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金融风险切勿掉以轻心

2012-03-20李素

共产党员(辽宁) 2012年16期
关键词:不良贷款借贷金融风险

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2)》再次警告称,在压力情景下,银行体系总体仍能保持运行稳健,部分领域风险值得关注。要着力防范和化解重点领域潜在风险,密切关注具有金融功能的非金融机构风险,全面提升金融业综合实力和抗风险能力。

当前,有一种声音认为,中国银行业不良贷款总额和不良贷款率总体上并不高,不太可能出现系统性的金融危机。这种观点貌似理由充分,但在全球经济衰退的大背景下,我们对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房地产投资下滑、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及周期性不良贷款增加等挑战所带来的风险隐患,则不能掉以轻心。虽然央行没有对外公布哪些是值得关注的风险领域,但综合目前的情况来看,至少以下几个领域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一是地方债务风险。据审计署发布的报告,截至2010年底,全国省、市、县三级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超过10万亿元,债务总额 占 2010年GDP的 1/4,超过当年全国财政收入。今年二季度以来,随着经济下行压力的加大,以及货币政策的逐渐放松,银行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已出现了松动。二是地产金融风险仍在蔓延。在楼市挤压泡沫的过程中,房地产公司普遍出现资金链紧张的情况。据统计,目前已经有六成房企突破了财务安全底线。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银行、信托等金融系统出现坏账风险,则很容易引起多米诺骨牌效应。因此,有业内人士警告称,地产金融风险已经超越地产市场风险,成为下一阶段地产企业面临的最主要风险。三是民间借贷风险,这极有可能是央行报告中所指的“具有金融功能的非金融机构风险”。据有关部门调查,不少中小企业借款来自民间借贷,利率超过了基准利率的4倍,达到了24%~25%。虽然国家有关部门已经明确要求各大银行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在很短的时间内根治民间借贷问题则不太现实。毫无疑问,针对这些可能出现高风险的领域,加强调控和监管则显得至关重要。除了调控和监管外,加快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进一步完善相关的体制和机制,用改革促发展,让金融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才是治本之策。诚如央行《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2)》所指出的,要积极推动市场制度建设,完善资源配置的市场机制,进一步深化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形成机制等重点领域改革,为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增长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而如何在金融领域让市场更好地配置资源,则是当前监管部门亟待解决的一道难题。 (文/李素据《中华工商时报》)

猜你喜欢

不良贷款借贷金融风险
民间借贷纠纷频发 诚信为本依法融资
金融风险状态扫描
金融风险防范宣传教育
构建防控金融风险“防火墙”
跨境并购金融风险的应对策略
让民间借贷驶入法治轨道
用活“三字经”密织不良贷款防控网
一张图看懂民间借贷“防火墙”
民间借贷年利率超过36%无效
不良率农行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