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什库尔干河水电开发中土著鱼类保护的探讨
2012-02-27陈超群
陈超群
摘要:塔什库尔干河水力资源集中,自然条件较好,是新疆“十二五”时期重点进行水电开发的河流。本文针对塔什库尔干河土著鱼类的生存现状,结合水电开发规划的总体布局及可能产生的累积影响,对土著鱼类的保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新疆塔什库尔干河水电开发土著鱼类环境保护
1、前言
塔什库尔干河是叶尔羌河山区段的主要支流之一,发源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与阿富汗交界处的克克吐鲁克,流经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阿克陶县境内,于阿克陶县塔尔乡东部的两河口汇入叶尔羌河。塔什库尔干河干流全长298km,全流域面积11753km2,河道总落差2652m,平均比降8.9‰,多年平均径流量11.6亿m3,河口处多年平均流量36.78m3/s。塔什库尔干河水能理论蕴藏量577MW,尤其下游(下坂地水库以下)81km河段,河道自然落差1028m,水能理论蕴藏量达364MW。该段河道水力资源集中,自然条件较好,是塔什库尔干河开发的重点河段,也是一个较为理想的水电开发基地。
目前水电项目核准缓慢,开工少,在建规模严重不足。2006-2009年,四年间全国核准容量不到4000万千瓦。按照目前的在建规模,预计“十二五”期间,仅能投产装机8800万千瓦,要实现2020年全国水电装机3.3亿千瓦、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的的目标将成为空谈。水电是最具大规模开发条件的清洁可再生能源,必须优先加快发展。规划提出加快水电流域规划和勘测设计,抓紧核准一批水电项目并尽快开工建设的目的是:保证水电基地连续滚动开发,保证“十二五”期间全国水电新开工总规模达到5000千瓦以上。
“十二五”期间,新疆将迎来新一轮的水电开发大潮。推进水电流域梯级综合开发,将塔什库尔干河建成南疆乃至新疆的水电基地,是自治区“十二五”期间推进能源多元清洁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
塔什库尔干河水量大,自然条件良好,鱼类资源相对较为原始。随着水电开发的实施,河道原有的水文形态将发生较大变化,受水文、水温、人为调蓄、大坝阻隔等因素的影响,水生生物类群将随生境的变迁发生改变。使塔什库尔干河土著鱼类的觅食、繁殖的等生存空间缩小,生境破碎化程度提高,原适河流型的生物群落解体,向适应河流——水库型生物群落演替,并形成与新生境条件相适应的生物群落,对鱼类生活和繁殖均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针对水电开发可能对土著鱼类产生的影响,需要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从而为更有效地保护土著鱼类种群和生物多样性。
2、土著鱼类的现状调查
据四川省水产研究所的调查,在塔什库尔干河中下游河段共发现7种土著鱼类。按照动物生态类型主要分为宽口裂腹鱼(SchizothoraxeurystomusKessler)、厚唇裂腹魚(SchizothoraxirregularisDdy)、塔里木裂腹鱼(Schizothorax (Racoma) biddulphi)、重唇裂腹鱼(SchizothoraxbarbatusMcClelland)、斑重唇鱼(DiptychusmaculatusSteindachner)、粒唇新疆高原鳅(TriplophysastrauchipapilosolabiatusKessler)、隆额高原鳅(TriplophySabombifronsHerzenstein),均为新疆土著鱼,其中塔里木裂腹鱼和斑重唇鱼属自治区Ⅱ级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但未发现扁吻鱼(又名新疆大头鱼,属国家Ⅰ级保护动物)。分布在塔什库尔干河流域的7种土著鱼类中,5种裂腹鱼类均为季节性、短距离洄游鱼类,它们仅在繁殖季节进行短距离的生殖洄游,繁殖群体溯河至上游水质清新的泉水河段寻找合适的产卵场所;如洄游河道阻隔时,仍然可以产卵繁殖,这些鱼类将在其生活的河段内寻找较为合适的产卵场所,但由于这些河段水体混浊,泥沙含量高,鱼卵的孵化率极低,对其繁殖产生不利影响。土著鱼类中的两种高原鳅则属于定居性鱼类,不进行生殖洄游。
目此,从整个塔什库尔干水生生态环境发展趋势来看,山区人为活动干扰的加剧,河道上已经修建的塔什库尔干县水库、下坂地水库,为全拦河式水库,将下坂地水库以上河段一分为三,特别是下坂地水库的建设,山区坝高78m,没有过鱼设施,使塔什库尔干河鱼类的自然连续通道被彻底阻隔。对塔什库尔干流域河道所造成的河段分割程度,加剧流域内生殖洄游鱼类索饵场、产卵场、越冬场的破坏程度,同时进一步增加了对当地土著鱼类特别是对自治区级重点保护鱼类洄游通道的阻隔等不利影响程度。
3、对土著鱼类的影响趋势分析
随着水电开发,水生生物类群随生境的变迁,主要分为两大区域,一是河流上游山区,山区水库群形成,改变了原河的单一生境,演变成水库一河流多种生境条件并存的水域,水文、水温、人为调蓄、大坝阻隔等因素,是生物种群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二是河流中下游区,虽然保持河流水域生境,但水文情势发生变化,河道水量减小,汛期洪水陡涨现象消失。受以上两方面生境条件变迁的影响,生物群落总体演替趋势是:原适河流型的生物群落解体,向适应河流——水库型生物群落演替,并形成与新生境条件相适应的生物群落。
山区水域生境变迁对生物群落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如下几方面:
(1)山区水库群形成,原适河流型的浮游生物,底栖生物解体,向适应水库——河流水域多种生境条件的生物群落演替,总趋势是生物量增加。
(2)水库水域,适应湖泊型鱼类的生活,发展水库渔业前景十分广阔。
(3)原适河流生活、摄食、繁殖的鱼类(主要是土著鱼类),大都离开水库上溯到水库上游河段水域中去。
(4)水库大坝阻隔回游鱼类的回游线路(主要是土著鱼受影响),影响其生活、摄食、繁殖所需的条件,造成土著鱼类品种单一。
4、梯级电站布置的影响分析
根据水电开发规划,将在该河段修建1库3级电站,电站的修建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河道的原始生态环境,并进一步的压缩了鱼类的生存空间。
流域内分布的7种鱼类中,2种高原鳅栖息于河流的砾石缝隙和水库中;其他4种鱼类主要生活在急流中,有时也游至附属的静止水体内。河道部分生境发生变化,将对这鱼类产生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鱼类种群、鱼类分布区域、资源量及鱼类“三场”的变化。
但类比下坂地坝址上游30km处已建的塔什库尔干水电站近20年的影响,认为下坂地及梯级电站的建设不会产生鱼种灭绝的风险。综合不同研究单位对塔什库尔干河道鱼类调查资料与结论,基本可以认定塔什库尔干水电规划河段现存鱼类属广布种。当前下坂地坝址上游30km处虽然于1992年建成塔什库尔干水电站,对鱼类有阻隔作用,但是在塔什库尔干水电站上游塔合曼河是塔什库尔干河高原裂腹鱼主要产卵场和育肥场之一,现存5种裂腹鱼类在该河段可正常生长、繁殖、完成其生治史。
5、对鱼类组成分布及资源量的影响
5.1 鱼类组成变化
塔什库尔干河流域鱼类组成相对单一。下坂地龙头水库修建后,鱼类将适应新的生态环境,或在库区生活,或被迫迁移到具有流水环境的河段。
在库尾及以上河段,得益于较强的适应能力,2种高原鳅亚科鱼类将逐步适应新的环境;鲤科的五种鱼类也能在新的生境中存活,但其生长、繁殖都将收到一定的影响,占据的生境范围可能会出现萎缩。
在各电站形成的减水河段,鱼类生境将极度萎缩。在保证足够生态下泄流量的前提下,可能能保存一定规模的鱼类种群,但种群的规模、补充都将受到极大限制,鱼类种群将逐渐缩小甚至逐渐消失。
在末级水電站的发电尾水以下河段,水电开发对水环境造成的影响逐渐减弱,自下游或叶尔羌河干流运动进入的塔里木裂腹鱼的活动、生活基本不会受到直接影响,但活动范围将受到电站大坝和减水河段的限制。
从鱼类组成来看,水电开发的实施将不会对流域内的鱼类组成造成大的影响。
5.2 鱼类种群机构变化
水库形成后,流水性鱼类的生存空间将减少,对库区河段流水性鱼类种群影响较大。鱼类资源量受到一定的影响,库区形成后,鱼类受大坝阻隔的影响,短时间内将保持与原有河道相对的种群数量。
由于4个电站的开发,将形成了大小不一的几段减水河段,减水河段占到整个流域河道较大比例,从鱼类生境的角度来看,鲤科的四种鱼类在减水河段的生存的几率较小,而高原鳅类则能在该区域形成一定的种群数量。
5.3 鱼类资源变化
各梯级水电站建成后,原河道性的生态环境发生改变,由于生态环境的巨变,大多鱼类被迫寻找新的适宜的环境生存。由于分布在该水域的鱼类能适应流水生活和湖泊生活,一旦河流的流水形态发生改变,在各级水库的库区能保持一定的资源量,但与自然条件下相比较,资源量将有所下降。
从资源量角度来看,减水河段和库尾、库汊中主要以斯氏高原鳅为主,而库区或者上、下游原始河道将以鲤科的四种鱼类为主。
5.4 对保护鱼类的影响
流域内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II级保护动物斑重唇鱼、塔里木裂腹鱼共2种。
从斑重唇鱼和塔里木裂腹鱼的生活习性来看,在电站修建后斑重唇鱼、塔里木裂腹鱼将在水库库区保有一定的资源量,也可能上移到库区以上的干、支流栖息,而减水河段资源量将减小。
5.5 对渔业的影响
目前塔什库尔干河流域人烟稀少,道路交通不便。规划影响水域内没有专业渔民或渔业组织存在。水库建成后,可利用水库水面进行渔业开发,对地区渔业生产具有积极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渔业开发活动中必须注意对土著鱼类的保护工作,对养殖对象,养殖中可能带入的外来物种,养殖方式、方法,养殖从业人员的管理等方面都需要加强管理力度。
6、对鱼类三场的影响
鱼类产卵场、索饵场和越冬场的形成是鱼类对自然环境长期适应而形成的完成其生活史的特定的生活区域,其对鱼类的繁衍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水利工程的开发,在改变河道形态和水体流态等的同时,也对“三场”产生一定的影响。
6.1 产卵场
水库蓄水后,由于水位的抬升,库区的流水性鱼类产卵场被淹没,在库区水域将不复存在,并迫使其将生活场所和产卵场地上移至库尾及以上水域。此外,库区流速变缓,鱼卵随石子漂流到库区后可能沉入库底,卵将窒息而死亡,导致孵化率的降低。
减水河段水量减少,河道原有的产卵场或消失或者不具备大型鱼类产卵条件。河道原有的产卵场将逐渐消失,或者仅存在小型鱼类的产卵场。
河内分布的几种土著鱼类具有一定的缓流水或静水适应能力,可能会在广泛的库区水域形成新的产卵场,但容易受到库区内水位不稳定的影响,其规模不会太大,也不会太集中。
6.2 索饵场
库区内原有的索饵场因水位上升而被淹没,以底栖动物和着生藻类为主的流水性鱼类索饵环境将大幅萎缩;但由于库区营养物质的增加,初级生产力提高,浮游生物量将显著增加,库区的浅水区将很快形成新的育幼和缓流水鱼类索饵场,库区内的浅水区将比原河道的索饵场更大,更有利于缓流水鱼类和幼鱼的生长。
减水河段内因引水发电的影响,坝下河段索饵场规模因电站引水和河流自身的调节作用其季间变化大,对索饵场影响较大。
6.3 越冬场
电站建成蓄水后,库区水位将比以前大为抬升,水域面积也大大增加,这将为多数鱼类提供更好的越冬庇护场所,坝下减水河段的越冬场将逐渐消失。
因此,电站的修建对库区鱼类的越冬场基本不会产生影响,而对坝下及减水河段的鱼类越冬场产生较大影响。
7、保护对策研究
7.1 建立栖息地保护区
栖息地保护是保护鱼类自然资源的有效措施。规划方案实施后,流水生境萎缩,对流水生境要求比较高的鱼类所受影响较为明显,保留的干支流将成为这些鱼类最后栖息地;而适应库区缓流或静水生境的鱼类,也需要在支流或河口有流水的沿岸带繁殖。因此,干支流流水河段应该作为鱼类重要栖息地予以保护。
同时,类比下坂地坝址上游30km处已建的塔什库尔干水电站近20年的影响,当前下坂地坝址上游30km处虽然于1992年建成塔什库尔干水电站,对鱼类有阻隔作用,但是在塔什库尔干水电站上游塔合曼河是塔什库尔干河高原裂腹鱼主要产卵场和育肥场之一,现存5种裂腹鱼类在该河段可正常生长、繁殖、完成其生治史。因此,建议地方政府把塔什库尔干河的塔合曼支流划为高原裂腹鱼保护区进行保护与管理。
7.2 增殖放流
建议依托下坂地水库的建设,在下坂地水库上游塔合曼大桥建立塔什库尔干河土著鱼类增殖放流站,人工繁殖放流对象确定为以厚唇裂腹鱼、重唇裂腹鱼、塔里木裂腹鱼、宽口裂腹鱼、斑重唇鱼等裂腹鱼为主。修建亲鱼培育池、流水养殖池、孵化车间、人工繁殖设施、苗种培育的相关设备和进行基础研究所必须的仪器设备,并配备长期的科研工作人员。
从技术层面上看,苗种繁育技术较为成熟,已经形成一定生产规模的种类优先考虑,对于目前尚未有成功的繁育技术,但已有相近种类的成熟人工繁殖技术可以借鉴的,同时加强增殖放流技术研究,取得突破后再实施人工繁殖放流;对于适宜生境受损严重,已经无法在工程影响水域形成自然种群的鱼类,只能作为放养种类,不宜作为增殖放流对象;对于资源量非常稀少,卵苗、亲本采捕十分困难的种类,不易作为增殖放流对象,待资源有所恢复后,再实施增殖放流。
8、结语
塔什库尔干河地处高原、寒冷地区,生态系统脆弱,鱼类生长缓慢,鱼类资源一旦被破坏,恢复较困难。目前流域拟开展大规模的水电开发,加之当地渔政管理较松懈,若在水电开发过程中不采取有效措施,任其发展,将对流域土著鱼类资源产生毁灭性的影响。
同时,放流站建设、运行经费及放流活动的组织经费,应在水电开发影响水域所属地区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的协调下,由塔什库尔干河水电开发业主按比例分摊后共同承担。增殖放流工作应涵盖整个水电工程的建设期与使用期,不能等到电站全部建设完成后再行放流。考虑到各电站建设进度、对水生态环境影响程度等诸多客观因素,建议近期放流工作以下坂地电站影响水域为主,根据其余电站的建设进度,逐步扩大放流范围和数量。待所有电站建设完成后,最后的放流范围应涵盖全部塔河下游水电开发影响水域。
参考文献
[1]郭焱,孟玮,刘建,张人铭,蔡林钢.《新疆不同河流斑重唇鱼(Diptychus maculates)形态特征比较研究》.水产学杂志,2009年 第03期.
[2]《新疆塔什库尔干河水电开发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2010年.新疆兵团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