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可持续性村落型生态社区规划与建设研究

2012-02-24周建忠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2年14期
关键词:村落农民社区

周建忠

(广东 湛江 524009 )

一、概述

村落型生态社区一般人口规模较小,拥有较多的自然资源,并且有适于耕作的农业用地,其生产、生活与社区内的自然资源密切相关,是一个较为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社会单元。

与城市社区相比,村落型生态社区的主要特点是:(1村落型生态社区与自然地理环境密切相关,有强烈的地域性(2)村落型生态社区的生产、生活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3)人口密度较低,人口素质不高。(4)社会结构比较简单。(5)经济活动较简单,自给自足性较强。(6)家庭的功能非常重要。(7)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的传统性特征比较明显。

村落型生态社区的功能主要有:(1)空间功能。(2)集聚功能。(3)传播功能。(4)联结功能。乡村居民和团体依靠村落型生态社区而维系在一起。

二.村落型生态社区更新原则

图1 沙龙村规划鸟瞰图

图2 沙龙村蝴蝶花园住宅小区

村落型生态社区的建设需要充分考虑历史、当代与未来的关系。村落型生态社区的建设应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1)传统乡村文化的延续

传统乡村是指以农业和农业衍生产业为主要产业的,与乡村自然生态和传统村落文化结合的人类聚居群落。但是受到现代城市生活的影响,大部分的年轻人则选择离开乡村到外面去寻找新的生活。传统乡村的生命力正在逐渐衰退,对于乡土文化的延续功能也逐渐减弱。

因此,传统乡村的更新是必然趋势。但真正要延续传统村落的乡土文化和历史,保护乡村的自然生态,并让乡村良性地发展下去,必定要立足乡村本地的自然生态资源和浓厚的地域文化,同时还要发展经济,合理地布置生产与生活空间,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建构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只有这样才能使传统乡村文化在现代生活中得到延续与发展。

(2)因地制宜的可持续乡村发展方式

传统乡村是根植于土地、农业的聚落,承载的是乡土文化。地域性是村落型生态社区的重要特征,必须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地发展村落型生态社区,同时地域性也决定了村落型生态社区不能有什么统一的建设模式,只有发展的经验可以借鉴,如果仅为迎合示范村的建设模式而不顾当地自身的环境条件限制,就会失去村落型生态社区自身的生命力,很快就会被时代所遗忘。

生态意识是所有乡村发展的共同要求,无论传统还是现代的村落型生态社区都应该秉持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观。要处理村庄环境与现代农业技术的矛盾,对生活的废物污水经过处理后排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3)原有村落的更新和改造

根据我国村镇发展的实际情况,村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之内仍然将是大量农村人口生活和居住的主要地点。在我们调研的例子里,有不少农民全家都在城市打工或者让自己的子女和自己的父母一起住在乡下,使许多农民家庭中出现仅有老人或祖孙同堂、父辈不在的格局,农民家庭的“老龄化”和村庄的”空心化"现象日趋严重。改造空心村,对传统聚落空间结构进行重组是改善乡村居住环境和生活品质的一个重要途径。

双起桥村是一个较偏僻的村庄,其地形为典型的丘陵地带,“九村十八岔”是对其最好的描述。由于村内多为低山丘陵,稍微宽敞的山谷地带都作为耕种用地,而林地也是国家保护对象,因此大部分住宅都盖在山脚处,虽然居住比较分散,但却是利用地形、节约耕地、保持水土的一种策略。双起桥村现有的居民点大多以村组为单位集中居住,一般一个组在一个山坳里。各村民组与村镇中心(一般是村支部所在地)的绝对距离较远,如果全部集中居住,对那些田地在山坳的居民而言,则意味着生产和生活之间的距离更远。因此,村中居民大多利用原有的宅基地进行新居建设。在20世纪90年代,70%的农民都有了2层的楼房,因此农民建房的愿望并不迫切,反而村内的基础设施(道路硬化、农网改造、环境污染等)才是农民迫切希望改善的。

对原有村落的改造应充分研究旧村落的社会因素、自然条件、历史风貌、经济状况,按照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平衡的原则,根据历史延续、整体协调、保护环境、循环利用、服务群众的指导思想,综合考虑生产、生活、交通和娱乐的各种需求,调整村落布局,整治道路,增设公共设施,使原有村落在改造中达到整体的和谐。

(4)中心村建设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现代化和产业化速度加快,农村的生产要素也从分散走向集聚,由“同质同构”(单一小农经济)向“异质异构”(一、二、三产业合理配置,人口资源等生严要素集聚和重新组合)转变。这种转变的特征就是人口向镇区集中,围绕城镇采用撤村并点、撤乡建镇等措施,进行规模和结构调整,既节约土地,促进土地复耕,保护环境,提高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农民生活质量,保证居住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又有利于提高乡村现代化建设。中心村的建设是合理地撤并一些不利于持续发展的自然村来加速中心村庄的集聚,增强土地的集聚效应,促进农村的产业化经营。

在乡村产业化的过程中,村镇基础设施不断更新、新建,如集中供热、集中供水、污水排放与处理、燃气、电力通信等。有很多地区,村镇已连成一片或非常接近,基础设施却各建一套,浪费资金,运行低效。村庄合并为中心村,可以解决基础设施共享问题,如水利设施、变电设施、通信设施共享等。中心村是具有一定人口规模和公共设施较为齐全的新型农村社区,中心村建设有利于乡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土地资源的集约使用。在合并中采用了相对集中的概念,对新建不久的农民住宅可根据农民自身的意愿选择分散或集中居住,避免“一刀切”的大拆大建,增加农民的负担。

(5)住宅空间结构与设施的完善

随着农村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步伐加快,村落住宅的功能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传统村落住宅中生产和生活功能空问混杂,家居功能没有按生活规律分区,功能性空间的专用性不确定及布局的不合理等问题越来越与现代的农村生活相矛盾。

近年来,由于农村家庭成员职业的分化,家庭劳动的社会化,家庭成员社会交往的不断扩大和休闲方式的更新等家庭生活行为模式的变化,使得住宅的空间结构也日趋丰富。如传统的堂屋功能简化,通过设置对内的起居厅和对外的客厅来加强住宅空间的专用性;根据农民家庭的人口数量和构成设置相应的老人卧室、儿童卧室和客人卧室等空间;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书房、活动室、车库等高档次的休闲空间也开始出现在农村住宅中。住宅空间结构的完善也相应地带动了住宅配套设施的完善,如村民大都用上了井式自来水,屋内的电气照明设施也比较齐全。

(6)政府的支持和专业人员的积极投入

村落型生态社区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政府部门应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增加投入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搞好乡村建设规划,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通过农民辛勤劳动和国家政策扶持,明显改善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马晓河最近在四川作了一次调查,他说,100户农民在回答问卷时,完全愿意搞新农村建设的占28%,68%的农民表示只要自己不出钱就愿意搞新农村建设。这说明,新农村建设必须以政府为投资主体,才会得到农民的拥护。

长期以来,社区建设都偏向城市,建筑师很少涉及农村。哈桑·法赛说过:"没有一个农民会想到请一位建筑师为其设计家园,而建筑师也不会想到这一点。"针对这种情况,建筑师应该积极投人乡村建设的实际工作中,置身于乡村之中,使用自己的知识与技术协助农民解决居住问题。在设计前,进行居住实态调查,走访住户对象,以充分了解农民的居住生活状况和要求;竣工人住后,进行回访,以不断完善设计思路与工作方法。

(7)村民参与

在当前的村镇住宅建设上,农民只关注自家的住房,却无意或无力参与社区整体环境的营造,无法保障社区的持续健康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居民不仅要关注自身住房的建设,还应该接受营造环境的责任,愿意投入时间、精力与资源,学习如何改善环境。

村落型生态社区建设的突出特点是:由下而上、地域性强,针对特定的地理环境,做出特定的社区建设方案。由于村庄的人造环境极为复杂,历史和传统的沉淀较多,而近年来发展又十分迅速,变化很大,对其中情况真正了解的人就是村民自己,只有他们是真正的专家。通过村民参与,将农户的生活价值观和审美情趣吸收到设计和建设中来,给社区建设带来新的文化与活力。同时,村民参与还是一个教育过程,不管是对农民,还是对建筑师,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真实体验。正如弗德里曼所说:"设计过程有一部分是教育过程,设计者从群众中学习社会的文脉和价值观,而群众则从设计者身上学习技术和管理,设汁者可以与群众一起发展方案。"村民参与社区设计不但可以提供环境经营与管理的机会,还可通过对村落型生态社区发展过程的共同思考来强化社区的自主发展和文化认同,最终达到建立一个社区自主的聚落环境,并能长久地进行聚落环境改善的目的。

三、案例分析--沙龙小康示范村建设实例

沙龙村距某市24km。全村村域面积12.6km2,有耕地5600亩,其中水田4440亩,辖33个村民小组、1527户、5890人。过去这里既不靠山,也不近水,资源贫乏,大多数村民长期守着几分水田度日。

自党的十五大三中全会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以来,沙龙村根据当地的优势,提出"要致富,搞爆竹"的思路来,率先在村里办起爆竹厂。随着花炮精品园在村东落户,村办爆竹厂就成为花炮精品园的配套生产企业。几年下来,爆竹厂生产规模不断壮大,村里又配套建起了塑料、化工、包装等相关企业,使工业企业发展到10家,全村工业总产值2005年达到3800多万元。工业经济的不断壮大,为沙龙村的农业发展积累了必要的资金,增强了农业发展的潜力。近三年来,全村共向农业投入680万元,兴修标准渠道1.26万米,大大改善了农田水利条件,95%的农田达到旱涝保收,全村路渠配套,实现了“田成方、渠成网、路相通”的现代农业基础格局。

经济发展后的沙龙村抓住土地规模经营的机遇,实现土地规模流转。村里把3800亩土地集中整理,把过去被户界、地埂、水渠分割成零散的农田连接成相对集中的规模农田,并重新划分了农民增收种养区、工业小区、高标准村民住宅集中区。全村还规划了“三纵四横”的中心道路网络,科学布局村委会、学校、幼托所、卫生室、敬老院、娱乐室、集贸市场、农家乐和休闲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同时启动旺龙、蝴蝶、南海花园兰大住宅小区的建设。新的别墅群错落有致,将极大地改变农居“散、乱、差”的状况,还能盘出散乱建房多占的土地,有效地节约紧张的土地资源(图5-1)。现已落成的蝴蝶花园A区,统一规划建筑,不仅让,30户农民住上了别墅,还通过老屋还田,增加了耕地面积40余亩(图1-图2)。

同时,村里还划出占地60亩的农户养殖小区,使住宅集中区实现了人畜分离。对迁入养殖小区的120个专业养殖户,村里补助每家每户建沼气池,一个沼气池仅节约能源一项,年直接增收就达到245元;通过沼气利用与改水、改厕相结合,极大地改善了村民住宅的卫生条件。养殖户还推广"猪--沼--稻-"、"猪--沼--果"、"猪--沼--鱼"等多种生态种养模式,向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型农村新区迈进。

[1]同济大学等.城市园林绿地规划[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3.

[2]陈波.生态恢复设计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应用[J].中国园林,2003.(7).

猜你喜欢

村落农民社区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油画《村落》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
如何积极应对社区老年抑郁症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