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竹:社会维稳,多点法外柔性
2012-03-19
作者:寒竹 春秋综合研究院研究员
在过去一年中,许多国家都发生了不同形式的街头抗争运动。中东地区一些阿拉伯国家的街头抗争很快转化成政治革命,而欧美等发达国家的街头抗争却始终被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基本没有转化为革命的可能。不同国家的两种命运并不能用不同政治制度来解释。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说过一句很深刻的话,各国之间政治上的最大区别不是政治统治形式的差异,而是政治统治程度的高低。当今世界完成了现代化转型国家通常有较高的政治统治程度,而社会转型中的国家,政治统治程度都比较低。这是前者社会比较稳定、后者容易爆发革命的一个重要原因。
要理解当今中国社会的政治生态,有两个宏观条件必须考虑到。第一,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整体上离现代社会还有相当距离;第二,中国同时也是一个正处于剧烈变革阶段的国家。这两个宏观条件决定了中国社会的政治稳定很难仅仅依靠刚性的法律统治。在相当长一段时期,中国社会秩序和稳定除依靠国家法律这一基本手段,执政党的组织系统和政府行政措施仍将继续发挥作用。
实际上,中国政府对社会的刚性统治程度远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国内外的一些学者和媒体中,“威权体制”“强权国家”常成为描述中国的基本概念。这种理解跟中国现实相差很大。中国从未像苏联那样依靠大量秘密警察力量来维系社会的基本秩序。若按警民之间的数量比例,中国人均拥有的警察数量不仅低于前苏联和东欧各国,而且也低于西方发达国家。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社会秩序的维系主要依赖党、政、企三位一体的生产单位和执政党基层组织,政府警察系统规模和执法能力都极为有限。
改革开放后,中国逐渐实现政企分开,这是中国社会30多年来最大的一个政治变革。企业逐渐还原为单纯的经济活动单位,而政府开始用法律的方式来承担由企业剥离出的功能。但正如所有社会变革一样,抛弃旧的运作模式是容易的,而建立新模式则困难得多。
中国社会今天无法用一套简单的刚性法律制度来实现国家政治统治,这是中国社会现实决定的。中国是一个具有5000年历史的古老文明国家,家庭、宗族、邻里和熟人圈子一直在这个文明中扮演重要角色。中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都无法摆脱人情社会的特征。如果仅靠西方国家那种刚性的法律制度,社会将会爆发激烈冲突。一些人把中国城管描绘为世界上最恶劣的群体,这种描绘一方面基于一些城管行为本身的粗暴,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西方发达国家并无城管这个职业。但这种相当广泛的看法却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即西方发达国家通过更强硬的法律手段实行城市管理。美国对街头摊贩的管制相当严厉,对街头摊贩的营业执照控制很严,发放数量极少,通常只有退伍军人能拿到。如果无照摆摊或摆摊地点违反法律规定,美国警察根本不会跟违法摆摊者讲道理,而是简单地采取罚款或拘留的法律手段。显然,如果在中国简单照搬美国的警察模式,只会激发更多的社会矛盾。
国家政治统治的成熟程度是一个社会能否稳定的关键,更是一个处于剧烈转型过程中国家能否完成转型的关键。现实地看,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相当长时间里还不得不依靠许多法律外的柔性机制来维持社会稳定。中国民众不习惯通过法律手段解决所有社会纠纷和冲突,同时中国政府,尤其是偏僻地区的地方政府,也缺乏相应的执法能力来保证法律的实施。所以,执政党组织系统、政府行政管理、社会道德规范、社区组织调解等,都承担着维系社会秩序和稳定的功能。尽管这些手段都有一定缺陷,但在现实中,非法律力量还不得不继续发挥作用。▲(作者是春秋综合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