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诗丛》:不设主编的丛书
2012-03-17彭林祥
○彭林祥
自《诗创造》1947年7月创刊以来,采用兼容并蓄的办刊方针,大多数国统区的诗人在刊物上发表过诗作、评论,作者队伍十分广泛,但还是基本形成了两大核心作者群。
一是与臧克家交往较多或受其影响的青年诗人,主张革命现实主义与诗歌的大众化。主要有林宏、劳辛、黎先耀、青勃、康定、蒋燧伯、沈明、田地、方平等。一是通过曹辛之个人的关系而成为《诗创造》的作者,他们不同程度上受到西方现代派诗人的影响,在诗歌观念与追求上不同于前一类诗人。主要有曹辛之、唐湜、唐祈、陈敬容、辛笛、袁可嘉、方敬等。尽管两派有分歧,但由于林宏、康定等人没在上海,臧克家又不亲自参与《诗创造》的编辑工作,主持编辑事务的主要是曹辛之、唐湜等人,故编辑内部没有较大分歧。但1948年春,林宏、康定、蒋燧伯从外地相继来到上海,开始参与《诗创造》的编辑工作。在选稿标准上,他们与曹辛之、唐湜、唐祈等人发生矛盾。“前者认为在残酷的现实环境下,要多刊登战斗气息浓厚与人民生活密切联系的作品,以激励斗志,不能让脱离现实、晦涩玄虚的西方现代派诗充斥版面;后者则强调诗的艺术性,反对标语口号式空泛之作,主张要讲究意境和色调,多作诗艺的探索。”
就在两派分歧加剧之际,曹辛之、陈敬容、唐湜开始计划出版一套诗丛。在《诗创造》(第7期,1948年1月出版)上,编者在《诗人与书》中披露了这一计划:
陈敬容、唐湜、杭约赫、唐祈、田地诸诗人计划出版一套诗丛,约十种左右,一部分稿子已付排中,约二月内可出版,由星群出版公司发行。
1948年2月的《诗创造》上又刊出了《森林诗丛》的预告,首次公布了这套诗丛的名称、诗人姓名、出版册数:
预售新书 森林诗丛
方 敬:受难者的短曲
田 地:风 景
辛 劳:捧血者
杭约赫:(题未定,后确定为《火烧的城》)
陈敬容:交响集
莫 洛:渡运河
唐 祈:诗第一册
唐 湜:英雄的草原
三月底出版·下月初发售特价预约
上海星群出版社刊行
事实上,这套丛书的出版颇为艰难。作为亲历者的陈敬容在回忆她的《交响集》初版时,曾谈及丛书的出版过程:“《交响集》是一九四七年在上海与友人共同筹划创办诗刊《中国新诗》时期所编的一套《森林诗丛》当中的一册。当时,星群出版社(出版《诗创造》的)和森林出版社(出版《中国新诗》时用的名称)经费都极其困难,为了节约纸张和印刷费用,只好让整套丛书以袖珍本形式出现,并由友人带到浙江交由一个极小的印刷厂承印,虽然总算做到了按时出书,但错排和脱漏之处不少……”这套诗丛比预计延迟了一个多月,5月份才问世。这是继12册的《创造诗丛》后,上海星群出版公司推出的又一套诗丛。
这套诗丛也由曹辛之负责装帧设计,有统一封面设计,36开本,称为袖珍小型本。但与《创造诗丛》相比,这是一套无主编的丛书,因此每本书前后的序跋没有统一的规范;其次,诗丛全部改竖排为横排。就诗集的页数看,也没有统一的要求,但都比《创造诗丛》的篇幅要厚得多。具体如下:
方敬的《受难者的短曲》,收入诗作23首,共53页,无序跋。
田地的《风景》,收入诗作12首,共80页,书前引绿原诗句:“我骄傲,生活像风景。”
辛劳的《捧血者》,长篇叙事诗,共55页,前有序诗,诗后附东平的《给〈捧雪者〉的一封信》,还有诗人写的后记。
杭约赫的《火烧的城》,收入诗作14首,共52页,无序跋。
陈敬容的《交响集》,收入1946年2月至1947年11月在重庆、上海所写的诗作57首,共87页,无序跋。
莫洛的《渡运河》,收入诗作8首,共74页,无序跋。诗集最后一首《写诗的意义》,有跋的意义。
唐祈的《诗第一册》,收入诗作38首,共64页,有后记。
唐湜的《英雄的草原》,长篇叙事诗,共224页,前有献诗,无序跋。
从所选入的8位诗人来看,除辛劳于1945年去世之外,其余七位诗人都在二三十岁的年龄,方敬最大,34岁,田地最小,只有21岁。从这些诗人的诗作看,主要倾向于诗歌艺术本身,对新诗的现代化探索抱有虔诚和严肃的态度。唐湜在《严肃的星辰们》诗评中就把唐祈、莫洛、陈敬容和杭约赫四人视为“严肃的星辰们”。如陈敬容的《交响集》,全部作品反映了新旧时代在诗人内心中的搏斗和交响。从《播种》、《渡河者》等诗中,我们不时地感到更加悲壮的气氛,以及新的生命力在诗人心中不断地跳跃和升腾。其他如唐祈的《诗第一册》写出了一个游吟诗人在多样生活旅途上的自如的抒唱;莫洛的《渡运河》是一个斗士在运河周围的战斗旅程的感情记录;方敬的《受难者的短曲》传达出受难的中国人的心声;唐湜的《英雄的草原》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寓言,等等。从他们的各种风格里,可以“从各个角度感觉到这时代的历时风雨怎样表现为特殊的深沉或凸出,悲剧性或戏剧性的光影,一些特殊的感情风格,甚至思想与精神风格,一些生命的跃进”。唐湜在1948年6月创刊的《中国新诗》的代序《我们呼唤》中说:我们面对着的是一个严肃的时辰”、“一个严肃的考验”、“一份严肃的工作”,“渴望能虔敬地拥抱真实的生活,从自觉的沉思里发出恳切的祈祷、呼唤并响应时代的声音”,呼吁“必须以血肉似的感情抒说我们的思想的探索”,“首先要求在历史的河流里形成自己的人的风度,也即在艺术的创造里形成诗的风格”,“进一步要求在个人光耀之上创造一片无我的光耀——一个真实世界处处息息相通,心心相印……”。可以说,这八位诗人的诗歌都是在这个严肃的时代发出的严肃的声音,他们对历史生活本身都有一种严肃的气度与反应,也都对人类的理想生活与艺术的完成有着坚执的追求,他们在更高的本质上表现出一时代的精神风格。
曹辛之不但负责这套丛书的策划、装帧、出版,还为这八本诗集逐一撰写了广告,如下:
受难者的短曲 方敬著 森林社编辑,上海星群出版社1948年5月版
作者描写过不少中国最好的新抒情诗,这里的诗都是他最近所写的圆熟之至的作品,平凡得出奇的小花草,大大小小全是受难的中国人的心声。
风景 田地著 森林社编辑,上海星群出版社1948年5月版
他有一份幼小者的无忌的初心,在这薄薄的都市里,无所顾忌也无所渲染地书写着他的“风景”,虽仅是一些浮光掠影的浮世绘,但却颇质朴可喜。
捧血者 辛劳著 森林社编辑,上海星群出版社1948年5月版
辛劳是一个呕血写诗又呕血而死的诗人,本书是他传扬一时的名作,有着真诚的浪漫蒂克的热情,曾使一切真诚爱国者的灵魂为之战栗不已的。
火烧的城 杭约赫著 森林社编辑,上海星群出版社1948年5月版
他的诗正如毕加索的画,是多方面的,有各种不同的色彩与传奇的组合,有的明白如话,有的晦涩艰深,但都能有交错的思想的形象隐潜在脉叶里,字字都经锤炼。
交响集 陈敬容著 森林社编辑,上海星群出版社1948年5月版
作者的诗全是智慧的火花,透明澄澈的水纹,晶莹耀目如露珠,更像几何画中的轨迹,一点一线就能引出一个宇宙的觉识,一丘一壑全能动人于衷。
渡运河 莫洛著 森林社编辑,上海星群出版社1948年5月版
本书是一个斗士在运河周围的战斗旅程中的感情记录,对战斗的运河有一个光辉而全貌的抒写,凝练、矜持中极高贵的浪漫情趣。
诗第一册 唐祈著 森林社编辑,上海星群出版社1948年5月版
他可能是中国最好的游吟诗人,在游牧人回教徒中间,在乡村与都会里面,全能意态自如地抒唱出最能感人的抒情诗。他的诗,有如沙漠中的清泉会使人心醉。
英雄的草原 唐湜著 森林社编辑,上海星群出版社1948年5月版
这是首史诗型的长诗,一个虔诚的理想主义者的寓言。作者具有一份宏大的气息,一份可惊的浪漫蒂克德力量,波澜万丈,使人迷晕又振奋。
这些广告文字简短,语言精炼,行文自如,而且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不但对诗人诗作的评介十分中肯,完全可作为诗集的评论,而且本身也可作为传之后世的艺术品。如对《风景》、《受难者的短曲》、《捧血者》的介绍,这些文字几乎没有一点商业的推介,全是以诗人热情、诗化的语言来精准评说这些诗集,字字珠玑。他为《交响集》写的广告词,就像一首散文诗,既有诗的激情,诗的意象,诗的叙述,但也有散文的舒缓,散文的跳跃,散文的挥洒自如。对于自己的诗集《火烧的城》,他写的广告文字没有王婆卖瓜似地宣传推销,而是对自己诗作的特点如实进行了介绍,不夸大,不讳饰,以一种诚挚的语气表达了自己的诗歌创作追求。王朝闻在论及曹辛之的装帧艺术的特点时把他比作高明的“导游”。他说:“高明的导游词有不同的原则,它掌握得住游人的兴趣,对景色特征抓得住要领,言简意赅,却更能调动我的游兴,对我起着‘领你去会见自己’的积极作用。”曹辛之写的广告词也可作如是观。
实际上,《森林诗丛》的策划以及编辑、出版,宣告了《诗创造》两大核心作家群分离的开始。期间经过了从《森林诗丛》——森林社——森林出版社——《中国新诗》——中国新诗社的过程。1948年1月提议编辑这套丛书时,名称还未确定,但在2月确定以“森林”为名编辑诗丛时,刊行处是“星群出版社”。1948年5月《森林诗丛》出版时,刊行处尽管还是“星群出版社”,但编辑者已署名为“森林社”。而当1948年6月《中国新诗》创刊时,创刊号版权页上已公开注明:“编辑者:中国新诗社 刊行者:森林出版社”。可见,为了配合《中国新诗》而成立的“森林出版社”来自于《森林诗丛》的“森林社”,而《中国新诗》的编辑者“中国新诗社”也是自“森林社”而来。这可从人员组成上看出端倪,《森林诗丛》的8人除了已去世的辛劳外,陈敬容、唐湜、唐祈、杭约赫、方敬都成为《中国新诗》的编委会成员,而莫洛也是《中国新诗》作者,并多次得到唐湜的好评。所以,笔者认为,《森林诗丛》以及“森林社”的出现标志着与“诗创造社”分离的第一步,而《中国新诗》以及“中国新诗社”的出现则标志着原《诗创造》两大诗人群正式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