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服务业推动下的产业融合趋势——基于投入产出表的实证分析
2012-03-10卜琎
○卜琎
(上海大学经济学院 上海 200444)
一、引言
提及产业融合,大多数人会想起ICT(Th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dustry),即信息通信技术产业。这不仅因为ICT产业是目前产业融合最为广泛的集聚地,也是由于ICT产业技术融合的快速发展最早引起了学术界对产业融合这一新经济现象的高度关注与研究。实际上,ICT产业并不是一个原本就存在的产业,它是由于IT、传播媒介、电信和电子消费产业间交叉技术的融合运用,消除了行业间的“数字鸿沟”,促使企业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兼并和重组,逐渐改变企业的商业模式,进而涉足关联产业的生产和服务,并最终导致产业间的边界逐渐模糊化,而形成的一个新产业。
当前,ICT产业融合中最为成功的案例便是苹果公司(Apple)的发展模式。最初的苹果公司只是一家个人电脑制造商,但它很早就开始了产业融合策略的尝试。2001年,通过Ipod的上市,苹果进入了数码音乐行业;2007年,Iphone的推出将苹果带进了手机制造商的行列,开创了智能触屏手机的先河;2010年,苹果推出Ipad,创新地提出了平板电脑的概念,开创了一个新的行业,市场占有率也遥遥领先。通过将技术融合应用于产品融合,苹果公司已经由一个单纯的个人电脑制造商,转型为科技服务提供商,同时进行软件、硬件的研发,拥有独立的生态系统,涉足ICT各个产业,提供多样化产品和服务。
二、产业融合的发展趋势
ICT产业无疑是促进当前产业融合蓬勃发展的首要驱动力,然而,产业融合这一现象并不仅仅限于信息通信技术产业。随着技术创新在产业交接处的应用,行业间的壁垒不断降低,最终导致了不同产业的相互融合。例如,伴随微电子产业、材料设计产业、生物分子产业和络合物化学业的不断创新,引起了纳米生物技术(Nano-and Bio-Technologies)的融合和发展。此外,食品业和生命科学业的融合产生了功能性食品;造纸业和信息业的融合产生了封装技术;电信业和相机业的融合产生了手机相机;建筑业和信息技术业的融合产生了智能建筑;金融业和信息业的融合产生了彭博、汤森路透、道琼斯等企业。可以看出,产业融合的发展已经不再局限在ICT产业内部,三次产业中的各个分支行业都有可能发生融合,由于现代服务业的高兼容性,我们也可以观察到目前的产业融合的趋势广泛集中在服务业和制造业的融合,以及服务业内部分支行业的相互融合。下文的实证分析将会验证现代服务业的融合是否能够成为产业融合的趋势,以及服务化融合是否能让企业提升竞争力并带来更高的附加价值。
产业融合是一把双刃剑,对于企业来说机遇与危机并存,兴奋与忐忑交织。一方面,产业融合使得新产生的市场蓬勃发展,给企业的不断创新提供了动力,也给企业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另一方面,产业融合也导致了各个产业内的重新洗牌,以及市场的不均衡,缺乏创新的企业面临着更多的竞争,甚至有倒闭的风险。苹果和诺基亚的发展轨迹便印证了这一观点,苹果公司利用技术创新的优势将新技术融合在手机制造中,从而跨界进入了电子通讯行业,而作为当时手机制造业龙头老大的诺基亚并没有意识到危机的到来,认为Iphone造价太高、只能兼容2G网络,而且未能通过基本的抗摔测试,不会对诺基亚产生威胁。直到2008年,诺基亚高管才意识到Iphone已经风靡全球,成为了智能手机模仿的标准,意识到他们需要反击。然而,当时的诺基亚已经备受组织问题的困扰,至2012年7月,三大评级机构已经将诺基亚的债务评级下调至“垃圾级”(BB-)。
三、生产性服务业的崛起
1966年,H.Greenfield在研究服务业及其分类时,最先提出了生产性服务业这一概念。他认为生产性服务业是指市场化的中间投入服务,即可将服务应用于进一步生产其他的产品或服务,而非最终的消费。生产性服务业是从制造业内部的生产服务部门分离和独立并迅速发展的新兴产业,是现代服务业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推动当前经济发展的一个核心动力。多年以来,生产性服务业在生产领域的作用不断变迁,由最初的管理功能和后来的促进功能,逐步过渡到了今天的战略功能。从现代服务业内部结构来看,研发、通信、金融、保险、物流、批发、外包、采购等生产性服务业在第三产业中的所占比重不断增加,多数OECD国家都达到了50%以上。本文认为,生产性服务业对于产业融合与互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随着制造业的不断发展,整体生产率增长和经济增长趋缓,此时生产性服务业能带来更高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同时,制造业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制造业一方面可以为生产性服务业提供平台与技术支持,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中间需求。由于彼此间的相互依赖性不断增加,推动了产业融合的发展与互动,随着制造业内部企业经济规模的逐步扩大,它们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并把这种需求渗透在生产制造的各个环节中:从前期的技术研发、产品设计,到中期的管理、融资以及后期的物流、销售、售后服务、信息反馈,每一环节都需要生产性服务业的参与配合。如此良性互动,不仅会促使企业内部出现产业融合,而且会在产业链上促使生产性服务业与第二产业甚至第三产业内部发生融合。
四、服务业对第二、第三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实证分析
由里昂惕夫(W.Leontief)提出的投入产出分析方法是投入产出的具体应用,是“把一个复杂经济体系中各部门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系统地数量化的方法”。投入产出分析法将经济视为一个有机整体,通过编制和分析投入产出表,可以清晰地揭示经济各产业间的投入产出数量关系,在此基础上可以推导出各部门的生产函数,并对各产业间在生产、交换和分配上的关联关系进行分析,然后利用产业间关联关系的特点,为经济预测和经济计划服务。
第一,直接消耗系数。直接消耗系数(aij)表示了产业j在生产单位产品中所消耗掉产业i的数量。用公式表示为j=1,2…,n)
式中,xij—— 产业j对第i部门的产品消耗量。
Xj—— 产业j总投入。
直接消耗系数aij从消耗的角度反映了任意两部门的直接依存关系。aij越大,产业j对产业i的产品消耗越大,两部门的直接联系越紧密。
第二,物耗系数。物耗系数acj是指产业j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直接消耗的总和,表示为:
它反映了产业j与所有产业的直接消耗关系,acj越大,产业j对国民经济的物质消耗越大。因为:
Xj—— 产业j总投入。
因此,物耗系数也叫中间投入率,反映了该产业中外购产品所占比重。由于总投入=中间投入+附加价值(中间投入率+附加价值率=1),在总投入一定的条件下,该产业的中间投入和附加价值呈现此消彼长的关系:中间投入率越高,附加价值率越低;中间投入率越低,附加价值率就越高。
为了论证当前产业融合的趋势主要集中在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融合以及服务业与服务业自身之间的互相融合,本文横向(国家)和纵向(时间)地比较了第三产业对第二产业的直接消耗系数以及第三产业对第三产业的直接消耗系数。为了比较服务业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产业融合过程中的趋势,本文选择美国作为发达国家标的,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标的。本文使用OECD网站公布的美国和中国2000年、2005年的48部门投入产出表(由于统计周期的原因,个别经济体可能是2005年左右的其他年份)。由于我们的研究重点集中在第三产业对第二产业的直接消耗系数,以及第三产业对第三产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因此我们将各经济体的48部门投入产出表归并为由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14个第三产业部门构成的16部门投入产出表。
表1 直接消耗系数
就各经济体的第三产业对于第二产业的直接消耗系数而言,美国在2000年直接消耗系数为0.2132,在2005年为0.2151,增加了0.89%,中国在2000年直接消耗系数为0.1055,在2005年为0.1226,增加了16.21%(具体数据见表1)。通过横向比较可以看出,发达国家(美国)的服务业对制造业的直接消耗系数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中国),可见在美国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更充分,而中国的制造业中服务业的中间投入率过低,过度依赖第二产业自身的投入。通过纵向比较可以看出,不管是美国还是中国,第三产业对于第二产业的直接消耗系数都呈上升趋势,服务业投入率随着时间不断上升也例证了服务业在与制造业融合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就各经济体的第三产业对于第三产业的直接消耗系数而言,美国在2000年直接消耗系数为0.2871,在2005年为0.2914,增加了1.50%,中国在2000年直接消耗系数为0.1988,在2005年为0.2051,增加了3.17%(具体数据见表1)。通过横向比较可以看出,美国的第三产业对第三产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同样远远高于中国,表示美国服务业与服务业的融合也更加充分,而中国的第三产业对第三产业的中间投入率也偏低。通过纵向比较可以看出,不管是美国还是中国,第三产业对于第三产业的直接消耗系数都呈上升趋势,服务业投入率随着时间不断上升再次例证了服务业在与第三产业相互融合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表2是中国和美国三次产业的中间投入率计算结果。不管2000年还是2005年,中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中间投入率都远远高于美国,由于中间投入率+附加价值率=1,也就是说美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附加价值率远远高于中国。结合上一部分对直接消耗系数的分析,可以推导出一个更重要的结论:第二、第三产业中服务业中间投入的增加,使得第二、第三产业中的附加价值率大大增加,也就是说服务业的融合使得第二、第三产业更加有利可图,能够成为产业融合发展的动力。
五、结论与建议
产业融合的发展,始终是引领和推动持续性技术创新的核心动力,特别是在服务业领域,由于服务业的高兼容性,其对于技术创新的引领和推动作用表现的更加明显,所带来的附加价值也更高。相较于美国等发达国家,我国服务业对制造业、服务业的中间投入率较低,制造业的中间投入主要依赖于自身产业的发展。在未来我国在保持产业结构稳健发展的同时,应努力提升制造业、服务业的服务化水平,促进产业融合的良性互动,进而促进产业升级。
表2 中间投入率
推动产业融合的关键在于促进创新。当前,所有发达国家都在通过建立高新技术区进行着创新竞争,例如美国的硅谷、波士顿的128公路、前苏联的西伯利亚科学城、英国的剑桥、日本的“高技术城”等等。虽然我国很早就开始建立高新区,孵化和成长了一些在国际上有技术竞争力的企业,锻炼出了一批能力优秀的管理人员,但是高新区的发展历程中仍然缺乏政策设计和战略支持,很多高新区为了吸引世界500强落户,将本就不多的资源都投入到了这些不太需要扶持的企业里,导致地方上大量的中小企业更加缺乏资源。此外,通过招商引资吸引落户的世界500强企业并没有将核心研发总部迁往中国,我国建立的大量软件园以及大量的生命科学园仅仅是在给国外企业做外包,并没有学习到对方的核心技术,也没有促进自身的创新。中国高新区年均增长25%,而国际先进高新区是35%,硅谷企业有10%以上的利润率,而中国只有3%至4%;从更广的角度看,全球86%的研发投入,90%的研发活动,95%的发明专利,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全球6万个跨国公司,基本都是发达国家的。
因此,加大政府对高新区的干预、加强对高新区政策的协同性与互补性、乃至进行顶层设计,将是下一阶段推动高新区创新系统建设的必要举措。目前,国内大量的高新区已经聚集了大量的创新要素,现在的关键问题就是如何创造市场驱动力来使这些创新要素发生化学反应。尽管市场驱动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作为追赶型、跨越式发展的国家,我国显然没有那么多时间等待市场自发完成这个驱动过程,政府应通过建设公共措施在流通领域产生市场驱动的平台,来带动企业的创新发展,推动产业融合。此外,在充分利用产业融合带来的机遇的同时,政府也应意识到产业融合给市场带来的不确定性会使大量企业面临被淘汰的危机,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激励政策引导这些企业寻找新的产业融合方向,建立新型生态系统,开始新一轮的融合,从而形成动态产业融合创新循环体系。
[1]顾乃华、毕斗斗、任旺兵: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文献综述[J].经济学家,2006(6).
[2]陈宪、黄建锋:分工、互动与融合: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演进的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4(10).
[3]顾乃华:我国服务业对工业发展外溢效应的理论和实证分析[J].统计研究,2005(12).
[4]周振华:产业融合:产业发展及经济增长的新动力[J].中国工业经济,2003(4).
[5]Rowthorn,R.and R.Ramaswamy.Growth,Trade and Deindustrialization[J].IMF Staff Papers,1999,46(1).
[6] Guerrieri P.,MelicianiV.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in Producer Services[A].Paper presented at the SETI Meeting in Rome[C].2003.
[7]Karaomerioglu and Bo Carlsson.Manufacturing in Decline?A Matter of Definition[J].Economy,Innovation,New Technology,1999(8).
[8]Pappas,N.and P.Sheehan.The New Manufacturing:Linkages between Production and Service Activities[M].in P.Sheehan and G.Tegart (eds) Working for the Future.Melbourne:Victoria University Press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