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7-16-28块改善开发效果的研究与应用
2012-03-12王东梅
王东梅
(中油辽河油田分公司,辽宁 盘锦 124010)
1 油藏基本情况
1.1 地质概况
锦7-16-28块位于锦7块东部,开发目的层为兴隆台油层,区块含油面积0.2km2,地质储量88.57×104t。该块油层西部较高,且油层厚度大,向东部逐渐变低变薄,南北向上南部油层较厚,向北部尖灭变薄。油层分布与构造等值线相吻合,说明油层分布是在岩性分布基础上受构造控制明显,属于断层遮挡的岩性油藏。
1.2 开发简史
区块油井于1992年全面投产,经历了高产阶段、产量递减阶段、全面停产阶段及产能恢复阶段,目前区块处于产能恢复阶段。
目前块内共有油井16口,开井10口,日产液219t,日产油51t,累产油12.9×104t,采油速度2.14%,采出程度16.1%。
2 制约开发效果的因素
2.1 油层出砂严重,部分油井不能正常生产
该块油井出砂的特点是沉砂速度快、粒径小、并伴随泥浆。当时块内的9口油井,平均单井沉砂速度为3.2m/d,远高于区块平均0.7m/d,平均生产36天就出现砂埋油层现象,油井平均检泵周期27天。个别井出砂严重无法复产。
2.2 套变落物频繁发生,影响油井开发效果
16-28块出砂严重导致油井卡井作业工作量增加,造成井况问题频繁发生,因此井况差也成为制约区块开发的主要问题,区块目前16口井中发生套变落物井次为25井次,13井次被迫停产。目前带病生产的三口井都有套变,制约了下步措施的实施。
2.3 含水上升快
2003年以来在该块布加密调整井5口,2年后就有4口井高含水生产,且都位于西南部断层一带。目前这4口井含水均在80%以上。
3 改善开发效果的办法
3.1 利用侧钻恢复采油井点,提高储量动用程度
16-28块油井大部分井吞吐8轮后因出砂而停产,单井采出程度低,剩余可采储量高,在利用常规措施无法复产的情况下,采取了侧钻的措施恢复采油井点来提高区块采出程度。
该块共实施侧钻3井次,3口井射开油层51.5m/ 27层,年增油3753t,目前全部正常生产,日产液43.7t,日产油16.1t。
3.2 采取多项措施治理砂患,提高油井生产水平
为了改善油井的开发效果,先后在16-28块实施压裂防砂4井次,机械防砂6井次,化学防砂2井次,各种防砂泵应用了15井次,措施后生产状况明显改善。通过防砂治砂恢复停产井2口,油井检泵周期也由27天延长到135天。
其中013-29c3井于2006年4月注汽后两次下入防砂泵均不能正常生产,针对该井生产状况以及各种防砂泵的特性,选择下入双筒搅动沉砂泵,开井后生产稳定,日增油8吨。
3.3 综合分析油层见水层位
从东西向剖面上看,东部存在边底水,该处油藏属于边底水油藏,因此按照一般规律如果是油层水淹应该是边底水内侵造成,而边底水侵入应该是由低向高处逐层水淹,油井见水的特征应该是构造低部位的油井先见水。但是该处见水的油井并不是位于边部,而主要都集中在构造位置较高的西南部,因此分析油井见水应不是边水侵入造成的。为此绘制了含水率等值图及回采水率等值图,从图上可以看出高含水井及回采水率高的井均是位于断层一带,因此初步分析为断层水侵入,为了提高措施成功率,找准出水层位,对该井进行了动态监测。
对高含水生产的14-30井进行了产液剖面测试,从图上可以看出该井的主要出液层为第14层11.2米/1层相对产液为79.28%,下部6.7米/3层相对产液20.71%。该井高含水是由于上部油层出水,应该是受断层的影响。
根据产液剖面测试结果,在2006年3月对14-30井实施补层分注措施。注汽过程中分三段注汽:上、下注、中间不注汽,措施后含水下降,目前日产油9.7t,日产液24.9t,增油2018t。
4 效果分析及效益评价
4.1 效果分析
4.1.1 采油速度大幅提升
通过多项措施的实施使采油速度由治理前的0.5%上升到治理后的2.33%。
4.1.2 油井在用率不断提高
油井在用率从治理前的33.3%,上升到治理后的85.7%,油井在用率提高了52.4%。
4.2 效益评价
各项措施实施后累计增产原油7860t。
投入:侧钻井70×104元/3口+测产液剖面及补层、防砂费用42×104元=252×104元
创效益 E=Q×(P-C)-I=7860×(2227-754)-252×104=905.7780×104元
式中:E-取得的净效益905.7780×104元
Q-增加的产量7860t;P-原油价格2227元/t;C-操作成本754元/t;I-投资252×104元
5 结论及建议
5.1 精细研究找准开发矛盾是区块改善开发效果的关键。
5.2 综合调整、防砂、水淹区挖潜等综合配套技术的应用是提高区块开发效果的重要保证。
5.3 由于本块出砂严重,建议在新井的新层投产时应采取防砂射孔,同时应采用相应的防膨措施。
[1]曲同慈.辽河盆地西部凹陷特超稠油油藏利用水平井方式提高采收率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
[2]胡绍彬.注蒸汽采油流度控制剂研制与室内评价[D].东北石油大学,2011.
[3]罗学钊.超稠油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以辽河油田A区块兴隆台油层为例[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