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关联与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协调发展研究*
2012-03-06朱道才张秀荣许跃辉
朱道才 张秀荣 许跃辉
(1.安徽财经大学合肥研究院,合肥 230011;2.安徽行政学院科研处,合肥 230059)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是城市地理学和城市经济学的重要基础理论[1],通过城市影响空间、城市影响能力和市场影响力等分析城市空间关联性,为城市规划、经济区划、行政区划调整、产业布局以及其他经济活动区位选择提供依据[2]。空间相互作用理论起源于西方[3],从1990年代开始,中国学者开始引进,并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一些学者利用SWOT分析法、矩阵分析法[4]以及在引力模型基础上提出了具有很强的适用性的城市影响力模型[5],用于分析不同尺度区域间空间关联,如省级区域(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6][7]、省域内城市(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银川与吴中、湖南省津市与澧县、安徽省合肥、芜湖与蚌埠等)[8][9][10]以及城市圈[11]、城市群[12]的空间关联程度及其影响因素,揭示了协调发展的本质内涵,从区域定位、产业发展、空间战略、基础设施建设、协调机制等多方面提出了区域间、城市间协调发展的路径与策略。
安徽是中部内陆省份,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为响应国家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也为了更好地促进安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早日实现“中部率先崛起”的宏大目标,安徽省2008年启动了 “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简称为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建设”项目。2011年,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同意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参照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开展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试点,并适用与之相关的政策。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依托的合肥、芜湖、蚌埠三个中心城市,集中了安徽大部分的创新资源,是中国中西部地区科技资源较为密集的地区之一。项目建设对积极探索推进自主创新的有效途径和体制机制,构筑经济增长极,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从而带动全省乃至中部地区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加速崛起之路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战略意义。文章在空间相互作用理论的基础上,通过通达性、互补性和介入机会三个指标分析了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经济空间关联的产生基础,并应用引力模型对其经济空间关联强度进行了测度,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13]。
一、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协调发展的空间关联基础
经济空间关联理论最早由美国地理学家E.L.Ullman(1957)在总结和吸收了 B.Ohlin和 S.Stouffer等学者观点的基础上提出的,为研究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空间关联提供了有益的参考。该理论提出空间关联的基本形式是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和技术流,而空间关联的条件是通达性、互补性和介入机会,正是由于城市间存在通达性、互补性和介入机会,城市间经济联系才得以发生[14]。
(一)互补性(Complementarity)分析
由于各个城市资源禀赋的差异以及发展历史的不同,造成了每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功能定位各不相同,产生了互补性,从而引发城市间发生各种各样的经济联系。互补性是经济在空间上发生联系的基本原因。从供需的角度来讲,一个城市对某种产品或服务产生需求,另一个城市刚好提供这种产品或服务,这两个城市之间才会产生经济空间相互作用。所以,存在供需关系的互补性是经济空间相互作用产生的基础。
这里计算分析“中心职能指数”指标来综合反映三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功能定位的不同。选取2011年度合肥、芜湖、蚌埠三市的城市非农业人口(Pi)、GDP(Gi)、固定资产投资额(Ti)和二三产业总产值(Di)等四个指标计算城市的中心职能指数。根据这些指标分别计算中心城市的非农业人口指数(KPi)、经济职能指数(KGi)、发展职能指数(KTi)和产业职能指数(KDi)。 非农业人口指数计算公式如(1)式,其他指数的计算公式以此类推。
在分别计算了非农人口指数、经济职能指数、发展指数和产业职能指数的基础上,按照(2)式计算每个城市的中心职能指数(表1)。
由表1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合肥的城市中心职能强度更大,达到 1.73,大约是芜湖的二倍、蚌埠的四倍,说明三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功能定位差异性较大,具有较强互补的可能性。
表1 合肥、芜湖、蚌埠中心职能指数
(二)通达性(Transferability)分析
通达性,即可运输性,显示两个城市之间发生经济联系的方便程度。距离对经济在空间上发生相互作用是一种阻碍作用,即使在信息技术和交通水平十分发达的今天,距离仍然是制约两地相互作用的因素。如果两地的距离过大,即使存在着以供需关系为基础的互补性,经济的空间相互作用也很难发生。
在中部六省中,合肥是离沿海最近的省会城市,位于京九线与长江水道的“十”字交汇点,重要的区位优势使合肥成了连接南北,承东启西的中心城市。从安徽省内看,合肥地处全省的中心位置,北连蚌埠、南通芜湖,地处皖江黄金水道沿岸,区位优势更加明显。芜湖市是南京、合肥、芜湖“金三角”的重要支点,地处中国东部发达地区与西部内陆地区的结合部,除了优越的区位优势外,还拥有广阔的腹地资源。蚌埠地处淮河沿岸,是皖北地区的中心城市,历来是交通枢纽,也是东西梯次推进和南北融合的过渡地带,逐步形成以铁路和公路为主、水运为辅的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三)介入机会(Intervening Opportunity)
传统意义上说,由于两城市之间存在互补性,导致了两城市间商品和服务的交换。如果经济社会中存在第三方城市也可以提供替代的商品或服务,由此对两个城市间的经济空间关联产生干扰。这种干扰或以较便宜的运费,或以更优质的商品,打破原有的经济空间关联格局。准确地把握这种介入机会,可以促进城市的快速发展,反之,则会错失发展机遇。
合肥、芜湖、蚌埠城市经济发展的介入机会,就是这三个城市之外的其他城市给合肥、芜湖、蚌埠提供的一些经济发展机遇,如:产业的承接与转移,促进了产业的结构优化。近年来,安徽积极投入泛长三角区域合作,这无疑就成为合肥、芜湖、蚌埠主动融入长三角,谋求自身经济发展的介入机会。
二、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空间关联程度的测度
若以人口P代表城市的规模,d以表示两个城市间的距离,那么,引力模型表示为(3)式,可以用来表示城市空间关联程度。
式中:λ、α、β分别表示规模指数。
在应用引力模型分析经济问题的时候,为了使公式(3)更加适合于现实的研究,需要对其进行三个基本的修正。
(一)距离参数的修正
在分析两个城市之间经济空间关联程度的问题时,显然,引力模型中的距离指标不能单纯用两地的地球表面距离表示。由于不同运输方式所带来的时间上的距离,以及电视、电话和各种网络产品所带来的心理上的距离,对两地的经济关联都会产生影响。由于很多因素无法进行模型的量化,这里我们只讨论运输对于经济空间关联的影响。
两个城市之间联系的密切程度还与城市的可达性有关,所谓可达性,也成为通达性,是表示两个城市之间货物流通、信息交流以及交往方便程度的指标。可达性系数越大说明两个城市之间联系越密切,相反,可达性系数越小说明两个城市间的交往越不方便。可达性系数的计算公式是:
式中:Ki为i城市的可达性值,di为i与某经济中心间的交通距离,vi为i与某经济中心间的交通道路平均行车速度,K为i地与n个中心城市间Ki的平均值,Ki为可达性系数。
这里只考虑公路和铁路对经济空间相互作用的影响,所以,取公路距离和铁路距离的平均值作为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取公路和铁路的平均速度作为平均行车速度。根据国家公路和铁路的限速规定,这里选取110km/h为公路行车速度,95.27km/h为铁路行车速度。最后计算出安徽省内主要城市可达性系数(表2)。
(二)质量参数的修正
在应用引力模型时,一般采用某一区域的人口数量或GDP总量表示引力模型中的质量,这种方法有数据获得方便、计算简单的优势。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影响城市经济吸引力的因素已经不再局限于单一的经济变量,城市的产业结构、居民收入,甚至是文化、风俗等都会影响城市的关联性。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再用单一的经济指标来衡量某一城市的“质量”就不能对城市的经济吸引力进行全面的测度。所以,本文选取城市非农人口、GDP总量、三次产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贸易总额、财政收入、人均GDP和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等10个经济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计算每个变量的因子得分,最后测算出每一个城市的综合“质量”(表3)。
表2 安徽省内主要城市之间的可达性系数
表3 安徽省内主要城市的综合质量
(三)修正的引力模型
在引力模型距离指标和质量指标讨论的基础上,可以得到修正后的引力模型表示为:
其中:Tij为两城市间的引力值,ki为可达性系数,mi,mj为计算后的综合质量,dij为两个城市的平均距离。λ,α是对城市“质量”的修正,“质量”增加时,引力将变的更大,这表示,λ,α取正值,为了达到计算简单的目的,这里都取1。β表示引力和距离成反比,值一般取2。所以,本文中最终修正的引力模型为:
(四)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引力测算
为了进行比较分析,本部分在计算的过程中引入了除合肥、芜湖、蚌埠以外安徽其他城市,以方便比较合肥、芜湖、蚌埠三城市之间的空间关联程度。应用修正的引力模型(8),将上面计算出的综合“质量”、各城市之间的平均距离和各城市之间的可达性系数代入公式(8),最终得到安徽省内主要城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表4)。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从表4可以看出合肥、芜湖、蚌埠三个城市之间不但存在很强的相互作用力,而且对周边城市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其中三个城市对其他城市的平均引力分别为72.04、7.43和42.85,可以看出合肥具有明显的中心地位,这是因为合肥是安徽的省会城市,拥有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多项功能,对整个省域具有较大的吸引力。从合肥、芜湖、蚌埠三个城市单独来看,引力值大体分为三个水平,第一个水平是在地理位置上相邻的城市具有较大的吸引力,例如合肥对淮南的引力值达到了76.86,这主要是因为合肥与淮南地理位置过于接近,除了距离指标的影响因素以外,彼此之间风俗习惯、交通条件以及精神文化等方面的因素,也使得合肥与淮南之间有较大的相互作用力。第二个水平就存在于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三个城市之间,例如蚌埠与合肥的相互作用力为19.79,这个值仅仅小于蚌埠与宿州的21.04和蚌埠与淮南的29.65,而这两个城市都是与蚌埠相邻的城市。同理芜湖与合肥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为27.79,小于芜湖与马鞍山和铜陵的相互作用力。第三个水平是合肥、芜湖、蚌埠与剩余其他城市之间,值得说明的有两点,第一,合肥与宣城、铜陵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大,按数值应该归属于第一水平,这主要是因为合肥的省会城市影响。第二,芜湖和蚌埠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小,按数值大小应归属于第三个水平,这主要是由于距离的影响,蚌埠和芜湖在地理位置上相隔较远,而且二者都不是安徽的中心城市,相互之间的经济联系以及相互作用力就会较小。但是,从整体来看,合肥、芜湖、蚌埠三个城市之间具有较大的相互作用力,处于引力值的第二个水平上,彼此的经济联系较为紧密,从而可以说明合肥、芜湖、蚌埠市三个彼此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城市,合理规划三个城市的协调发展,特别是在空间格局上的合理布局显得十分重要。
目前,国家将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与北京中关村、武汉东湖、上海张江示范区作为“3+1”试验示范区序列,列入国家“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和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规划,作为重点建设内容,标志着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为了发挥试验区对全省辐射带动作用,三个城市在今后发展方向和战略选择上,应根据自身特点,发挥空间关联优势,明确产业定位,优化城市功能,实现协调发展。
合肥依靠政策优势,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构建区域性特大城市。合肥是安徽省的省会,享受各种政策支持,下一步发展目标应该定位于区域性特大城市,重点发展服务业,逐步构建全省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地位,担当起服务中心和交易中心的角色,并且依靠自身的科技优势,为周边地区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表4 安徽省内主要城市之间的引力
芜湖东向发展,承接产业转移。根据卓越的区位优势,芜湖更适宜采取东向发展的战略,把承接长三角及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作为城市产业布局的主要方向,走出一条“产业转移+自主创新=跨越式发展”的强市之路。同时,贯彻实施芜马同城化战略,主动呼应长三角的辐射作用,打造安徽经济又一高地。
蚌埠交通先行,培育品牌优势。蚌埠具有便利的交通优势,历来是贯穿南北的交通枢纽,历史上是皖北重要的工业基地,应根据资源和区位优势,在实现传统优势产业优化升级的同时,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物流产业,培育皖北地区的经济增长极,进而带动皖北地区的经济发展。
[1]李小建.经济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闫卫阳,王发曾,秦耀辰.城市空间相互作用理论模型的演进与机理 [J].地理科学进展,2009,28(4):511-518.
[3]朱道才,吴信国,郑杰.经济研究中引力模型的应用综述[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8(5):19-24.
[4]王欣菲,曾珍香,赵建伟.区域协调发展过程中省市战略选择研究—以河北省为例 [J].改革与战略,2009,(2):113-116.
[5]饶会林.城市经济学(下卷)[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6]戴学珍.论京津空间相互作用[J].地理科学,2002(3):257-262.
[7]王振波,方创琳,王婧.1991年以来长三角快速城市化地区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度评价及其空间演化模式[J].地理学报,2011,66(12):1657-1668.
[8]杜鹏,王彦庚.银川—吴忠空间相互作用研究[J].宁夏社会科学,2003,(3):32-36.
[9]朱才斌,曾宇,董志海.区域城市协调发展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探讨—以湖南省津市—澧县协调发展战略规划为例 [J]. 城市发展研究,2007,(1):38-43.
[10]赵惠芳,周艳蕾,闫安.合芜蚌跨行政区域产业集群水平评价[J] .江淮论坛,2011,(6):37-42.
[11]王维,罗守贵.上海都市圈城市间引力研究及基于人流量的实证分析[J].软科学,2006,(3):23-26.
[12]冯德显,汪雪峰.中原城市群和周边地区协调发展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9,(1):11-16.
[13]朱道才,陆林.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的系统目标与创新设计[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6(5):8-11.
[14]Ullman E.L.American Commodity Flow [M].E sattle: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57.
(责任编辑 明 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