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2012-03-19汤梦婕石文韬李明梅朱发霞向清明胡鹏超王小兰
汤梦婕 石文韬 李明梅 朱发霞 向清明 王 莹 胡鹏超 王小兰 魏 蕾,*
1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系,武汉430071;2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肿瘤科,武汉430071;3湖北省新华医院,武汉430017;4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学系,武汉430071;*通讯作者
目的:探究当归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SD成年大鼠50只,体重240~260g,雌雄各半,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缺血组、缺血再灌注组、当归治疗I组、当归治疗II组,每组10只,均以10%乌拉坦腹腔麻醉后行右肾切除术。各组分别处理如下:(1)假手术组:不钳夹左肾动脉;(2)缺血组:以门静脉注入生理盐水1.2ml/100g,1min后夹闭左肾动脉,60min后取血检查;(3)再灌注组:夹闭左肾动脉,60min后去除动脉夹,缝合切口,24h后取血检查;(4)当归治疗I组:以当归针剂1.2ml/100g代替生理盐水,其它操作步骤同缺血组;(5)当归治疗II组:当归使用情况同I组,其它步骤同再灌注组。用化学比色法测定血浆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NO的浓度。用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中内皮素-1(ET-1)的浓度。最后取左肾制作组织切片,光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肾脏的病理学变化。结果:肾缺血组、再灌注组及当归治疗组血浆SOD均显著低于假手术组,而MDA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当归治疗I组60min后血浆SOD比缺血组略高,MDA较缺血组略低,但两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归治疗II组24h后血浆SOD比再灌注组显著升高(P<0.05),MDA较再灌注组显著降低(P<0.05)。肾缺血组、再灌注组及当归治疗组血浆ET-1和NO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当归治疗60min及24h后,血浆ET-1水平均显著低于缺血组及再灌注组(P<0.05)。组织学检查发现肾缺血组及再灌注组肾小管以小片状坏死为主,而当归治疗组以肾小管浊肿为主。结论:当归对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