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实证

2012-03-15阳玉香

统计与决策 2012年16期
关键词:子系统指标体系因子

阳玉香

(衡阳师范学院 经济与法律系,湖南 衡阳421002)

0 引言

当前,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政治领导人的共识。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正在成为世界潮流和经济发展趋势[1]。发展低碳经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构建低碳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有助于人们认识、掌握、应用低碳经济发展规律,有利于促进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是通过一系列指标客观的评价一个地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我国关于低碳经济评价的研究较少,具有代表性的有:李晓燕等(2010)从经济系统、科技系统、社会系统和环境系统四个方面对我国4个直辖市的低碳经济发展进行了综合评价[2];庄贵阳(2011)在对低碳经济进行概念界定的基础上,构建以低碳产出、低碳消费、低碳资源和低碳政策为维度的衡量指标体系,但未进行实证研究[3];朱有志等(2009)在界定低碳经济内涵的基础上,从碳排放、碳源控制、碳汇建设、低碳产业和碳交易与合作五个方面评价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张学毅(2010)运用物质流分析方法,将低碳经济评价体系归结为经济发展、能源消费和自然环境三个方面,但未考虑经济结构因素和未运用数据进行实证。概括起来,学者构建的指标体系差异性较大,大多从理论角度出发,实证运用不足,有些指标理论上对于低碳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数据资料难以获取,指标体系与实践操作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另外运用低碳经济指标体系进行实证分析时,大多局限于某一省市或几个省市,横向比较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较少。

本文将较全面的构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对我国30个省区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实证比较分析。

1 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1 构建原则

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是利用科学的统计数据,对低碳经济发展程度进行客观评价与反映,因此构建其体系不仅要遵循构建指标体系的一般原则,还要反映低碳经济的内涵和实质,需遵循以下原则:

①科学性和可比性原则。我们需要根据低碳经济的本质特征建立科学的指标。这些指标能够经得起检验,能够反映各城市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并同时能在不同的地区进行比较。

②系统性和层次性原则。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必须能够全面地反映低碳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具有层次高、涵盖广、系统性强的特点,既要从不同的角度综合的评价低碳经济的发展水平,同时也要注意同级指标之间的互斥性。

③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原则。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很多,但有些是次要因素或是难以量化或无法搜集统计资料的因素,因此需要选择有代表性的指标,能够准确反映低碳经济的内涵和各个方面的特征,并且便于衡量、有可靠数据来源。

④3R原则。3R原则就是减量化原则((reduce),再利用原则(Reuse)和再循环原则(Recycle)。低碳经济要求减少废弃物和污染的产生排放,通过节约、回收和再利用废旧资源,使其尚未被充分利用的价值得到重新开发和使用,产生新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1.2 基本框架

发展低碳经济是一项涉及面广、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它涉及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技术等多方面[2],因此,根据以上原则将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三个层次:

①目标层:构建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目的就是衡量各个省市低碳经济的发展水平,因此其目标层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它是各个地区低碳经济发展的综合体现。

②准则层:为了衡量各个省市低碳经济的发展水平需要从各个不同的方面加以反映,本文构建了低碳能耗水平、低碳技术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支撑水平、自然环境水平五个准则层。低碳能耗水平反映碳排放量降低;低碳技术水平反映碳科技投入增加、资源循环利用效率提高和能耗污染物减少;经济发展水平反映产业结构优化和人民收入提高;社会支撑水平主要反映人民生活质量提高;自然环境主要反映整体碳汇能力、城市生态环境改善[4]。

③指标层。指标层是描述低碳经济发展的具体性指标。本文参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际能源2009年二氧化碳报告,通过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及专家建议,对低碳经济统计指标进行了初选与完善,最后构建的低碳经济指标体系由24项指标组成[5]。其框架如表1所示:

表1 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

2 研究设计

2.1 数据来源及处理

本文应用的基础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11》、《中国环境统计年鉴2011》、各省市统计年鉴2011,统计局网站等,部分数据是整理计算后得出的结果。因西藏、台湾、香港、澳门部分数据难以搜集,本文选取大陆的30个省市各指标值来衡量其低碳经济发展水平。

表2 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各因子的得分函数系数及主因子贡献率

2.2 研究思路

低碳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分为三个阶段,首先计算每个子系统的发展状况,本文采取因子分析法,它是对原有变量中信息重叠的部分提取彼此间互不相关的综合因子,实现减少变量个数的目的。根据标准化后的因子得分系数计算各因子得分,再以因子贡献率为权重计算每个子系统的得分。其次是权重的确定。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中每个子系统的重要程度不同,需要根据各准则层对目标层的影响程度赋予其相应的权重。本文选用层次分析法,它是一种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赋权方法,把一个复杂决策问题表示为一个有序的递阶层次结构,通过两两比较判断,计算各种决策方案在不同准则下的相对重要性量度,可避免德尔菲法主观性太强的弱点。最后以各子系统的得分和权重可计算出每个省市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得分。

2.3 研究模型

3 低碳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

3.1 因子分析

运用SPSS 16.0首先对指标数据进行因子分析适用性检验,5个子系统的KMO检验值为0.61~0.72,可进行因子分析;然后根据主成分对应的特征根大于1的原则提取各子系统评价指标的主成分量,并采用正交旋转法,得到主成分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及得分函数系数[7],如表2所示:

从表2中可知,各子系统主因子的累计贡献率均大于80%,说明主因子所代表的信息量已经能够比较充分地解释并提供原始数据所表达的信息。由表2标准因子得分系数可以得出各主因子的得分函数,从而计算出各因子的得分。在各因子得分的基础上,以旋转后各主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权数,利用上述的子系统得分模型即能计算出每个省市的各子系统得分。

3.2 权重的确定

我们聘请20位有关专家按层次分析法的要求对各子系统通过两两比较重要程度而构造判断矩阵L:

计算最大特征向量值,LWi=(1.168,1.439,1.455, 0.293,0.93)由于低碳经济发展的复杂性和每个人对同一事物看法的差异性,专家打分构造的两两比较判断矩阵可能出现重要性判断上的矛盾。因此,需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

判断矩阵最大特征根:

为同阶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该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所以各子系统的相应权重为Wi=(0.223,0.267, 0.271,0.056,0.181)

3.3 综合评价得分的计算

根据层次分析法算出的权重和各子系统得分可得到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数:LP=0.223L1+0.267L2+0.271L3+0.056L4+0.181L5,据此可计算出各省市的低碳经济发展综合指数及排名,结果见表3:

表3 各省市低碳经济发展综合得分及排名

从表3中实证结果可以看出,各省市低碳经济的发展水平存在着差别,排名靠前的大都是东部沿海省份,而排名在中间的几乎都是中部省份,排名靠后的绝大部分是西部省份。可见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趋同于经济发展状况,明显呈现东、中、西阶梯状分布,东部沿海省市经济发展好,产业升级快,资源重复利用率高,生态环境保护良好,碳排放相对较少,低碳经济发展得较好。而内陆省份则由于综合实力相对较弱,在资源的重复、高效率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也显得相对疲软,尤其是西部省份,经济发展落后,交通不便利,生产力水平低下,产业结构升级缓慢,虽自然资源较为丰富,但低碳技术相对落后,循环利用率低,造成了资源消耗大,对环境也缺乏较好的保护。

低碳能耗水平方面,得分最高的是海南。海南的能源消费结构是以油气为主,煤炭消费所占比重仅为26.8%,碳生产力高,单位GDP能耗低;其次上海的得分第2,上海的能源消耗也是以油品为主,煤的消耗占39.9%。而山西的得分最低,能源结构不合理,是全国主要的煤田分布区,能源消费中煤炭比重高。低碳技术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中,海南得分最高,海南经济发展迅速,主要以旅游业为发展重点,在30个省区中高耗能的第二产业产值和碳排放比重最低。北京、上海、浙江和广东等地得分较高,他们科技投入强度大,重视第三产业发展,尤其是重视环保产业。内蒙古、宁厦、甘肃和山西等西部省市得分较低,经济发展缓慢,人民收入水平低,科技落后,研发经费投入不足,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比重小,主要还是以传统服务业为主,新兴服务业所占比重很小,传统服务业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有限,尤其是山西,是工业大省,以煤碳工业为主,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高达56.8%,居于全国第一位,第二产业中煤炭、化工、焦炭、建材、冶金、电力等高耗能产业比重高。社会支撑水平得分中,云南、重庆、四川和新疆得分较高,这些地区山城地形复杂,基础设施不完善,人口较少,从而汽车的使用量少,碳排放量相对较少。而北京、上海、浙江和广东得分较低,他们高校云集,人才济济,人口密度大,交通拥挤,空气污染严重。自然环境水平中,海南得分最高。海南人均绿地面积大,建成区绿地覆盖率高,它是我国最大的省级经济特区,有着十年建设生态示范省的历程,具有建设低碳经济的生态环境优势;北京、重庆、云南等地的得分较高,这些地区碳汇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高,单位碳的森林密度较高;而上海和江苏两个相邻省区在这一水平的得分是最低的,原因是目前上海地区的森林覆盖率还处于全国各大城市的较低水平,但是上海市委市政府已经采取措施,争取到2015年全市森林覆盖率将达到15%。

4 结论与建议

本文从低碳能耗水平、低碳技术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支撑水平、自然环境水平五个方面构建了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因子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对我国30个省区的低碳发展水平进行了实证比较分析。得出各省区低碳经济发展存在较大差异,我国低碳经济发展趋同于经济发展状况,明显呈现东、中、西阶梯状分布:东部沿海省市发展好于中部,西部省市靠后。如何促进低碳经济更有效的发展,笔者认为需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⑴加大低碳能源开发利用。长期以来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严重失调,煤炭消费比重比世界平均高41.5%,石油低16%,天然气低20.5%,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海洋能等清洁能源消费比例较低。需要加大低碳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我国宽广的荒漠地区集中在西部与北部,那里有大片未利用的土地、丰富的太阳能与风能资源,以及丰富的待开发化石能源资源,是未来综合能源基地的首选对象。

⑵加大低碳技术支持。由政府引导、社会大力筹资来加大低碳基金的投入,用于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的开发、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领域开发,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同时,也可利用财政拨款、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激励企业低能耗、低排放及研究新的低碳技术。

⑶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改造传统产业,发展低碳产业。加快金融、保险、旅游、文化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逐步减少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在第二产业中,加快太阳能、风能、核电、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生物产业等新兴低碳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⑷推动低碳社会转型。通过政府鼓励,媒体支持手段加强对于低碳经济的宣传教育工作,使政府、企业、个人都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减少私家车的使用量,多乘坐公交车,自觉维护低碳消费理念,减少消费中的碳排放。

⑸加强碳汇建设。增加森林碳汇面积及城市建成区绿地面积覆盖率,加大补贴资金,增强对于森林和绿地的抚育经营,充分发挥碳汇建设促进低碳经济发展优势和潜力。

[1]Rankakrishnan Ranmnathan.A Multi-factor Efficiency Perspective to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World GDP,Energy Consumption and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J].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Social Change, 2006,(73).

[2]李晓燕,邓玲.城市低碳经济综合评价探索[J].现代经济探讨,2010, (2).

[3]庄贵阳,潘家华.低碳经济的内涵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经济学动态,2011,(1).

[4]诸大建,陈静.城市低碳竞争力评价模型和上海市的实证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11,(11).

[5]付允,刘怡君等.低碳城市的评价方法与支撑体系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8).

[6]许涤龙,欧阳胜银.低碳经济统计评价体系的构建[J].统计与决策, 2010,(11).

[7]张文彤,SPSS统计分析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子系统指标体系因子
不对中转子系统耦合动力学特性研究
2022城市商业魅力指标体系
因子von Neumann代数上的非线性ξ-Jordan*-三重可导映射
GSM-R基站子系统同步方案研究
一些关于无穷多个素因子的问题
影响因子
网络空间攻防对联合作战体系支援度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驼峰测长设备在线监测子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我的健康和长寿因子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