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香港廉政公署“破天荒”调查特首

2012-02-29

环球时报 2012-02-29
关键词:曾荫权廉政公署黎智英

本报驻香港特约记者张利

香港特首曾荫权被媒体曝光接受富豪招待乘用私人游艇、飞机,在深圳租住豪宅,以及收受朋友赠送红酒等事件后,廉政公署27日决定“按本子办事”,“破天荒”对行政长官立案展开调查,不排除有需要时要求涉案人如曾荫权及相关富豪向廉政公署提供资料,调查也不会随特首的任期终结而结束。面对压力,曾荫权27日表示将出席3月1日(周四)的立法会特别答问会,公开说明接受款待及租房事宜。28日晚,他又发表致香港全体公务员的公开信,表达自己的清白。

纵使退休调查仍会继续

据香港《明报》28日报道,由于反对派民主党及社民连上周四到廉政公署举报曾荫权,该署执行处高层27日开会后,决定就此立案展开调查。报道称,虽然多家香港媒体过去两星期大篇幅报道曾荫权接受款待的内情,但廉政公署必须先作客观证据的调查,以便掌握有关款待或租楼的实际情况。

据了解,虽然曾荫权的特首任期只余下4个月,但廉政公署的调查不会因其任期完结而结束,纵使他退休,仍会继续调查。除了接受私人游艇款待外,初步阶段调查的范围包括曾荫权租用香港数码广播股东黄楚标持有的深圳东海花园住宅,以及接受红酒等礼物的馈赠。涉案人除了可能触犯《防止贿赂条例》或涉嫌“公职人员行为失当”,究竟相识多年的“朋友”向公职人员提供“搭车搭船”等便利是否属“利益输送”,有待咨询律政司的意见。

调查的另一个焦点,就是廉政公署破天荒查特首及涉事的多名富豪,有关人等是否愿意协助调查?据内部人士透露,被调查者有权保持沉默及拒绝向廉政公署作供,执法机关需要在其他环节搜证,如证据充足,便可拘捕有关人士。廉政公署执法权还有一“尚方宝剑”,即调查若涉及《防止贿赂条例》的罪行,可运用该例第14条赋予的特别权力,向高等法院法官申请“书面通知”,要求掌握重要证据的第三者,在宣誓下于指定限期内回复廉政公署的查询。

在曾荫权接受调查之前,香港特区政府中也有高官被调查的先例,但特首遭调查却是首次。报道称,2003年前财政司长梁锦松涉逃税买车案,前刑事检控专员江乐士证实,梁在廉政公署调查期间,并没有到案录口供,只是通过律师提交陈述书,解释买车经过。该案因欠缺足够证据,无法确定梁锦松是否蓄意及为了避税而没有在政府调高汽车首次登记税前申报买车,最终没提出起诉。

曾荫权积极出面澄清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曾任廉政公署专员的保安局局长李少光表示,香港是法制社会,若接获市民投诉,廉政公署必会依法办事。李少光强调说,特区政府于两年前已修订《防止贿赂条例》,行政长官与其他问责官员等公职人员,均同样受利益收受的监管。

香港《成报》的报道称,香港中文大学亚太研究所最新的民调显示,相关事件被曝光后,香港市民对曾荫权的最新评分只有45.1分,跌至新低。中大亚太研究所称,由于利益输送事件仍在不断发酵及扩大,曾荫权的民望及特区政府形象,未来仍可能继续下跌。

面对各方压力,曾荫权及相关人士连日来积极出面澄清。据香港《信报》28日报道,曾荫权27日答应于3月1日(本周四)出席立法会特别答问会,接受议员质询。28日晚,他又发表致香港全体公务员的公开信,表达自己的清白。曾接待曾荫权的星岛集团主席何柱国和利福集团董事总经理刘銮鸿也于27日分别回应事件。何柱国称,其私人游艇顺道载曾荫权回港,曾荫权已付船票费用,不涉利益冲突;刘銮鸿则称报道的大部分内容都不正确。

反对派也接受富商招待

香港《明报》的评论称,特首办公布曾荫权将出席立法会特别答问会,接受议员提问,这是曾荫权踏出正确一步,因为挤牙膏般面对“丑闻”,只会予人“不够坦荡,必有隐瞒”的印象;到立法会讲清楚整件事,一则有望挽回自己声誉,更重要的是有机会消除公务员的疑虑,并重建市民对廉洁政府的信心。

在反对派指责曾荫权接受富商游艇招待的同时,又有媒体爆料反对派之一的民主党也曾接受富豪招待。香港《东方日报》报道称,民主党数名要员曾到壹传媒集团主席黎智英的游艇上玩乐,再次证明民主党与黎智英关系非比寻常。相关人士接受查询时,承认确有其事,并称每次均由民主党创党主席李柱铭做中间人。李柱铭与黎智英被称为香港“搞事三人组”中的两人,他们曾联手左右反对派的选举布局,去年有秘密文件爆料称,黎智英自2006年起给民主党的捐款超过1000万港元。

香港政坛连日来“揭发”戏码不断,也让不少人心生厌倦。据香港《星岛日报》28日报道,立法会主席曾钰成27日宣布不再参选行政长官。他慨叹道,自宣布考虑参选起的短短十天,已见识到“选举文化中比较丑恶的一面”,有人发放不实的黑材料指他到处借钱、患绝症,甚至还放炸弹。

本报驻香港特约记者 张 利

香港特首曾荫权被媒体曝光接受富豪招待乘用私人游艇、飞机,在深圳租住豪宅,以及收受朋友赠送红酒等事件后,廉政公署27日决定“按本子办事”,“破天荒”对行政长官立案展开调查,不排除有需要时要求涉案人如曾荫权及相关富豪向廉政公署提供资料,调查也不会随特首的任期终结而结束。面对压力,曾荫权27日表示将出席3月1日(周四)的立法会特别答问会,公开说明接受款待及租房事宜。28日晚,他又发表致香港全体公务员的公开信,表达自己的清白。

纵使退休调查仍会继续

据香港《明报》28日报道,由于反对派民主党及社民连上周四到廉政公署举报曾荫权,该署执行处高层27日开会后,决定就此立案展开调查。报道称,虽然多家香港媒体过去两星期大篇幅报道曾荫权接受款待的内情,但廉政公署必须先作客观证据的调查,以便掌握有关款待或租楼的实际情况。

据了解,虽然曾荫权的特首任期只余下4个月,但廉政公署的调查不会因其任期完结而结束,纵使他退休,仍会继续调查。除了接受私人游艇款待外,初步阶段调查的范围包括曾荫权租用香港数码广播股东黄楚标持有的深圳东海花园住宅,以及接受红酒等礼物的馈赠。涉案人除了可能触犯《防止贿赂条例》或涉嫌“公职人员行为失当”,究竟相识多年的“朋友”向公职人员提供“搭车搭船”等便利是否属“利益输送”,有待咨询律政司的意见。

调查的另一个焦点,就是廉政公署破天荒查特首及涉事的多名富豪,有关人等是否愿意协助调查?据内部人士透露,被调查者有权保持沉默及拒绝向廉政公署作供,执法机关需要在其他环节搜证,如证据充足,便可拘捕有关人士。廉政公署执法权还有一“尚方宝剑”,即调查若涉及《防止贿赂条例》的罪行,可运用该例第14条赋予的特别权力,向高等法院法官申请“书面通知”,要求掌握重要证据的第三者,在宣誓下于指定限期内回复廉政公署的查询。

在曾荫权接受调查之前,香港特区政府中也有高官被调查的先例,但特首遭调查却是首次。报道称,2003年前财政司长梁锦松涉逃税买车案,前刑事检控专员江乐士证实,梁在廉政公署调查期间,并没有到案录口供,只是通过律师提交陈述书,解释买车经过。该案因欠缺足够证据,无法确定梁锦松是否蓄意及为了避税而没有在政府调高汽车首次登记税前申报买车,最终没提出起诉。

曾荫权积极出面澄清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曾任廉政公署专员的保安局局长李少光表示,香港是法制社会,若接获市民投诉,廉政公署必会依法办事。李少光强调说,特区政府于两年前已修订《防止贿赂条例》,行政长官与其他问责官员等公职人员,均同样受利益收受的监管。

香港《成报》的报道称,香港中文大学亚太研究所最新的民调显示,相关事件被曝光后,香港市民对曾荫权的最新评分只有45.1分,跌至新低。中大亚太研究所称,由于利益输送事件仍在不断发酵及扩大,曾荫权的民望及特区政府形象,未来仍可能继续下跌。

面对各方压力,曾荫权及相关人士连日来积极出面澄清。据香港《信报》28日报道,曾荫权27日答应于3月1日(本周四)出席立法会特别答问会,接受议员质询。28日晚,他又发表致香港全体公务员的公开信,表达自己的清白。曾接待曾荫权的星岛集团主席何柱国和利福集团董事总经理刘銮鸿也于27日分别回应事件。何柱国称,其私人游艇顺道载曾荫权回港,曾荫权已付船票费用,不涉利益冲突;刘銮鸿则称报道的大部分内容都不正确。

反对派也接受富商招待

香港《明报》的评论称,特首办公布曾荫权将出席立法会特别答问会,接受议员提问,这是曾荫权踏出正确一步,因为挤牙膏般面对“丑闻”,只会予人“不够坦荡,必有隐瞒”的印象;到立法会讲清楚整件事,一则有望挽回自己声誉,更重要的是有机会消除公务员的疑虑,并重建市民对廉洁政府的信心。

在反对派指责曾荫权接受富商游艇招待的同时,又有媒体爆料反对派之一的民主党也曾接受富豪招待。香港《东方日报》报道称,民主党数名要员曾到壹传媒集团主席黎智英的游艇上玩乐,再次证明民主党与黎智英关系非比寻常。相关人士接受查询时,承认确有其事,并称每次均由民主党创党主席李柱铭做中间人。李柱铭与黎智英被称为香港“搞事三人组”中的两人,他们曾联手左右反对派的选举布局,去年有秘密文件爆料称,黎智英自2006年起给民主党的捐款超过1000万港元。

香港政坛连日来“揭发”戏码不断,也让不少人心生厌倦。据香港《星岛日报》28日报道,立法会主席曾钰成27日宣布不再参选行政长官。他慨叹道,自宣布考虑参选起的短短十天,已见识到“选举文化中比较丑恶的一面”,有人发放不实的黑材料指他到处借钱、患绝症,甚至还放炸弹。▲

猜你喜欢

曾荫权廉政公署黎智英
黎智英:民族败类,等待严惩!
黎智英今日提堂
本期导读
曾荫权谈金融危机中的亚洲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