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同质化商品的消费者品牌决策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手机购买的归纳性探索研究

2012-03-06黎春燕李伟铭

华东经济管理 2012年8期
关键词:决策维度问卷

黎春燕,李伟铭

(海南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海南 海口 570228)

同质化商品的消费者品牌决策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手机购买的归纳性探索研究

黎春燕,李伟铭

(海南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海南 海口 570228)

面对同质化的商品和琳琅满目的品牌,消费者该如何做出品牌取舍的决策呢?文章按照先归纳后实证的研究逻辑,通过开放式调查、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三项系列研究,以手机行业消费为例,对影响消费者品牌决策的关键因素及其维度结构进行了归纳总结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影响消费者品牌决策的因素主要包括营销刺激因素和消费心理因素在两个方面,其中营销刺激因素包括产品要求,广告诱导,促销吸引3个维度;消费心理因素包括风险规避,个性化偏好,群体参照3个维度,这些影响因素与西方经典理论有一些共同之处,但也显示了中国消费者蕴含着特有的“平衡”特征。

同质化商品;品牌决策;营销刺激;消费心理

纵观国内外的各类理论学派,主流的品牌决策理论主要有两种视角:一种视角是基于消费心理的品牌决策研究。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消费者购买行为理论包括习惯建立理论,信息加工理论,风险减少理论,边际效用理论等。这些理论从消费者心理特征的不同侧面去分析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从而对消费者的品牌决策行为进行解释,例如菲利普·科特勒认为感知风险是影响消费者品牌决策的重要因素[1]。另一种视角是基于市场营销理论的品牌决策研究。这些研究主要集中探讨了产品、价格,促销等营销因素对影响消费者品牌决策的影响。例如Sivakumar与Raj[2]研究发现,通过降低价格,质量高的品牌总是比质量低的品牌获得更大的收益。

尽管以往的研究在消费者购买行为方面积累了相当多的文献,但这些理论往往将产品差异视为品牌差异的一部分,很难解释究竟是产品差异还是品牌差异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产生影响。本研究在研究设计上采用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顺序结合的方式,通过先“归纳”再“实证”研究逻辑,深刻揭示影响消费者品牌决策的关键因素及其维度结构特征。具体而言,我们首先采取开放式问卷和访谈等方式获取影响消费者同质化商品品牌决策的定性研究资料;其次,对上述文字资料进行内容分析,通过原始编码和主题识别技术归纳出消费者品牌决策影响因素及其特征,最后,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了309份样本,对消费者品牌决策的影响因素及其内在结构进行检验。

一、开放式调查

开放式调查的目的在于通过开放问卷收集消费者品牌决策的一手数据,并对所获得的一手资料进行数据编码和识别分析,进而归纳和提炼影响消费者品牌决策的关键因素。

(一)开发式问卷和施测

问卷通过不限制回答方式的开放式问题展开。开放式问题设计为“面对性能和使用功能非常相似的手机产品,影响您选择手机品牌的关键因素有哪些?(尽可能详细)”。开放式问卷调查的样本来自广东省多所高校继续教育学院在职学员和全日制学生。

在问卷施测过程中,由教师以课堂座位号为抽样框,通过系统抽样的方式在5个班级各发放10份,并预留时间给学生填写,共发放50份,回收50份,其中在职学员40份,全日制学员10份,回收率100%。所回收问卷中,填答者的平均年龄为27岁,就读层次分为大专、专升本和本科学历三种,其中57%为男性,43%为女性。

(二)数据编码和识别

数据编码分析的目的在于利用开放式问卷回收的文字资料,进行主题识别和子类别归纳。按照Eisenhardt(1989)[3]的建议,本研究将这一过程分为:(1)原始数据编码与主题识别;(2)子类别识别;(3)整合与合并冗余子类别。

(1)原始数据编码与主题识别。原始数据整理和编码由1名企业管理专业博士和2名企业管理专业(市场营销方向)硕士生完成。50份样本提供了462条(含对一条中提到两种因素做两条处理)有关手机品牌决策影响因素陈述。研究者以现有文献提供的基本研究框架为基础,分为消费心理和营销刺激两方面的因素。按照这一分类依据,研究者将462条陈述中的259条分为营销刺激因素,186条分为消费心理因素。在研究过程中,三位研究者对有异议的分类方式进行讨论,最终在所有陈述的分类上达成一致,并且将17条误答及含糊的陈述删除。

(2)子类别(维度)识别。接下来对两个主题(类别)进行子类别的识别。编码过程采取首先由两位研究者通过列表的方式将各个陈述归类的各个子类别中,其次,对类别归类后出现不一致的陈述,由第三位研究者分别与前两位研究者继续讨论,由此获得调整后的归类结果。在上述两个步骤中,初次编码在营销刺激因素上的一致率为89%,消费心理因素一致率为82%;再次编码在营销刺激因素上的一致率为94%,消费心理因素一致率为92%。最后将没有达成一致结果的21条删除。根据编码识别的结果,我们将营销刺激因素分为6个子类别,将消费心理因素分为4个子类别。

(3)整合与合并冗余子类别。在第二轮编码的基础上,我们对营销刺激因素和消费心理因素的一些子类别进行了合并,以消除子类别中存在第二层子类别的可能。首先,经过研究者检查和讨论后,将营销刺激因素中原有的“质量要求”和“功能要求”合并为产品要求子类别,这是因为这两个子类别都共同强调的是消费者对手机产品本身的要求。其次,将消费心理因素中原有的“售后服务”和“使用经验”合并为风险规避,因为这两个子类别都共同反映了消费者为了避免出现不好使用和维修等问题,而选择信誉较高的品牌。

经过上述三轮的编码分析,我们将营销刺激因素分为5个子类别,将消费心理因素分为4个子类别。主题和子类别的调整情况如表1所示。

(三)开放式调查结果

根据上述分析,通过对开放式调查数据进行了三轮的编码分析,我们将消费者手机品牌决策影响因素划分为营销刺激和消费心理两大类因素,其中营销刺激划分为5个维度,消费心理划分为4个维度(见表2)。

在营销刺激维度中,最常被提到的是“产品要求”,如“具有好的通话效果”,“信号强”,“操作截面使用快捷、方便”,“辐射低”等陈述,占30.3%;其次是“促销诱导”,如“有赠送电池”,“想买时正好有促销活动”,“促销小姐极力推荐”等陈述,占21.5%;此外,被提到最少的是“品牌造势”,仅占12.4%。这反映了营销刺激在影响消费者手机品牌决策行为中,产品和促销所产生的效果更为明显。

表1 开放式调查编码与分析结果

表2 陈述项在各子类别中的分布

在消费心理维度中,最常被提到的是“群体参照”,如“一定要口碑好的”,“别人推荐我买”,“选择市场占有率高的”等陈述,占34.9%;其次是“风险规避”,如“选择维修率的”,“选择以前使用过的品牌”,“售后服务一定要好”等陈述,占33.3%;最少被提到的是“个性化偏好”,与前两个维度的差异也不大,占到31.7%。这反映了消费者在手机品牌决策的心理上更趋向于各种因素的平衡。

二、深度访谈调查

深度访谈调查的目的主要有两个方面:(1)通过深度访谈调查进一步的检验开放式调查归纳的品牌决策影响因素及其维度的划分结果,并进行修正;(2)为后续研究的问卷编制奠定基础。

(一)访谈对象、内容和过程

本研究邀请了15消费者进行深度访谈,考虑到受访的方便性,受访者均为在职学员,并且均具有手机购买经验。

访谈内容采取半结构化的方式,以下是访谈中主要涉及的问题:(1)您现在使用的手机品牌是?(2)您当时选择这一手机品牌时主要考虑了哪些因素?为什么没有选择其他品牌?(3)如果让您再次选择,您会考虑哪些因素?(4)面对性能和使用功能非常相似的手机产品,您觉得自己在选择品牌时更注重哪些方面?(5)你觉的自己所考虑的因素与其他人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访谈在半结构化的访谈大纲下进行,同时对受访者所提到的影响品牌决策的主要因素,鼓励他尽可能详尽陈述自己的看法。访谈时中由一名研究助理负责记录,平均每位受访者的访谈时间为30分钟左右。

(二)访谈结果与讨论

1.营销刺激因素对品牌决策的影响

从访谈的过程来看,各类营销刺激因素明显对消费者的手机品牌决策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中“产品要求”是被受访者所提到最多的因素。例如,下面这段话我们可以识别出,消费者在品牌决策过程中很强调“产品要求”维度的重要性。

我觉得这个牌子的手机信号好,如果不好的话老听不清楚就会很烦,当然买的时候一定要打一下看看,看它的话音清不清楚。还有手感要好,操作界面好用,外观不要太丑,功能少一点问题不大,关键是系统运行速度要快,不要等半天都没有反应。

下面这个例子反映了营销刺激因素中的“促销吸引”维度对消费者品牌决策产生的重要影响。

当时也想买A牌子的,挑了好几款,但是看了以后都感觉太贵了,而且功能还少,不划算。后来在逛街的时候正好碰到B牌子在搞促销,价格比之前刚推出时降了很多,而且还送一电一充,机子的整体感觉还不错,而且当时的促销小姐说这是最后一天,结果没想那么多就买了。

访谈中还发现“广告诱导”维度同样是影响消费者品牌决策重要的原因之一,下面这个记录可以反映这一点。

其实一开始对买哪个牌子的手机也没什么想法,不过好像天天看到A(品牌)的广告,感觉应该还不错,就买了。

从访谈结果来看,营销刺激因素中的“产品要求”、“促销吸引”和“广告诱导”三个维度所提到的次数是相对较多的,而“价格驱动”和“品牌造势”所出现的明显较少。

由访谈结果进一步分析发现,尽管不同的手机品牌价格定位有一定差异,但是多数手机品牌提供自己的高端和低端手机款式,因而每个品牌手机的价格都有较大的可选范围,从而降低了消费者对“价格驱动”影响品牌决策的敏感性。同时,“品牌造势”在内容和策略上与“广告诱导”有一定的重叠,导致概念上的区别度偏低。

因此,我们在深度访谈调查分析后,将“价格驱动”和“品牌造势”两个维度给予删除。结合开放式调查的结果,我们最终将影响消费者品牌决策的营销刺激因素确定为“产品要求”、“促销吸引”和“广告诱导”三个方面(见表3)。

表3 营销刺激维度在访谈中被提到的人数和处理结果

2.消费心理因素对品牌决策的影响

类似的,消费心理因素对消费者的手机品牌决策产生了重要影响在访谈中也得到进一步的验证。其中,“风险规避”是被受访者所提到最多的因素。例如,下面这段话表明了消费者在品牌决策过程中期望规避风险的消费心理。

我觉的有些牌子返修率太高,看上去挺漂亮,但是经常出问题,所以我都不敢卖。我以前使用过A(品牌),虽然样子不好看,但机子很耐用,而且经常被我摔都没事,所以这一次也不想换其他牌子的,还是买A(品牌)。

访谈中也发现,“个性化偏好”对消费者手机品牌决策产生了不可忽视的重要的影响作用。例如,

本来我觉得A品牌的手机挺好的,就是样子太没有个性,而且买的人很多,跟一个砖头一样。相对来说,B品牌相对好一些,我现在用的这一款刚推出不久,比较贵,不过我喜欢屏幕大的,看上去大气的,而且要能自己装一些软件,可以上网读小说,所以就买了。

同时,“群体参照”在很多情况下,也是消费者手机品牌决策的重要依据。例如,

我们办公室很多人都是用A(品牌),感觉还行,比其他牌子的口碑好,就是办公室里用的人多了,有时候一听铃声就知道谁的A(品牌)又再响,不过我当时比较来比较去,最终还是买了A(品牌)。

从访谈的总体情况来看,消费者在手机品牌决策过程中所提及的“风险规避”,“个性化偏好”和“群体参照”都有所表现。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在许多消费者追求个性化偏好的,也有许多消费者更为关注“群体参照”,并且希望两个兼得的也不乏其人。总体上看,“风险规避”,“个性化偏好”和“群体参照”在影响消费者品牌决策的消费心理因素中为不同的消费者所强调,因而差异性不太明显,这与开放式调查的结果相一致(表4)。

表4 消费心理在访谈中被提到的人数和处理结果

三、问卷调查

(一)量表开发与应用

1.量表设计

本研究采取定性与定量研究顺序结合的方式,在开放式问卷和访谈研究的基础上设计问卷调查量表。我们自行设计研究量表按照以下流程进行,以确保量表具有较高的信息和效度:(1)根据开放式调查编码和深度访谈结果形成各个维度的测量条目;(2)针对消费者品牌决策影响因素量表,本研究邀请了企业管理营销方向的2位教授,3位博士和3位硕士进行的专家效度测量,并根据专家效度测量的结果对该问项进行了修改,以保证正式问卷中各个维度测量指标的内容效度的有效性。(3)根据步骤(1)、(2)获得的条目,增加过滤题项和消费者个人信息等问题形成问卷。

问卷的品牌影响因素测量设计采用5级利克特量表设计,从1~5分别表示“非常不同意”,“不同意”,“难以说清”,“同意”和“非常同意”。最终发放问卷的品牌影响因素测量量表共包含30个题项。

2.数据收集

本研究的数据收集采取实地问卷发放调查和网上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实地问卷发放则采取上课时随机发放,预留时间填写,共发放200份,共回收178份,问卷回收率89%。数据预处理过程中对填写不完整,重复答题,漏答等问卷进行删减,剔除无效问卷27份,最终获得有效的发放问卷151份。网上问卷调查由任课老师在上课时随机邀请学员上网参与调查,共收取158个样本,没有无效问卷。需要说明的是,网上问卷调查与实地问卷发放调查仅仅在填写方式上有差异,而在调查说明、调查内容与样本的随机选取等方面是完全一致。问卷发放和网上调查同时进行。网上调查与问卷发放最终获得有效问卷309份,基本达到本研究设计的样本要求数量。

(二)样本特征、适当性与信度分析

1.样本基本特征

本次抽样调查对象为广东省内4所高校的继续教育学院在职学员和全日制学生,这四所学校所占比例达80%,全国其他高校的样本所占比率为20%。从样本的数量来看,本次调查的对象在男女比例上没有明显差异,分别为48.2%和51.8%;年龄最多的集中在22~27岁,所在占93.5%;学历层次上以本科生和研究生为主,两者之和所占比率为76.78%;此外,大多数被调查者的月生活支出都在500元以上,占总数的86.4%。同时,从实地问卷发放调查和网上问卷调查两种方式的比较来看,所抽取的样本在性别比例,年龄、学历层次分布等方面都与总体没有明显差异。

2.样本适当性分析

在进行正式因子分析前,本研究首先进行了样本适当性分析。在样本适当性分析中,KMO(Kaiser-Meyer-Olkin)样本适当性测度值为 0.799,Bartlett's球体检验值为1859.029,自由度为325,sig<0.000,表明样本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3.信度分析

信度的内涵是由多次测验测量所得的结果间的一致性或稳定性,信度越高表示量表的内在一致性越高,量表的可靠性就越高。在Likert态度量表法中,常用Cronbach系数来检验可靠性。一般来说总量表的信度系数最好再0.80以上,如果系数为0.7~0.8,也可以接受。对于分量表,可靠性系数最好在0.70以上,系数在0.6~0.7,还可以接受(吴明隆,2003[4])。本研究总量表的克伦巴赫(L.J.Cronbach)系数为0.813。同时,各因子(分量表)的Cronbach系数在0.602~0.758之间,均在0.6以上。表明总体量表和分量表的信度处于较高水平,均达到可接受水平,可进行下一步的分析和检验。

(三)因子分析与维度定义

本研究采用主成分分析和方差直交旋转法对问卷进行因子分析。从因子分析的结果来看,在没有限定抽取共同因子数量的情况下,从问卷量表中27个题项中抽取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共6个,累计解释总变异量的51.322%,有较好的解释性。各因素所抽取的因子与营销刺激因素和消费心理因素的维度结构基本相符(见表5)。本研究在前述开放式调查与深度访谈调查的归纳性研究基础上,结合因子分析结果,对所提取的因子分别进行了定义。

(1)广告诱导。因子分析抽取的第一个因子特征值为4.723,能解释总变异的18.167%,包含了该品牌的“广告非常有创意”、“某个品牌的广告在各种场合频频出现”、“在权威媒体上做的品牌广告”、“不喜欢该品牌的广告,我就不会购买该品牌”、“喜欢该品牌的形象代言人”共5个题项。这5个题项包含消费者对品牌广告各个要素评价对其品牌决策的影响,如消费者对广告的整体喜好程度,对广告创意的看法,对广告发布媒体选择等。为此,我们将广告诱导这一维度定义为品牌的广告在形式、内容与传播渠道等方面对消费者喜好的迎合程度。

(2)产品要求。因子分析抽取的第二个因子特征值为1.766,能解释的总变异的是6.793%。所抽取的表达包括了“通话效果不错”、“技术上领先于同行”、“接受信号能力强”“操作界面符合自己的习惯”4个题项,体现了消费者对该品牌手机的通话效果,技术的先进性,接受信号的强弱以及手机操作界面设计的合理性等方面的关注程度。为此,我们将产品要求这一维度定义为品牌的产品在技术设计、功能实现等方面对消费者使用要求的满足程度。

(3)促销吸引。因子分析抽取的第四个因子特征值为1.446,能解释变异为5.561%,包含了在“促销活动中优惠最多的”、“因为喜欢促销赠品”、“喜欢在该品牌做促销的时候去购买”、“购买销售人员强烈推荐的品牌”共4个题项。这4个题项,涵盖了促销优惠,促销赠品,促销时机,人员推销等促销要素对消费者品牌决策的影响。为此,我们将促销吸引这一维度定义为品牌的促销方式与策略对消费者购买的吸引程度。

(4)风险规避。因子分子抽取的第四个因子特征值为2.964,该因子能解释总变异的11.400%,包含了“口碑好”、“售后服务有保障”、“自己相对更了解的品牌”、“手机的返修率越低,我越愿意购买”、“跟据过去的使用经验”共5个题项。这5个题项体现消费者在选择品牌时对品牌的口碑的好坏,售后服务是否有保障,自己对该品牌是否了解,该品牌产品返修率的高低以及过去该品牌的使用经验的关注程度。为此,我们将风险规避这一维度定义为消费者希望将品牌选择失误的风险最小化的程度。

(5)个性化偏好。因子分子抽取的第五个因子特征值为1.358,能解释变异的5.224%,包括了“品牌形象符合我个性”、“满足我个性化需要”、“能提供更多实用的新功能,价格贵一点无所谓”、“能够体现我身份的品牌”、“该品牌的手机成为一种时尚”共5个题项。这5个题项体现了消费者在品牌形象、品牌定位等方面求新求异的消费心理对其品牌决策影响的作用。为此,我们将个性化偏好这一维度定义为消费者希望品牌在形象和定位等方面与自身个性偏好相一致的程度。

(6)群体参照。因子分子抽取的第六个因子特征值为1.086,能解释总变异的4.117%。包括了“亲戚朋友推荐”、“大多数人都购买的品牌”、“市场占有率高”共3个题项。这3个题项体现了消费在考虑品牌通过参照的对象如亲戚朋友,大多数人,占有率(多数人的选择)的购买行为来帮助其进行品牌决策。为此,我们将群体参照这一维度定义为周围多数人品牌选择对消费者的品牌决策产生的影响程度。

从统计分析的结果来看,测量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同时探索性因素分析所提取的因子结果,与问卷设计的维度结构相一致,从而进一步检验了开放式调查、深度访谈调查对消费者品牌决策影响因素及其维度的分析结果。

表5 因子分析结果

四、结论与未来研究展望

在产品同质化日趋严重的今天,品牌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如何预测消费者在琳琅满目的同类产品中进行品牌取舍,一直困扰着学术界和实业界。本研究表明,影响消费者品牌决策的因素主要包括营销刺激因素和消费心理因素两个方面,其中营销刺激因素包括产品要求,广告诱导,促销吸引3个维度;消费心理因素包括风险规避,个性化偏好,群体参照3个维度。从营销刺激因素的维度结构来看,产品要求,广告诱导,促销吸引维度是不同品牌采取不同的营销策略作用于消费者的心理“黑箱”所产生的消费感受和反应;从消费心理因素的维度结构来看,风险规避,个性化偏好,群体参照是由消费者自身的态度、价值观、个性和信念等心理特征以及消费经验所决定的,这些消费心理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消费心理在西方学者所提出的风险购买理论,习惯购买理论以及信息加工理论在中国消费者品牌决策过程中的有效性。不同的是,研究发现中国消费者品牌决策往往追求各种因素的“平衡”,无论是从访谈研究,还从问卷调查研究的结果来看,调查对象所反映出来的品牌决策影响因素都体现了营销刺激和消费心理多重因素的统一,很少有消费者面对同质化商品因为受到营销刺激或消费者心理的某个因素而做出坚决的品牌决策,因而难以单一的用风险购买理论,习惯购买理论以及信息加工理论对这种行为加以诠释。

本研究使我们认识到企业在品牌塑造的过程中,要想赢得消费者对该品牌的青睐,应当重视营销刺激和消费心理因素之间的“平衡”关系,在充分了解消费心理需求的基础上,优化产品、广告和促销等营销策略。第一,建立有效的市场信息反馈机制,及时把握消费者需求变化,找准产品定位,并强化高效广告的战略性的持续投入和独特的终端促销策划;第二,善于把握消费者风险规避、个性化偏好和群体参照的品牌决策心理特点,切实的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降低消费者的品牌感知风险;第三,兼顾个性化需求和群体参照之间的关系,一方面注重塑造迎合消费潮流的品牌形象,满足当前消费体现自我、张扬个性、求新、求异的消费心理,另一方面注重通过人际传播、群体示范和扩大市场份额等方式强化品牌影响力。

本研究是一项探索性研究,虽然我们尽力避免和弥补不足,但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第一,考虑到实施系列调查(开放式调查、深度访谈调查和问卷调查)的难度,我们选取的调查对象来自便利性的学生样本,尽管我们所调查对象多数为在职学员,国际上也经常采用类似的做法,但是无法排除特定调查样本对调查结论产生的可能影响。第二,由于本研究是归纳性的探索研究,我们问卷调查的题项全部来自于对我国消费者开放式调查和深度访谈调查结果,并经过较为严格的筛选而得到,具有原创性价值,但是在实证数据分析过程中,我们发现“风险规避”和“个性化偏好”因子中分别有题项的因子荷载仅有0.4以上,属于较低水平,为了保持归纳性探索研究的原貌,我们在本文中仍然将其保留。我们建议在未来的研究中,一方面可以采用更为广泛的研究样本,并从手机以外的其他行业对本研究结论加以验证,观察不同行业差异对消费者品牌决策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由于“风险规避”和“个性化偏好”两个因子我们所设计的题项较多,在应用本研究量表时可以考虑将几个荷载较低的题项剔除后再实施测量。

[1]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分析、计划、执行和控制[M].梅汝和,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2]K Sivakumar,S P Raj.Quality Tier Competition:How Price Change Influences Brand Choice and Category Choice[J]. Journal of Marketing,1997,61(7):71-84.

[3]Eisenhardt K M.Building theories from case study research[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89,14(4):532-550.

[4]吴明隆.SPSS.统计应用实务[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The Impacting Factors of Consumer Brand Choice on Homogeneous Merchandise——An Inductive Exploring Study on Consumption of Mobile Phone

LI Chun-yan,LI Wei-ming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Hainan University,Haikou 570228,China)

Faced with homogeneous merchandise and array of brands,how consumers choose the brands?Based on inductive ethod and conducts deductive method,open-ended survey,in-depth interview and questionnaire are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factors impacting consumer brand choice and their dimensions in the background of consumption of mobile phone industry in China.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actors impacting consumer brand choice comprise marketing stimulation which are adver⁃tising induced,product requirement and promotion and persuasion,and consumption psychology which including risk avoid⁃ance,personal preferences and group comparison.Although these factors have some common with western classical theories,they also demonstrate Chinese consumers’unique‘balance’features.

homogeneous merchandise;brand choice;marketing stimulation;consumption psychology

F271

A

1007—5097(2012)08—0102—05

10.3969/j.issn.1007-5097.2012.08.025

2011—10—05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CGL034)

黎春燕(1978—),女,海南海口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管理心理学,组织行为学;李伟铭(1978—),男,广东台山人,副教授,博士,博士后,研究方向:战略管理,营销战略。

程 靖]

●财务与会计

猜你喜欢

决策维度问卷
为可持续决策提供依据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决策为什么失误了
问卷网
光的维度
“五个维度”解有机化学推断题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
人生三维度
关于抗美援朝出兵决策的几点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