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学地理学研究的重要收获与突破
——首届中国文学地理学暨宋代文学地理研讨会综述

2012-02-18刘双琴

江西社会科学 2012年1期
关键词:江西文学学科

■刘双琴

文学地理学研究的重要收获与突破
——首届中国文学地理学暨宋代文学地理研讨会综述

■刘双琴

中国文学地理学;宋代文学地理;会议综述;中国文学地理学会

2011年11月11日至14日,由江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广州大学中文系、省社科院宋代文学重点学科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文学地理学暨宋代文学地理研讨会”,在历史文化名城——南昌隆重举行。出席这次盛会的正式代表共有70余人,分别来自北京、上海、江苏、浙江、湖北、山东、陕西、重庆、广东、安徽、甘肃、广西等十多个省、市、自治区,其中既有名满天下的资深专家,也有崭露头角的年轻学者,他们从事的研究领域既涵盖中国古代文学,也包括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理论等。正是“文学地理学”这个饶有趣味的话题,将不同地域、不同专业的学者们联系到一起,对这个学科的建立与发展进行热烈、坦诚,甚至针锋相对的讨论。在不同观点的争鸣中,在不同学科的碰撞中,文学地理学逐渐变得清晰。这是全国首届关于中国文学地理学的系统、全面而深入的探讨,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深远的意义。

会议讨论主要涉及四个方面:一是文学地理学的理论建设和体系建设问题;二是文学地理学的研究方法问题;三是文学地理学的实证研究问题;四是文学地理学的应用研究问题。

一、关于文学地理学的理论建设和体系建设

继近代刘师培、王国维和汪辟疆等人对文学地理学的相关论述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文学地理学再次引起学界的重视。凭着自身的理论活力和学科渗透力,文学地理学研究在国内学术界不断升温,并逐渐成为文学研究的热门话题之一。一方面,一批学者加入文学地理学理论建构队伍;另一方面,大量实证研究成果不断涌现,这些都为文学地理学的建立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然而,作为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才逐渐兴起的新学科,中国文学地理学还远没有完成学术体系的建构。我们无法否认这样一个事实:文学地理学的建立,首先要解决的是其理论建构问题。这是本次会议的重头戏。曾大兴、李仲凡、徐玉如等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探讨,并形成不同的观点与看法。

针对会议主题,本次会议的发起人之一、广州大学中文系教授曾大兴,对文学地理学的理论建设进行了深入思考,并提出一系列建议。其《建设与文学史学科双峰并峙的文学地理学科》一文,在总结文学地理学研究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文学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明确了文学地理学的任务与目标,阐述了文学地理学的意义,并提出建设与“文学史学科”双峰并峙的“文学地理学科”。在他看来,他文学地理学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其研究对象主要包括:(1)文学要素(文学创作主体、文学作品主体和文学接受主体)的地理分布、组合与变迁;(2)文学要素及其整体形态的地域特性与地域差异;(3)文学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此为基础,他提出文学地理学的基本任务,即:(1)通过文学家的地理分布及其变迁,考察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对文学家的气质、心理、知识结构、文化底蕴、价值观念、审美倾向、艺术感知、文学选择等构成的影响,以及通过文学家这个中介,对文学作品的体裁、形式、语言、主题、题材、人物、原型、意象、景观等构成的影响;(2)考察文学家(以及由文学家所组成的文学家族、文学流派、文学社团、文学中心等)所完成的文学积累、所形成的文学传统、所营造的文学风气等,对当地的人文环境所构成的影响。论文还指出,文学地理学是一门地地道道由中国学者倡导建立的学科,是“中国创造”,具有多方面的意义,主要表现在:(1)帮助人们正确认识文学的地域性;(2)在传统以时间维度为主的文学研究格局下,强调空间维度,完善文学的学科建设;(3)恢复文学对于自然的记忆,重建文学和自然的联系。在此基础上,论文进一步提出,文学地理学研究的目标,就是建立一门与文学史学科双峰并峙的文学地理学科。曾大兴教授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起,就致力于文学地理学研究,并出版论著《中国历代文学家之地理分布》,在实证研究及长期积累的基础上,他的理论思考尤其显得具有价值。

对将文学地理学建成为二级学科的倡导与提议,陕西理工学院李仲凡予以了热烈回应。其《地域文学作为二级学科的可能性》一文认为:(1)中国文学批评家很早就已经注意到文学与地域之间的关系,最近一二十年,地域文学引起学术界更为广泛的关注,出现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在这样的学术背景下,把地域文学作为中文二级学科的条件已经具备。(2)从中国语言文学的学科体系来看,地域文学有成为二级学科的必要性与可能性。与纵向时间轴相对应的横向空间轴的重要性目前尚未在既有的学科体系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与文学史相对应的地域文学学科,来强化地域空间维度在文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地域文学作为二级学科也具有进入专业目录的可能性。(3)地域文学成为二级学科,不但可以提升地域文学的地位,改变既有的文学研究格局,还会丰富中文学科的内涵,推动中文一级学科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4)地域文学不应该把研究的焦点仅仅局限在地域性上,而应该把重心放在对文学研究空间维度的开拓上。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青对建立文学地理学学科也表示认同,并提出关于文学地理学学科体系建设的建议,认为要成为一个学科,一定要有几个要素,即:独特的不可替代的研究对象;扎实的基础理论;科学的方法论。

关于地域文学的界定问题,往往与地域的划分标准、作家的籍贯、流向及其作品内容等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由于其复杂性,成为与会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武汉大学教授王兆鹏、安徽省社科院研究员钱念孙、江西科技师范学院教授郑苏淮、临沂大学教授徐玉如等都表达了自己的困惑与思考。其中,徐玉如的《也论地域文学史学的架构基础和范畴界定》一文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该文提出:地域文学史编写的重要衡量尺度,应是这一地域共同的文化结构形态和地域文化特性的趋同,即以文化区域而非行政区域划分;地域文学具有地域性和超地域性的特点,具有继承性、延续性的功用价值,因而地域文学史的作者应当包括描写本地域文学的外籍作家和本籍作家及其作品在内;地域文学史的编写要坚持文学本位和作家本位的统一。

针对文学地理学研究中的作家籍贯问题,曾大兴特别强调:文学地理学所讲的文学家籍贯,是指其本籍,即出生成长之地,不是指其客籍,也不是指其祖籍,更不是指其郡望;文学家的地理分布,表现为“静态分布”和“动态分布”两种状态,出生成长之地对一个文学家的影响大过他的迁徙流动之地,即文学家的“静态分布”的意义,要大过其“动态分布”。

会议中,也有部分学者对文学地理学的建立产生困惑和疑问。江西省社科院彭民权认为:作为一个还处于草创期的理论与研究路向,目前的文学地理学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理论资源亟须梳理、实践操作难度较大等。江西科技师范学院黄南南教授则指出,文学地理学的提出,虽然带来了研究视角的变化,但还没有深化,要将文学地理学建立成一个独立的学科,尚任重而道远。

理论体系的不尽完善,实证研究的不尽充分,必然带来对文学地理学学科建立的困惑和疑问。正因为如此,文学地理学存在着极为广阔的研究空间;也正因为如此,文学地理学的建立,还需要成千上万的学者为之努力。

二、关于文学地理学的研究途径与方法

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文学地理学的研究途径与方法也是会议讨论的热点之一。

江西师范大学教授许怀林着重对宋代文学地理的研究方法与途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1)考察宋代文化与文学地理必定要全方位了解宋代经济状况、书院教育、科举考试,以及当时国家大局、社会政治、学术思潮等多方面的变化,揭示各种文化现象、地域差别产生的原因;(2)比较分析要尽量把时段缩短,将地域缩小,要深入细化,力求切实,避免宽泛不周密;(3)在比较文化地理、文学地理之差异中,要超越文学一隅之界限,把握研究对象的各个侧面,进行综合性考察。

对于许怀林所强调的“综合性考察”,复旦大学教授蒋凡也表示认同,并进一步指出:(1)文学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有交叉性的边缘学科,需要多学科融会。(2)要注重时与空相互对立、转换以及相互依存的关系,要在纵向的历史流变与横向的空间地域生态发展变化中进行文学地理的研究。(3)要关注挑战与迎战的文明观念对地域文化(文学)生命活力的影响。(4)要特别关注土生土长的本地原生态文化与外来文化或移民文化的矛盾冲突、交流碰撞与重新融合的新发展和新趋势。(5)要注意小地域(小环境)与大地域(大环境)、地方个性文化与国家民族共性文化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6)要在全球性现代化的视野中进行地域文化研究,要具有超越小我具体环境域限的文化眼光,去作富于大我精神的“世界大同”的深邃文化思考。

宋代文学地理研究是本次会议的一个重要议题。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刘扬忠就宋代文学地理的研究,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对宋代文学,应该分宋诗、宋词、宋文三个板块进行地理、地域方面的研究,如:宋诗板块,重点是对江西诗派的文学地理研究;宋词板块,应该着重研究大家,如辛弃疾,以及地域性较强的词学流派,如北宋的江西词派、南宋后期的后江西词派;宋文板块中,宋代六家仍然是文学地理学研究的重点,有待突破。

会议还形成一个共识,就是在方法论上要求实证考察。这些方法论对与会者来说,都很有参考价值。

三、关于文学地理学的实证研究

文学地理学学科的建立,需要以大量的实证研究为依托。本次会议的一个重要成果,就是产生了一系列实证研究成果。主要包括:

(一)地理环境、地域文化对文学作品的影响研究

文学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文学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对象之一。与会学者在此问题上也做了大量实证研究。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青《中国的内陆型与濒海型神话》一文,认为由于中国的内陆地区与濒海地区有着不同的地理环境与自然条件,因此,所创造的神话在内容上具有完全不同的特点,主要反映在天地结构的观念、日月星辰的运行、世界图式的构拟和理想国的景观特征上。内陆型神话中的天地结构是“盖天”式结构,而濒海型神话中想象的天地结构则是“浑天”结构;内陆民族想象的日月运行是出于山而入于山的单日型神话,而濒海民族的日月神话则是出于汤谷、息于虞渊的多日型神话;内陆民族想象中的理想国带有明显的山区或平原的景观特点,而濒海神话中的理想国则往往是洲岛型环境;内陆型神话对理想国的描述,同时意味着对宇宙中心的确定与想象,濒海型神话中的理想国,则更多的是对“六合之外”的探究与幻想。

广州大学陈詠红在《地域文化差异对花间、南唐词叙事视角选择的影响》中指出:花间、南唐词在叙事视角的选择上呈现出两种不同情况:花间词的叙事视角多用无聚焦视角,而南唐词则以第一人称内聚焦视角为主。地域文化差异是影响花间、南唐词叙事视角选择的主要因素,影响的媒介是地域审美心理。南昌高等专科学校王柳芳在论文《从地域视角试析西曲繁荣之原因》中,也试着从地域的视角对西曲的繁荣进行分析,认为浪漫的荆楚文化、热烈的蛮族文化与富有进取精神的商业文化相结合,共同推动了西曲的发展。西曲是商业勃兴的产物,全方位地展现出商人的心理状态和生活层面,具有浓郁的商旅风情。

南昌大学教授文师华《得意之余的苦涩——赵之谦在江西为官的境况》一文,从具体个案出发进行研究,也反映出地理环境对作家文学艺术创作产生的影响。从赵之谦为官江西的不同阶段、境况来看,地理环境转移而带来的作者心理状态的变化、创作活力的下降显而易见。

(二)文学作品的地域特色、民族特色研究

文学作品在一定的自然及人文地理环境中产生,并通过作家这个中介,形成某种地域特色。会议收到的论文中,涉及文学作品地域特色的为数不少。如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汤江浩的论文《试论文莹〈湘山野录〉的地理书写的南方印痕》,通过文献计量及定性分析,提出《湘山野录》在地理书写中存在明显的南方印痕,主要表现为:对南唐人物的特殊兴趣;作者与荆湘地区的特殊关系。广州大学王瑾的论文《〈夷坚志〉体现的地域文化特征》认为:《夷坚志》从创作目的到写作方式都具有明确的地域意识,体现出强烈的地域文化特征,其神怪题材、公案题材与江西宗教巫道信仰、好讼等地域文化有密切关系。赣南师范学院陈小芒《唐宋文人笔下的“干越”图像》指出:唐宋文人书写的干越文学,不仅包括对自然山水、民俗乡风的绚烂描绘,还含有政治失落的无奈和贬谪迁流的感慨,内容丰富,异彩纷呈;干越的文学成就得益于干越独具特色的地理环境。这些观点都从实证研究层面论证了文学作品与地理环境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江西省社科院研究员胡迎建从江西山水名胜与宋代诗文的关系着眼,对宋代江西山水诗文的地域特色、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等多个方面予以考察,着重阐述江西地理环境与宋代诗文之间相互提升与影响的文学现象。文章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得出结论:在宋代江西的地理景观中,庐山名声及影响最大,同时,庐山诗数量多,范围广,内涵丰富,角度宏微并举,体制长篇巨作与组诗共存,这些特点的形成与庐山自然景观的发现与开发、人文景观的积累日益厚重密切相关。

值得一提的是,西北民族大学教授高人雄《北朝文学的地域民族特性述略》一文,对北朝文学的地域民族特性予以了阐述,得出结论:慕容鲜卑歌给诗坛带来了剽悍的游牧文化的阳刚之气;氐羌羯匈奴等的军政文翰与不多的诗文创作,体现了民族融合的文学底蕴;元宏等拓跋鲜卑文人的创作体现了民族融合中文人创作发展的进程;胡汉僧人译经中的思想交流与文学切磋,给传统文学注入了新的元素;西域僧人翻译的佛经文学为文坛增添了别致的风采。此项研究,正好弥补了边疆少数民族文化地区研究的缺失,对丰富文学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具有重要意义。

(三)地域文学的发展与特点研究

在文学地理学研究中,越来越多的学者倾向于将地域文学理解为具有共同文化结构形态的某一地域的文学。在此背景下,陕西理工学院教授梁中效提出“蜀道文学”这一概念,在其论文《蜀道文学初探》中,指出蜀道文学是以蜀道为载体,以蜀道行旅生活为基础,以蜀道风物为素材,以蜀道文化为灵魂,以蜀道南北巨大的自然、人文差异为背景,将空间上的点线面与时间上的前中后融为一体,形成的一个轴带状的、流动性的、多层次的、开放性的地域道路文学形态,是中国西部周秦汉魏与唐宋文学的轴心,是联系长安与成都两大文学核心的纽带。论文进一步指出:先秦是蜀道文学的奠基期,秦汉魏晋是蜀道文学的第一高峰期,隋唐五代是蜀道文学的第二高峰期。

江西师范大学教授杜华平的《〈庐山历代诗词全集〉的文学地理学意义》,是一篇集理论思考与实证研究于一体的研究论文。在强调基础文献编纂对文学地理学研究的意义的前提下,杜华平对其参与编纂的区域文献总集——《庐山历代诗词全集》的文学地理学意义予以了阐述,并对该书宋诗卷、明诗卷所反映出的地域风貌进行了研究,认为作为一部名山诗词专集,《庐山历代诗词全集》具有的风貌,主要体现在:(1)庐山是一座特别富有包容性的名山;(2)庐山总与政治风云相关;(3)庐山的主角是文人;(4)江西文人是庐山的主要歌咏者;(5)文人对庐山的认识随着时代的推移越来越深入。

当以地理的眼光来审视文学,梳理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时,西北民族大学延娟芹发现,古今学者关于秦地无文学的看法需要重新加以审视,应该将秦地文学纳入古代文学研究者的视野。其《关于秦文学研究的若干问题》一文对秦地文学研究的意义、秦地文学研究的内容及范围提出思考,并引起与会者的讨论。

(四)文学群体的形成、创作及其与地理环境之关系研究

关于文学群体及其与地理环境之关系的研究,苏州大学教授罗时进《基层写作:明清地域性文学社团考察》一文比较具有代表性。论文认为,明清两代,文人具有鲜明的群体化倾向,地域性文学社团丛生成为一个突出的文化现象。研究者有必要把大量的作家和他们的创作放到地方基层写作语境中去考察。基层写作,从作者身份来看,一般不具有体制内性质,而相互之间有地缘、血缘或学缘等关系;从写作地点来看,多在地方基层,与乡土社会相联系;从写作内容来看,大都反映在地化生活和由此激发的情感,去功利化色彩较为浓厚;从写作方式上看,既包括个人独自创作,也包括群体性互动,而后者往往形成某种地方写作的组织形态。文章将明清地域文学社团作为研究的重点,对其基本特征、地缘与亲缘关系及其地方特色与文人心态予以全面考察,这对将文学史研究引向时间与空间、宏观与地域、文本与经验、主流与支脉并重齐观,从而最终促进文学地理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江西省社科院研究员陈水根的《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江西学者诗人群与江西历代文学文化名人的传承》、黎清的《地域视阈下的宋代江西文学家族》则将视点放到江西这片土地,对江西文学家群体进行研究。陈水根先生通过对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的江西学者诗人群与江西历代文学文化名人之间的传承关系予以揭示,再次向世人证明了一个颠扑不破的道理:文化的繁荣需要薪火相传。《地域视阈下的宋代江西文学家族》一文,从地域分布、地域间的迁徙以及文学家族的联姻三个层面,对宋代江西文学家族进行观照和探讨,对推进江西地域文学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五)作家流徙与创作、作品地域特色对地理环境或文学风尚的影响研究

地理环境对作家及文学作品产生影响,同时,作家尤其是大家,其文学创作也会对地理环境以及文学风气产生反作用。

关于作家创作对地域文化以及文学风气的反作用,主要有江西师范大学李舜臣《虞集与元中后期江右诗文风气的变迁》、宝鸡文理学院王渭清《苏轼签判凤翔的文学地理学意义》等论文。李舜臣认为,受庐陵刘辰翁的影响,元初江右文人崇尚奇崛、峭厉之风,下者则流于剿袭炫博、以文为事;大德、元祐之际,虞集崛起江右,倡平易晓畅的文风,诗歌则主张“崇唐得古”,以雅正为旨归,从而使江右诗文风气为之一变,并深刻地影响了明代的“江右派”乃至馆阁文学。王渭清在论文中则提出,苏轼签判凤翔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苏轼在凤翔的仕宦生涯对其文学创作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凤翔这一地区因为苏轼这位历史文化名人的到来,其人文资源的内涵得以大大丰富,从而促进了该地地域文学的繁荣。

文学作品中的地域特色、地理景观经过长期的发展与积淀,往往被抽象为一种文学元素、文学意象及文学景观,成为当地人文地理环境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并反过来对文学家文化心理结构的形成构成影响。在文学地理学研究中,不少学者也看到了这一点。如江西财经大学教授龙建国《“陇头”文学元素解析》一文,对“陇头”如何从一个地名演化为一个文学元素进行了考察,认为“陇头题材”包含了边塞题材的主要内容,也包括思乡念远和借古抒怀之作,“陇头意象”主要有陇头水、陇头月、陇头鹦鹉等,这些意象都寓含着丰富的象征意义和悲凉的基调。南京大学彭洁明的论文《清人的〈忆江南〉组词、专集与清人的“江南”情结》,也尝试对“江南”从现实地域概念到文学概念的发展过程及其内涵的逐步完善予以探讨。这些探索大大丰富了文学地理学研究。

(六)作家地理分布、文学影响及其特点研究

作家地理分布是文学地理学研究最基础的工作,同时也是文学地理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目前的文学地理学研究阶段及格局中,籍贯地理研究仍然还有进一步深化的空间,学界亦为之付出了努力。

由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夏汉宁、黎清、刘双琴等编著的《宋代江西文学家考录》,爬梳历代文献,考录宋代江西文学家1 362人,寓居江西的文学家67人。《考录》对这1 400余名文学家的生平、籍贯、履历、著述等情况作了详细的考证,堪称目前收录文学家数量最多、信息最全的“宋代江西文学家大辞典”,为考察宋代江西文学家的地理分布及文学影响提供了极有价值的研究资料。

在《宋代江西文学家考录》的考证基础上,夏汉宁研究员向会议提交了论文《宋代江西文学家的地理分布》。文章对宋代江西文学家的地域分布及特征进行全面考察,认为两宋江西文学家分布具有地域分布广、文学家族多、文学中心集中于鄱阳湖地域等特点。从不同的时期来说,北宋和南宋时期江西文学家人数相当;在两宋不同时期,各个州军县的文学家人数排名都在不断变化。

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李惠玲亦立足于本土,将研究视点聚焦至广西词坛。其《广西历代词人的地理分布及文学影响》一文,从时间、空间两个维度观照广西词坛,对广西历代词人的地理分布及文学影响进行勾勒,得出结论:广西词人的时代分布与地理分布都极不均衡,清代是创作的高峰,尤其是晚清;桂林府是创作的中心,临桂是重镇。广西词呈现出鲜明的地域特征,词人之间在重视广西地域文献的整理、词学理论和创作上都有明显的传承关系。

(七)宋代江西文学研究

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宋代江西文化绝对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宋代文学地理研讨会在江西召开具有特别的意义。作为本次会议的东道主与主办方之一,江西省社科院宋代文学重点学科为大会献上了一份特别的礼物——“宋代文谭丛书”。该学科是一个年轻的学术机构,成立于2007年,学科组在学科带头人夏汉宁研究员的带领下,长期从事文学地理学及江西地域文化的研究,已经出版《宋代江西文学家考录》、《朱熹诗词研究》、《〈精选名儒草堂诗馀〉校注》、《〈溪堂集〉、〈竹友集〉校勘》、《江西文人群与宋代文学观念的演变》、《欧阳先生文粹校勘》等,并有《宋代江西文学家族研究》、《欧苏手简校勘》、《宋本邵尧夫诗集二种》、《六一词接受史研究》等学术专著即将出版。这些专著,其基点确立在对宋代江西文化的研究和对宋代江西文献的校勘整理上,是宋代文学地理及江西文学研究的重要成果。

此外,上海大学文学院杨秀礼从宋遗民对《道德经》的阐释这个角度着眼,也对宋代江西文学繁荣的原因及盛况进行了探讨。他指出:刘辰翁《老子道德经评点》的文学性美学评价,吴澄《道德真经注》的文本与章节订定,均表现出“另类”的学术视角和观点,折射出宋代江西文学阐释的发达。井冈山大学顾宝林《宋代江右文化与庐陵地域文学》一文,在探讨宋代江右文化与庐陵地域文学之关系的主旨下,对宋代江西文化世家、进士、状元、有诗词作品或文集传世的赣籍文学家人数进行详细统计,再现了宋代江西文学的繁荣局面。华南师范大学教授闵定庆的《〈华林义门书堂诗集〉考述》,同样以宋代江西文学为研究对象,文章指出,《华林义门书堂诗集》为江西奉新胡仲容向诸朝贤征诗编辑而成,最初仅有作者三十余人。胡氏兄弟在接下来的20多年间继续征集朝臣的诗作,这使《华林义门书堂诗集》呈现出不断扩大化的开放型文献形态。从中可见江西学者家族成员的社会影响力及坚持不懈的学术精神,此亦可看作宋代江西文学繁盛之一大动因。

四、关于文学地理学的应用研究

在本次会议中,我们很欣喜地看到,文学地理学“理论研究相当滞后、实证研究不够充分、应用研究尚未起步”的局面有所改观,尤其是在应用研究方面,也开始受到学者的关注,如武汉大学教授王兆鹏提出的“建设中国文学数字化地图平台”的构想。

王兆鹏认为:面对数字化技术的日新月异、古籍数据库种类的日益丰富以及各种文学史编年成果的先后出炉,有必要将众多丰富而零散的历代总集、各种文学编年史、相关研究成果中的作家作品编年资料等,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数字化集成、发布和地图展示,使之摆脱古籍数据库功能单一、范围有限的局限以及文学编年史篇幅容量的限制,成为既具有检索功能,又具有数据统计、地图生成等功能的中国文学数字化地图资源共享平台。通过这个平台,不仅可以按籍贯查询和统计一个地区历史上产出过多少作家,也可以知道历史上有多少作家曾在这个地区活动和创作,或者某一个具体的时段有哪些作家在这里活动过、创作过哪些作品,等等。平台建成后,无疑会改变文学史研究的视角、维度和书写模式,从而对文学地理学的研究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浙江省社科院研究员何勇强对建立数字化地图平台的构想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同时也结合自己课题研究中对地理信息系统 (GIS)及相关地图软件使用的经验,对建立数字化地图平台的一些问题表达出忧虑和希望。在何勇强看来,数字化地图平台的建设面临着现有纸质地图精度不高、古今地理变化多样、文献考证难度较大等诸多问题,因而在实际操作层面困难重重,需要经过众多学者长期的艰苦工作才可能实现。

总的来说,这次会议对文学地理学的理论体系、研究方法、实证研究及应用研究都有全面而深入的探讨。会议首次明确界定了文学地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其研究对象、研究任务及研究意义所在。此外,会议60余名专家学者联名倡议成立“中国文学地理学会”,并选举产生“中国文学地理学会筹备委员会”,这标志着文学地理学这个新兴学科得到学术界的正式认可。写到这里,我们不由得想起,800年前,在江西这个节义之邦,召开了中国思想史上影响最大、最深远的“鹅湖之会”;80年前,在南昌这座英雄之城,打响了中国革命史上最具意义的“第一枪”。可以说,在这片土地上,对思想自由的信念,对革故鼎新的追求从没有停止过。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南昌举办的这次会议,将在文学地理学的历史上留下它的名字。

2011年11月11日至14日,“首届中国文学地理学暨宋代文学地理研讨会”在南昌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十多个省、市、自治区的70余名代表出席了这次盛会。不同地域、不同专业的学者对文学地理学学科的建立与发展进行了热烈、坦诚,甚至针锋相对的讨论。会议涉及文学地理学的理论体系建设、文学地理学的研究方法、文学地理学的实证研究、文学地理学的应用研究等多项议题。会议首次明确界定了文学地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其研究对象、研究任务及研究意义所在。此外,60余名与会专家学者联名倡议成立“中国文学地理学会”,并选举产生“中国文学地理学会筹备委员会”,标志着文学地理学这个新兴学科得到学术界的正式认可。

I206.2

A

1004-518X(2012)01-0023-06

刘双琴(1983—),女,江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宋代文学研究。(江西南昌 330077)

【责任编辑:张 丽】

猜你喜欢

江西文学学科
江西银行
【学科新书导览】
我们需要文学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我爱江西奶奶
“超学科”来啦
江西立法遏制涉医涉校的“以闹索赔”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我与文学三十年