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途径

2012-03-20李荣启

文化学刊 2012年5期
关键词:生产性文化遗产物质

李荣启

(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北京100029)

新世纪以来,我国政府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并把其视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给予高度重视,统一部署、全面推进,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同时,在抢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中,我国政府和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机构不仅坚持正确的保护理念和保护原则,而且注重在实践中摸索规律、积累经验,初步探索出一些具有中国特色、成效显著的保护方式。主要有:抢救纪录式保护、口传心授式保护、博物馆收藏与展示、生产性保护、活态整体性保护等。其中生产性保护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方式,已经引起了众多学者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主体的关注,不少地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实践中也正在积极探索和实施生产性保护,并力求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2012年2月2日,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发布了 《文化部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指导意见》,提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概念、方针、原则,以及如何科学地进行生产性保护的指导意见。此文件明确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是指在具有生产性质的实践过程中,以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为核心,以有效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为前提,借助生产、流通、销售等手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的保护方式。”生产性保护旨在“以保护带动发展,以发展促进保护”,这符合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自身传承发展的规律。

虽然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适合运用生产性方式保护,但现实中,如何看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和怎样实现科学的生产性保护,依然面临着许多亟待澄清的问题,需要我们从理论和实践的层面进行深入的探讨。生产性保护必须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律,坚持科学的保护工作原则,实现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相结合,才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偏离正确的轨道并造福当代。笔者认为,以下几点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有效途径。

一、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特殊的文化资源,不同于一般的物品或商品,它们是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载体和人类历史发展的见证;它们来自民间,与各族人民的心理情感、群体认同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各民族赖以发展的源泉。开发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和项目,要慎之又慎,因为,某些项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同发展一般产业有极大不同:这类产业开发的失败,不能像一般产业那样重新再来,它不仅意味着经济上的损失和对民族文化遗产的破坏,更意味着国家和民族尊严的严重创伤。反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和项目如若得到有效地保护和有序合理的开发,便会成为持续创造经济价值的文化生产力。但要实现这一目标,采用生产性方式保护,就要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

首先,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居于领导地位,是组织者和管理者,必须充分而正确地发挥主导作用。各级政府的主要职能是决策、指挥、组织、管理、协调、监督等,并有效地贯彻执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方针、原则和各项战略部署,使本地区保护工作得以扎实有序地向前推进。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合理开发利用,各级政府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和支持,要制定出符合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实际的、立足长远又切实可行的长期规划和现实计划,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开发利用,从规划到实施,必须充分听取有关专家学者的意见并置于社会、公众强有力的监督之下。

其次,要建立起完善的保障机制,主要是指相关政策法规和管理体制的建立。在政策法规中应该明确: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开发给予一定的财政经费支持、免税或税收优惠;协调投融资、原材料管理等多方面关系;建立合理的利益分享机制,规定通过市场化运作获取的经济利益,首先应用于该项目的保护,其次才是对相关权利者和经营者的回报;明确持有者和传承人之间合理分享利益的规约,维护相关个人、群体的合法权益;对于需要保密的民间绝技的传承方式、范围予以保护和限制等。“对适合生产性保护但处于濒危状态、传承困难的代表性项目,要优先抢救与扶持,记录、保存相关资料,尽快扶持恢复生产,传承技艺,督促开展相关工作;对有市场潜力的代表性项目,鼓励采取“项目+传承人+基地”、“传承人+协会”、“公司+农户”等模式,结合发展文化旅游、民俗节庆活动等开展生产性保护,促进其良性发展;对开展生产性保护效益较好的代表性项目,要引导传承人坚持用天然原材料生产,保持传统工艺流程的整体性和核心技艺的真实性,促进该项遗产的有序传承;对开展生产性保护取得显著成绩的代表性项目,要及时总结,推广经验;对忽视技艺保护和传承或者过度开发、破坏传统工艺流程和核心技艺的,要及时纠正偏差,落实整改措施,加强管理和规范。”[1]各级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开发,不仅应给予政策上的扶持和资金上的支持,而且应该明确开发管理的主体,改变以往多个部门共同参与却管理不利的局面。要利用各种媒体,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开发项目的品牌影响和知名度。

再次,坚持社会参与,协调各方面力量。广大民众生活在特定环境下的民风习俗中,是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的创造者、享用者和传承发展者,他们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是血肉相连无法分割的。他们是实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主体,没有他们的积极参与,无论多么美妙的蓝图,都只能是各级政府和干部们的一厢情愿。因此,可以说广大民众的态度,从根本上决定着非物质文化遗产被传承或被废弃的命运。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开发与利用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调动广大民众的积极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有融入社会、融入民众、融入当下的生活才有活力,而其生产性保护只有惠民、利民,才能得到当地民众的支持和参与。

二、审慎处理好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的关系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合理利用可以不断地提升其价值,可以更好地促进保护。为了实现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必须始终坚持“保护为主”的原则,以不伤害、不破坏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前提,开发必须服从保护工作的需要,不能一味地求大、求新、求全;开发一定要尊重历史、呵护传统,即尊重历史上已经形成的传统生产方式,坚持传统工艺流程的整体性和核心技艺的真实性,不能急功近利,以牺牲项目的本真性为代价去获取经济效益。现在各地都在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开发具有地方特色和市场潜力的文化产品,谋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业融合发展,但实际操作中却出现了不少问题,诸如“非遗”作品被仿冒,“非遗”项目被歪曲、损毁。如傣族的泼水节,本是傣历新年前后几天的活动,是特定时间和空间的产物以及民族文化的符号,在经济利益驱动下,如今西双版纳推出了“天天泼水节”,以放高升、划龙舟及原生态傣家风情为卖点,吸引大量游客来此天天过“泼水节”。[2]一些旅游景点,为了赚取小费,不断地上演着“拉郎配”等,所以,在生产性保护实践中,应不断强化保护意识,开发利用一定要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尤其是作为旅游资源开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应该在相关政策的指引下,把开发与保护融为一体,有效地防止对遗产的过度开发和损毁性的利用。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而言,产业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获取较大的经济效益,满足当地民众发展生产、改善生活的愿望和要求,并能提供资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有效的保护;也有可能造成开发性的破坏。产业化是一个经济学的概念,带有鲜明的市场属性。产业化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即全面的市场化,一些具有独特性和稀缺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具有经济价值的增值性,是最能体现文化差异性的文化资源,并具备了进入文化产业,成为文化资本的潜质。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的精神家园,具有丰厚的文化内涵,对其开发利用,是为了更好地传承保护,因此,它与一般商品的产业化有着本质的不同,不能单纯追求经济效益,而是应以弘扬传统文化为宗旨,以传承传统技法为核心,在科学发展与合理利用中,实现文化保护与经济开发的良性互动。所以,采取科学的态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实施合乎实际的价值鉴别和评估,全面权衡各方面因素,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利用,乃至走产业化之路的前提。此外,生产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企业和单位不同于一般生产企业,它必须建立起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设施和传习基地,体现自觉传承保护的意识。同时还需要建立起非物质文化遗产市场化、产业化后的评估、监测、规范等管理机制与利润分配体系,在坚持文化生态整体性保护的原则下,积极寻求新时代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发展空间。

三、坚持可持续性的保护原则,走正确的生产性保护之路

可持续发展观是20世纪人类对自身发展历程反思后的新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它要求正确认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可持续发展问题涉及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各个领域,经济发展、文化建设、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等,都是可持续发展的组成部分。[3]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要具有可持续发展性,就是在坚持正确方向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规划布局,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纳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发挥本地区的优势和特色,积极探索科学发展的途径和促其成功的经验;坚持可持续性的保护原则,就是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兼顾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利益,以发展的眼光对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杜绝狭隘的经济利益至上、眼前利益至上的“遗产贴现”行为;坚持可持续性的保护原则,就应充分尊重当地民众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依据当地的情况、条件和地域特点,全面权衡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开发对当地的文化生态环境、民族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等各方面因素的适应与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文化资源可持续的利用以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从而符合维护文化生态平衡的总体需要;坚持可持续性的保护原则,就要“统筹规划,加强天然原材料、珍稀原材料的保护,处理好天然原材料、珍稀原材料保护与利用的关系,依照相关法规制度为传承人使用天然原材料、珍稀原材料提供帮助和支持……”[4]

在遵循可持续性保护原则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生产性保护的实践中,我国一些地区坚持活态整体性保护,使本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融入社会、融入民众中,自觉地传承发展,并对项目合理利用,成功地进行旅游开发,促进本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如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刘三姐歌谣,是流传于广西壮乡的民间山歌、歌谣的总称。刘三姐歌谣是被称为“歌仙”、“歌圣”的刘三姐和无数壮族民间歌手长期在壮族民间传歌培育形成的成熟的壮族民间音乐主要形式之一。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市是传承刘三姐歌谣最有代表性的地区,被认同为刘三姐的故乡,至今古风犹存。这里有“女人不会唱歌难出嫁,男人不会唱歌难娶媳”的说法,因此,上至古稀老人、下到妙龄少女,个个张嘴能唱,歌声有韵有调、有意有境。他们不仅唱世代相传的歌谣,而且能即兴即景唱身边的人和事,唱社会变迁与时代特色。当地依托这种山歌民风开发旅游业,每年清明以后宜州便游人如织,山歌不歇,山歌文化为宜州地区的经济发展作出了极大贡献。广西壮族自治区有效地开发利用刘三姐歌谣和壮族歌圩,使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辐射全国、走向世界,已经形成了本地区亮丽的文化名片。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积极开发和利用民歌艺术,自1999年开始举办“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后,壮族民歌就打出了“国际牌”——在海内外“以歌传情,以歌会友,以歌促商”,为南宁市的对外开放、经济建设、城市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以2007年为例,民歌节通过市场运作,光节庆本身总收入近3000万元;节庆期间接待游客48.97万人次,全市宾馆饭店出租率达81.44%,签订投资项目102个,项目投资共计441.94亿元;签订内外贸易合同873份,贸易总金额高达142.6亿元。“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不仅促进了国际文化交流,而且拉动了南宁市经济的发展。[5]可见,对民间传统文化的合理开发利用,不仅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光大,而且能利用文化优势促进经济增长,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实现文化与生产力的同步发展。

但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资源的开发利用,目前也存在着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例如,由于前一时期保护与开发无法可依,一些地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处于无序状态。如果到海南各地走一圈,你会看见到处都有所谓的“黎寨”或黎族服装、服饰及其他工艺品,许多是改头换面,甚至是假冒伪劣的产品,严重损害了黎族织锦工艺品的信誉。还有的地区以经济效益为单纯追求的目标,将保护与开发利用本末倒置,给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或资源带来了灭顶之灾。如近年来,随着“藏族艺术文化热”的兴起,唐卡,这种原本仅在藏传佛教寺院和信众家中悬挂的宗教卷轴画,逐渐成为艺术收藏的新宠和馈赠亲友的礼品。据一些画师介绍,目前,一幅好唐卡少则几万多则几百万元。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对唐卡便出现了过度的开发利用,以致违背了生产性保护的初衷和宗旨。以前的画师首先要学经,绘制前要精心揣摩、打好腹稿,才能动笔勾勒线条。现在有的人从电脑上下载底稿、复印,直接上色。一幅图稿能用几十次、几百次。以前绘制唐卡的颜料全部来自天然的矿物和植物,如金箔、珊瑚、朱砂、大黄等,因此,成像后能历经千年而不褪色。现在一些急功近利的画师则用廉价的广告颜料代替天然矿物颜料。为了谋求“高效率”,甚至出现了“流水线”制作,就像工厂的分解作业,每个人就负责一部分,俨然成了机械化劳动。[6]这些现象令人痛心和堪忧。所以,如何杜绝盲目不当的商业开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歪曲和损毁?如何做到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这是采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所面临的难题,应该引起各地保护工作机构和有关专家学者的关注。

四、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与时俱进地传承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植根于民族民间的活态文化,是发展着的传统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它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断演进、发展,可以说每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都经历了与时俱进的历史演化。要使传统文化之树深深地扎根于当代社会的沃土之中,并在广大民众生活中开花结果,就要不断注入时代的新元素、新内容和当代人喜闻乐见的新形式。活态的传承保护与发展创新相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焕发出生机与活力。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停留在原有水平上,而是在传承基础上不断创新,才能使其生命之树常青,让传统文化资源变为现实的文化生产力。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问题,学界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不能提创新,只能提发展,创新与真实性保护是相冲突的。这就有一个怎样理解 “创新”一词的问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必然会产生“旧”与“新”的差异与矛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的继承与创新之意, 不是 “破旧立新”、“除旧更新”、“弃旧图新”,而是“承故融新”,其新与旧不是二元对立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交融的,也就是说二者之间虽有扬弃和变异,但不是后者否定前者,而是一脉相承、相生相融,即:新是旧中之新,是在原有基础上顺应时代的发展,是融进新的文化元素。作为活态文化,这种继承中的创新是必不可少的。

在如何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与时俱进地传承发展方面已涌现出了一些较为成功的范例,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蔡氏漆线雕技艺在进行生产性保护中已探索出了适合项目发展的有效路径。他们认为,传承、创新和市场是构成生产性保护的三要素,缺一不可。若没有传承,就没有了根基;若没有创新,就没有源源不息的动力;若没有市场,生产性保护就会落空。传承离不开创新,唯有创新才能使其适应环境,富于生机,与时俱进。为了保持项目的真实性和整体性,他们固守创新却不失项目的核心元素和典型特征——线条的艺术和纯手工技艺。在这一原则的基础上,他们大胆地探索和尝试,在漆线雕的胚体上、题材上及表现形式上不断创新,不仅有效地促进了漆线雕技艺的传承与发展,而且为其产品打开了市场。为了保持不改变漆线雕的DNA,厦门惟艺漆线雕艺术有限公司,在发展中不追求怎样做大,而是追求做强、做精。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和理念,他们的做法已经获得了初步成功,使项目的保护与传承步入了良性循环发展的轨道。[7]由此可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生产性保护,要走市场化和产业化之路,就应以不失其固有的本真性为度,尊重、顺应其自身发展流变的规律,在原生态的基础上进行延伸性创新和发展,融入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并实现科学地开发利用,才能使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服务于现代社会。

目前,采用生产性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保护与开发中还普遍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有些地区政府重视不够,缺乏必要的资金保障;保护与开发无章可循,仍处于无序状态;传承培训环节薄弱,后继乏人;技术能力不足,挖掘和创新能力不够;设备落后,生产能力有限,市场应变能力不强,经济效益低;缺乏品牌意识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等等。要解决这些问题,不仅要靠政府主导,建立起有效的管理机制;更要坚持社会参与,调动和协调好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合力。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实施生产性保护所涉及的要素很多,包括:资源、场所、资金、人才、技术、管理等,诸多要素的投入才能实现生产性保护的目标——遗产价值的增值。但要整合好这些要素,既要争取决策者的秉公支持,又要唤起当地民众的关注和积极性,吸引社会各阶层热心人士的参与,还要充分发挥传承人和相关工作者、管理者的作用,同时要借鉴成功典型的经验,做好整体规划,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建立起符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针和科学发展观的新的运行机制。为了以点带面,积极探索和总结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做法和经验,文化部经组织专家评审、实地考察、评审委员会审议、公示等程序,于2011年10月31日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名单,有41个项目企业或单位,39项国家级名录项目入选。[8]在这些示范单位的带动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将会沿着正确的方向获得较好的发展。

总之,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有在科学原则的指导下合理地开发利用,才能保持其长盛不衰的生命力;只有在传承基础上不断创新,才能与时俱进;只有顺应其自身发展及保护工作的规律,科学地处理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利用与传承保护的关系,才能在有效地利用中不断提升其价值,促进和实现更好的保护。

[1] [4] 文化部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指导意见[EB/OL] .http://www.ihchina.cn/main.jsp,2012-02-02.

[2] 陈炜,陈能幸.旅游开发对宗教文化遗产保护的影响[J] .五台山研究,2011,(3).

[3] 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333.

[5] 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专题调研组:守护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N] .光明日报,2008-12-09.

[6] 热贡艺术“冷热不均”折射出我国非遗保护困局[EB/OL] .http://www.tibet3.com/new s/content/2011-06/05/content_554859.htm,2011-06-05.

[7] 张学平.蔡式漆线雕在生产性保护方面的研究及探索 [R] .厦门:福建省人民政府和中华文化联谊会,2011.

[8] 文化部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名单的通知[EB/OL] .http://www.ihchina.cn/main.jsp,2011-10-31.

猜你喜欢

生产性文化遗产物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知识生产性保护研究
活态文化
煤矿工人生产性粉尘对身体健康影响的研究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