南 232001;2.华中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土地管理学院,湖北武汉 430070)
随着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和社会分工的细化,产业的理念也在不断深层次化。而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或区域的城市体系来说,总会存在有一定吸引力的产业,它们不仅在某些方面提升了城市综合竞争力,而且造就了不同城市体系相异的产业结构。产业结构是经济结构的重要基础,它的发展与经济增长高度相关,产业结构的演化会促进经济总量的增长,经济增长也会加快产业结构演化的速度①苏东水:《产业经济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25-27,223-224,237-245,474-477 页。。因此对于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的演化机理进行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资源型城市的概念
资源型城市是专门化职能城市的一种,是指伴随资源开发而兴起的城市,或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资源开发促使其再度繁荣的城市,即天赋资源群聚集并以自然资源型产品为产业支柱的城市②郑伯红:《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优化及案例研究》,《云南地理环境研究》1999年第11 期,第1 卷,第51-52 页。。我国大部分资源型城市的建立与建国以来所走的重工业化道路有紧密联系,这既有仿造苏联的生产理论的原因,也存在期望快速实现工业化的目的。由于资源型城市具有城市的基本特征,从而也体现了资源型城市在空间上的集聚性、对周边地域的经济辐射效应。同时资源再生性的差异和城市对资源的依赖程度等也使得每个资源型城市都有自己特定的形成轨迹。
二、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的特征及存在的问题
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具有一般性城市的共性,同时也具有自身特点。这些表现在产业结构方面的特征从另一角度也反映了资源型城市的现存问题,以及可能发生的潜在问题。
(一)主导产业以资源型产业为主,产业结构单一性和内部失调性
资源型城市的产生和发展都对资源有高度依赖性,一方面其形成离不开资源型产业,另一方面,其发展必须倚仗资源的储量和质量。因此,在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内部,长期以资源开采业及原材料初加工业为主导产业,第二产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例过大,第三产业的发展受到抑制,这必然会造成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比例很低,从而使其产业结构较为单一、畸形。
(二)主导企业功能多元化,与城市发展高关联性
资源型城市存在的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主导企业办社会。往往大中型企业集合生产、生活、教育、科技等一系列职能,形成独特的“小社会”。与资源相关的经济活动在城市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影响着整个城市经济的运行。这就造成了城市职能和管理体制上的双重困境,使得城市发展过于依赖主导企业,甚至是某一资源型企业,从而把企业的兴衰存亡与城市的兴衰存亡挂靠起来,极易造成“矿亡城衰”的局面。
(三)产业布局分散,缺乏集聚效应
考虑到资源型产业的生产及运输成本,资源型城市的布局往往仅依据资源的储藏地,而忽略了城市布局应有的整体规划和设计,从而“点多、线长、面广” 成为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布局的一大共性。产业布局的这一不连续性,使得城市规模经济不显著,缺乏现代城市应具有的集聚效应。
(四)产业结构科技含量不高,经济效益较差
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中技术水平还较为低下,基本处于全国的中下等水平,这不仅表现在技术设备趋于老化,还表现在对新技术认识和应用不足,产业技术进步缓慢。资源型产业开发和维持需要大量的资金,投资回收期较长,因此资源型产业经济增长方式还主要停留在从劳动密集型向资金技术密集型的转变过程中,对初级产品的深加工不够,产品附加值低,经济效益较差。
(五)产业链发展不完善,未来产业结构转型难度大
我国现阶段,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中所涉及的产业较多的是上游产业,没有形成从开发、加工到销售等完整的产业链,这种产业结构形成后,稳定性较强。但是这种刚性使得城市与资源依赖性加强,一旦发生“矿衰”的情况,对城市的打击较大,因此对这些城市未来可能进行的产业结构转型难度也较高。
(六)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污染较为严重
资源产品的开采过程本身对生态环境就是一种破坏,例如,开采过程中对地下水的污染、煤炭开采挖空后造成的塌陷等等。同时,资源型产业的加工过程,也会形成大量“三废”污染物,因此我国资源型城市的生态环境都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所不同的是,有的城市已经认识到这一问题,采取了较为主动的措施进行环境改善,例如阜新市就采取了大力扶持农业为替代产业,积极扩大绿化面积等措施。
三、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的演化机理
产业也是世界体系的组成部分,自然它和世界上其他任何事物一样,也有产生、发展和衰退的过程,这就是产业的生命周期。各个产业中都聚集着生产具有某种同类属性产品的企业,所以人们通常应用产品的生命周期的划分方法对产业的生命周期进行划分。资源型城市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资源型产业的发展是它产生与发展的根源。因此资源型城市的发展轨迹必然伴随着资源型产业的发展规律不断发生改变。
(一)资源型产业及资源型城市的生命周期
资源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存在的、能够为人类开发利用、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经由人类劳动而创造出财富或资产的各种要素的总称①齐建珍:《资源型城市转型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0-22 页。。资源一般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资源型产业中的“资源”主要是指狭义的自然资源,并且其一般具备不可再生性或不易再生性。
美国经济学家雷蒙德·弗农(R·Vernon,1966)在其产品循环学说中,提出产品的生命周期理论。并将产品的市场过程划分为4 个阶段,见图1。
图1 弗农产品生命周期曲线
由图1,可以看出,在产品导入期,新产品问世,生产规模逐步扩大;在产品成长期,产品市场规模迅速扩大;在产品成熟期,国内外市场趋于成熟,产品市场规模较为稳定;在产品衰退期,需求下降,导致产品市场规模逐步萎缩,新产品又问世,开始新的生命周期。弗农“产品”的范畴当然包括了资源产品,它可能是能源或是初级原料,也可能是加工后的资源型产品。但无论归属于哪种,都必然符合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曲线,因此同样也会具备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
资源型产业和资源型城市都是伴随着自然资源的不断开采、加工和利用等经济活动不断发展的,因此,它们的生命周期必然与资源产品的生命周期密切相关。国外的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理论的研究开始于1929年赫瓦特对矿区生命周期的研究,他以资源加工深度的差异,将矿区的生命周期分为五个阶段①Spooner D:《Mining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1年,第8-9 页。。著名经济学家鲁卡斯(R·A·Lucas)则将资源型城市分为建设期、雇佣期、过渡期和成熟期四个阶段②Lucas R A:《Mine-town,Milltown,Rail-town:Life in Canadian Communities of Single Industry》,Toronto: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1971年。。而后来J·H·布来德伯里(Bradbury)根据对加拿大资源型城市的实证研究提出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的新观点,对鲁卡斯的理论进行了补充和发展,把资源型城市的生命周期分成建设期、雇佣期、过渡期、成熟期、下降期和关闭期六个阶段③Bradbury JH,St.Martin I:《Winding down in a Qubic town:a case study of Schefferville》,《The Canadian Geographer》1983年第27 期,第2 卷,第128-144 页。。美国地质学家胡贝特则是将资源产业的发展周期分为四个阶段:开发期、成长期、稳产期、衰退期。国内学者对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一般性理论的研究相对较少,大部分倾向于将资源型城市发展过程分为形成期、扩张期(或成长期)、繁荣期(或成熟期)、衰退期四个阶段,例如刘力钢(2006)等。毛蒋兴(2008)④毛蒋兴,何邕健:《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模型研究》,《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8年第24 期,第1 卷,第56-60 页。则依据对资源不同的开发条件,将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划分两种模型:资源单一开发条件下,城市发展分为原始、成长、成熟和衰退四个阶段;资源综合开发条件下,城市发展分为单一开发、共同开发、协调开发三个阶段。
鲁卡斯虽然将城市发展分为四个阶段,但是这种划分主要以社区稳定性和劳动力流动性状况为依据,他认为在成熟阶段,退休人口增加,导致更多年轻人从社区外迁,而并没有具体考虑到城市经济未来的发展趋势。布来德伯里的补充使鲁卡斯理论进一步完善,但是其依据标准并没有大的变化,依然在其提出的衰退期强调社区稳定性下降,使得城市进入衰退状态,在关闭期城市最终消亡。因此,本文作者较为倾向于胡贝特对资源型产业生命周期的四阶段论,由于资源型产业与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基本趋于一致,因而可以对应地将资源型城市发展过程分为形成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见图2。
图2 资源型产业和城市生命周期曲线
由图2 可知,自然资源的生命周期与资源型产业基本趋于一致,但由于城市的发展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并且资源型产业的发展对城市经济的影响会经过一定的时间差才显现出来,因而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周期略滞后于资源型产业的发展。在资源型产业成长期和稳产期对科技的应用,使得产业效率和效益提升,规模经济效应也得以体现。但从稳产期后期开始,储量下降,产量下降,开采成本的增加,使得边际生产成本上升,产业利润不断下降,由此也逐步进入了衰退期。这时需要有新的替代产业出现,来带动城市经济向前发展,从而延长资源型城市的生命周期或是转变城市的资源型城市的身份。
(二)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演化规律⑤李建华:《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28-30,81-126 页。
从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四阶段论中,可以看出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演化的一般性规律:
第一阶段:即形成期。在这一阶段,主要是以矿产资源的初步勘探和简单开采为主。由于刚发现一定储量的资源,区域人口开始集中到该城市,劳动人口也逐步从第一和第三产业往第二产业聚集。此时生产效率较为低下,生产成本高。
第二阶段:即成长期。在这一阶段,政府和企业加大了资金和物力的投入,使得资源型产业发展迅速,大量劳动力从第一产业集中到第二产业,城市经济发展迅速。但这时资源型产业仍以上游基础性产业为主,产品附加值较低。污染日益严重,城市环境开始恶化。
第三阶段:即成熟期。该阶段中,大量资金、人力和物力的投入,使得城市经济发展开始呈现资金技术密集型趋势。资源型产业已集中了城市中大部分的劳动力,规模经济效应已经产生,生产率和效益提高,生产成本也不断下降,资源型产业很快发展上升为城市的主导产业,这也使得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单一成为必然。
第四阶段:即衰退期。由于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城市资源的储量不断下降,同时开采成本也不断增加,边际效益不断递减,城市经济发展不断减缓。到了资源面临枯竭时,资源型产业基本停滞,如果这时接替产业没有形成规模,城市经济发展就会出现衰退。这时,第二产业失业人口会剧增,从而影响城市的安全和稳定。
四、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演化动因分析
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格局的形成和发展是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然禀赋对城市产业结构的影响
资源型城市的发展与自然资源的生命周期关系紧密,资源禀赋自然会对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产生影响。当资源储量大、开采成本低时,人口必然向资源型产业集中,资源型产业成为支柱产业,也就越容易形成单一的产业结构格局;当资源逐渐枯竭时,资源型产业边际效益递减,成本上升,城市经济发展停滞,也就更要求在此时有其他产业接替资源型产业成为主导产业。
(二)技术进步对城市产业结构的影响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首先,科学进步使资源型企业粗放式生产向资金技术密集型生产过渡成为可能。粗放式生产使资源型产业效率低下,浪费巨大,企业主要涉及基础性上游产业,产品附加值低。技术进步使资源型企业可从事对资源加工、利用等活动,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其次,技术进步能够有效降低资源型企业的生产成本。技术进步,使得资源型产业形成规模经济成为可能,有效地降低了企业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和效益。同时使第二产业减少了劳动力需求,使其向第一和第三产业转移。第三,技术进步使得资源利用率提高,同时也就使得人们对资源耗费量降低,因此也就降低了对资源型产品的需求。
(三)环境因素对城市产业结构的影响
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受多种环境因素影响,主要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等多种要素。资源型产业的发展以安定的政治环境为基本前提,同时必须符合国家经济政策和法律法规的要求。国家的产业政策对城市的产业结构具有指导性,直接对其产生影响。
(四)消费需求对城市产业结构的影响
对资源型产品的消费需求对城市产业结构最具影响性。消费需求的变化,直接影响资源型企业的生产动力。一方面,科技进步使消费者对资源型产品的耗费降低,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消费需求。另一方面,部分资源型产品替代品的出现,特别是环保型替代产品出现,使得消费者更加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从而其对资源型产品的消费需求降低。这就使资源型产业发展减缓,必然引起城市产业结构的重新调整。
(五)投资取向对城市产业结构的影响
资源型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之一就是大量资金对资源型产业的投入。投资取向必然对城市产业结构产生影响,资金的投入使得大量人口向所投资的产业转移,形成资本和劳动力向同一方向转移。如果投资取向发生变化,不再向资源型产业偏移,而转向其他产业,这必然使劳动力向该产业转移,改变城市产业间的比例和配置关系,从而使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格局发生变化。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是资源大国,资源型城市数量不少,虽然它们可能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上,但是都必然会遵循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曲线的运作轨迹,最后进入衰退期。由于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具有决定性影响,因此,只有通过对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演化机理的研究和演化动因分析,提高对城市产业结构现有状况的判别能力,找出合适的调整途径,才能减缓城市进入衰退期的时间,延长资源型城市的生命周期,或是从根本上改变资源型城市的性质。这不仅有助于转变其经济增长模式,提升经济效益,增加收入,而且还可以使国民经济发展趋于和谐,利国利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