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上下气道共治的临床观察
2012-02-26古丽班努
古丽班努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引起患者反复喘息、气促、咳嗽、胸闷,可伴有气道对多种刺激因子的反应性增高。变应性鼻炎 (AR)又称为过敏性鼻炎,是由特应性个体接触变应原引起以IgE介导的I型变态反应为特征的鼻黏膜炎症性慢性疾病,AR可伴发或诱发支气管哮喘、中耳炎、结膜炎和鼻息肉等变应性疾病[1]。本文旨在观察上、下气道共治疗法对支气管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2月—2011年2月于本院就诊的轻中度支气管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的90例患者,男49例、女41例,年龄18~72(45.4±16.0)岁;临床诊断参考《变应性鼻炎的诊治原则和推荐方案》[2],所有患者近1个月内未系统使用过糖皮质激素、1周内未使用β-受体激动剂;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A组 (n=30)、B组 (n=30)和C组 (n=30),三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无具备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应先予以短效β-受体激动剂、全身糖皮质激素应用、抗感染治疗、避免接触变应原,症状控制后接受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或 (和)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剂吸入治疗。A组患者序贯应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2次/d,治疗并观察12周。B组应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喷鼻,每侧1喷,2次/d,治疗并观察12周。C组患者同时应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和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治疗,连续12周。
1.3 观察指标 治疗前、治疗12周后进行临床效果评估,包括:(1)哮喘症状记分 (ACT):参考国内相关报道[3],ACT分值0~25分,分数越高代表哮喘症状控制越好; (2)肺功能指标: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 (FEV1%); (3)外周血嗜酸粒细胞百分比 (外周血EOS%);(4)诱导痰嗜酸粒细胞百分比 (痰EOS%);(5)不良反应:常见不良反应有喷鼻后出现轻微血性分泌物、吸入粉剂后声音嘶哑、心悸。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前,3组患者的ACT记分、FEV1%、外周血EOS%、痰EOS%均无显著性差异,治疗12周后,C组的ACT记分、FEV1%、外周血EOS%、痰EOS%改善明显优于A组和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A组治疗期间2例咽喉不适、声音嘶哑,B组1例喷鼻后局部不适,C组2例咽部不适,患者均能耐受,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3 讨论
变应性鼻炎和支气管哮喘这两种疾病均为嗜酸粒细胞、T淋巴细胞和肥大细胞等炎症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两者的临床表现及发病部位虽然不同,但是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学改变等极其相似,临床治疗具有高度相似性[4]。临床上“一个气道、一种炎症”、“变应性鼻炎-哮喘综合征”和“系统性呼吸道黏膜病”等相关概念也形象体现了两者的相关性及一致性[5]。从解剖结构及组织学来看,上、下气道之间官腔相通、黏膜连续,鼻腔的炎性分泌物可通过后鼻孔及咽部进入肺内,上、下气道任何部分遭到变应原、病毒或细菌等刺激,均可产生类似的病理反应。
布地奈德吸入剂是WHO 2001年撰写的ARIA中推荐使用的局部糖皮质激素,主要作用机制包括:影响炎性递质合成及释放;减少免疫淋巴细胞数目,从而控制鼻腔的迟发性变态反应;促进细胞内抗炎蛋白合成。经过临床实践证实布地奈德能够有效阻止气道炎症反应,从而抑制气道高反应性,减轻临床症状并改善肺功能。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具有抗炎作用和持续扩张支气管作用,沙美特罗为长效β-受体激动剂,丙酸氟替卡松为吸入型糖皮质激素,两者联用有互补的抗炎作用。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和布地奈德喷雾剂治疗支气管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均有一定的疗效,但是两者联用能够更全面地控制嗜酸性粒细胞介导的上、下气道炎症,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更为明显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表1 三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2周后的临床指标分析 ()Table 1 Analysis of clinical indexes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 amony three groups
表1 三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2周后的临床指标分析 ()Table 1 Analysis of clinical indexes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 amony three groups
注:*与C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ACT治疗前治疗后A组 30 12.0±0.5 17.2±0.8* 52.6±10.5 76.3±4.2* 7.4±2.5 4.8±1.5* 6.9±3.2 4.3±1.5治疗后FEV1%治疗前 治疗后外周血EOS%治疗前 治疗后痰EOS%治疗前*B组 30 11.9±0.5 16.3±1.0* 53.4±10.6 77.1±4.4* 7.5±2.2 4.6±1.4* 7.0±3.8 4.6±1.6*C组 30 17.9±0.7 23.4±1.2 52.9±10.9 86.4±4.9 7.8±2.3 2.8±1.3 6.6±3.6 2.0±1.7
1 庞玲玲,殷铠生.支气管哮喘和鼻-鼻窦疾病[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0,33(8):564-565.
2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变应性鼻炎的诊治原则和推荐方案[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5,40(3):166-167.
3 应理法.布地奈德治疗变应性鼻炎对哮喘症状及肺功能变化的影响 [J].海峡药学,2010,22(12):113-115.
4 李红岩,程雷,周林福.变应性鼻炎和哮喘的综合诊治[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11,19(5):364-371.
5 赵欲转,李文娟,张莉萍.变应性鼻炎伴发哮喘的治疗[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0,10(1):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