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心灵》中建筑习俗及其和合文化意蕴考论——纪念德国汉学家卫礼贤诞辰175周年

2012-03-20李丽娜宫慧欣

文化学刊 2012年5期
关键词:北京建筑文化

李 成 李丽娜 宫慧欣

(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大连 116600)

德国汉学家卫礼贤在中国生活了25年,他在《中国心灵》中考察了中国宫殿、农村民宅、城市园林、居住、宗教、陵园、石窟等建筑,涉及的地域包括中国江南的江苏省苏州和浙江省的杭州,北方东部地区的山东青岛、济南、曲阜、泰山,西部地区的山西大同,北部地区的皇都北京等地,他从中国传统文化与历史变革的角度,对中国建筑文化及其特征如结构布局、朝向、原料、形状、色彩、功能等方面进行了历史性与共时性的文化扫描与解读,运用比较的方法将中国南北地区建筑文化的异同以及中国与欧洲等建筑文化加以比较,揭示了中国建筑习俗独特的文化内涵,极为精确地向西方传播了中国建筑文化习俗及其蕴含的天人合一、崇尚中和之美等美学思想与文化内涵,在中国文化传播史和中外文化交流史上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一、中国农村和城市民居建筑习俗与文化特征

(一)山东东部地区农村的建筑习俗

卫礼贤描述了山东东部地区农村天人合一的田园牧歌式的民居建筑文化:“房屋前墙一般用芦苇和泥土为皮,里面三间互相贯通。院子以墙环绕,形成一个打谷场。谷物用连枷脱皮,用簸萁吹糠。”[1]“院子另一角是猪圈,皱巴巴的几只黑毛猪挤在食槽边争食,食槽里竟是残羹剩水。一只卷尾杂种狗朝路人狂吠,如果你看着不像坏人,就有人投石于它,让它住嘴。母鸡咯咯咯叫着,到处刨食吃。村里的池塘里浮着几只鹅,其黄色的喙部有一个奇怪的隆起。猫为数不多,甚至可以说较是罕见。”[2]在卫礼贤描绘的田园生活中可以读出陶渊明诗歌中“狗吠深巷里,鸡鸣桑树颠”的意境,在田园奏鸣曲中呈现出与农村建筑相关的田园生活与打谷场上脱谷、拉磨等农事生产习俗。

卫礼贤在第十章《中国的农村生活》中翔实地描述了山东青岛等地区农村建筑的风貌。他首先介绍了山东青岛地区渔村房屋建筑用料的特点:“这一带绝大部分的农舍是用花岗石和斑岩建造的。围墙一般不是用灰泥,而是用粘土勉强地粘着在一起,非常粗糙。”“这些石头极易加工,一个人垒堵墙绰绰有余。地面系干打垒而成。”[3]其次,描绘了屋顶形态、庭院与打谷场:“房顶或者用草覆盖或者用刷着白垩的粘土做成看似完美的平面。所有的建筑物都是平面。”“庭院和打谷场连在一起,院门是双扇的木质门,没有把手,只能在里面用门闩关起来。”

作者按方位结构布局描绘青岛农舍民居建筑、介绍房屋的结构——正屋、居室、火炕等及其功能。农舍正屋:“进门之后穿过庭院就是正屋。正屋的地面是夯实了的粘土,只有富人家的房屋才有天花板,房顶的结构就是隐藏在天花板的后面。”[4]灶间与正屋的设施:“再往后走就是灶间了。锅灶的上方挂着彩色的画像。除了墙上开一个小洞权充烟筒外,灶间再没有专门的出气孔,供做饭时产生的烟气流通。”排烟、采光、通风的方式:“正屋除了房门外也再无通风通光口,因此门就得整天开着,只有北墙上开着一个低矮宽大的窗户,以便夏天时对流产生过堂风,到冬天则用砖把它砌起来。”[5]

山东青岛地区房屋朝向有尚南的特点,“所有的房屋都是坐北朝南”,体现了以面南背北为尊的文化意识。中国古代天文中有“四象”之说,东西南北,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北方玄武为尊。按照《周礼·考工记》房屋建造的方向来说古代建筑通常是堂屋结构,坐北朝南,古代君王在朝堂都是坐北面向南,而朝臣皆面向北朝拜,故以面南背北为尊。同时在东西方向上,也有以面东背西为尊。这是中国建筑传统朝向选择的依据。

北方民居堂屋的布局和窗户特点及其功能:“堂屋的左右两边是两间内室,通过挂着帘子的门廊和堂屋相连,内室都开着向南的窗户,窗户是用木格做成的,冬天就用纸把它糊上,抵御寒风。”[6]室内家具与设施:“这种农舍里家居极少,厨房用具和其它日用物品都放在正屋里。正屋靠墙的地方一般都有一张粗糙的桌子或几张凳子,也就仅此而已。”

山东农村民居冬季取暖方式——独具地方特色的睡觉休息之处火炕“石床”、卧具用品及其功能:“靠着后墙有一个实砌的烟道,灶间的热气就由此通过,这样冬天的时候你就可以睡在热炕上了。”“石床即所谓的‘炕’,是家庭中女性成员最喜欢待的地方。炕脚通常放一个小柜子。衣服如果不放在箱子里,那么就是在这柜子里了。炕通常用帘子隔着,床上的东西既可以铺在身下,也可以盖在身上。人们把头靠在一个中国式的枕头上,但这枕头的作用只是支撑脖颈而已。”火炕取暖的缺陷:“如果烟道的泥灰封的不够严实,那么你想睡得暖和,就得忍受烟熏火燎。”冬、夏之际遭烟熏、虫害与雨灾等侵扰:“总的来说,到了冬天,这样的房屋既烟雾腾腾又非常寒冷。人们之所以能够忍受,是因为它毕竟可以遮风挡雨,特别是在北风肆虐的日子里。到了夏天,特别是雨季,还有其他各种麻烦:闷热、成群结队的蚊子。……再者,雨水可能会冲掉房顶和墙壁上的泥灰,每间屋子都有一部分有会塌下来的危险。泥灰上本来抹了一层白垩防止雨淋,……经常倾盆而来的大雨会毫不留情地渗下去,使房屋全面毁坏。”[7]作者揭示了当时农村房屋建筑质量的缺陷。

(二)山西大同地区建筑的龙、狮图腾崇拜习俗与和谐意蕴

卫礼贤介绍了山西大同云冈农村拱形洞穴式(窑洞)房屋:“村子里的房屋都像洞穴一样是拱形的,上面又搭了一个平顶。”[8]还描写了山西大同府房屋的窗户形状和修饰:“窗户外边一般都是拱形的,并用精巧的装饰品加以修饰。”

卫礼贤重点描述并揭示了山西建筑装饰中龙、狮形象寄寓的图腾信仰。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和民族精神的象征,狮子是力量、吉祥与平安的象征。卫礼贤描写了西部地区山西大同府建筑龙、狮崇拜习俗,农村与城市建筑中的雕塑龙,龙形图案龙的形象色彩及神态、龙墙与象征雄壮与吉祥如意的石狮子,以及龙墙雕塑的艺术手法,反映了中国建筑文化蕴含的和谐意蕴与对龙的崇拜情结。大同府城市建筑戏台柱子上和房顶龙的造型图案:“这里也有戏台。戏台的柱子仿照云岗寺庙的式样,做成两个弯着的龙头形状。”“房顶上,龙形的图案构成一种奇特的锥形突出,这在别处根本看不到。”[9]大同府老城明朝的龙墙:“你会看到明朝时候用五彩斑斓的琉璃瓦修成的龙墙。龙看上去自由自在,充满活力,色彩也非常和谐,整堵墙就是一件一流的艺术品。”“墙前面还有一些残缺不全的石狮,残留在它们身上的那种威风凛凛的神气,依然让我们想起当年浪漫主义的雕刻手法。所有的这些都属于一座已废的三官庙。”[10]三官庙龙墙色彩和谐,龙“自由自在”,富有活力。而具有镇宅、辟邪功能和守护吉祥与平安象征意蕴的狮子威风凛凛,神气威严:“每家的烟囱上都坐着一个泥塑的小狮子,犹豫的看着眼见的袅袅青烟”。具有浪漫主义风格的龙和石狮子狮,栩栩如生,风貌独特。

官府在木制的门楼刻上古代的至理名言,如“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圣人之言,畏大人”,以用传统文化来教化百姓。

此外,作者描写了大同府畸形的欧式建筑:“除了个别又丑又怪的欧洲式的建筑之外,中国式的房屋矮矮地低伏在一片宁静和平之中。这里居住着照相师、牙医以及贩卖日本和欧洲垃圾的小贩。但是紧挨着那些畸形的建筑,也许就会有一条小巷引你走进未被改变的一隅老城区。”[11]作者反映了欧洲式的建筑文化元素在山西大同府渗透与融入的痕迹。

二、宗教建筑及其信仰多元和谐的信仰特征

在宗教建筑文化介绍中,卫礼贤介绍了中国本土的道教、东传后本土化的佛教、东进后的回教、西方的基督教等宗教及其建筑,反映了宗教建筑与信仰多元化发展的文化现象。

(一)道教建筑文化

青岛崂山“太清观”:卫礼贤在第九章“云冈石窟—我的日记片段”中简记了青岛崂山的“太清观”:“那道长已经70多岁了。他的道观‘太清观’坐落在崂山入海的地方,里面住着他的四代门生。”

北京白云观:卫礼贤介绍了北京道教建筑白云观,评价了道家老子、道教中著名的仙人——八仙之一的吕洞宾:“这是一座道教庙宇,在这里你会感到道教在中国依然富有生命力。老子的形象并不是魔力无边的神,而是一位通过自我思考而体悟得道的老人。道观有许多用来修炼的场所,僻静的花园中,几座小山丘上,人们可以坐观远处的平原,只见阴森的小丛林里,果树和宝塔散布其间,就好像从安静的港口向苍茫的大海望去,海上游荡着点点帆船。在观里众多的神仙当中,吕洞宾是可以预见未来的大仙。”[12]

(二)佛教建筑文化

山西大同农村的观音庙:“庙门修的很大,一直延伸到了路上。门前是美轮美奂的龙墙,它是用明代漂亮的琉璃瓦制成的。”[13]是农村的观音庙,但其建筑仍然具有 “美轮美奂”的艺术美和神圣的庄严感。

山西大同云岗石窟石佛寺的佛教建筑艺术:“绕过一堵似乎要关上山谷大门的墙壁,我们终于看到了一个村庄和云岗寺。明朝城堡的遗迹镶嵌在隐约可见的岩石之间。沿着路边修建的石墙先是转向孤立的一隅,而后就到了一连串岩洞的面前,里面就是石雕了。”[14]告诉游客这里就是石佛寺:“寺庙的庭院里长着两颗参天大树。大庙孔雀蓝琉璃瓦的大屋顶似乎和石墙粘在一起了”,“明亮的阳光照耀着整个庭院。瓦片之间生出的快乐的小花也在阳光下摇曳。两个四足动物的身躯和蹄子布满了鳞甲,它们站在那儿守护着寺院和花朵,看上去可都威风凛凛。可惜的是,一个没了嘴巴,一个没了脑袋。后来的人根据原来的形状用泥土补修了一下。”残缺的建筑雕塑“守护着寺院和花朵”,仍具有“威风凛凛”的神威,富有生气,令人感觉到“快乐的小花也在阳光下摇曳”,字里行间表达了作者对中国历史悠久精美的建筑文化艺术的热爱之情和赞美之意。

北京万寿山的皇家佛香阁:“这里 (万寿山)最引人注目的建筑是佛香阁。里面供奉着佛主,因为太后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

佛塔——一种在亚洲常见的有着特定的形式和风格的东方传统建筑,供奉或收藏佛舍利(佛骨)、佛像、佛经、僧人遗体的或其他用途等高耸型点式建筑。卫礼贤在第十五章《秀美的园林》中描绘了南方杭州钱塘江岸边的一座六和塔建筑,以及站在塔上可以欣赏钱塘江美景的功能:“钱塘江江阔水深,在北方很少见,江边是一列美丽的山脉,宽阔的江面上舟船横行。”[15]

杭州雷峰塔与白蛇娘子的神话传说:“有许多著名的传说与这座不同寻常的塔有关。在一个不幸的故事中,白蛇娘子被佛寺长老囚禁起来,并用咒语把她压在塔下。”[16]偷渡烧毁雷峰塔传说:“在以前,在塔上还有一座观望台,站在上面极目四望,可以看见远处的大海,当时日本海盗偷渡的行迹也尽在眼中,后来海盗人数积少成多,雷峰塔成了他们的眼中钉,于是他们便决定毁掉它。在浓雾的掩护下,他们在塔底堆积了许多柴捆,然后将火把投入柴堆,顿时火光冲天、烈焰飞腾。大火持续了好几天,塔底的灰砖都变红色,伤痕累累的雷峰塔最近才倒塌,而早期人们的描述和图画却保存下来它的原貌,从而使它从毁灭中获得解脱。”[17]

北方北京白塔山大理石佛塔:“在景山前面有一条连贯东城和西城的道路。它穿过故宫的一个通道,跨过一座拱形的大理石桥,被高高的墙分为两段。南半部现在属于总统府的花园,北半部用于公共交通。从这里可以一览北海的风光,荷花碧叶接天,周围岸边小山叠翠、亭榭错落。这一带的中心则是那座巨大的白塔山,在山上坐落着一座高大的大理石佛塔,它已经成为北京北部的象征。”[18]

(三)回教建筑文化

西湖的回教寺庙:“在狭窄的街道上还有几个著名的卖扇店铺。那座回教寺院是一所早期建筑,富有许多传说。当你穿过华丽的门廊,进入那令人惊奇的阴暗房间后,就会看到在又高又暗的房梁上,有一块汉字匾,意思是‘殊途同归’,‘我即真理, 别无它途’。 ”[19]同归”等汉字反映了中国回教崇尚和谐的教义趋向。

北京紫禁城中香妃住过的回族小庙——卫礼贤在介绍北京穆斯林回教寺院寺庙礼拜堂时,简述了从西部地区来的突厥部落的穆斯林东来中国北京的历程及其回教建筑的特点:穆斯林修建了他们的寺庙和礼拜堂,而穆斯林寺庙建筑形制、颜色“与紫禁城红色的大门相反,他们用的是一种高大的两层大门,起初墙上还画满了各种塑像”。[20]教和宗教庙宇门的样式、颜色等具有与中原汉民族传统建筑、塑像不同的艺术风格,富有西北地域民族建筑文化特色,不仅显示了宗教文化的融合,而且也丰富了中国建筑文化与宗教文化的内涵:“大理石砌成的桌子,周围还装饰着华丽的巨龙,上面刻有突厥文、蒙古文、满族和汉字,记录着乾隆皇帝为穆斯林修造回教寺院的事迹。”大理石桌子上华丽的巨龙形象和上面用刻满北方多民族文字,以及用汉字记录乾隆皇帝为穆斯林修造回教寺院的事迹,是中国建筑多民族文化融合的见证。

印度三官教建筑庙及在中国的传播——印度教里的三相神与中国本土道教的融合:“所谓三官就是印度教里的三相神——梵天,毗湿奴和湿婆。按中国的道教的装束装扮一番罢了。”[21]礼贤揭示了中国传统建筑中道教文化与印度宗教的融合,是中外宗教文化的融合的缩影。

三、陵园建筑与“万物的谐”的文化理念

中国自古有“祖有功,宗有德”、“慎宗追远”的文化礼仪,这在陵园建筑中有鲜明的体现,卫礼贤对中国陵园建筑及其蕴含的“万物和谐”阴阳相生的文化理念作了深刻的解读。

(一)私人陵园建筑

1.孔庙与孔子陵园

曲阜孔庙是公元前478年修建的第一座祭祀孔子的庙宇,是由私人住宅发展成为规模形制与帝王宫殿相埒的庞大建筑群,是儒家祭祀礼仪文化遗产,体现了孔子和儒家礼教思想理念的建筑。卫礼贤怀着崇敬的心情拜谒了孔庙:

“参天的古柏守护着曲阜的这座孔庙。庙内大理石的柱子上雕着器宇轩昂的盘龙,气氛高贵而严肃。一些古柏已经只剩下向外伸展的枯枝,逐渐开始朽坏,而有的老根上又抽出了新的枝条,这些圣洁的古柏奇妙地展现了生长和形成的过程。这里确是一片圣土。每一个角落都带有圣人生活过的痕迹,每一棵圣树都以一块纪念石,昔日刻写在上面的文字揭示着这些古树的含义。”[22]

作者在描写孔庙建筑情景交融的意境中饱含了对儒家创始人的崇敬情感,运用议论、叙述、描写相结合的艺术手法,揭示孔庙园林建筑神圣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文中用词以“圣树”古柏、“圣人”生活过的“圣土”来表达对孔子的敬仰和尊重,以“盘龙”雕琢的大理石柱来象征儒家孔子的尊贵地位。

孔子陵园建筑——卫礼贤描绘了庄严肃穆神圣的孔子墓建筑:孔子墓 “两排柏树相伴,道路向前延伸,直通孔子的墓地,越朝里走,气氛越神秘。孔子的墓地相当简单:一座泥土拱起的小丘,绿草覆盖着,苍柏掩映。一种叫声奇怪的灰黑色鸟栖息在树的枝桠上。它们似乎在用自己的语言讨论着长眠地下的圣人。就连长在这里的草叶也具有魔力。一块简单的石碑立在墓前,告诉我们是谁安息在这里。”[23]作者运用诗化的语言、拟人等艺术手法来描绘孔墓,以丰富的想象力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表达对儒家创始人圣人孔子的敬仰之情。

2.岳王坟、岳王庙——纪念爱国忠臣和英雄的陵园建筑:“岳王坟、岳王庙是西湖边上重要的纪念物。岳飞是宋朝著名的忠诚将领,在抗击金兵入侵的战斗中屡立战功,但是无论他作战多么勇猛,恶毒的秦桧夫妇总在用阴谋诡计诽谤他。他们的阴谋进行得非常秘密,他们不敢伸张就用竹筷在灰堆中写下,然后赶快擦掉。后来他们阴谋得逞,岳飞被杀害了,但是岳飞却活在了人们心中。人们对岳飞的尊敬并不比对关羽的崇拜逊色,为岳飞修建了庙宇,尤其是辛亥革命后,他比过去更受人推崇,因为民国就是反对鞑虏产生的。在岳飞墓前跪立着秦桧的铜像,几百年来遭到人们的不断唾弃。直到最近修岳庙时,才指定立了的牌子防止它损坏,非常奇特的巧合是,一些反抗满族斗争的英雄们,在西湖边上也建有庙宇。”[24]作者通过介绍祭祀抗金英雄岳飞庙宇建筑以及岳飞墓前跪立的奸相秦桧夫妇铜像,揭示了岳王庙寄寓的中国人对国家危难之时勇于抗争的爱国忠臣和英雄的崇拜,以及对奸臣无情鞭挞的情感和象征意义。

(二)皇家陵园建筑

卫礼贤重点介绍了明代皇家陵园十三陵建筑,并阐释了其所体现的哲学思想与文化内涵。明朝皇帝墓葬群十三陵坐落在北京西郊燕山山麓天寿山的深山盆地之中,三面环山皇陵布局特点是建造时注重陵寝建筑与大自然山川、水流和植被的和谐统一,追求形同“天造地设”的完美境界,体现了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是中国古代帝陵的杰出典范,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因此,著名史学家李约瑟赞赏十三陵是“最大的杰作”。皇陵在中国建筑形制上是一个重大的成就,它整个图案的内容也许就是整个建筑部分与风景艺术相结合的最伟大的例子。

卫礼贤对十三陵园建筑、石像生的石雕艺术、墓室建筑作了描述,并阐发了拜谒明朝祖庙十三陵富有的历史文化内涵:“陵园之前有一个两层的建筑物,里面是大理石墓碑。没有台阶,只有一个陡峭的拱形通道在角落里折了两折,这些都是特制的,当你走进时,你发出的每一个声响都有回声的响应,所有的一切都在衰微之中,祖庙里华丽的雕刻,供献牺牲的容器,都被用薄纸板做的玩意儿代替了,它们衰败的现状,正是对尘世的荣华富贵终有过眼云烟一天的一个冷酷的启示。”[25]作者在介绍中国文化习俗时,善于将描写、叙述、议论等表达方式结合在一起来揭示陵园建筑文化体现的历史变迁及其蕴含的哲理。

清朝武力推翻了明朝,但是却对传统习俗文化具有文化认同感。他们保护了明代皇家陵园建筑:“北京北面的明朝帝陵也没有遭到损坏,甚至还为崇祯在那里修建了陵墓,他许多亲信太监也伴他一起殉葬。清帝乾隆为了纪念前朝,还在通往十三陵的神路中央立了一块石碑,表示对前朝的悼念,石碑上四角还有四只狗,仿佛向天无力地大声呼喊似的。”[26]作者由北京十三陵陵园建筑洞悉了历史的巨变,语言富有哲理,议论警醒深刻,引人深思。作者运用对比的方法将明代皇家陵园与埃及金字塔比较,揭示了不同民族陵园建筑蕴含的文化、哲学价值观念的差异:“任何看到过这些坟墓的安排样式的人都会对此留下富丽堂皇的印象。整个山谷被改造成一个巨大的建筑,石头和河流的风脉都被包含在墓园的建筑之内,正是这种东西给人以深刻印象。这和埃及法老的意愿不同,金字塔是一座人造的山,这座山向周围的平原挑战,也和这样一种同样高贵的文化形成对立,这种文化要把已故统治者的休息之地建造得与万物和谐;而在中国,巧夺天工的技术使一切得以完成。”[27]卫礼贤揭示了古埃及与中国皇家陵园建筑特点的文化差异:埃及金字塔墓葬建筑向周围的平原挑战对立,折射了天人相分的观念;中国明皇陵建筑文化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万物和谐”的理念。

四、皇都建筑与和合文化意蕴

卫礼贤在解读中国皇都建筑时,采取了南略北详的方式,对于位于南方的南宋皇城建筑遗址及其高雅的南方皇城艺术风格仅作了简要的记录与评价:“过去的皇城坐落在靠近城边的小丘山,残破的殿堂庙宇依然健在,从中仍可看出宋代高雅的艺术风格,但是岁月的风霜将人们的精心雕琢侵蚀得面目全非。 ”[28]

卫礼贤重点考察论述了富有中国文化内涵的北京的皇都建筑文化,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北京建都史与民族文化冲突、融合

卫礼贤首先阐释了北京的含义:“北京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随时代的变迁它已经形成了一个整体并延续至今,尽管它目前也发生着新的变化。北京的意思是北方的首都。”[29]他还记录了北京都城三次重建史,从地理与政权的关系角度,回顾中国历代王朝由西周到清代政权更迭、政治格局的变化及都城由西向中原、南京和北京迁移的轨迹,描述了北京都城三次重建史:“在中国,都城的地理位置往往寓意着这个时代的政治格局。几千年前,周朝的人们从中国西部出发征服了全国,他们建都在中国的西部,因而他们主要的力量就是防止西部蛮族入侵。后来朝廷逐渐衰弱,蛮族不断入侵,首都便向当时中国的中心迁移,它标志着古老封建王国终结的开始。后来西部的秦国再度入主周朝的疆域,并建立了霸权。后来北方的匈奴入主,蒙古人和满族人相继占据优势。匈奴人被崛起的长城拒之门外。一千多年后蒙古人入主中原。宋朝都城则不断南迁,终于被推翻。蒙古的首领成了中国统治者,他将曾驻扎在蒙古和中原之间的营地移到了首都。马可·波罗曾访问过蒙古可汗(首领),当时的大都就是最早的北京。”[30]作者概述北京都城的一建史,北方民族蒙古族继金代女真族之后将大都作为首都。

明成祖永乐皇帝朱棣将都城自南京北移至北京,二建皇都:“强大的蒙古帝国没过多久就被它的征服者推翻。新建的都城迁到了长江边上、中国的腹地——南京。但在那里持续时间并不长。明朝的第三位皇帝永乐,从他的侄子那里夺取了皇冠,他是一个强大的统治者,非常富有远见。他认为如果明朝都城偏安于南方,蒙古人在没有边防的北方很快就会东山再起,后果不堪设想,有必要将北方的长城重新修建,以防北方民族再次入侵。因此,他再次将都城迁回北方,就坐落在元大都的附近。这便是北京的第二次重建史。”[31]。此次迁都既为防北方民族南下,又在客观上密切了同北方少数民族的联系,以利于明朝的稳定。

北方民族满族推翻明朝建立清朝后,注重民族文化融合,保护前朝皇城、祭坛、皇陵等建筑,并对北京进行了第三次修缮重建:“明朝……国内的起义推翻了政权,这时就是满族入侵创造了良好的机会。当明朝最后那位不幸的皇帝崇祯帝,在皇宫后面的煤山‘歪脖树’上自杀后,满族人就以为明朝复仇的借口,蜂拥向中原杀来。满族人的首领夺取了龙冠,当上了皇帝,北京依旧是首都。新兴的朝廷自称为‘大清’作为‘大明’的合法继承人。因此明朝的祭坛没有遭到破坏。北京北面的明朝帝陵也没有遭到损坏,甚至还为崇祯在那里修建了陵墓,他许多亲信太监也伴他一起殉葬。清帝乾隆为了纪念前朝,还在通往十三陵的神路中央立了一块石碑,表示对前朝的悼念,石碑上四角还有四只狗,仿佛向天无力的大声呼喊似的。但是宫殿的珠宝却被政府者占有了,并且进行了从实修缮,明朝的皇城依然被新王朝保护而保留下来。……这座城依然回墙环绕,而且更加坚固。”[32]卫礼贤提示了北京第三次修缮重建的文化意义,使北京这座皇都得以保护,反映了满族的清朝在观念上对前朝文化的认同及其与汉族文化的融合。

卫礼贤还揭露了英法远征军在1861年火烧圆明园的罪行,记录了圆明园建筑遗存中外文化碰撞、融合的历史印迹:“这里还有一座瑰丽的法国宫殿,沿着山坡的宫墙里坐落着美丽的宫殿和宝塔,而今已成了一片残垣断壁。这却是英法远征军在1861年的所作所为,在华丽的瓷砖碎瓦间,沿着大理石拱桥两岸,繁茂的青草已将废墟掩盖,只有破落的殿堂依然健在。”[33]

(二)北京皇城富有代表性建筑的文化意蕴

城墙建筑——长城外环防御作用:“长城的外环是真正用来抵御北方野蛮民族入侵的。现在铁路已经距离它很近了,从这里开始,火车蜿蜒在山脉之间土质峡谷中,向西南方向驶去。河谷的河床上,众多小河纵横流淌。这一代也曾是边境的前哨地带。每个高处都有烽火台,而河谷里有哨塔、围墙环绕的地方就是当年安营扎寨之处。经历了多年的风雨侵蚀,它们已都破败不堪了。附近的村落和城镇也都有城墙保卫,不过后来蒙古归顺了中国,不再存在入侵问题,这些防范措施就变得多余了。”[34]长城成为南方的汉族农耕文明与北方游牧民族文化的冲突、碰撞到融合的历史见证。

北京城墙:“(明朝时北京第二次重建)当时的人们建筑了可以说是不朽的工程。围绕整座城市的城墙是多么地雄伟壮观!它是由巨大的砖块建成的,它是那么的宽阔,三辆客车可以在上面并行自如。整体建设都很细致,城墙的垛口上有射击孔,又可以掩蔽,十分巧妙。如果要在上面环绕一圈也需要有一天时间。它的建筑成就也可见一斑:最近很一般的一小段城墙推倒的计划也因费时费力而终止。要建成这样的工程有多么困难也就可想而知了。即便用今天科学的方法,也难以找到一个经济的办法将这样巨大的建筑从平地上建立起来。”[35]卫礼贤对雄伟壮观与坚固巧妙的北京城墙工程设计以及防御功能给予了热情的赞美。

北京的钟楼、鼓楼计时文化成就:钟鼓楼在元、明、清三代专司更筹,铜漏壶、时辰香计时,鼓楼击鼓定更,钟楼撞钟报时,这在没有钟表的年代,对农业生产、宗教及人们的起居劳作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是农业文明计时文化的载体。与一般钟鼓楼东西对立排列不同的是,北京的鼓楼在南,钟楼在北,一前一后地坐落在古城中轴线的北端,与南面的景山遥相呼应。北京皇城钟楼始建于至元九年(1272),后毁于战火。 明永乐十八年(1420)与鼓楼一起重建后再次烧毁。现北京钟楼是清康熙三十五年由金、银、铜,铁、锡五金重新铸成,上镌刻《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卫礼贤写道:“今天的钟楼和鼓楼的位置就是当时的市中心,现在钟鼓楼还依然使用,它上面挂着的大钟在夜里发出的声音几乎响彻全城,没有什么比午夜时分的钟声更宏亮的了。”[36]钟鼓楼还有神秘的铸钟、祭钟传说:“这个钟充满了神秘色彩。据说铸钟人需要将女儿作为祭物溶入钟中才能使钟发出美妙的音响,至今,当大木橼撞击大钟时,仍然可以听到一种幽怨的啼泣之声。”[37]钟鼓楼登高眺远独特的地理位置:“一段陡峭的楼梯通向黑色的通道,在古楼四周环绕着围廊,栏杆延伸到每个角落。在屋顶上的鸽子发出咕咕的叫声。登临此处放眼四顾,北京城的树木、建筑,尽收眼底,远处的西北山脉将千里平畴怀抱起来。从那里吹来的强劲大风穿山越岭扑面而来。”

威严华美的前门及其象征意义:“这被染成喜庆色彩的城门前门装饰着华美的色彩,成为一种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象征,那些在城墙上的城垛也烘托着前门的威严。”[38]皇都北京前门华美的色彩具有着 “天之下莫非王土” 的象征意义和政治含义。

(三)北京皇都建筑与察祀礼仪文化

卫礼贤还提示了北京皇都建筑与帝王祭祀礼仪文化功能。祭祀是华夏礼仪文化的一部分,更是儒教礼仪中最重要的部分。礼有五经,莫重于祭,是以事神致福。祭祀对象分为:天神、地祗、人鬼三类。天神称祀,地祗称祭,宗庙称享。北京皇都建筑文化中体现了皇宫祭祀礼仪的文化遗存:

躬耕庙——农业躬耕祭祀文化礼仪,含有不忘稼穑农事、期盼丰收之意:“当年在这片土地上,黄帝在神圣的笛声中,亲自扶梨耕耘,他的大臣们也同样地仿效他劳动。”[39]

天年庙——“在闪光发亮的屋瓦下曾经是‘天年’庙,那里的木偶和天神肖像向人们揭示时令概念,并且时令对耕地是很重要的。”

圣树坛——“当年那片长满草药和青草的丛林,以讨‘地母’欢心的圣树坛……曾经摆放上各种祭云、祭山、祭雨、祭风的贡品,并有人神奇地认为这些都应放在一棵松树下。”

天坛——祭坛神庙,是明朝、清朝两代帝王冬至日祭皇天上帝和正月上辛日行祈谷礼的地方,主要功能是祭天、祈谷,以求国泰民安:“在古代大理石墙上设有三层祭坛,在高高的三个柱子上大红灯笼彻夜长明,祭坛上放着地毯和提灯,牌位上供着天神和祖宗,他们被整个家族奉若神明,同样是天神和地神的牌位也被王公大臣们取出来轮流供奉跪拜。在皇帝斋戒后的那天晚上,天子已不像往常那样坐在上面,头带王冠面对南方,而是跪在地上面朝北方,表示对列祖列宗的敬意,而且对天父、大地、人表示尊敬。”[40]

(四)北京皇都宫廷建筑与和谐统一的文化理念

北京皇都宫廷建筑是中国宫廷建筑文化的典范。其文化价值在于北京、都城与皇家傺祀建筑、宫廷建筑文化中蕴含了崇尚和谐、统一的政治文化理念,具有鲜明的文化象征意义。卫礼贤在介绍天坛等神殿建筑物的形状、颜色、结构、功能布局时,揭示了龙凤文化崇拜观念、天地统一、和谐观念等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论述了天坛神殿纪年月的礼仪文化功能、科学与实用价值。这也体现在作者描绘的除夕夜皇家天坛神殿祭祀天、地、祖宗的礼仪之中。

1.天坛神殿蕴含的“天圆地方”、天地和合理念

天坛坛域北呈圆形,南为方形,寓意“天圆地方”、天地和合统一,具有祭天祈盼天地、和谐保佑丰收的祭祀祈福功能:“沿着这条线南下,有一座三级蓝屋顶的大型神殿,它便是象征北京的著名建筑——天坛。它是皇帝用来祭天保佑丰收的地方,这里建筑广泛地象征着天与地的统一,从而使农作物五谷丰登”。[41]天坛建筑龙、凤图腾崇拜与天地和谐:“这里也是以天圆地方的原理进行布局设计,在屋廊里底部装饰着白云,上面是凤凰(表示地),最上面是龙(象征天),大殿的椽子上也同样饰有龙、凤图案。天的颜色用蓝色,绿色代表大地的颜色,天地和谐的象征是巨龙在绿地上空神游,彩凤在蓝天当中奋飞,并且龙放在下部,凤置于上面。因为这寓意着天降福佑。地生吉祥二者和谐统一。这样图样在圆厅中也有,底座四根大柱代表四季,上面环绕着圆形的楼檐,将圆支撑起来。下面十二根柱子代表十二个月围绕一圈。如果有人明白古代,就能理解这些象征的意义。”[42]卫礼贤总结了天坛建筑图案、雕塑、形状、数量和颜色的构思与表现艺术手法,及其蕴含的“天降福佑”“地生吉祥”与天地和谐统一的象征意义。

2.日坛和月坛——蕴含的阴阳和谐相生之道

“象征宇宙伟大力量的祭坛分布在北京郊外的四角,在南边的天坛呈圆形,北边的地坛是方形,东边是日坛,西边是月坛。这些都是从周朝就开始流传下来的传统,因为在那时太阳表示阴性位于南方,月亮则成为阳性的象征位于北方,而在东方的雷公(阳),在西方的大海(阴)。”[43]卫礼贤解释了皇家祭祀文化分布在北京郊外四角的祭坛建筑文化的底蕴——表达对自然神的崇拜敬畏之意。天坛、地坛寓意天圆地方,东面的日坛、西边的月坛则象征天地人和与阴阳和谐的文化理念。

3.社稷坛——五色土象征掌握权利和统一国家的意蕴

社稷坛为北京明清两代祭祀社、稷神祗的祭坛,其位置依照《周礼·考工记》“左祖右社”的规定,置于皇宫之右(西)。社稷是“太社”和“太稷”的合称,社是土地神,稷是五谷神。由五种颜色圣土构成的社稷坛,是农业社会国家统一政治意义的象征:“五谷之神属于大地的神灵,它们的祭坛就在皇宫附近。因为五谷(社稷)是国家和社会的神灵,无论谁拥有了它便可得到整个国家。在祭坛上堆有五种颜色的土壤,中间是黄色,东边是蓝色,南边是红色,西边是白色,北边是黑色。在过去封建时代,王子曾得到祭坛上的一点圣土。如果朝廷被推翻了,征服者就会将被征服者的神坛关闭起来,以排除从那里发出的天光。”[44]

国子监建筑形状也体现了“代表稳定和统一”的期盼。国子监是中国古代隋朝以后的中央官学,即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北京国子监始建于元朝大德十年 (1306),是我国元、明、清三代国家管理教育的最高行政机关和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满族统治者对儒学推崇备至。在城北(北京)部有一座巨大的孔庙,旁边就是国子监,有一座大殿,在圆池中有一四方的房间 (代表稳定和统一),在这里皇帝亲自向天下仕人宣读讲义信条。”[45]受《周易》的影响,北京孔庙圆池中四方的房间,天圆地方的形状具有代表稳定和统一的文化象征意义。

4.皇宫建筑与数字“三”的文化意义

道家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家重数字“三”,倡导“三生万物”,卫礼贤对天坛蕴含的思想进行了解读:“这种祭祀非常深奥。环形代表着天,经过三九二十七步通向三重殿宇,中间的圆形石头周围环绕着九块石板,从祭坛通向四方的门上装饰着用石头雕刻的祥云,围绕最里层一圈的红色墙上覆盖着蓝瓦,再外一层是正方形的围墙,同样覆盖着蓝瓦。在这墙与门之间只有一条笔直的道路,由大理石石板和台阶铺成,方向正对北方。这意味着皇家权利是上天赐予,神圣不可侵犯。”[46]天坛建筑除形状寄寓了天圆地方、天地合一的理念外,还重数字三、九,如“三层祭坛”“三个柱子”,距离“三九二十七步” “三重殿宇” “九块石板”,在建筑文化中将道家“三生万物”的内涵与象征意义形象地显现出来。

5.皇宫布局蕴含的中和对称之美

中国文化崇尚“和合”、重对称与中和之美,这是中国古代文化与文学的审美理想和艺术特征。北京皇宫建筑布局不仅在建筑命名上崇尚中和、对称、平衡、和谐理念,而且北京皇城、宫殿建筑结构中蕴含着重和、尚中的思想,重中轴平衡对称,使北京的皇宫紫禁城和它周围建筑的命名、布局与空间关系独具“和合”美学的文化特色:

“北京的皇宫却独具特色它不需要什么广场或类似的空地,本身就是一座城,整个北京城区的百万居民住房都以这里为中心布局……。从那里起有一条指向北边的中轴线,大概有一英里长。在这条路的一端你大概看到前门的轮廓,路的东边是天坛,西边是先农坛。”[47]

以“中”为尊、中轴对称的皇宫建筑布局:“中央的大门常常是关闭着,它是专门供皇帝使用的。车辆人流通常从左右两边的城门洞里通行。南大门或许是进入首都的门户,因为从这里有一条连贯南北的大理石道路,也就是前文提到的中轴。再往前走便是金顶红墙的紫禁城,在金水桥前有两条龙盘旋的华表,城的四角都设有角楼护卫。……在如此宽阔的空间里错落有致、协调一致。”[48]

北京孔庙体现的中和与对称美。北京孔庙是中国元、明、清三朝祭祀孔子的场所。孔庙,始建于1302年(元大德六年),建成于大德十年。门内院落共有三进,崇尚中轴对称,中轴线上的建筑从南向北依次为大成门、大成殿、崇圣门及崇圣祠。从元朝建孔庙和国子监建筑的命名表现了北方民族蒙古族和清朝满族对儒学和圣人的崇敬以及儒学对事业大成具有重要影响的文化蕴含。

皇都北京宗教建筑的布局也具有崇尚中和与平衡对称的文化美学观念,以及祈求神灵赐福的意识。如观音与关帝庙左右平衡对称性及其神灵的崇拜意识:“在它(前门)的左右是两座小庙,供奉着观音和保卫城市的关帝。 ”[49]

天坛和地坛南北对称,日坛与乐坛东西对称,既反映了天圆地方的文化内涵,又体现了对日月阴阳和谐统一的崇拜观念:“象征宇宙伟大力量的祭坛分布在北京郊外的四角,在南边的天坛呈圆形,北边的地坛是方形,东边是日坛,西边是月坛。这些都是从周朝就开始流传下来的传统。”[50]

6.中国建筑重天人合一与西方建筑尚天人相分的文化差异

在建筑命名、机构布局与形状组合上,北京皇宫建筑崇尚和合、天地合一思想,与哥特式建筑崇尚天人对立意识形成鲜明的对比,凸显了中国皇宫犹如 “大地那种平稳庄重之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色彩艳丽的宫殿给人一种蕴含丰富距离遥远的全新感觉。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望便知的那种直插云霄的哥特式建筑,哥特式的尖顶又细又高,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这里的中国宫殿,在我们看来,充满了大地那种平稳庄重之感。宽大的房间一列列有序地排开,富有贵族气息,基础都是牢固的石头,更显得不可动摇,与大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黄色和鲜亮的色彩搭配起来更显得具有特色,在蓝天映衬下浑然一体,它表示了天地合一的思想。皇宫便向人们昭示着权力的威严和永恒。”[51]中国宫殿不仅“更显得不可动摇,与大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且皇宫建筑色彩也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蓝色代表天,黄色象征地,天地和合统一,是“权力的威严和永恒”的象征与诠释。

综上所述,在中国文化传播史和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热心于传播中国文化的外国学者中德国的卫礼贤堪为典范。他怀着对中国文化憧憬与热爱的情怀和客观的态度,学习、研究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在《中国心灵》中考证、解读了中国建筑文化习俗重和尚中、阴阳和谐、崇拜龙凤等情结的文化内涵,运用对比的研究方法比较中欧建筑文化的不同风格与天人对立和“物我的谐”的文化差异,不仅具有史料价值,而且具有跨文化学科研究的开创性学术价值与思想价值、拓展了中国文化承传路径与传播方式,以至于影响了荣格等在内的西方学者,为中外文化的交流、传播与比较研究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1][2]卫礼贤.中国心灵·第一章·初到东方[M].北京:国际出版公司,1998.5-6.6.

[3][4][5][6][7][34]卫礼贤.中国心灵·第十章·中国的农村生活 [M].北京:国际出版公司,1998.117.117-118.118.118.118-119.101.

[8][9][10][11][13][14][21][25][27]卫礼贤.中国心灵·第九章·云冈石窟——我的日记片段[M].北京:国际出版公司,1998.105.102.103.102-103.105.106.103.116.116.

[12][18][20][26][29][30][31][32][33][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卫礼贤.中国心灵·第十六章·北京[M].北京:国际出版公司,1998.224.223.210.208.206.206-207.207.208.225.207-208.207.207.217.214.212.213.213.214.214-215.209.212-213.215.216.217.214.217.

[15][16][17][19][24][28]卫礼贤.中国心灵·第十五章·秀美的园林 [M].北京:国际出版公司,1998.193.192.192-193.195.195.195.

[22][23]卫礼贤.中国心灵·第七章·孔府之旅和孔子后裔的婚礼[M].北京:国际出版公司,1998.79.79.

猜你喜欢

北京建筑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北京,离幸福通勤还有多远?
建筑的“芯”
北京春暖花开
北京的河
谁远谁近?
北京,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