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约将军在社交网站遭仿冒
2012-03-12
本报驻英国特约记者 纪双城 本报特约记者 陶短房
11日,英国媒体一篇“中国黑客为套取情报伪造北约将军‘脸谱账户”的报道引起不少关注,并成为西方媒体炒作“中国黑客威胁论”的绝好素材。这条匪夷所思的消息称:去年,社交网站“脸谱”上出现以北约最高军事长官——欧洲盟军最高司令、美国詹姆斯·斯塔夫里迪斯将军名字注册的账户,该账户向不少西方军事高官发出了“好友邀请”并被接受。但之后北约方面发现该账户是假冒的,并要求“脸谱”注销假账户。英国《观察家报》和《星期日电讯报》11日称,北约方面极不情愿地承认了这一尴尬事件,且拒绝透露谁是幕后黑手,但“机密简报”显示,“调查证据指向来自北京方面的间谍”。
“在‘脸谱网站上,数名英国国防部官员和军事高官都接受了斯塔夫里迪斯将军的‘好友邀请,他们以为真的成了这位北约最高军事统帅的好朋友。但结果是,他们的大量私人信息,如邮箱地址、手机号码、照片等被盗取了,这对于情报人员而言是宝贵的信息。”《星期日电讯报》11日的文章这样描述。报道引述“脸谱”公司发言人的话称,去年底,北约官员发现并举报该冒名账户后,“脸谱”方面立即注销了该账户,并展开调查。10日晚,北约欧洲总部“极不情愿”地对媒体承认了该事件,但拒绝推测幕后黑手是谁,并称这一事件和“黑客”或“间谍”没有联系。报道还引述一名北约官员的话称,“脸谱”网站上的讨论、发帖等内容都是非机密信息,网络上曾出现过多个斯塔夫里迪斯将军的假冒账户,“脸谱”网站都协助将其注销,“我们没有看到他们是中国人的证据”。
但媒体显然并不买账。《星期日电讯报》称,北约方面知情人士透露,北约将军和外交官通过机密文件被告知,该事件的调查结果指向“中国政府支持的个人”,“这是中国黑客经常使用的诈骗技巧”。《观察家报》11日称,这并非斯塔夫里迪斯将军首次被“中国黑客”在“脸谱”网站上仿冒,中国黑客的目的是“从他的同僚、朋友、家人那里获取关于这位将军,或‘上钩者的个人信息”。美国《星条旗报》11日担心,西方将领在“脸谱”上发布的虽然都不是机密军事信息,但该事件中,“上钩者”的住址、出生信息被获取,黑客可能会借此进行下一步攻击行动,甚至敲诈行为。
斯塔夫里迪斯是北约级别最高的军事将领。《观察家报》称,在“脸谱”上开设“真账户”后,他经常通过网站发布他的行程和负责工作等。去年,他就通过“脸谱”账户宣布,北约在利比亚的军事行动结束。受此事件影响,北约已建议所有高级军官率先在社交网站上开设个人账户,防止被冒名。此外,北约还同“脸谱”等社交网站保持定期接触,确保假冒账号一出现,即可在24至28小时内被删除。
这一乌龙事件造成的影响有限,却再次成为“中国黑客威胁论”的素材。《星期日电讯报》称,“斯塔夫里迪斯将军假冒账户事件为美国和英国敲响了警钟,中国的网络间谍行为已经深入到西方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报道称,去年,西方安全专家就揭露了中国大陆黑客的“夜龙”行动,他们通过互联网攻击美国、希腊等商业机构,套取商业情报。报道称,调查显示这些机构被攻击的时间大多在北京时间上午9时至下午5时之间,表明攻击者可能是为政府机构或公司工作的“上班族”。文章称,北约对于网络威胁早有防范,早前该机构已经斥资4000万英镑雇佣一家国防企业确保北约组织及欧洲其他50个网络站点的安全。
不过,也有一些网民认为,这或许只是一起“恶作剧”。2月底,美国总统奥巴马在Google+的个人主页一开设即遭热情的中国网民“占领”,奥巴马的每条发帖后几乎全是中国网民无厘头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