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契合与实践互动——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关联与差异
2012-02-18刘红凛
■刘红凛
先进性和纯洁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中国共产党90多年奋斗历程,是党领导中国人民不断赢得革命、建设、改革胜利的历史,也是党不断实现、保持、发展自身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历史,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是党的建设的基本经验,也始终是党的建设的根本任务。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教训表明: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不管曾经多么强大、业绩多么辉煌,如果丧失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则必然会失去战斗力、凝聚力、影响力,必然会失去人民群众的支持,必然会走向衰亡与失败。国内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表明,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前途命运,执政时间越长,越要更加重视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建设。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以及信息化考验更加突出,面临的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凸显,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尤为迫切。自2005年在全党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2010年在全国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来,2012年1月,胡锦涛在中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讲话中进一步提出“切实做好保持党的纯洁性各项工作,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强调“只有不断保持纯洁性,才能提高在群众中的威信,才能赢得人民信赖和拥护,才能不断巩固执政基础,才能实现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2012年5月习近平在“全国创先争优理论研讨会”上进一步阐明:“先进性和纯洁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要将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紧密联系在一起。那么,什么是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二者有何关联、有何差异,能否等量齐观、相互取代?纯洁性的提出是不是标志着一个新的理论创新?这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本文力图通过对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基本内涵与本质要求、实践机制与实践载体、检验标准的研究分析,来揭示二者之间的关联性与差异性,以促进对二者关系的正确认识。
一、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基本内涵与本质要求
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都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特征,二者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但二者之间属于两个不同的概念,具有不同的内涵与本质要求。正确认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理论统一性与内在差异性,无疑有助于人们克服思想上的模糊认识和理论上的混乱,有助于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的开展。
(一)党的先进性的基本内涵与本质要求
国内理论界一致认为:党的先进性是党的生命,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是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也是同其他政党的根本区别所在。那么,什么是党的先进性呢?对此,我们不能简单地望文生义,必须从马克思主义学说中来寻找依据。
从党的学说史看,马克思和恩格斯以唯物史观、群众观为理论基础,在指导19世纪工人运动的过程中,对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指导思想、纲领和策略、组织领导等进行了系统阐述,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政党观。其基本内容包括,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进组织,必须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坚持科学的纲领和正确的策略原则,必须坚持民主原则、加强党的纪律、珍惜与加强党的团结等。对于共产党的先进性,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精辟指出:“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在理论方面,他们胜过其余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在价值取向方面,“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1](P285)。这些论断,成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经典论述,它深刻说明: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是理论上的先进性、实践上的先进性、价值取向上的先进性的统一,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理论上的先进性,根本在于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依据;在实践上的先进性,关键在于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多、更快、更高的生产力,同时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好的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在价值取向上的先进性,根本在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谋求一党之私,而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这一点,是我们党始终牢记、始终坚持的,正如江泽民所指出:“看一个政党是否先进,是不是工人阶级先锋队,主要应看它的理论和纲领是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是不是代表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是不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2](P512)
值得注意的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是历史的、具体的、发展的,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显著特点;在当代中国,“必须放到推动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中去考察,放到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奋斗中去考察,归根到底要看党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作用”。而且,党的先进性是整体性与个体性的统一,整体性是对全党的要求、通过全党这个整体来体现,个体性体现为对个体党员、干部、各级党组织的要求,党整体上的先进性需要通过个体先进性来实现。
(二)党的纯洁性的基本内涵与本质要求
保持党的纯洁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党的纯洁性对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有着根本性影响。尽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党的三代领导人都强调党的纯洁性,如列宁在建党过程中强调:“我们的任务是要维护我们党的坚定性、彻底性和纯洁性。”[3](P349)毛泽东在1945年就强调,我们要建设的是“一个有纪律的、思想上纯洁的、组织上纯洁的党,合乎统一的标准的党”[4](P261)。
那么,什么是党的纯洁性呢?从字面意思看,“纯洁”一词本义为纯粹洁白、没有污点,它与污浊相对应,这一般是对人而言的。对政党而言,党的纯洁性是什么?这需要结合政党的性质、价值取向、政党行为、政党纪律等来理解。一般而言,政党是按照一定的组织原则组织起来、通过一定的手段(执政、参政或监督)来实现一定的政治目标或价值追求的政治组织。要保持政党的纯洁性,必须恪守政党政治准则与行为准则。对共产党而言,党的纯洁性是指,全党及其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党的理想信念、性质与宗旨,坚持党的组织原则与组织纪律,维护党的团结与统一,坚决反对腐败与不正之风,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与行为底线。而理想信念飘忽、思想混乱、组织涣散、纪律松懈、贪污腐化等,则与党的纯洁性格格不入。概括说来,党的纯洁性主要表现在思想纯洁、队伍纯洁、作风纯洁、清正廉洁等四个方面。其中,思想纯洁是行为基础,队伍纯洁是组织保证,作风纯洁是固本之道,清正廉洁是关键所在,反腐倡廉的根本目的就是维护党的纯洁性。
与党的先进性相一致,党的纯洁性主要表现为两个层面:一是整体层面,核心的是党的政治纯洁,这要求我们党必须始终坚守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与价值取向,“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性质与宗旨,始终代表、维护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能有所偏离与背离,更不能为既得利益集团所绑架。这一方面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所决定的,另一方面是由执政规律与政治合法性决定的。“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政权也好,一个政党也好,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不能赢得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就必然垮台。”[2](P442)二是个体层面的纯洁性,其中的关键是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清正廉洁。在我国,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成为决定性因素。保持党的纯洁性,关键在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党的领导干部既是党的纯洁性建设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执行者和实践者,更是党的纯洁性建设的重点对象。强调“党的纯洁性建设”,是针对“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而言的。忘记或偏离了这一点,就会偏离党的纯洁性建设的现实指向。
总之,从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基本内涵与本质要求可以看出,对马克思主义政党而言,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密不可分,在理论上具有统一性:一方面,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共同构成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党的纯洁性是党的先进性的必要条件,也是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与应有之义,纯洁性又是先进性的重要体现与重要保障。没有党的纯洁性,党的先进性就无从谈起,一个不纯洁的政党不可能成为先进性政党;保持党的先进性,首先必须保持党的纯洁性,保持党的纯洁性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保持党的先进性。新时期,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是保持与发展党的先进性的现实抓手与突破口。另一方面,二者又有一定的区别、属于不同层面的两个概念。比较而言,党的先进性属于“上位”概念,党的先进性无上限、无止境、越先进越好;先进性具有引领作用、要求建立正向激励机制。党的纯洁性则属于“下位概念”,纯洁性有底线、对党员干部有“禁止性”、需要建立惩处性机制。再者,党的先进性具有根本性与综合性,政党具备了纯洁性并不意味着一定能够达到先进性,这如同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并不一定能当领导者。要实现党的纯洁性到先进性的跨越,中间还必须通过能力的桥梁作用。只有在保持党的纯洁性基础上,不断提高党的领导能力与执政能力,才能实现党的先进性。
二、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实践机制与实践载体
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上、口头上,必须贯彻到党的性质、宗旨、任务和全部工作中,落实到党的领导与党的建设的具体实践中,体现在党员干部的实际行动上。由于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理论上的相辅相成,二者的实践机制与实践载体也是相辅相成的,既具有一定的共性,也具有一定的差别。比较而言,党的先进性不仅有一个“保持”的问题,还有“发展”与“作用发挥”的问题,因此,党的先进性的实践机制实际上是党的自身建设机制与党的领导机制的有机统一,需要从“大党建思路”、“党的领导、党的建设、社会主义建设”相统一角度来理解。党的纯洁性面临的主要是一个“保持”的问题,党的纯洁性的实践机制实际上就是党的纯洁性的建设机制,需要从“小党建”、党的自身建设角度,尤其要从党风廉政建设角度来深刻理解。
(一)党的先进性的实践机制与实践载体
党的先进性的实践机制,是指在党的先进性实践过程中实践主体如何改造客体,使党的先进性得以发挥和实现的工作原理、运作过程与程序、工作方式,它体现着实践主体之间、实践主体与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互动关系。在一定意义上讲,党的先进性的实现机制就是党的领导机制与工作机制。保持与实践党的先进性,既需要从严治党、大力加强自身建设,也需要不断改善党的领导。这需要从党的自身建设、党的领导、党领导的伟大事业相统一的高度来思考党的先进性的实践机制,从实践主体、实践客体、实践机制、实践结果相统一的角度来思考党的先进性问题,而不能局限于党的自身建设。
要实现党的先进性,必须正确处理政党-国家-社会之间的关系,并建立起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体制。从这一角度出发,党的先进性的实践机制包括党的自身工作机制、执政机制、社会整合机制、权力监督机制等四大部分。其一,党的自身工作机制,主要处理的是党内关系问题、主要解决的是保持党的先进性问题。这是整个党的先进性实践机制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党内协调运转、和谐有序、统一有力,党的先进性就无从谈起、无法保持、无法发挥。其二,党的执政机制,主要处理的是党政关系、执政权力的运作与行使。从实现角度看,执政是实现党的先进性、完成党的历史使命的关键途径,也是实现党的先进性的重要条件。如何执政、实现党对国家政权的领导,如何通过国家权力机关来实现党的先进性,这是党的执政体制与执政方式问题。科学合理有效的执政体制与执政方式能够促进党的先进性的发挥、党的目标的实现。其三,党对社会的领导体制,主要处理的是党与社会的关系、党对社会的领导。我们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和执政地位决定了,党的领导是全面的领导,既包括对国家的领导,也包括对社会的领导,但两者的领导体制和领导方式有所区别,因为国家与社会有明显的区别。在现代民主社会,没有强大的社会基础与群众基础,一个政党要想执政是不可能的。在我国,“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和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创造性,对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始终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5](P14)。没有广大群众的支持,党要想实现其先进性与历史使命也是不可能的。其四,权力监督机制。监督,从根本上说,是对滥用权力的制约,同时也是对正确使用权力的支持和保证。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会导致腐败,不受监督的政党必然会走向异化,因此,“党要受监督,党员要受监督”。健全的监督体制和监督机制是党的领导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党的先进性的重要保障。
总之,党的先进性的实践机制实际上就是党的领导制度与领导体制问题。新时期,要保持与实践党的先进性,必须从严治党,“除了改善党的组织状况以外,还要改善党的领导工作状况,改善党的领导制度”[6](P269)。必须适应民主政治发展的时代要求,正确处理政党-国家-社会之间的关系,改革与完善党的领导体制与领导方式,依法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影响,依法执政、民主执政、科学执政,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党的先进性的实践载体,实际上也是党的先进性实践的客体,就是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五大建设”,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只有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大建设”为载体、为平台,党的先进性才能得以发挥和实现。另外,近两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实际上也是新的形势下保持党的先进性的一次有益探索。胡锦涛指出:“深入开展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活动,是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经常性工作,也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有效载体和有力抓手。”[7]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为什么要在基层党组织与广大党员中开展“创先争优”?为的就是“源头活水”,为的就是溯党的先进性之源、固党的先进性之基、求党创新发展之根本动力。基层党组织与广大党员为什么要创先争优?为的就是发挥共产党人的先锋模范作用、实现共产党人的政治使命;为的就是践行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二)党的纯洁性的建设机制与实践载体
新时期如何保持党的纯洁性?胡锦涛强调:在新的形势下保持党的纯洁性,要立足于党员干部思想纯洁、队伍纯洁、作风纯洁、清正廉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坚持强化思想理论武装和严格队伍管理相结合、发扬党的优良作风和加强党性修养与党性锻炼相结合、坚决惩治腐败和有效预防腐败相结合、发挥监督作用和严肃党的纪律相结合,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始终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8]这实际上为新时期党的纯洁性建设指明了方向,指明了保持党的纯洁性的机制与载体问题。
新时期,保持党的纯洁性,关键在于从严治党、以改革精神加强党的建设。与党的先进性的实践机制有所不同,保持党的纯洁性主要需要一个建设机制,其核心是党内制度建设与活动机制。组织学原理告诉我们,组织制度、组织机制对组织的功能和作用具有关键性作用,即使完全相同的组织要素,如果组织制度不同、组织机制不同,它们的能力和效用也大不一样。对一个政党而言,能否有组织、有秩序、有纪律地开展工作,能否保证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正确地制定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否保证全党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行动上的一致,能否实现党的建设的根本目标和要求,关键要看其工作机制及其制度是否科学、合理、健全。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保持,有赖于靠科学、合理、完善的党内各项工作制度作保障。概括说来,党内工作机制与制度主要包括党的根本组织原则与根本工作机制,以民主集中制为基础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党内选举制度、党的委员会制度、党内监督制度等。新时期,要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必须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必须坚持民主化、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原则与方向,实现党内的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必须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从改革体制机制入手,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党的委员会制度、完善党委内部的议事和决策机制,充分发挥党的三大基本工作制度、工作机制的作用,维护党的集中统一,保持全党在指导思想和路线方针政策以及重大原则问题上的高度一致,保证政令畅通,充分发挥全体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保证党的各项工作的胜利进行。”[5](P51)
党的纯洁性建设的实践载体,实际上就是党的自身建设的各个方面,即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廉政建设。从严治党、保持党的纯洁性,必须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廉政建设以及制度建设。其一,要通过加强思想建设,切实解决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与“思想入党”问题,切实解决“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问题,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想与错误思潮,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理性信念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家园。其二,要通过加强组织建设,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一方面,要严格党员管理、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严把入口、加强教育、强化监督、畅通出口,正确处理数量与质量、规模与战斗力之间的关系,牢固树立“党员规模大不等于核心战斗力”的思想,坚决把丧失党员资格的蜕变分子和腐败分子清除出党。另一方面,“从严治党”的关键在于“从严治吏”,干部队伍建设的关键在于“民主选举、民主监督”,实现“选人、用人”的民主化、科学化,切实解决干部“对上负责、对下摆平”问题。其三,要加强作风建设,自律与他律相结合、以身示范与制度规范相结合,继承与弘扬党的优良作风,坚决克服主观主义、好人主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作风,切实解决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紧张以及脱离群众等问题。其四,要通过加强廉政建设,坚决反对与惩治腐败,增强党的生命力与公信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必须完善反腐倡廉责任制与“惩防体系”,关键是要按照民主科学法治原则,建立完善权力制约与监督体制。
值得一提的是,从我们党的历史看,“整党整风”是保持党纯洁性的有效途径与有力举措,加强党性修养是保持党员个体纯洁性的有效方式。新时期,如何根据民主法治建设的特点,实现从自上而下的“集中-封闭-运动式”党建模式向“民主-开放-制度化”党建模式的转变,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三、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的检验标准
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理论与实践上的关联性与差异性决定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检验标准也是既有关联性,也有差异性。从一定意义上说,党的纯洁性程度本身就是检验党的先进性的一个标准,但并非全部标准、也非根本标准。正确认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检验标准间的关联性与差异性,有助于加深对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认识。
党的先进性表现在理论、实践与价值取向三个方面,通过党的自身建设来保持,通过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来实现。这决定了党的先进性的检验标准至少有三个方面的维度,即理论维度、实践维度、价值维度。
其一,就理论维度而言,对党在理论上的先进性进行判断,需要坚持实践标准。所谓实践标准,即把实践作为检验人的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毛泽东认为:“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9](P284)判断党在理论上的先进性,是一个认识问题、真理问题。然而,认识本身不能用自身来检验,否则,就会陷入唯心主义。人类认识与社会实践的特点共同决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对真理进行检验的唯一的途径和手段。因此,党在理论上的先进性,只能用实践来检验。值得注意的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具有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特点,必然受到客体的物化尺度和主体的价值尺度的双重检验。
其二,就实践维度而言,党在实践上的先进性用什么来检验呢?正如理论认识不能用理论认识自身来检验一样,实践本身也不能用实践来检验,只能用实践结果及其成效来检验。在我国,党的先进性建设实践,实际上就是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其检验标准只能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成果来检验,即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物质文明成果、政治文明成果、精神文明成果、社会文明成果、生态文明成果来检验。只有党的先进性建设实践活动符合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成功地改造客观世界、取得显著的改造成果。
其三,就价值维度而言,对党的先进性有一个价值判断标准,这是由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特点决定的。进一步而言,党的先进性的价值判断标准有基本标准与最高标准之别。党的先进性的基本价值标准,即党的先进性建设实践活动必须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有利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有利于党的工作任务与奋斗目标的实现,否则,所谓的“先进性建设”就是失败的。党的先进性的最高价值标准,即:“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党的一切工作和方针政策,都要以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最高衡量标准。这是我们观察和处理问题的一个根本原则。”[5](P322)“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领导干部都要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自觉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来检验自己的工作和政绩。”[10](P729)这是由党的性质、宗旨与历史使命决定的。总之,党的先进性检验标准是实践标准、物化标准与价值标准的统一。
由于党的纯洁性建设主要是一个实践命题,主要是针对新时期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出的。因此,党的纯洁性建设的检验标准,主要是用从严治党的实际成效来检验的。这一点与党的先进性的检验标准有联系,即,最终都要以“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赞成不赞成”作为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标准,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检验纯洁性的试金石。从直接现实意义上看,与党的纯洁性建设的任务与实践载体相对应,党的纯洁性建设的检验标准,主要通过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廉政建设的实际成效来检验,主要通过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的提升、组织纪律性的增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实际成效(清廉指数的提升)等来证明,通过党的战斗力、凝聚力、领导力、执政力、公信力的提高程度来检验。其中,关键是要以党风廉政建设的实际成果取信于人民。
总之,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都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二者密切相关、不可分离。党的纯洁性是党的先进性的必要条件、必然要求与应有之义。纯洁性是先进性的重要体现与基本保障,没有党的纯洁性,党的先进性就无从谈起,保持党的纯洁性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保持党的先进性。新时期,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是保持与发展党的先进性的突破口与现实抓手。因此,二者在思想内涵、实践机制与检验标准问题上,都有一定的关联性,但也存在明显的差异,二者属于不同层面的两个概念。比较而言,党的先进性属于“上位”概念、具有综合性与根本性,党的纯洁性属于“下位概念”;党的先进性既是一个理论命题、也是一个实践命题,党的纯洁性则主要是一个实践命题;我们应从“大党建思路”、“党的领导、党的建设、社会主义建设”相统一角度来正确认识党的先进性建设,从“小党建”、党的自身建设角度来理解党的纯洁性建设。可见,党的先进性建设与纯洁性建设可以相提并论,但不能等量齐观,要实现党的纯洁性到先进性的跨越,中间还必须通过能力的桥梁作用。同时,也不能把纯洁性建设无限拔高,否则,对纯洁性建设的泛化与扩大化了解,将会降低纯洁性建设的现实针对性与有效性。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江泽民.论党的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3]列宁专题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5]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6]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7]胡锦涛.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营造学先进当先进氛围[N].人民日报,2010-07 -01(1).
[8]胡锦涛.切实做好保持党的纯洁性各项工作,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N].人民日报,2012-01-10(1).
[9]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