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宁波IPTV监管平台建设思路浅析

2012-03-15马海荣

电视技术 2012年15期
关键词:视音频监管监测

马海荣

(宁波市广播电视监测中心,浙江宁波315000)

2011年12月30日,国务院《三网融合第二批试点地区(城市)名单》(国办函[2011]164号)中,宁波被列为第二批试点城市。按照《宁波市广播电视监测中心系统建设规划》的总体建设目标:建设以市广播电视监测中心为核心,覆盖全市共12个监测前端的广播电视监测网系统,对全市传输和播出的广播电视以及视音频节目在安全播出、传输质量、节目内容、服务质量等方面进行全面监控,确保舆论导向的准确和社会的稳定,确保为市民提供高质量的广播电视及视音频节目的服务。IPTV监管平台的建设,虽然是一项新的内容,但根本职能是属于广播电视监测中心监管范畴,是监测中心监管体系的延伸和拓展。本文就宁波IPTV监管平台建设思路进行简要阐释。

1 平台总体设计

1.1 平台总体架构

按照广电总局的要求[1-2],全国IPTV监管系统由中央监管平台和地方监管平台组成,其总体架构如图1所示。

图1 全国监管系统总体架构图

在集成播控总平台、集成播控分平台、传输核心节点、传输汇聚节点、传输边缘节点、用户终端分别部署各级监管前端,采集相应的电子节目指南(EPG)、节目内容码流、运行数据等信息,回传到中央和地方监管平台,进行节目监管数据的分析和处理。

按照广电总局关于三网融合试点地区IPTV监管平台建设要求和浙江省IPTV监管系统建设方案的相关内容,宁波广电负责位于传输核心节点、传输汇聚节点、传输边缘节点、用户终端的监管前端(即第3~6级监管前端)和宁波监管平台的建设和维护。此外,宁波监管平台需要与浙江省监管平台完成对接,实现资源共享。

1.2 平台建设目标

宁波市IPTV监管系统总体目标是根据三网融合总体方案和试点方案要求,解决当前面临的各类问题,建立宁波市IPTV监管体系,与浙江省IPTV监管系统协调配合,探索建立三网融合模式下的网络信息安全和文化安全监管体制,加强监管技术管理手段建设,保障三网融合顺利开展。

2 监管平台功能概述

宁波市IPTV监管平台按照功能可分为监管前端与监管中心两大功能模块。监管前端主要完成IPTV各类信息的采集,而监管平台则完成对监管前端采集的IPTV电视信息进行统一的解析、存储、分析和处理,并为监管人员和管理部门提供监管数据。下面分别予以介绍。

2.1 监管前端

监管前端作为独立的系统,要提供独立的Web服务,在监管平台故障等情况下,能够作为单独的整体独立运行。监管平台与监管前端设备之间的通信采用XML格式和HTTP协议,包括设备控制和数据交换等功能[3]。

监管前端完成的功能主要有:

1)IPTV频道扫描

前端通过码流分析设备自动发现IP流中的所有直播节目,包括标清节目和高清节目。通过节目监测设备对这些直播节目进行监听监看,并自动进行黑场、静帧、声音丢失等播出异态的发现和报警。

至于点播节目,可以通过实时动态IP码流分析设备,自动锁定推流服务器的一个输出流来发现,可以查看点播节目的建立时间和节目内容。同时,可通过节目监测设备完成直播节目中的异态监测、报警和全程录像。

为了节省资金投入,对于实时监测要求不高的节点可以设置节目监测设备,通过轮询的方式来完成众多直播节目的监测。

2)IPTV EPG扫描

对于第2~4级平台的EPG信息,如果这些节点具备EPG服务器,可以通过标准接口,如SOAP(Simple Object Access Protocol)协议的专用接口,采集播控分平台中EPG服务器中的内容。

对于第6级终端平台EPG信息采集,需要模拟用户终端设备(机顶盒)以合法用户的身份接入IPTV播控平台和IPTV传输分发平台的业务系统完成用户认证。通过网络爬虫技术,自动对IPTV直播、点播、回看等全部业务的EPG信息和视音频内容进行获取,并对获取的EPG信息通过索引、分词、归类等操作,将条目化后的EPG信息进行入库保存。

所有EPG信息通过网络回传至监管平台,以便平台进行下一步EPG信息分析操作。

3)IPTV用户体验数据采集

监管前端通过IPTV分析终端设备或者机顶盒网关设备等相关设备,协助监管平台的值班人员实现远程机顶盒的控制,模拟用户的操作体验。这样,不仅在监管平台可以完成直播节目、回看节目及点播节目的收看体验,也可抽查其他资讯类节目的内容。对违规的内容,同时可下载节目EPG页面或者资讯节目页面,作为证据存档。

4)节目录像与上传

监管前端通过节目监测设备对节目进行视音频层面的监测,并对各类故障以及节目完成录像。通过回传设备实现节目实时码流及录像的回传,由监管平台统一完成各类管理及分析。

5)监测参数上报

监管前端可以将IP码流指标参数以及视音频故障报警信息等通过HTTP+XML的方式回传至监管平台,各监测参数门限应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IP码流指标参数包括:MDI(RFC4445)指标分析、TR101-290指标分析以及带宽、PID、PSI/SI、视音频编码信息等。

视音频故障包括:黑场、静帧、视频丢失、视频解码异常、彩场、彩条、台标丢失等视频故障监测;音频丢失、音量过高、音量过低等音频故障监测。

2.2 监管平台

监管中心接收来自监管前端采集的各类数据信息,并对这些信息完成统一解析、存储、分析和处理。监管平台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需要完成的主要功能主要有如下7条:

1)IPTV直播节目监测

直播节目播出异态监测和录像系统可以对宁波电信分发节点监管前端(第3~5级监管前端)的所有直播节目进行实时监测、电视墙展现及录制原始码流。对各个CDN末端分发服务器采集点(第6级监管前端)的直播节目可以实现不使用机顶盒,自定义选取直播节目进行轮巡监测。

2)IPTV EPG信息分析

IPTV监管平台的EPG信息分析可以分为EPG完整性监测与EPG站内搜索两部分。

在监管平台,EPG管理和核查软件的接收和控制各级监管前端采集的EPG信息,管理方式为监管前端定期上报或监管平台手动不定时获取两种方式。在监管平台建立本地区IPTV的EPG信息库,EPG信息条目化后按照统一的格式进入数据库,并能够按照监管前端、节目类别等进行分类,根据节目属性进行查询检索。EPG信息包括回看节目EPG和点播节目EPG。采集的回看节目的EPG可以作为直播节目录像的索引。如果按时间维度查询EPG信息的变化,可以统计点播节目的变化情况,自动发现新上线的点播节目。如果比对各前端采集的EPG,可以统计分发过程中EPG的变化,发现哪些是未经授权私自添加的节目。另外,监管平台可以自动接收上级平台(或节点)下发的EPG,通过比对上级下发的EPG和本地各监管前端的EPG,可以自动发现私自增减直播节目频道、私自增减点播节目等违规行为,并能够对违规节目的EPG页面取证和视音频录像取证。此外,监管平台还应能完成EPG安全性监测。当IPTV系统受到非法入侵,EPG信息和URL遭到篡改,系统能够及时进行监测报警通知值班人员,并且保存被篡改页面作为证据备查。

在监管平台,应可以查询IPTV各监测前端每天采集的所有EPG页面的信息,可以搜索感兴趣的关键字所出现的页面,以及每个页面出现关键字的次数。EPG站内搜索可以自动发现跟踪违规节目和热点节目,对违规节目进行取证,生成监管报告,提供查询访问接口,统一展现监管处理结果。

3)点播节目及录像抽查

EPG管理和核查能够自动发现每天新增的点播节目,也可以比对中央监管平台下发的EPG和本地各监管节点上发现的EPG之间的差异,从而发现未经授权的节目。在监管平台不仅可以对这些有差异的EPG进行取证,也可以通过部署在第6级监管前端的分析终端或者机顶盒网关尝试点播这些节目,点播播放的视音频内容可以直接进行码流录像[4]。

除了点播节目外,监管平台的值班人员也可以通过分析终端或者机顶盒网关接入集成播控平台和电信业务平台,查看其他交互电视,如咨询类节目的内容。对不健康或者违规的内容,可以通过页面抓取方式进行取证保存,形成记录,供主管领导进一步查询处理。

4)录像管理

在监管平台,录后内容管理子系统建议采用B/S架构,使用浏览器登录即可完成所有相关工作。点击节目列表,可以方便地查看实时视音频,进行录像查看、下载、评论分级、入库的工作。

5)数据备份与灾难恢复

监管平台数据库数据建议采用主备存储方式,具体实现方式有两种:第一种实现方式是在监管平台机房设置主备数据库服务器,实现数据的实时备份功能;第二种实现方式是数据库的自动定时备份机制,即指定时间将主数据库文件备份到指定位置的备份数据库。

6)报表及日志管理

监管平台应可自动或手动生成周报表、月报表以及年报表等。报表类型可包括直播节目变更频道情况报表、点播节目变更情况报表、故障数目统计报表、停播统计报表和插播情况统计报表等。

监管平台应可方便地查询用户操作记录、或者其他系统日志,并打印、导出到Excel,方便跟踪系统运行情况。

7)与省级平台对接

监管平台接口应符合总局接口规范要求,并可保证同样符合这些通信协议和接口规范的系统设备与系统正常对接。同时,平台接口协议应开放,并支持二次开发。

3 面临的问题

目前监测中心建设IPTV[5]监管平台面临以下4个方面的问题:

1)IPTV监管平台要求全国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技术,要与国家广电总局、省广电局实现无缝衔接。作为试点城市之一的宁波,如何能够在建设时,在保证设计前瞻、技术先进、功能完善、资源调度灵敏的同时,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能力,减少不必要的投入,是建设的关键和难点。

2)IPTV、手机电视的监管不仅仅是广电系统内部的监管,涉及到的部门包括数字电视公司、电信、移动、联通等运营商,在监管平台的建设过程中,需要各部门的支持与配合,协调工作非常重要,需要得到市经信委的有力帮助。

3)工作人员不足。《三网融合试点地区监管工作总体要求》中提出,各试点地区应配备相应的IPTV、手机电视等监管人员,以宁波地区的实际情况,至少需配备12名工作人员,其中,节目内容监管监看人员2名、综合分析研判人员2名、数据分析与处理人员2名、取证制作与证据保全人员1名、技术运行维护人员4名以及网络安全人员1名。新增人员要求市编委予以逐步解决。

4)资金投入较大。按照总局的技术要求,建立宁波市级以及9个县(市)的IPTV监管平台,投入在4 500万元,建议纳入市财政预算。据了解,目前省广电已投入5 000万开发IPTV播控平台,杭州市也已投入4 000多万元给杭州市监测中心建设IPTV监管平台。

4 结束语

宁波IPTV监管平台建设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对于其他相近规模的IPTV监管平台系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可以围绕平台建设目标,在依据平台总体架构规划、并考虑各类实际问题的前提下明确系统的组成,并对系统进行建设。同时,项目建设的过程,也是人才锻炼成长的过程,IPTV监测平台的建设必将为其今后的运行做好高质量的人员储备。

[1]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电总局关于三网融合试点地区IPTV集成播控平台建设有关问题的通知[EB/OL].[2012-05-10].http://wenku.baidu.com/view/7d2e34600b1c59eef8c7b402.html.

[2]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电总局关于三网融合试点地区IPTV监管平台建设要求的通知[EB/OL].[2012-05-10].http://www.fjgd.gov.cn/zfxxgk/znyml/xxgkml/gkzml/201012/t201012 05_323941.htm.

[3]吴丽彬.IPTV监管信息采集架构研究[J].广播与电视技术,2011(10):129-133.

[4]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EB/OL].[2012-05-10].http://www.gov.cn/flfg/2007-12/29/content_847230.htm.

[5]金纯,齐岩松,于鸿洋,等.IPTV及其解决方案[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视音频监管监测
特色“三四五六”返贫监测帮扶做实做细
我国首个超高清视音频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沪启动建设
综合监管=兜底的网?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启动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2月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1月
监管和扶持并行
基于内容结构特征的Flash电影视音频特征的提取研究
不穿戴也能监测睡眠
电视台视音频资料数字化存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