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篇中的隐喻》述介
2012-03-20程瑾涛刘世生
程瑾涛 刘世生
(清华大学 外文系,北京 100084)
1.前言
隐喻是人类语言中无处不在的现象,更是人类认知的重要方式,认知隐喻研究30年来,成果层出不穷,利用自然发生的语篇并结合语言学领域的最新成果进行系统的隐喻分析,已经成为学者们的共识。英国兰卡斯特大学语言学教授Elena Semino所著《语篇中的隐喻》正是此领域的一个阶段性成果。该书2008年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 Semino的主要研究领域为文体学、语料库语言学和隐喻研究,此前出版的两部著作《认知文体学:文本分析中的语言和认知》(和J.Culpeper共同主编)及《语料库文体学:英语书面文本中的言语、书写与思想表达》(和Mick Short合著)已经成为文体学近年来最新发展的代表之作。此次出版的《语篇中的隐喻》一书将认知隐喻理论、文体学、批评话语分析及语料库语言学有机结合,全面系统地探讨了不同文类(genres)和语篇(discourse)中隐喻作为语言现象的表现形式和功能,涉及文学、政治、科学、教育、广告和疾病等主要文类,堪称隐喻语篇研究迄今为止最全面的一部力作。该书对基于语篇的隐喻研究发展动向作了详尽介绍,对该领域近年的重要成果进行了评述,其中不乏独到的见解,且案例丰富,资料翔实,是初学者学习和了解如何进行隐喻语篇分析的好教材,也为不同学科从事隐喻研究的高级研究人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2.内容简介
全书共七章,第一章介绍了理论背景,2~5章分别针对文学、政治、科学和教育及其它语篇(广告和疾病)中的隐喻展开讨论,第六章将隐喻和语料库语言学结合起来,探讨隐喻研究的语料库途径。第七章对全书做了总结。
第一章 《引言》介绍全书的构架,阐述涉及的主要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首先,作者勾勒了全书的研究路径,即探讨不同文类和语篇中隐喻的表现形式和功能、考察具体语境中的个体隐喻使用与广义的语言中的常规隐喻模式(conventional metaphorical pattern)之间的关系、强调不同文类中隐喻使用的约定俗成性与创新性有机互动的趋势、反思语言中的隐喻使用和心理表征(mental representation)及思维之间的关系。重点对概念隐喻理论(CMT)的贡献和不足做了评析,即:(1)随着语料库的广泛应用,传统概念隐喻研究采用的内省法已经不合时宜;(2)对于言语使用中的隐喻现象,脚本理论比之CMT中的跨域映射理论解释力更强;(3)CMT关注的重点在概念隐喻,不在语言中的隐喻表达,导致其对隐喻的文本表现(textual manifestation)缺乏应有的关注。其次,如何准确界定隐喻是每个隐喻研究者首先要面临的问题,作者介绍了该研究中采用的方法——metaphor identification procedure(MIP)的实施步骤,并总结了隐喻表达的表现形式、重点归纳了语篇中的隐喻模式并阐述了隐喻在语篇中的功能,认为隐喻的主要功能不外乎Halliday提出的语言的三大纯理功能(meta-function),即概念功能(ideational metafunction)、人际功能(interpersonal metafunction)和语篇功能(textual metafunction)。最后,作者讨论了隐喻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 《文学中的隐喻》主要讨论文学隐喻的常规性和创造性。作者首先以小说《赎罪》(Atonement)第六章为例,通过对文本中匕首隐喻和动物隐喻使用再现了女主人公遭受偏头痛疾病折磨的主观体验,指出了几种现象:隐喻可以传达说话人无法用其他文字手段传递的主观感受。通过对源域脚本或者框架的深入发掘,可使常规隐喻(匕首隐喻)和新奇隐喻(动物隐喻)得到进一步拓展;常规隐喻(匕首隐喻)和新奇隐喻(动物隐喻)以隐喻链(metaphor chains)和群集(clustering)的形式出现在文本中并交织在一起,构成了整个章节的整体连贯。作者进一步深入讨论了文学文本中隐喻的常规性和创新性,对 Lakoff&Turner(1989)提出的文学(诗歌)中的隐喻是对常规性隐喻创造性使用及其用法归类提出质疑,认为隐喻的创新性应该从概念和语言两个层面来讨论,否则有失偏颇。作者还讨论了隐喻与文类、作者以及文本之间的关系。最后,作者通过对英国当代著名女诗人Elizabeth Jennings的诗作Answers及英国当代作家Joanne Harris的畅销小说Chocolat的个案研究,演示了文学语篇如何借助隐喻使用来传递人物的世界观从而实现人物塑造。
第三章 《政治语篇中的隐喻》主要探讨政治语篇中隐喻的劝说功能以及与意识形态的关系。作者开篇以英国前首相Blair在2003年工党年度会议讲话中,使用的隐喻表达“I’ve not got a reverse gear”在英国民众和媒体间掀起的热烈讨论为引子,阐释了隐喻是政治家成功实现劝说功能和幽默效果的言语策略,隐喻的选择反映意识形态的观点。接着,在对政治语篇中隐喻劝说功能的研究传统进行评述的基础上,揭示了语篇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动态关系。语篇是语言现象,意识形态是认知现象,语篇既反映同时塑造和改变意识形态,反过来,意识形态源于语篇行为同时决定和制约语篇行为,而隐喻则是联结语篇和意识形态的桥梁。作者还深入讨论了政治语篇中常用隐喻的主要源域:PATH/JOURNEY、CON-TAINERS、WAR、SPORTS及 HUMAN BEINGS(personification)和目标域以及隐喻模式对文内连贯和互文连贯的贡献。最后,作者对旨在解决中东问题而成立的“四重奏集团”(包括美国、欧盟、俄罗斯和联合国)提出的road map计划中涉及的road map metaphor和英国国家党的反移民传单两个案例进行了分析。
第四章 《科学和教学语篇中的隐喻》主要讨论隐喻在科学领域中的核心作用,即理论构建功能及隐喻在教学语篇中的教学功能。作者通过对有关人类认知科学、免疫系统、基因科学尤其是DNA研究的科学语篇进行分析,指出隐喻在上述学科的发展中发挥了理论构建作用。同时,作者比较了专业类科学语篇的隐喻使用与同一隐喻在非专业科普类语篇及大众媒体报道中的使用,指出前者的隐喻使用相对封闭,后者更为开放,表现为非专业语篇中隐喻的使用在语言表达的选择范围及对源域的潜能挖掘上自由度更大,往往因此而导致不准确,甚至与科学家使用隐喻的初衷背道而驰,最终影响公众意见和公共政策制定。隐喻的另外一大作用是教学功能,作者指出使用隐喻能够帮助学生理解陌生的概念,使深奥难解的话题变得明朗易解,并促进学生记忆信息、判断推理、解决问题,但教学语篇中对技术类隐喻 (即technical metaphors,多为约定俗成的隐喻使用,如心脏的chamber和wall)和非技术类隐喻(服务于教学功能,目的是对目标域的某一方面进行解释)的混杂使用则可能会导致学习者对科学概念理解的混乱。
第五章 《其他文体和语篇中的隐喻:两个案例研究》由两部分组成,分别讨论广告语篇和疾病语篇中的隐喻,每一部分自成一节,包括各自独立的引言和案例分析。作者指出隐喻是广告语篇最核心的特点,主要采用语言隐喻和图像隐喻两种手段,其功能在于:(1)通过新奇、出乎常态的语言文字和视觉图像互动造成的视觉冲击力,吸引消费者眼球;(2)通过大众熟悉和容易理解、更加生动形象的实体“置换”出抽象的产品特点,引导消费者进行跨域映射,以理解广告产品独特的特色和优点。作者以英国著名的运动型饮料Lucozade的一例平面广告为例,就广告中的语言隐喻refueling metaphor与图像隐喻的互动,包括产品的造型、色彩,图文的空间排列组合,广告招贴画的地点、目标人群等,讨论了广告语篇中的多模态(multi-modal)隐喻类型(文字和图像)的构成、识别、解读。针对疾病语篇中的隐喻,作者回顾了近年来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对主要的观点进行了评述,并总结了隐喻使用在疾病语篇中的作用和影响,指出专业人士使用隐喻时应该谨慎,不恰当的对疾病的表述会影响患者和公众对疾病 (如癌症、艾滋病)的认识;对个人而言,隐喻本身并无利害之分,关键在于如何选取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自由选取适合个人的隐喻。最后的案例是一档有关抑郁症的听众热线节目的录音,通过对参与者(包括抑郁症患者、医生、看护人)的口语语篇中涉及的隐喻进行分析,讨论了不同类型人群的隐喻使用特点和影响。
第六章 《语料库和隐喻》探讨了语料库语言学对隐喻研究的贡献。作者首先通过示例,介绍了如何选择并使用现成的语料库研究隐喻的方法,接着介绍了几种隐喻分析可能的语料库途径,包括:(1)使用通用语料库检验并完善概念隐喻理论自身;(2)使用语料库进行具体文本类型的隐喻模式研究;(3)使用语料库进行隐喻的跨语言跨文化研究。作者认为隐喻研究的语料库方法不仅有助于总结隐喻使用的规律和特点,而且有助于揭示具体文本类型和语篇中隐喻发挥的修辞和意识形态功能,强调了语料库方法对隐喻研究的重要性。
第七章 《结论》对全书的内容进行了全面总结。作者评述了该研究融合不同学科实现方法互补的基础,并总结了书中的主要观点。就几个重要观点和长期以来不受隐喻研究重视的现象做了回顾和反思,如隐喻的创新性包括的层面,脚本在隐喻创新性中的作用以及话题触发性隐喻和情境触发性隐喻等,并就这两种隐喻的形式和功能做了总结。最后,作者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3.简评
《语篇中的隐喻》是结合认知语言学、批评性话语分析、文体学和语料库语言学进行隐喻界面研究的又一部力作。纵观全书,有如下突出特点:(1)从理论上系统地探讨了认知隐喻理论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理论框架,在研究过程中对其理论的有效性进行检验和补充完善,并介绍了最新研究成果。(2)收集了该领域至今发表过的重要论著并加以评述,为读者把握该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清晰的脉络。(3)配合每一章内容精心设计了相应的案例研究,既有书面语篇,也有口语语篇,有助于读者了解如何进行基于不同语篇类型的隐喻分析。(4)书中也不乏新的观点,如对语篇中隐喻模式及多模态隐喻类型的讨论。该书理论探讨与实证分析并举,例证丰富,涉及面广,是迄今为止隐喻和语篇研究内容最新、最全面的一个读本。该书也有不足之处,例如针对言语使用中的隐喻现象,作者提出的脚本理论比跨域映射理论解释力更强的观点在书中没有展开广泛讨论,另外对隐喻的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的讨论也似有虎头蛇尾之嫌。
[1]Lakoff, G.&M.Turner.More Than Cool Reason.A Field Guide to Poetic Metaphor[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9.
[2]Semino, E.and J.Culpeper.Cognitive Stylistics:Language and Cognition in Text Analysis[M].Amsterdam:John Benjamins,2002.
[3]Semino.&M.Short.Corpus Stylistics:Speech, Writing and Thought Presentation in a Corpus of English Writing[M] .London:Routledge,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