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通络复原汤治疗脑梗死40例疗效观察
2012-02-26申宝童
申宝童
脑梗死是发病率、复发率、致残率及死亡率均很高的一种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及生存质量的疾病,已成为人类三大致死原因之一[1]。据统计显示,脑血管近几年在全死因顺位中都呈现前移的趋势,在城市居民中已上升到第一、二位,农村地区已上升到第二、三位,发病率达219/10万,死亡率达116/10万,每年死于脑血管病者已达150万人。因此,对脑血管病的防治就显得更为重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08年3月—2010年3月住院并经头颅CT或头颅磁共振成像(MRI)证实为脑梗死且病程在2周至6个月以内的恢复期患者80例。诊断符合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脑梗死诊断标准[2],所有病例均记录治疗前及疗程结束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依据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3]。以0分~15分为轻型,16分~30分为中型,31分~45分为重型。治疗组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43岁~89岁(63.0岁±6.58岁);其中基底节区梗死28例,脑叶梗死8例,小脑梗死4例;伴高血压病9例,冠心病4例,糖尿病6例;轻型12例,中型22例,重型6例;病程2周至6个月(29.00 d±0.46 d)。对照组40例,男26例,女14例;年龄47岁~86岁(62.0岁±5.96岁);其中基底节区梗死26例,脑叶梗死10例,小脑梗死4例;伴高血压病16例,冠心病6例,糖尿病4例;轻型10例,中型24例,重型6例;病程2周至6个月(30.00 d±0.17 d)。两组在性别、年龄、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西医常规治疗,有高血压、糖
尿病等疾病者均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通络复原汤,组方:黄芪30g~60g,当归10g,川芎10g,桃仁10g,红花10g,丹参30g,胆南星10g,石菖蒲10 g,地龙15g,全虫5g,水蛭10g。水煎取汁300mL,分两次口服。血压偏高眩晕者加钩藤15g(后下),石决明15g,草决明15g;形体肥胖者加薏苡仁30g;年老体虚者加太子参15g,枸杞子20g;半身肢体疼痛者加桑寄生15g,桑枝10g,伸筋草10 g;大便秘结者,加生大黄4g(后下),何首乌20g。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不用任何中药或中成药,两组疗程均为2周~8周。
1.3 疗效评定标准 所有病例均记录治疗前及疗程结束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依据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3]。基本治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为0级;显著进步: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为1级~3级;进步: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18%~45%;无变化: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或增加<18%。
1.4 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s) 分
表2 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s) 分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40 15.64±3.42 8.32±3.64 1)2)对照组 40 14.96±3.25 11.26±2.86 1)与本组治疗前后比较,1)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2)P<0.05
3 讨 论
气虚血瘀是缺血性中风主要发病机制。现代医学认为,脑梗死患者存在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导致管腔狭窄,血液黏稠度增高,血流速度缓慢或血流量降低,脑灌注压下降,脑组织缺血缺氧或血栓形成,引起脑组织缺血坏死和脑软化。脑梗死属于中医“中风”、“卒中”范畴。缺血性中风患者,由于年老体弱,气血亏损,血行无力致血流不畅,瘀滞脉络,脑部清窍失养形成本病。治疗以补气活血,祛痰通络。通络复原汤是在王清任补阳还五汤基础上化裁而成,主要用于因虚致瘀的中风,方中黄芪“补气升阳、利水消肿”,“逐五脏恶血”,“通调血脉”,“流行经络”,大补元气以促血行,取其气旺血亦行,祛瘀而不伤正。当归的主要有效成分阿魏酸具有明显的抗血栓作用,能通过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增加细胞表面电荷而促进细胞解聚,降低血液黏度,即有逐瘀作用。川芎乃血中气药,其性辛香走窜可温通脉络,活血行气,走而不守,既能上行头目,又可外彻皮毛,旁达四肢,更可通行血脉,起引经作用。桃仁有抗凝及较弱的凝血作用,对血流阻滞、血行障碍有改善作用,能增加脑血流量,常与红花配伍组成对药,具有相互协同的作用。红花的主要成分是红花黄色素和红花醌苷等,有改善微循环、促进侧支循环扩张、提高细胞耐缺氧能力、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等作用。丹参的主要成分是丹参酮和丹参多酚盐酸,具有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浆血栓烷素B2水平,具有抗血栓形成和促进血管新生等作用。胆南星祛痰化浊,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其能使单胺类神经递质多巴胺、高香草酸的含量增高,氨基酸类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谷氨酸的含量亦增高,改变脑组织神经递质含量而起到治疗作用。石菖蒲化痰开窍,引药入脑,具豁痰开窍、辛香醒神作用,其清香馨远,禀芳冽之气,入心透脑,是归经入脑的重要药物。地龙含有蚓激酶,蚓激酶是一种抗血栓药,含纤维蛋白溶原激活物,纤维蛋白溶酶以及含有类似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的成分,与纤维蛋白有特殊的亲和力,能使纤维蛋白迅速溶解,同时可软化血管、恢复动脉弹性。全虫能通络止痛、治中风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艰涩、手足抽搐。水蛭咸苦性平,入肝经,功专逐瘀血。以上诸药合用共奏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抗栓溶栓的作用。全方具有补气而不留邪,活血而不伤正的特点,从而有效改善血液的浓、黏、凝、聚状态。本组患者筛选了以气虚血瘀为主要证型的患者,综合患者的病因病机,符合因虚致瘀的特点,患者除了肢体活动障碍、语言不利等神经系统症状外,尚有精神不振、气短乏力、脉细弱无力等全身症状。本方标本兼顾,益气活血、豁痰通络,因此收到较好疗效。
[1]Hermann DM,Zechariah A.Implications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for post ischemic neurovascular remodeling[J].J Cereb Blood Flow Metab,2009,29(10):1620-1643.
[2]中华医学会神经科学会,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1995)[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6(6):379-380.
[3]中华医学会神经科学会,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6(6):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