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的未来
2012-03-06陈敏
文 陈敏
手机阅读的未来
文 陈敏
可以预见的是,当这条产业链逐步成形并成熟之后,将极大地丰富手机阅读的资源,更多深度作品的出现将吸引高端阅读用户的使用兴趣,从而完善手机阅读的用户梯级。
自从有了文字,人类便有了阅读的习惯,从遥远的古代至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阅读一直伴随着人类前行的脚步,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时,或许他们能够清晰地预见到这样的重大发明将使人们的阅读发生巨大的改变。
时尚阅读
当时光的年轮雕刻出又一个千年的痕迹,手机的发明和大规模市场应用正在又一次影响和改变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与此同时,延续了千百载的传统阅读方式也在经历着一次不经意的改变。也许手机的发明者能够预见到手机的发明能够为生活带来怎样的改变,但恐怕很难预见到这一通信工具竟会影响到人们的阅读习惯,并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人们的阅读方式。
在手机上读书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随时随地阅读正成为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走在都市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手持各式各样手机正在阅读的人们。十年前,当手机逐步走进千家万户时,人们恐怕很难想象它会成为一种随身阅读的工具。随后,当手机的功能日益丰富,人们对手机用途的使用日益广泛时,部分高端手机开始具备了阅读的功能,并被人们迅速接受。
图1 手机阅读正在改变着人们的阅读习惯
2009年,中国移动开设了手机阅读基地,极大地拓展了手机阅读的资源来源。手机阅读开始由用户个体和民间行为上升为产业运转模式,手机阅读也由此进入爆炸式增长阶段。目前中国移动手机阅读基地已储备了近20万种电子图书,日均点击量超过两亿次,成为继短信之后又一最为重要的增值服务。与此同时,中国电信天翼阅读基地以及中国联通的沃阅读也正在大力发展手机阅读业务。另据一份调查资料显示,北京90%以上的白领手机用户都曾经有过在手机上阅读的体验。
手机阅读如同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快速渗透进人们的生活,并悄然改变着人们的阅读习惯。
资源瓶颈
打开中国移动的手机阅读基地网页,可以清楚地看到排在前列的分类为都市言情、穿越幻想、玄幻奇幻、武侠仙游、游戏竞技、浪漫青春等图书,而名著传记、经管励志等传统阅读中的大类则排位靠后。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当前手机阅读的主力受众群为90后、80后的年轻用户群体,而在阅读的内容上,则更偏重于快餐式的内容,网络文学是阅读的主要资源。
这样的情形显然与手机的使用特性密不可分,与传统阅读和网络阅读相比,手机阅读最大的特点在于能够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随时随地阅读,但恰恰是随时随地阅读这一特点,又注定了手机阅读更容易受环境的影响而随时可能中止阅读。因此手机阅读又表现出阅读碎片化、情境化和浅阅读的特点,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得手机阅读的内容更趋向于情节性与娱乐性占主导地位的作品,而传统阅读中占据较大份额的具有深度思想性和严肃表达方式的作品却较难被当前的手机阅读受众所接受。
当我们关注一种阅读方式所形成的时代潮流之时,与之密不可分的便是阅读的内容,以及围绕内容的资源来源。手机阅读与传统阅读的另一个明显区别是,承载内容的介质发生了改变,传统阅读的介质为纸质图书,手机阅读的介质则为电子图书,两者的区别绝不仅仅是两个字的不同,而是牵扯到整个图书产业链的运作,正是这条看不见的链条从另一个侧面造成了手机阅读在资源上与传统阅读的区别,其实这样的区别在手机阅读之前的网络阅读中就已经显现。
将纸质图书转换为电子图书,使其适合手机阅读,最初只是手机用户的个体行为,随着手机阅读功能的普及,开始有民间网站加入,以满足日益增大的手机阅读需求,当中国移动等运营商介入时,表明该市场已极为庞大。与此同时,传统的图书行业产业链却因为经营理念、运营模式、利益平衡等各方面的原因,在行动上远远滞后于手机阅读需求的脚步。因此,受版权、价格等方面的制约,众多优秀纸质图书的资源难以电子书的形式登陆手机阅读,使得在创作、发行、价格等方面都更灵活的网络小说成为了手机阅读的主要资源。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这其实也是当前手机阅读用户的一种无奈,即使有深度阅读的需求,也很难寻找到满意的作品。
在这样的情形下,作为新兴阅读方式的手机阅读遭遇到一个无奈的怪圈:资源类型的单一使读者群体显得结构单一,单一的读者群结构使得传统图书行业对手机阅读反应“迟钝”,纸质图书中众多优秀作品难以登上手机阅读的平台,这些作品的缺失又进一步加剧手机阅读资源的类型单一……
产业链条
由此可见,尽管当前手机阅读风潮迅猛,却正在遭遇与网络阅读一样的尴尬。手机阅读要想获得良性的、长久的发展,像传统图书行业一样建立一条完整的,涵盖写作、发行、营销所有环节的产业链势在必行。可喜的是,我们正在看到一种希望,一种来自各个环节的希望。
中国移动手机阅读基地总编辑傅晨舟表示,目前中国移动制定了四个层面的发展发向:第一层面主要针对浅阅读,即利用手机进行碎片化阅读,获取娱乐或知识性信息;第二层面是深度阅读,即通过移动阅读器进行深层次的专业阅读;第三层面是创新形态,例如轻小说,即作者根据手机媒体的特点专门创作内容;第四层面则是行业拓展,例如与政府部门、高校网络学院等合作推广手机阅读业务。
浙报集团于2011年初与中国移动手机阅读基地联合推出“红旗作家群进驻中国移动”的活动,余华、周国平、王安忆、李银河、叶辛、曹景行等作家、名人纷纷拿出自己的经典作品,放在中国移动手机阅读基地的平台上供读者在手机上下载阅读。以最早上线的余华的经典作品《兄弟》和《活着》为例,随着浙报集团和中国移动手机阅读基地对本次活动的宣传,这两本书创造了不俗的成绩:两个月中,有10万余名读者阅读过这两本书,点击量超过187万次。
2012年7月,财付通宣布接入磨铁中文网,正式开通网络阅读和手机阅读的“微支付”业务。此外,百阅手机阅读器、阅读星手机阅读器、QQ手机阅读器、熊猫看书手机阅读器等专业软件如春后春笋般涌现,众多手机生产厂家在手机产品中也预装了适合手机阅读的阅读器。中国出版集团、浙江出版集团、长江出版集团等100多家出版单位陆续与中国移动手机阅读基地签署合作协议,通过4:4:2的分账模式向其提供所属优秀纸质图书的电子销售版权。
明媚未来
可以预见的是,当这条产业链逐步成形并成熟之后,将极大地丰富手机阅读的资源,更多深度作品的出现将吸引高端阅读用户的使用兴趣,从而完善手机阅读的用户梯级。支付方式的成熟及多样化,操作软件的丰富和预置,则将解除用户所有的后顾之忧。
作为传统阅读方式的延伸及拓展,我们真心希望手机阅读能够尽快度过发展的瓶颈,迈向明媚的未来。
图3 手机阅读需要一条完善、成熟的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