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吴越地域音乐文化审美初探

2012-02-27赵微

艺术科技 2012年6期
关键词:审美心理民族音乐

赵微

摘要:吴越文化,作为一种源远流长的区域文化,内涵博大精深。在历史发展的历程中,吴越人文荟萃,显示了高度的智慧与创造力。文化形态长期保持自己的独特个性与风格,文化美学形象鲜明独特、卓有魅力,浸润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积淀。从而成为中华大文化中不可或缺且贡献卓越的分地域文化。

关键词:吴越文化;民族音乐;审美心理

吴越文化的地域,一般指宁、沪、杭、太湖流域一带,影响到浙北、皖南、江西北部等地区,其中心地带则在长江下游三角洲。就大的吴越文化的研究而言,无论是从研究队伍的构成,还是研究内容的分层面、分种类而言,都已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并在研究的多学科性上取得了共识和体认。就吴越音乐文化的研究,江明惇、伍国栋、冯光钰、乔建中、刘承华、傅利民等理论家分别在吴地民歌、苏州评弹、江南丝竹、吴地二胡学派等专题著有大量的相关文献,此不赘述。但这些文论大多是集中于某个具体的乐种、并专注于形态学的研究,较少涉及审美的层面。在民族音乐学的研究中,不能只停留满足于音乐外部形态特征的描述上,虽然这也是该项研究中比不可少的一个重要基础与环节。而应该试图在此基础之上,思索如何立足音乐形态的分析描述,而进一步讲研究深入,积极解释形成某种音乐外部形态特征的内在原因,探索音乐形态背后的民族心理、群体心理,及其他的文化背景因素。音乐形态与文化背景两者的关系是互为因果、相互作用的。只有积极思考并探求两者之间的内在深层关系,才能做到在当下的学术研究中,超越对文化过程的表面解释,而入木三分,提升研究的深度。

综上,对吴越音乐文化审美心理的研究是一个吴越音乐文化乃至整个吴越文化研究中亟待拓展与深入的重要领域。吴越音乐文化历史悠久,特色鲜明,既不同于黄河流域的中原音乐文化,也不同于长江中上游的荆楚文化和巴蜀音乐文化。作为相对独立的地域文化的单元,其鲜明特色的形成原因受到吴地的自然环境(吴地山水、地貌、气候等),吴越人群的性格特征、传统思维方式、社会人际关系特点、语言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吴越人长期审美的结晶。

1地域自然环境的影响——鲜明的水乡文化特色

就吴越地区整体的自然环境而言,气候温和,人口稠密、物产丰饶繁多,在高密度的生存环境和生存状态下,在音乐形态上必然无广袤雄浑、粗犷阔大的境界,而只有精致、细腻的美学创造。吴越人的音乐审美心理与吴地山温水软也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水土和人往往是地域文化最有力的载体。吴越文化是水文化。吴地多雨,水网密布,号称“水乡泽国”,地貌葱绿,江南的水、雨、绿,构成了吴人的审美对象。吴越文化是一种“稻渔并重、船桥相望、景观独特的水乡文化”。《淮南子》云:“胡人便于马,越人便于舟”,这些都无不说明了吴越地域的人群与水、与舟船,即与“水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的确,人在吴越,处处可见菱藕水草、鱼虾螃蟹、前街后河,人人以舟代步。舟船既是吴越地区的生产方式之一,又是生活方式之一。这样一种生产(生活)方式,必然也会对人们的艺术审美心理产生深远的影响。无论是从人的生理直接感受,还是从人的心理感应来看。水稻农耕文化下的吴越“水文化”和游牧文化下“马背文化”都是截然不同的。吴越地区水域密布,小桥流水人家,地势平坦,鲜有激流险滩,水势平缓荡漾。小型船只在水面滑行,多有平和温顺之感,而绝无海洋文化之波涛汹涌之感。在这样的地理环境中,人的情绪与性情自然也都多倾向于松弛、平緩,而较少有烦躁与荡气之感。

2社会群体性格的影响——吴越音乐文化的阴柔偏向

同时,也正是由于这种自然地理条件的优越,“山水清佳,风气朴茂,男务耕桑,女勤蚕丝”,当地的人群习惯了风和日丽、山青水秀的自然景观,在这种人文环境之下,久而久之,偏于柔性为主的江南水文化也就造就吴越人温和儒雅的性情,在审美情趣上会倾向于欣赏秀婉柔弱的美。所以,自古以来,在这种特点文化的滋润下,吴越之地民风日趋柔和,好温文尔雅,因故才子佳人亦甚多。风物清嘉,人文灵慧。这方软水温山,悠悠人文不绝千年,流溢着雅致、温情,养育出诸多文化的精灵。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该地域出名的文人众多,但历史上没有出过皇帝,很少有知名的武将、将军,也没有成为农民起义的中心,所谓“人性柔慧,敏于习文,疏于用武”(《吴越春秋》)。这与稻作文化、商品经济较早繁荣、重视贸易,人民生活富庶有关。与太湖历史上较少灾害,老百姓生活平静,旱涝保收,反叛精神较弱。人际关系比较温和,比较崇尚礼仪等因素都有着密切的内在关系。对音乐审美的影响,在越剧、评弹中以女艺人为主,使其在音乐风格与神韵上都表现出女性文化的细腻纤秀特质,在昆曲中亦无不是迂缓徐慢、鼻音归韵浓重曼声吟哦着那诉不尽闺房绣女缠绵悱恻的愁、思、哀、怨。从吴越音乐品种来看,突出的特点是在内容上不反映较大的社会矛盾冲突,它没有大悲剧性的作品。如江南丝竹即具有“轻音乐”的性质,其娱乐性超过教育性。曲名也多求吉祥如意,古人称“听丝竹之声,而天下治。”但另一方面,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既有类似海洋文化的阳刚进取、又有水乡文化的阴柔内敛。使得吴文化的柔又不是纯柔,实为外柔内刚,刚柔并济的文化品格。

3创新开拓、融汇开放的地域文化精神与博采众长的文化个性

吴越文化从古至今具有吸收融合、辐射的历史功能。吴越文化处于南北文化、大陆文化和海洋文化圈的交汇点,对南北、陆海文化的交流都起到了沟通和交融的作用。使其能够吸纳多方文化,博采众收。自泰伯奔吴始,给该地区带来黄河流域中原文化,促进了多文化的交融;以往各历史时期大量人才南迁吴地,加速了吴地经济文化的开发,促使吴地高度繁荣。吴越文化的特点是不保守,不拒纳,不仅能接受,而且能反馈,有强大的辐射作用,它还具有适时顺变的开放功能与开拓精神。这个特征一直到近当代,发扬光大。吴文化在地域性格的类型上偏于“艺术型”,同时又孕育于讲求中庸平和、和谐天人合一的大中华文化母胎之中。而最终孕育出其特有的素雅、温婉的社会文化心理特征。而使得吴越具有较其他地域文化更强的开放性、吸收融汇性的特点。使其成为不同于周边的中原文化、荆楚文化、于越文化而又兼而有之的独具风采的区域文化。吴文化的这种宽广的胸怀和包容性在吴越音乐文化中也多有反映,吴地音乐具有开放性,有着善于吸收融合外来音乐文化的优良传统。而使得吴越音乐文化在一定意义上也成为了熏陶孕生音乐精英人才的文化。这一点在刘天华“中西调和”的音乐思想,阿炳音乐中不拘门户、博采众长的音调来源,无不反映了这种革新的精神,对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给予了深刻的启示。

4俗中见雅的小城镇民文化特色

自宋元以来,手工业在吴越之地较早就得到了发展,商业资本的较早出现萌芽。同时也相应地较早形成了市民阶层与小城镇聚集地。随着这种地方经济的良好发展,为了满足市民阶层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要,也出现了一系列的条件成熟。如在城镇中出现了供市民游乐玩耍的固定场所瓦肆、瓦子,在瓦子中也出现了专门供艺人表演的勾栏、游棚。并较好地产生了早期的票房机制,十分有利于该地区戏曲、曲艺的职业化与专业化的发展。如苏州评弹、昆山的昆曲都成为当地市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而在出现在江南城乡的茶馆酒楼、大街小巷。大批的书会才人将中国历史上以及吴越之地的趣闻轶事都编进了他们的艺术之中,所谓“满村听说蔡中郎”,“锣鼓声中来听戏”(戏曲)中,因而俗中见雅的市民艺术在吴越之地得到了良好的发展,而尽显其吴越之地的文化特色。苏州评弹、昆曲、江南丝竹、吴歌是吴越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大凡喜爱苏州评弹、江南丝竹的吴越之人,大多崇尚阴柔之审美情趣,欣赏丝丝入扣的细致雕琢,使评弹这一吴越之地特有的市民艺术于俗中见雅,追求细致优雅之风。此外,这种俗中见雅的市民文化的形成还源于吴越地区重文重教的优良传统。从文化地理来看,吴越是全国出状元最多的地区,形成了重文重教的文化理念。人文荟萃,在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中都讲求精巧细腻、精致婉约的文化品味。“良玉虽集京师,工巧则推苏郡”。传统艺术门类种类繁多,饮食、服饰、江南丝竹、评弹等。这些艺术走入寻常百姓家,渗透在吴越人日常生活中,这就是吴越艺术的人文精神。对文化生活高雅品位的追求,對教育与人的文化素养的重视,使吴越人文荟萃,久盛不衰。

上述的吴越之地的温山软水、阴柔偏向以及贯穿吴越文化全部的对精巧细腻、精致婉约为特点的美学趣味的追求,造就了代表性乐种江南丝竹在音乐形态上“小、轻、细、雅”的美学特征。在力度上,以轻柔为主,音量较小。力度变化柔缓,较少突强突弱。回避较为明显的音头出现,音乐整体上追求自然的抑扬起伏,呈柔和温婉的音乐风格。就乐器而言,笛子(内径偏小的曲笛)发音饱满、悠扬,柔而不暗,明亮而不过分刚强。旋律多用连音演奏,难得见到垛音、历音以及双吐、三吐、断音等奏法,追求连绵蜿蜒、线性的韵味。各声部在音色上追求典雅、文质的韵味。曲笛的笛膜处理得湿软松弛使其发出水汪汪的音色;箫的音色含蓄恬静;笙(十三簧小笙)的音色甜美闲静,细巧柔润;二胡的音色表现为低柔轻松、委婉舒展,滑音柔和圆滑;扬琴(小型蝴蝶琴)以清脆、柔美、细小的音色为全曲打底色;琵琶的音色纤细、雅致;小三弦的音色则较为厚实宏亮且富于颗粒性。

5结语

在任何一种文化中,人是文化的载体。为什么吴越之地能够孕育、产生阿炳、刘天华等伟大的音乐家,使得吴越音乐文化在一定意义上也成为了熏陶、孕生音乐精英人才的文化?所以,以吴越历代音乐家为研究对象,考查他们个人成才轨迹中外部文化的影响作用,在性格特征、心理结构、审美趣味的形成等方面的共同之处,以及与所处吴越文化大背景的关系。这些不但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吴越音乐的特质和内在规律,同时亦可使吴越音乐文化的研究上升到与其文化传统本身的优秀灿烂相称的学术境界,获得应有的学术地位。

猜你喜欢

审美心理民族音乐
传统民族音乐在高职教育中的传承——以高职民族音乐课程为例
民族音乐处在“低谷”
高校音乐教育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挖掘
民族音乐“如何教”VS“怎么学”——以民乐合奏《丰收锣鼓》一课的教学为例
我国民族音乐教学体系的建构与完善
解读设计中的儿童审美心理
课堂中渗透民族音乐文化的实践与探索——以《其多列》一课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