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生态社区曲高和寡
2012-03-03
环球时报 2012-03-03
本报驻加拿大特约记者 陶短房
加拿大是全球倡导生态社区最早的国家之一,但经过多年发展,生态社区在加拿大却越来越受到争议。首先,加拿大生态社区多为旧城改造项目,多在稠密的居民区展开,扰民现象严重,一些项目有“面子工程”之嫌。如温哥华市,在市中心搞生态社区,在市区主干道强行开辟自行车专用车道,不但加剧交通堵塞,挤占许多建筑和商业单位上下货的区域,还影响了周边店铺的生意。再如温哥华东区“中国城”地区改造计划,市府提出在旧建筑屋顶上建造公共绿色菜地,却忽略了这些菜地建在人口众多、建筑密度极大的华埠,浇水、施肥将给左邻右舍带来怎样的感受。结果项目扯皮多年一事无成。
其次,生态社区投入大、商业回报低。温哥华冬奥会运动员村曾获得美国绿色建筑协会的环保白金奖,但由于大量使用价格高昂的“绿色”新技术,使得商品房成本居高不下。《温哥华太阳报》的报道称,这个运动员村的住宅单位论档次不过是普及型高层商品房,售价却和温哥华高档高层商品房相近,各种商业和社区功能配套又不足,结果购买者寥寥无几,许多已经交了订金的客户还纷纷退订。
加拿大是全球生态系统保持最好的国家之一。即便大城市市区也遍布绿地、湖泊和湿地。在这种情况下,“绿色环保家居”的卖点并无多少吸引力,相反,“绿色就是贵、就是费钱”的感受却是许多人共有的,这成为加拿大生态社区商业化的关键性瓶颈。而政府推动“绿色社区”,必然带来税赋和各种公共事业收费的增加,这也让生态的口号,在最重视环保的加拿大反倒显得曲高和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